卷四 澗松先生續集
卷五
作者:趙任道
1930年

附錄

编辑

挽章

编辑

參奉張澩

玉山門下早蹁蹮,學者當時未或先。

窮理晩來多自得,存心元是老師傳。

加三血雨權經道,曠百家風大小連。

高行世間那復見?澗松蒼色鬱千年。

先子當年友,惟公最見知。

龍門同負笈,鱣幌久磨肥。

會合傷無定,音徽接有時。

江湖俱作老,存沒但含悲。

舊分忘何敢?餘生慕更冞。

年前遵海邑,路左寄書辭。

爲屬先人跋,兼陳後會期。

斯言未及踐,流訃忽承奇。

梁木其摧矣,靈光復仰誰?

臨題今日痛,不獨哭吾私。

參奉張銶

古人之貌古人心,氣岸風儀表士林。

除命便蕃光孝理,少微輝映聳當今。

遺塵留躅山猶在,懿行高名水與深。

先祖門徒咸寂寞,不堪追想淚盈衿。

謙齋河弘度

泗水人亡響將輟,東南一線屬夫公。

木摧何處催鷄夢?洛汭波寒空自東。

縣監朴愰

孕出山河氣,依歸得我先。

靑年聞道早,白首厲操堅。

雅志斯文任,危誠聖主懸。

云亡此日慟,不獨鯫生偏。

竹屋銜杯日,江臺惜別時。

依然往歲事,忽爾九原悲。

南極星芒晦,東天瑞氣衰。

平生簡牘在,不忍寫哀詞。

校理趙根

巖上茅齋臨水隈,先生遺跡已蒼苔。

佗年未遂摳衣願,此日還成執紼來。

楊柳春殘風的歷,梧桐夜曉月徘徊。

江山滿目渾多感,今世誰能識我哀?

生員郭瀏

晩年聲譽被旌招,不向風塵學折腰。

蛾子從今無處述,斯文影響竟寥寥。

典籍郭瀜

早從藝苑擅名聲,晩築江干養性靈。

蒭豢千古學,羹墻兩先生。

後車未遇文王獵,南服終亡處士星。

君子由來方道泰,微官豈合寫銘旌?

參奉權克有

河南曾立門前雪,從此儒林邃學傳。

片夢不歸天北極,少微移照東偏。

賈生名下超三命,董子帷中送百年。

五十春來瞻仰處,不堪題挽涕潸然。

姜顯昇

汗馬收功業,硏窮學旣通。

霜嚴論議上,春在杖屨中。

未遂同隣社,方期會兩翁。

那知絃絶恨,却使伯牙恫?

黃悏

百行之原是曰孝,終身追慕世攸知。

樂天衿抱安貧日,窮理工夫晦養時。

徵辟雖無前席對,疏章已悉獻君辭。

云亡此日儒林慟,後學何從問所疑?

進士權鑐

良玉精金稟氣純,眞源分派自

民希上下同流澤,迹作山林獨善身。

束帛難回莘野志,簞瓢不厭子淵貧。

斯文奄哭天將喪,吾道從來更孰陳?

縣監宋挺濂

博篤醇儒業,安閑處士身。

與人惟悃愊,律己甚淸眞。

釣洞心無逆,知軒德有隣。

斯文長已矣,後學更誰因?

進士文聖輝

宇內精球散,先生得以專。

斯文開後學,吾道繼前賢。

袖縮經綸手,神遊霽月天。

摳衣今斷望,無路作幽泉。

門人李壽檍

公於先考若天倫,撫我恩情骨肉均。

棐几稟修遺稿日,蓬扉講解禮疑辰。

秋深德谷陪師席,春半華山哭素茵。

小子從今迷所向,爲誰重遡東津?

郭泰載

自從世遠復人亡,擿植誰知道義方?

詩禮三千窮北學,春秋八十守東岡。

高情早却驅羊巿,篤志先收汗馬場。

當世休論弟子列,曩時優入丈人行。

遊岩去壑雲棲屋,和靜辭湖月滿莊。

更歎我公多古意,莫肩江右衒封章。

郭泰元

髦士生南國,名從實作賓。

師門左袒早,賢訓服膺親。

歿是寧歸日,存爲順事辰。

山林今寂寞,高義更誰人?

南紀阻舟楫,兼之愁病魔。

誰知警誨隔,忽覺歲年多?

悵望風襜擧,空敎雪涕斜。

此生知永負,餘恨滿山河。

門人李景茂

先賢正脈知誰繼,深仰師門衛道功。

霽月衿期了衆理,春風符彩啓群蒙。

三徵雖逮桐江上,一樂猶存陋巷中。

林下如今成寂寞,夕陽亭舍暮煙籠。

三年之愛人皆有,純孝如今始見公。

八十春秋孺慕處,一編《追錄》更堪恫。

門人李涑

孺慕終身百行宜,惺惺冠佩更從師。

憂中有樂簟瓢絶,動裏求潛性命知。

帝晩來招隱日,龜山老去閉門時。

合江亭畔猗猗竹,依舊當年歲後姿。

敬以持身義以方,淵源一脈自文康

三朝玉帛蓬雲闕,百歲莊修水月鄕。

天不憖遺楹夢罷,吾其有慟哲人亡。

公歸更覺名存者,岳蒼蒼水長。

生員朴昌徵

一生墳典恣探尋,文彩言論伏士林。

谷外鳴騶新渥厚,磯頭馴鳥舊盟深。

挹薰蘭室思前日,阻跡龍門愧宿忱。

後學唯應先輩仰,南天誰道少微沈?

螟蛉認是傳家寶,表牘空留戀闕心。

嶠嶺卽今人孰在?想來儀範倍沾衿。

生員金碩

淸風吹未絶,富春雲物波煙。

一絲均有幽貞趣,七里曾無望慕扁。

況是淵源尋墜緖,要將義理樂餘年。

先生此去文從喪,小子何能不怨天?

李是松

靜養江湖八十年,三朝徵辟不曾遷。

一誠追慕生而死,半世潛思聖與賢。

封書北闕身全老,墊角南州士幾傳。

痛矣古菴留馥處,碧梧靑竹鎖寒煙。

鄭世諶

眉從古鍾群英,孕毓如今碩德生。

美玉含輝甘韞櫝,明時束帛荷恩榮。

河南座冷春風去,雲谷灘空野艇橫。

追想儀形河處見,華山蔥秀江淸。

盧洹

吾道天將廢,斯人今又亡。

朝家虛束帛,學子痛摧梁。

函丈趨雖闊,模楷慕猶長。

空懷安仰歎?江海日蒼茫。

朴絢

歲運何回互,今年又在辰。

章泉晦雲物,嶽麓斷音塵。

洛水源誰泝,華山跡已陳。

唯餘臺上月,千古尙精神。

姜徽之

皇天扶道脈,維岳降神精。

氣慕秋空廓,資專美玉淸。

從師尋緖業,學古得

心上光風灑,胸中霽月明。

鳶魚觀妙理,思慮絶浮榮。

孝敬終身篤,規矩逐事行。

簞瓢半世樂,魚鳥百年盟。

眷遇隆三聖,殊恩降玉京。

江湖元有約,世路本無營。

先壟終棲息,松楸養性情。

閒中庭草翠,牕外水雲輕。

齒德窮猶達,聲名困亦亨。

家君久托契,小子益齎誠。

屢造門屛下,仍消鄙吝萌。

至論開霧塞,淸誨叩昏盲。

每祝龜添算,俄驚鷄夢楹。

絃沈白鹿院,誦斷武夷亭

道喪亡先覺,文衰慟後生。

前冬江閣拜,回首淚沾纓。

姜秀之

宿德儒林長,家貪道不貪。

溫溫心似玉,皎皎鏡無塵。

詩酒今彭澤,風聲古逸民。

江山從此寂,誰復繼淸眞?

趙徵聖

漁溪先祖卓不群,氣節直與秋天杳。

淸風北窓五柳興,寒月西山孤竹標。

先生挺出積德門,餘韻流風今尙敿。

千年竹林彩鳳翔,萬里秋空仙鶴矯。

家聲不墜忠與孝,愛親誠心自幼小。

風悲寒樹泣枯魚,鯉躍湖邊來薦廟。

斯文未喪吾道東,餘波公遠紹。

鳶魚臺上玩活活,望慕庵中愁眇眇。

湖山作伴白鷗群,明月淸風謝煩擾。

一竿眞趣已忘機,九皐淸響驚仙僚。

剝啄衡門鶴使來,擬縶天閑駒皎皎。

優遊物外豈潔身?作範百世眞師表。

平生景慕節義人,悼古傷今顏色怊。

風流義氣散金石,誄文悽愴窮硏窕。

吾家亦得傳與詩,健筆聲華古來少。

小子庸庸夙摳衣,幾賴金篦昏蒙瞭?

春風座下鄙吝消,披霧何羞聞見謏?

春晴古岸花灼灼,秋晩前江波渺渺。

人生離合政悠悠,別夢每向蘭汀繞。

誰知人事一朝非?木稼忽報云亡兆。

星沈南極晦璧月,鳳去丹山空玉條。

凄雲送雨入我衣,暗風吹淚飄丹旐。

靑山高上坎其中,洛江在側洪濤淼。

往在庚子哭余季,前年又哭渭陽殀。

道喪今朝哭先生,此哀年年盈我膘。

我於人世竟誰依?野渡舟橫波浩浩。

先生氣象揖何處?霽月依舊華山㟽。

生員趙咸世

三朝紆寵擢,一瓢任生平。

道喪文何托?天荒理莫評。

門亡碩德老,星晦少微精。

秖有長存者,巴山聳晩晴。

進士趙時琛

金羅家世擅三韓,挺出醇儒氣宇寬。

篤學心潛詩禮習,執喪哀毀血誠殫。

古今圖史閑中樂,前後恩榮分外官。

痛係斯文何考德?涕揮非獨爲門闌。

趙澄

天降醇儒應瑞星,雪氷衿抱玉儀形。

高風一代扶頹緖,正學千秋得舊經。

陶岫白雲終不去,商山鴻翼早能冥。

吁嗟性理憑誰釋?小子含悲涕淚零。

林汝松

南服先生起,東隅道脈存。

志篤端學術,就正得其門。

駸駸期遠到,慥慥尋微言。

考槃從吾好,包爪荷主恩。

憂樂江湖遠,詩書心學敦。

昔余先君子,平生分義惇。

遊從五十載,相歡若季昆。

小生識顓蒙,莫窺堂陛尊。

誰知天不憖?又使少微昏。

世道日漂煦,戀德愈難諼。

卽遠已有期,故隧丹旌飜。

嗟余束塵宂,阻紼東洛濆。

瀝血寫薤章,南望一聲呑。

林汝柏

夫子斯文舊,儒壇早主盟。

靑年求道志,白首望雲誠。

永矢牢關樂,頻紆束帛榮。

鳳亭談笑處,天闊洛江淸。

門人李浚

平生景仰老彌勤,每恨音徽隔歲聞。

岫雲沈祥鳳去,古亭無主掩柴門。

朴緯

東南淑氣毓英姿,明睿精神遠大期。

立脚尋路脈,探源溯津涯。

端居靜養非長往,昭代恩除後老衰。

天道無知仍不憖,退陶心法更傳誰?

權克履

間氣生君子,沖衿自寡倫。

詩書元素業,孝理本天眞。

淵源學,林泉肥遯身。

一瓢巷日,九曲武夷春。

講習心忘老,磋硏德益醇。

郞官新渥煥,雲壑舊棲貪。

夙與先君好,仍蒙後覺親。

衰齡纏疾病,幾歲阻淸塵。

瞻慕情常切,門屛夢入頻。

凶音承奄忽,長慟問蒼旻。

辛碩文

龍華壁立高千丈,晦跡莊修道自全。

痛矣如今山寂寞,斯文一脈更誰傳?

李是樟

早識依歸地,升堂講習專。

淸標世士,學業朝賢。

八袠仁宜壽,三徵道益全。

嗚呼今已矣,揮淚暮江邊。

南國生高士,怡神洛水潯。

先君承誨久,王父托交深。

一日追陪意,千秋骨肉心。

唯餘亭外竹,蕭瑟帶寒陰。

趙時元

良玉含輝夙自珍,簟瓢顏巷守天眞。

威儀辭氣人皆敬,耿介溫良孰與倫?

追遠常居先墓下,頤神終老洛江濱。

斯文將喪晨歌起,痛矣松關跡已陳。

李玉堅

山河鍾異碩人出,誠孝文章世所崇。

灑落胸中明霽月,氤氳座上動春風。

三朝徵辟心何改?八袠林泉樂不窮。

回首昔時函丈地,一江雲物摠舍恫。

郭弘章

立幟門赤,探珠老玄。

命窮何損德?仁壽足徵年。

李光震

先生有道尋遺緖,君子爲儒擅大名。

陋巷簞瓢全至樂,思亭松梓寓深誠。

洛水東頭一草亭,凄涼雲物鎖空庭。

澗邊惟有貞松在,留取風神萬古靑。

朴悏

儒林方屬望,天意不遺仁。

豈止吾私痛?終悲世道淪。

金八和

以我觀斯世,如公有幾賢?

一心敬作主,百行孝爲先。

碩德兼三達,高名徹九天。

白鷄催夜夢,江舍日凄然。

梁信容龜翁

偶逢居士置芳樽,一上高臺一洗煩。

塵世百年形役苦,羨君淸節臥松根。

柰內臺上韻

编辑

梁信容

領得江山自屈蟠,坐看靑幛列煙鬟。

喜君林壑能藏跡,愧我風塵未掛冠。

小築倘容雲水畔,幽衿終托死生間。

淸談美景雙奇絶,匹馬還忘去路漫。

祭文

编辑

黃悏

維公百行,孝思維則。

追慕一念,老而彌篤。

餘力學文,講求賢聖。

書皆,功必誠正。

抱憂江湖,所樂瓢簞。

行著儒林,名達天門。

耒嘐嘐,幣戔戔。

仕非所願,志豈踰垣?

一封疏章,日星輝煌。

嶠嶽一境,矜式四方。

天胡不憖,哲人云亡。

斯文厄會,多士悲傷。

柰內江山,誰復管領?

龍華雲月,只鎖寒影。

曰余小生,久虛函席。

山仰之懷,泉壤之隔。

嗟嗟後生,於何考德?

一杯哭奠,有淚沾臆。

李熙

嗚呼!先生其果亡而葬耶?先生之於先君,分誼厚矣;先生之於亡兄,交道密矣。也空空,寅緣出入,薰炙德蔭,恩義之篤,有同骨肉,則今日悲慟,安得不倍蓰於他人乎?

嗚呼!先生風度恢廓,器宇宏深。早識依歸之地,摳衣旅軒之門,服膺師訓,志專講習。孝以爲質,敬以爲學,門弟子,顏淵爲冠,馬氏生徒,鄭玄爲首,則師門衣鉢之傳,不在佗而在先生也明矣。宗匠斯文,先生以爲己任,領袖儒林,多士莫不推重,則發軔旣正,充養亦粹,而名重一世者,夫豈偶然哉?早謝科場,浩然高翔,守道山樊,鶴書聯翩。而囂囂自得,終不幡然,世孰知先生之心哉?晩年賜米,曠世異數,一封懷疏,格君之心,則九重巖穴之念,可謂至矣,江湖廟堂之憂,亦可謂深矣。

嗚呼!富貴浮雲,顏氏之簞瓢屢空,名利畫餠,林宗之蹈履出塵,則世之人孰不起欽,而以淸節稱之乎?

嗚乎!先君幽堂,尙闕羊豕之繫,而知先君深者,亦莫如先生,故欲倩先生之筆,以爲不朽之圖,而先生有志,未就而卒焉。先生豈宿諾者哉?實由於氣力之衰耗,則小生釀淚,不獨在於先生屬纊之日矣。

嗚呼!先生雖春秋八十,而風骨異凡,精神依舊。庶幾晩節,奉以周旋,江花煙月,往來依歸。而天不憖遺,簀忽易,斯文喪矣,吾道否矣。有疑則質,今也誰質?遇禮則問,今也誰問?皐比埋沒,不得復聞當理之訓,山阿寂寥,不得復睹淸高之標,擿埴冥道,倀倀何之?言念及此,五內如割。

嗚呼!四時不能無代謝之運,兩曜不能無盈虛之數,則死生一理,達人何慽?百歲在前,百歲在後。靈於其間,俯仰無怍。嗚呼已矣。竟何爲哉?一杯長辭,萬古心情。不昧者存,庶歆微誠。

門人裴命卨

嗚乎!

伊昔旅翁,實主斯文。

開流導源,蕩於無垠。

公於是時,能自得師。

爰竭其才,以會其歸。

學焉旣優,施設何難?

時乎遇遯,韞櫝自珍。

瞻彼矣,華山在上。

松楸地近,泉石境勝。

於焉卜築,于以寓興。

鳶魚自得,風月無邊。

默玩于心,天理昭然。

晩而改字,用功愈至。

惟其必聞,束帛有賁。

三命循墻,謙光道尊。

恩加優老,賜穀臨門。

一封陳謝,寸忱如丹。

高風凜凜,頹俗可激。

云胡不淑,楹夢遽促?

嗟公之學,以誠爲的。

《就正》有錄,致其篤信。

《追慕》有編,極其孝順。

事師事親,展也如一。

曰知曰行,奚所不實?

曾未少試,殉身以沒。

天旣生之,而又何厄?

小子悾悾,亦被誘掖。

學而未能,自底滅裂。

徒懷疇昔,墜緖茫茫。

日月其良,兆卜山岡。

執紼悲號,餘恨空長。

不知何年,更承淸誨?

萬古幽澗,長松鬱翠。

典刑之存,惟斯而已。

謹具菲薄,聊薦哀誠。

不亡者存,庶格冥冥。

朴亨龍

嗚呼唯靈,

雪月精彩,金玉良姿。

弱齡超凡,蹈繩步規。

孝出天性,感人格神。

事亡如存,哀慕終身。

從于門,學莫或先。

遠泝近接,開流無垠。

肥遯林泉,脚踏實地。

樂在簞瓢,夢斷榮利。

處獨居閒,一敬斯主。

左經右史,千古迥慕。

篤學誠心,神明可質。

淸修苦節,前後罕覿。

有言垂後,無非嘉訣。

《金羅傳信》,《玉山正錄》。

《奉先儀節》,人紀維則。

《追慕》一編,亦令感發。

年高德邵,踐履益確。

蘭香必聞,楓宸名徹。

三徵不起,九重降粟。

一疏封謝,千行格說。

高風凜然,永扶頹俗。

云何不淑,天奪遽速?

士失模楷,世無矜式。

古今達觀,死生一理。

得正全歸,無憾泉裏。

第此冥途,後學誰因?

八袠遐齡,猶未稱仁。

一超郞官,亦不滿德。

懷道殉身,天意難詰。

嗟公遺澤,愈久不歇。

一時窮通,何必欣戚?

昔我先君,愛敬相篤。

家藏狀錄,亦出公筆。

用作傳寶,感公心迹。

小子無狀,徧蒙眷恤。

出入門墻,叨承警發。

今焉已矣!有疑奚釋?

公之卽遠,適遘癘疾。

公之祥日,又遠行役。

而后憂患,陸續未絶。

尙延漬茅,罪戾山積。

我懷誰知?痛塡胸臆。

居諸易邁,再期已迫。

儀形漸遠,影響難追。

庭梧月寒,軒竹風悲。

鳶魚臺寂,翔鳳亭頹。

此生何處,更得尋陪?

興言及此,有淚沾顋。

洛水渢渢,華山嶷嶷。

悠悠我思,其永無極。

蕪詞輕奠,難盡衷曲。

一觴痛哭,五內如割。

不昧者存,庶降歆格。

姜徽重

先生棄世,朞又朞矣。三年已畢,几筵將撤。溫溫德音,何處復聞?嶷嶷容儀,何處再覩?疑焉而無所就質,事焉而無所就正。後死之悲,安仰之痛,愈久而愈不任其情矣。言有旣而情不可盡,文有窮而意不可極。茲奠一杯,以訣千古。

洪碩果

天相我南,篤生豪英。

山河間氣,奎璧鍾精。

穎悟醇粹,先生之質。

通敏曉析,先生之學。

孝悌中融,充養外發。

早知依歸,就正碩德。

久而眞積,棲心前躅。

推而旁通,大閑不越。

幽蘭香徹,三錫人爵。

知時不展,無意就辟。

白駒難縶,遐心彌篤。

晦迹煙霞,韜光風月。

嗚呼!

覿德醉心,君子誠服。

妬賢排笑,蹋茸媢嫉。

天胡不憖,木稼呈孼?

斯文寥寥,箴鑑寂寂。

霽月唯存,光風如昨。

孰爲我啓?吾黨霧塞。

念我亡親,幷生一世。

情深叔姪,義同兄弟。

今旣再逢,幾展阻隔。

恭惟及此,曷勝摧裂?

今夕何夕?明朝執紼。

香之一炷,酒之一斟。

永訣終天,哀淚淫淫。

不昧者存,庶賜鑑臨。

朴曼

嗚呼!

艅航儲精,淸鍾靈,

篤生碩人,間世之英。

儼儼自將,德器早成。

自在髫齕,己志力行。

私淑陶山,親炙旅軒

旣由師承,深思力踐。

苦心刻意,銖寸累尺。

居今行道,勇莫能奪。

匹馬單槍,向前戰血。

積中見外,純粹簡易。

博文習禮,乃其餘事。

如蘭之馥,如春之融。

禮謹益恭,德造愈崇。

介然而居,聲聞于天。

恩命鼎來,惟弓與旃。

幽操益勵,不造前席。

不受世羈,雲外冥鶴。

高風所擊,頑廉懶立。

益高益卲,擧世山望。

仁必得壽,降以遐齡。

天施旣豐,存順沒寧。

昔我先考,早許交淡。

江海同聲,古劍肝膽。

相距裹飯,貌阻心傳。

式相論難,山海遺篇。

今古何速,使我心箭。

顧余無似,忝拜門屛。

恩推舊好,款款其誠。

巨源尙在,嵇紹豈孤?

惟其頑甚,雖未趨隅。

瞻戴之忱,詎忘斯須?

頃歲白牛,往拜床下。

仰德彌隆,喚睡起惰。

恭承指迷,奉以周旋。

能自得師,庶幾頑鐫。

今其已矣!哀志之違。

廓落宇內,秋風凄其。

自聞凶訃,奔赴未時。

今茲來奠,心實忸怩。

仰惟高儀,卓立今東。

固窮安貧,展也豪雄。

今也卽亡,誰嗣爲宗?

翔鳳西樑,落月長明。

洛江淸流,繞舍鏘鳴。

江山如故,門巷依然。

典刑長謝,寧不涕漣?

南州一觴,詎瀉哀情?

不昧者存,庶格微誠。

辛時望

嗚呼明日,我公初朞。

自公之逝,無處稽疑。

溫溫德儀,何處得來?

無限情懷,敬奠一杯。

不昧尊靈,庶幾歆哉。

李是樟

嗚呼!先生亡矣,今之世不得復覩先生矣。嗚呼!先生葬矣,今之世不得復拜先生矣。洛江之北擇而居,洛江之南卜而藏。生於焉順,沒於焉寧。是先生眞宅,於千萬年。

漆原儒生南杞

洛川融運,巴岳降精,

挺出先生,正學攸明。

生養死祭,一遵制禮。

心正身修,先以孝悌。

寄樂簞瓢,卷懷茅衡。

澗松幽趣,江海閒情。

幽蘭一夕,香聞九闕。

列宿鴻恩,繼廩隆德。

白首封疏,丹心攸激。

言言愛君,字字憂國。

終老林泉,自珍其樂。

痛晦南星,忽摧樑木。

偏鄕小子,於何考德?

瞻望柰內,尙留芳躅。

披閱黌籍,宛然名跡。

羹墻在玆,托慕有地。

餘敎頑廉,遺風懦起。

一樽淸沽,吾黨誠虔。

庶幾昭假,牖我眞詮。

新山院許時昌

先生在世,士有矜式。

先生亡矣,吾道誰託。

一杯薄奠,多士悃愊。

德谷院朴而煜姜碩之

文運近否,道幾墜地。

斯文一脈,賴公扶持。

何意今日,永隔儀形。

儒林喪宗,邦國摧楨。

哀我院中,衆醉誰醒?

慟甚衣冠,激我深情。

不昧者存,薦此微誠。

門人趙景麟

允矣先生,溫溫其質。

早知歸依,括羽勵簇。

致曲著明,德盛道凝。

獨樂囂囂,焉顧三徵?

半世考槃,章甫攸從。

今其亡矣,孰嗣其宗?

世入長夜,士眛趨向。

嗟余後學,將何就正?

追思恩奬,孝悌唯篤。

縱未踐行,心實佩服。

儀形永隔,安仰考德?

方其承訃,義當奔哭。

疾病嬰身,道途又隔。

爲位一慟,服素三月。

此豈情哉?聊寓景慕。

日月不居,再朞將度。

今而一奠,哀淚雙注。

嗚呼哀哉!

人生百年,孰則無死?

公有令名,旣壽且祉。

全生全歸,今世曾子

公實奚憾?後人之思。

不亡者存,庶垂格思。

門人趙璞

天回奎運,眷我南國。

乃降碩儒,以惠後學。

斯文在茲,吾道有托。

容貌德符,罕世奇質。

孝源百行,出天其誠。

事生事亡,一遵禮經。

奉先一儀,足觀平生。

終身望慕,扁號其堂。

宏博之學,孝悌餘力。

淵源有自,踐履眞實。

專心爲己,向裏工精。

溫醇氣像,座上遺風。

灑落襟懷,霽月餘光。

懷明不售,幾歲林泉。

蘭香出谷,鶴唳聞天。

三朝褒秩,九天隆恩。

鷗盟尙堅,雁睡愈長。

浮雲富貴,草芥功名。

淸修苦節,人所歎服。

年高德卲,遠邇矜式。

曰余孤蒙,尊愛彌篤。

出入門下,今及二世。

恩深函丈,親炙功倍。

天胡不憖,樑木遽摧?

文衰道喪,小子何依?

心之痛矣,曷有其極?

易簀之初,身嬰篤疾。

旣不憑哭,又未臨穴。

顧念生平,情禮俱闕。

心之痛矣,又何其極?

今僑近地,尙未趨哭。

越瞻松柏,哀淚幾零。

光陰倏忽,再朞將窮。

茲強病喘,薦此哀誠。

一獻菲具,萬端深情。

朴憼

嗚呼先生,出天之孝、誠篤之學、淸修之節、愷悌之德,著於鄕達於國,至於士林推重之,朝廷嘉奬之,束帛戔戔於丘園,恩賜慇懃於天門。四十年來,毅然若山斗於嶠嶺之南,則先生德行,腴於身而孚於人者尙矣,何必以小子淺見,強爲之模狀於今日也哉?

嗚乎!昔我曾王考亦以隱德稱於當世。先生欽悅之誠,異於他人,親炙講劘,亹亹不已。及其沒也,先生專以闡揚發揮爲己任。序次遺稿,稱述德美,盡其見而竭其力,遺以爲今日家中之寶藏。雖其尙賢衛道之誠,出於性者有不能自已,而在我子孫之情,感銘可量?

因與先君交道益深,往來遊從,源源不輟。或討論義理,或探賞江湖,衿期互照,膠漆相投,若水交情,終始如一日。小子之於先生門下,事同一家,情均骨肉。誠宜侍杖屨於函丈之側,永執子弟之禮,益篤先代之好,而不但氣質庸懶,不能奮勵,門衰祚薄,汩沒喪敗,有志未就,徒懷慙罪。

豈意厄賢之歲,忽及於辰巳,山頹之慟,遽起於邦也哉?嗚呼!斯文墜喪於儒林,淸風蕭索於南州。士趨人模,就規無地,濁俗頹世,激勵無因。先生存歿,實有關於斯世之亨屯,豈獨小子之哀哀慽慽,哭一心之私慟而已哉?

嗚乎!三霜瞥忙,几筵將撤。華山雲冷,洛水波寒,我懷之悲,曷有其極?瓣香崇酌,聊薦哀衷。不昧者存,庶幾歆假。

李鐵堅

嗚呼!

巴山鬱鬱,洛水泱泱。

篤生異人,溫醇粹盎。

春風符彩,秋月精神。

爰自志學,知有爲己。

尋師取友,講究義理。

功加愼獨,學要近裏。

待人接物,忠恕幷行。

事存事亡,情禮備至。

自古孝子,雖不乏人,

以我觀之,展也先生。

雅志江湖,韻度淸越。

寄慕望菴,玩心魚鳶

專精樂道,永矢不告。

宮鍾徹外,皐鶴聞天。

除書三至,素履益堅。

淸風所激,士多興起。

孰云獨善?厥施孔仁。

爰啓正軔,開示後人。

將期百歲,領袖儒林。

今其已矣!斯文無托。

昔我王父,最相親愛。

小子因緣,猥蒙憐恤。

語及先蹟,恐或泯沒。

留念碣銘,眷意勤懇。

何知一夕,永失依歸。

嗚乎!

病未一候,沒不執燭。

匍匐趨哭,亦在人後。

爲罪實深,若無所容。

光陰倏忽,再朞明日。

風煙慘色,江浦哀思。

傴僂筵前,感淚盈衿。

不昧者存,庶幾降格。

宋洙

小微重明,彩雲呈瑞。

先生是降,斯文是倚。

遠述,近師旅老

江河局量,山岳精氣。

風月無邊,鳶魚默會。

嘉遯龍盤,鷗鷺盟堅。

閒中今古,靜裏乾坤。

學成敬義,行著孝悌。

玉蘊山輝,鶴鳴聞天。

弓旌鼎至,恩眷慇懃。

囂囂不改,永矢考槃。

廩粟殊渥,養老尊賢。

刳瀝封疏,曰忠曰義。

事生愼終,以孝以禮。

壽必於仁,德邵於耆。

儒林山斗,後學函丈。

那知一夕,光損南星。

棟樑已摧,吾道疇托?

虎逝深山,龍亡大澤。

小子不幸,旣贅安仰?

誠斷摳衣,邈矣德響。

唯存手澤,盈篋積案。

文在茲矣,道以益闡。

華山崒嵂,厚德岩岩。

洛水汪洋,流澤淵深。

几筵將撤,悼怛難禁。

一瓣殘香,詎薦寸心?

周孟獻

先生,

山河正氣,奎璧粹精。

挺生南紀,道業夙明。

函丈講磨,學有淵源。

踐履篤實,窮理操存。

誠孝冞切,追慕終身。

不出戶庭,名達紫宸。

和靖孤廬,聘幣來臻。

志豈忘國?時乎不辰。

章奏千言,丹心悉陳。

匡君捄俗,載在遺辭。

懇懇忠誠,維孝之推。

鶴髮郞官,豈稱斯德?

嗚呼命耶!斯民無祿。

山頹樑折,小子安仰?

於何問業?孰牖吾黨?

湖山煙月,只切感愴。

奠此菲儀,庶希歆饗。

門人趙咸蕃

嗚呼!

惟我先生,天挺英豪。

雪月之襟,松柏之操。

德器天成,拔萃超群。

志學初年,已見道眞。

博學精思,省察操存。

顏氏四勿,曾子三省。

沈潛義理,涵養德性。

操戈入室,造詣益精。

內積外腴,神彩粹盎。

依歸當日,就正先覺。

淵源有自,斯道有托。

孝原百行,本乎天性。

生事葬祭,一出誠敬。

廬墓六載,哀毀一致。

終身孺慕,霜露增悲。

《追慕》有錄,《奉先》有儀。

鷄鳴盥櫛,日謁先祠。

事亡如存,出入必告。

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允矣君子!俯仰無怍。

時乎遇遯,考槃在澗。

樂彼湖山,隨處可安。

翔鳳亭中,千仞氣象。

鳶魚臺上,目擊道存。

左圖右書,對越聖賢。

不知不慍,韞櫝自珍。

物累焉浼?靈臺湛然。

蘭香出谷,三命自天。

囂囂自樂,永矢丘樊。

優老賜粟,異數殊恩。

一封疏章,十條規戒。

空言無施,雖切何補?

方期百歲,以壽斯文。

天胡不憖?少微晦躔。

全歸此日,先生則安。

痛矣來今,後學安倣?

疑無所質,禮無所正。

小子無狀,受學自髫。

尋行數墨,牖我聾瞽。

鹵莽滅裂,終至茅塞。

僅得識字,莫非恩德。

恩德欲報,昊天罔極。

先生有疾,方在罪逆。

營窆先人,遑遑呼哭。

一未省候,又違侍側。

那知易簀,遽至此速。

驚呼莫及,何處更得?

學優莫試,德大莫施。

殉身入地,難詰天意。

葬未臨穴,朞闕執燭。

勢雖然矣,情義有缺。

三霜一瞥,再朞忽及。

嗚呼已矣!自今以往,

盛德光輝,無路更仰。

至訣嘉訓,無路更聞。

鬱鬱蒼松,嶷嶷華山

依然典刑,億萬斯年。

一杯痛哭,五內如割。

不昧者存,庶幾歆格。

門人趙咸匡

嗚呼!溫然如良玉,瑩然如秋水,吾先生之氣質也。事親而愛敬俱至,執喪而血泣終制,追養而竭誠盡力,吾先生之制行也。早謝科場,專心爲己,平生用功,不出誠敬之外,吾先生之學問也。超然於名利,脫落乎世累,一絲淸風,實關世敎,吾先生之出處也。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不見知而不悔,吾先生之素履也。

行足以楷範乎斯世,學足以繼前賢之遺緖,言足以矜式國人,德足以格君捄俗,而畢命松楸,懷寶殉身,在先生之眞樂,不爲加損,而天人報施之理,其將何所徵歟!天將厄其身於一時,而有待於來者歟?小子將以已定未定之天,卜先生於前後也。

嗚呼!小子無狀,追陪杖屨,最承親愛。或於江齋靜夜、山室淸晨,從容乎函丈之側,其接引誘掖之眷眷,無非啓發警策之至訓。而悅而不學,縱不得窺豹一斑,此心嚮往,如水必東,仰若山斗,信如蓍龜。而天不憖遺,山頹樑折,斯文一脈,已矣無傳,豈獨小子之踽踽倀倀,無所依歸而已也?

嗚乎!先生之有疾也,小子方在罪逆之中,奔走於營窆先人,一未省候,而匍匐奔哭。至於卽宅也,練期焉,而身伏草土,又闕情禮。感念平生,怛然內疚。日月易邁,祥期奄及。玉色金聲,旣與其不可傳者亡矣。梧桐月照,楊柳風來,想像襟懷,依然典刑。單杯蕪辭,詎盡微誠?一慟腸絶,九原茫茫。

門人趙咸岐

嗚呼!

惟我先生,間世豪英。

資品純粹,玉質金章。

信道之篤,學術之正。

充養之盛,造詣之精。

蒙學淺見,固難模狀。

誠孝至行,本乎天性。

終身孺慕,神明可質。

著人耳目,孰不心悅。

《追慕》一編,人紀維則。

《奉先儀節》,禮盡情至。

猗歟先生,俯仰無愧。

雅好山水,遐擧江上。

境勝柰內,亭開翔鳳

風月無邊,千仞氣象。

晩卜龍山,松楸入望。

鳶魚臺上,至理昭然。

凝心默契,卷中聖賢。

年高德卲,英華自炳。

爲國大老,指南吾黨。

廩粟自天,優老殊渥。

一封陳謝,丹心攸激。

倘來微宦,夫豈爲榮。

遯世無悶,素履幽貞。

允矣先生,斯文攸托。

謂膺期耄,以扶道脈。

那知一夕,木稼報凶。

人失蓍龜,士亡宗匠。

眇余小子,罪負幽明。

移家海曲,衣食奔走,

遠違函丈,自底魯莽。

及乎易簀,身伏草土。

葬焉朞焉,情禮俱闕。

隙駒倏忽,三霜一瞥。

華山嶷嶷,洛水瀰瀰。

澗壑長松,鬱含晩翠。

百歲千秋,典刑依然。

蕪詞薄斝,曷罄誠虔。

庶垂歆格,有不泯焉。

門人趙咸卨

嗚呼先生,誠孝之篤、學問之正、淸修之節、涵養之功、造詣之深,至於三朝嘉尙,四方推仰,則固非小子蒙識所能模狀其萬一。而第今小子之最所痛者,以先生之至道碩德,終不得大其施,殉身以歿。噫!天旣生之,而又何嗇也?所謂天者不可知也,所謂理者不可詳也。然則小子今日之痛,豈但哭吾私而已也?

嗚乎!小子幼小失學,專昧向方,而秉彝好德之心,猶有不泯者存焉。而奔走於形役,汩役於憂患,常以不得源源置身於函丈之側從容承誨,爲第一平生之恨。豈意一朝山頹樑折,使小子抱無涯之痛也?

嗚呼!先生之有疾也,小子方在罪逆之中,營窆先人,遑遑呼哭,一未省候。易簀之後,只以奔哭,而卽遠也初期也,俱闕情禮。此心缺然,入地難忘。日月幾何,再朞忽迫。影響愈邈,感慕無及。此生何年,更接德儀。依然典刑,水長山嶷。一觴痛哭,天地漠漠。

門人趙璉

嗚呼!

吾宗興也,先生誕作,

吾宗衰也,先生就沒。

小子焉倣,倀倀擿埴。

顧惟艅航,作鎭咸邑

扶輿磅礴,氣毓淸淑。

粤我先祖,聿來胥宅。

魁奇忠信,世有其人。

南溪垂釣,道在隱淪。

笑軒秉節,忠存殉國。

山河蓄靈,蜿蟺如昨。

篤生夫子,雋雅之士。

幼習俎豆,學知爲己。

長益篤實,外視浮榮。

典念終始,古書古經。

樂天生平,某丘某水。

迹其行源,惟孝而已。

至性出天,糜粥三年。

至誠感物,雙鯉入薦。

龍華之山,望慕之堂。

終身所感,秋露春霜。

潔己修身,特其餘緖。

八旬邱園,靜斷世慮。

三擧賢良,難回逸志。

噫微先生,吾誰適耳?

宗黨賴睦,仰德安躬。

今其已矣,誰誘吾衷?

儀形永隔,茫茫九原。

斂不憑棺,葬不繞墳。

事故人間,死生虧恩。

一去莫追,歲月已周。

長號送哀,物薄誠浮。

門人李炫

嗚呼!

甥於先生,兼蒙敎育。

提撕撫恤,三十年玆。

義重師生,恩同父子。

事存事沒,宜比所生。

嗟我誠微,負無方養。

持服數月,病又侵身。

逮茲三年,澌敗日甚。

貪生慾重,築室又乖。

環顧平生,報效掃盡。

豈意人事,而至於斯。

怛焉潛思,有淚而已。

矧自嬰疾,汩沒劑療。

遺跡及稿,迄未修錄。

憂罪一念,何時可弛。

嗚呼!

日月如流,再朞已迫。

德儀愈遠,德音愈遐。

我懷之悲,曷其有極?

臺梧月白,江柳春回。

衿期典刑,可見者此。

華山鬱翠,洛水流淸。

宇宙千秋,不變者是。

世罕尙德,孰闡幽光。

藍輿舊途,心腸獨斷。

一杯痛哭,萬古長辭。

門人趙時玧

惟靈,

山川鍾秀,資稟淸醇。

早自得師,旅老函丈。

薰陶德性,講明道源。

心訣開傳,誠篤二字。

充然有得,奉而周旋。

羹墻聖賢,蒭豢義理。

孜孜矻矻,七十年強。

涵養旣深,英華發外。

春風符彩,霽月襟期。

克紹徽音,

矧伊誠孝,有得乎天。

泣血三年,誠感神祇。

終身孺慕,霜露傷悲。

百行原仍,事罔不實。

云爲動止,惟理是循。

雅意湖山,隨勝開扃。

唫風詠月,隨柳訪花。

翔鳳寓懷,千仞氣像。

鳶魚默會,一理昭融。

至樂湛然,物累焉浼?

蘭香遠聞,鶴書臨門。

志在丘園,永矢不改。

恩加異數,廩粟自天。

一封謝疏,辭意懇至。

皎然丹忱,匡俗格君。

高風凜然,頑懦廉立。

儒林宗丈,邦國逸民。

嶷然嶠南,斯文有托。

天胡不憖,木稼呈妖。

士失依歸,人無考德。

小子愚魯,晩生門下。

鐫誨之承,最在人後。

諄諄誘掖,在保身心。

指的門路,《小學》、《魯論》。

課讀十年,至訓在耳。

嗟公之學,旣篤且眞。

學而不能,徒愧滅裂。

豈意今日,而至於斯。

日月如流,再期已迫。

金聲漸邈,玉色難承。

我懷之悲,曷其有極?

敢將蕪拙,聊達微誠。

發言不倫,詎能狀德?

一杯長慟,萬古心情。

不昧者存,庶幾歆格。

門人趙時玉

嗚乎!惟我先生之道德儀表,造詣精深,固非小子淺見所敢妄議。而沖和之氣、信順之德,積於內而發於外,故金聲玉色,神彩粹盎。不惟同志同德者愛之重之,雖庸人俗子,望之卽之,無不以爲君子人,先生可謂不世出之英豪也歟。至於事親之道、銜恤之哀、奉祭之誠,一出於天性,而人無間言。揆諸古人,鮮與倫比,考之當今,一人而已。

嗚呼!以如是之德、如是之行,終老於松楸湖山之間,而位不滿德,壽未稱仁。天之報施,何其嗇也?

嗚呼!昔我亡父嘗負笈於先生居憂之山廬。而雖未卒業,亡父之筆畫,先生以爲有先世遺風而許之矣;亡父之氣槩,先生以爲不畏強禦而稱之矣。不幸亡父早世,孤兒孑孑,先生撫之恤之,異於諸族,小子之銜恩感激,爲如何哉?常視之猶父,仰若喬嶽,而一朝失之,先生之存亡,豈但爲吾門之盛衰、吾鄕之輕重哉?實是斯文之興喪、士林之榮悴,則小子之感傷沮喪,寧有紀極哉?

嗚呼!先生之有疾也,小子連遭大故,奔走於營葬,不得省侍,而易簀之後,只但驚呼奔哭。至於葬焉朞焉,而身伏草土,坐闕祭奠,勢雖使然,情實怛然。日月幾何,再朞忽迫。和風氣像,無路更接。單杯瓣香,一慟腸絶。

翔鳳亭

编辑

楊時遇

吾嘗聞鳥有鳳者,儀于韶、鳴于,事在經傳。自文王及乎夫子未久也,王澤已斬,鳳影寥寥,宜夫子之起歎而德衰之有歌也。自是之後,歷千百載,而未聞有是鳥之實出乎其間,豈其無鳳哉?惟其有瑞世之德,而出必以時也,信乎其非凡禽比也的矣。商山之四、南陽,是皆好事者言,豈眞有鳳德者哉?

金羅後人趙君致遠,昂昂乎出群之姿,飄飄乎高逝之趣,而守先人之舊廬於儉水之涯。一夕肩潘輿挈萊婦,移卜於洛江之南、上浦之西而居焉,實萬曆戊午年之九月日也。幾年丘荒之地,奄作棲遲之所,天不得愛其寶,地不得祕其勝乎?抑茲地之有待於斯人,而風於斯月於斯,詠歸於斯,講誦於斯者,蓋有數焉。偸佗一片閒地,長占萬古煙波,魚鰕爲侶,鷗鷺同群,漫浪江湖,若將終身焉,豈其胸衿之無所得而然哉?

庚申秋,余寓劍岩草舍,趙君自其新居來過余。問無恙外,袖出《柰內說》示余,乃其所自爲也。其江山之好、風景之美,與其四時之氣象、朝夕之變態,飛潛動植於其間,上下來往於所見者,歷歷於一紙上,怳然置我於其中,眞所謂有聲之畫也。

因謂余曰:「余方構亭于江皐,名以翔鳳,蓋有意焉,子其爲我記之。」余應之曰:「君膝穿藜床,舌弊經史,作爲文章,大放厥辭,又何必假手於人。」君曰:「是何言也?公開口吐鳳,鳴世久矣,盍題凡鳥,用賁吾亭?」余曰:「是亭之翼然翬飛,迥臨空碧,勢若鳳凰之翺翔者乎。」君曰:「否。」曰:「然則君之意,我知之矣。主是亭者有優游繫表之志,而鳳翔千仞底氣乎。」

嗚呼!世多蒿目,知德者鮮矣。是鳥也負其異於衆也,其肯握粟之招、矰徼之嬰而自甘於羽毛之譙譙乎?宜其丹山乎長往,碧梧乎棲老,扶搖九萬長風,下視人世蜉蝣,不與鴟鶚相嚇燕雀頡頏也審矣。古詩云「雲間鸞鳳人間見」正謂此也。雖然鳳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鳳爲聖人出也。吾知是鳳之去是亭,而羽儀於王庭也不遠矣,吾然後題翔鳳曰「儀鳳」。

朝陽樓

编辑

徐命瑞

澗松趙先生妥靈之院宇門樓,年久當改,先生後孫正燁達元甫,與士林經紀是役。額以朝陽,囑余記之,蓋以余與知於院中事故也。時帶院長辭以不文,而問其命名之意,則達元曰:「樓之南,舊有鳳鳴亭,卽先生嘯詠之地。是以爲名。」

余誦《卷阿》之詩而諗之曰:「本朝作士之盛,無讓於家菁莪之美,而惟我穆廟初年,政當優遊之休,首延退陶文純公,禮遇隆重。儒化大明,趨嚮克正,群龍滿廷,野無遺賢,則是詩之六七章『于飛翽翽,藹藹多吉』之象也。

壬辰之歲,先生甫髫齔,自咸安避兵安東,始受業於退陶之門人。及長,覿德於鄭寒岡,就正於張旅軒旅軒之門,菀有十喆之稱,而世推先生爲最,無異於九苞之瑞彩,則詩之九章『菶菶之盛,雝雝之和』,果爲近之。

而蓋其爲學,專務實地,內行克備。世多標榜,而心絶當代,聲聞彌隆,而屢辭徵辟。雖未就閑習之馬,而感恩一疏,勉君德、陳時弊,字字勤懇,言言切實。不負師門傳習之學,允副先王以寧之化,則其五章所謂『有馮有德,以引以翼』之義,斯無愧矣,而遂可以『矢詩』爲卒章之歌矣,斯樓之名,不其微矣乎?」達元曰:「誠然矣乎!」

又曰:「噫噫!昏朝之時,亂賊仁弘簸弄權柄,仇視先正,頤嗾鄕隣,恣唱晦齋退陶兩夫子黜享之議,柬通所到,士氣沮蹙。莫敢誰何,而惟先生慨然獨歎曰:『不可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遂駁其醜正之論。凶徒睢盱,忤之者輒傷,人多危先生。先生亦縹縹遠逝,避地于翔鳳亭,終不爲庾公之斯所笑。世譬之『鳳鳴朝陽』,至今傳說,有光斯文,則斯樓之名,又豈不彰明較著乎?」達元曰:「誠亦然矣!何必文爲?是可以書諸璧,庶使後學來裔,有所觀感而興起也。」遂錄其酬酢之語而謝之。

至若樓前後左右,先生杖屨所盤旋,峙流勝槩,余未及賞焉。稍待鼎津水泮,桃花浪生,料理扁舟,遡流順流。復從尹童土執贄之踪,趨謁靈宮,景仰翔千仞之氣像,退與諸章甫,揖讓樓中,風詠而歸。童土宜寧縣監,呈單于先生曰:「仄聞高義,來順下風。相見以贄古也,敬將涼箑用替雉匹。伏惟崇諒鑑納。尹舜擧頓首。」徐公方宰宜寧,故曰:「復從童土執贄之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