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 (100回本)/第021回

第二十回 水滸傳 (100回本)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
作者:施耐庵
第二十二回
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 第8卷, 第33頁-第72頁

古風一首:

宋朝運祚將傾覆,四海英雄起寥廓。
流光垂象在山東,天罡上應三十六。
瑞氣盤纏繞鄆城,此鄉生降宋公明。
神清貌古真奇異,一舉能令天下驚。
幼年涉獵諸經史,長為吏役決刑名。
仁義禮智信皆備,[j 1]曾受九天玄女經。
江湖結納諸豪傑,扶危濟困恩威行。
他年自到梁山泊,繡旗影搖雲水濱。
替天行道呼保義,上應玉府天魁星。

話說宋江在酒樓上與劉唐說了話,吩咐了回書,送下樓來,劉唐連夜自回梁山白去了。只說宋江乗著月色滿街,信步自回下處來。一頭走一面肚裡想,那晁蓋卻空教劉唐來走這一遭,早是沒做公的看見,爭些兒露出事來。走不過三二十步,只聽得背後有人叫聲押司。宋江轉回頭來看時,卻是做媒的王婆引著一個婆子,卻與他說道:「你有緣,做好事的押司來也!」宋江轉身來問道:「有什麼話說?」王婆攔住,指著閻婆對宋江說道:「押司不知,這一家兒從東京來,不是這裡人家。嫡親三口兒,夫主閻公,有個女兒婆惜。他那閻公,平昔是個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兒婆惜也會唱諸般耍令。年方一十八歲,頗有些顏色。三口兒因來山東投奔一個官人不著,流落在此鄆城縣。不想這裡的人不喜風流宴樂,[j 2]因此不能過活,在這縣後一個僻淨巷內權住。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閻婆無錢津送,停屍在家,沒做道理處,央及老身做媒。我道這般時節那裡有這等恰好,又沒借換處,正在這裡走頭沒路的,只見押司打從這裡過來,以此老身與這閻婆趕來。望押司可憐見他則個,作成一具棺材。」宋江道:「原來恁地。你兩個跟我來,去巷口酒店裡借筆硯寫個帖子與你,去縣東陳三郎家取具棺材。」宋江又問道:「你有結果使用麼?」閻婆答道:「實不瞞押司說,棺材尚無,那討使用?其實缺少。」宋江道:「我再與你銀子十兩做使用錢。」[m 1]閻婆道:「便是重生的父母,再長的爹娘,做驢做馬,報答押司。」[j 3]宋江道:「休要如此說。」隨即取出一錠銀子,遞與閻婆,自回下處去了。且說這婆子將了帖子,逕來縣東街陳三郎家取了一具棺材,回家發送了當,兀自餘剩下五六兩銀子。娘兒兩個把來盤纏,不在話下。

忽一朝,那閻婆因來謝宋江,見他下處沒有一個婦人家面,回來問間壁王婆道:「宋押司下處不見一個婦人面,他曾有娘子也無?」王婆道:「只聞宋押司家裡在宋家村住,不曾見說他有娘子。在這縣裡做押司,只是客居。常常見他散施棺材藥餌,極肯濟人貧苦,敢怕是未有娘子。」閻婆道:「我這女兒長得好模樣,又會唱曲兒,省得諸般耍笑,從小兒在東京時,只去行院人家串,那一個行院不愛他。有幾個上行首要問我過房幾次,我不肯。只因我兩口兒無人養老,因此不過房與他。不想今來到苦了他。我前日去謝宋押司,見他下處無娘子,因此央你與我對宋押司說,他若要討人時,我情願把婆惜與他。我前日得你作成,虧了宋押司救濟,無可報答他,與他做個親眷來往。」王婆聽了這話,次日來見宋江,備細說了這件事。宋江初時不肯,怎當這婆子撮合山的嘴,攛掇宋江依允了。[j 4]就在縣西巷內,討了一所樓房,置辦些家火什物,安頓了閻婆惜娘兒兩個在那裡居住。沒半月之間,打扮得閻婆惜滿頭珠翠,遍體金玉。正是:

花容嬝娜,玉質娉婷。髻橫一片烏雲,眉掃半彎新月。金蓮窄窄,湘裙微露不勝情;玉筍纖纖,翠袖半籠無限意。星眼渾如點漆,酥胸真似截肪。韻度若風裡海棠花,標格似雪中玉梅樹。金屋美人離御苑,蕊珠仙子下塵寰。

宋江又過幾日,連那婆子也有若干頭面衣服,端的養的婆惜豐衣足食。

初時宋江夜夜與婆惜一處歇臥,向後漸漸來得慢了。卻是為何?原來宋江是個好漢,只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這閻婆惜水也似後生,況兼十八九歲,正在妙齡之際,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m 2]一日,宋江不合帶後司貼書張文遠來閻婆惜家吃酒。這張文遠卻是宋江的同房押司,那廝喚做小張三,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平昔只愛去三瓦兩舍,飄蓬浮蕩,學得一身風流俊俏,更兼品竹彈絲,無有不會。這婆惜是個酒色娼妓,一見張三,心裡便喜,倒有意看上他。那張三見這婆惜有意,以目送情,等宋江起身淨手,倒把言語來嘲惹張三。常言道:「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那張三亦是個酒色之徒,這事如何不曉得。因見這婆娘眉來眼去,十分有情,記在心裡。向後宋江不在時,這張三便去那裡,假意兒只做來尋宋江。那婆娘留住吃茶,言來語去,成了此事。誰想那婆娘自從和那張三兩個搭識上了,打得火塊一般熱。亦且這張三又是慣會弄此事的,豈不聞古人之言:「一不將,二不帶。」只因宋江千不合萬不合帶這張三來他家裡吃酒,以此看上了他。自古道:「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正犯著這條款。閻婆惜是個風塵娼妓的性格,自從和那小張三兩個搭上了,他並無半點兒情分在那宋江身上。宋江但若來時,只把言語傷他,全不兜攬他些個。這宋江是個好漢胸襟,不以這女色為念,因此半月十日去走得一遭。那張三和這婆惜如膠似漆,夜去明來,街坊上人也都知了,卻有些風聲吹在宋江耳朵裡。宋江半信不信,自肚裡尋思道:「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j 5]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什麼?我只不上門便了。」[m 3]自此有個月不去。閻婆惜[y 1]累使人來請,宋江只推事故不上門去。

忽一日晚間,卻好見那閻婆趕到縣前來叫道:「押司,多日使人相請,好貴人難見面。便是小賤人有些言語高低,傷觸了押司,也看得老身薄面,自教訓他與押司陪話。[j 6]今晚老身有緣得見押司,同走一遭去。」宋江道:「我今日縣裡事務忙,擺撥不開,改日卻來。」閻婆道:「這個使不得。我女兒在家裡專望,押司胡亂溫顧他便了。直恁地下得!」[j 7]宋江道:「端的忙些個,明日準來。」閻婆道:「我今晚要和你去。」便把宋江衣袖扯住了,發話道:「是誰挑撥你?我娘兒兩個下半世過活,都靠著押司。外人說的閑事閑非,都不要聽他,押司自做個張主。我女兒但有差錯,都在老身身上。[j 8]押司胡亂去走一遭。」宋江道:「你不要纏,我的事務分撥不開在這裡。」閻婆道:「押司便誤了些公事,知縣相公不到得便責罰你。這回錯過,後次難逢。押司只得和老身去走一遭,到家裡自有告訴。」宋江是個快性的人,乞那婆子纏不過,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閻婆道:「押司不要跑了去,老人家趕不上。」宋江道:「直恁地這等!」兩個廝跟著來到門前,有詩為證: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直饒今日能知悔,何不當初莫去為?

宋江立住了腳,閻婆把手一攔,說道:「押司來到這裡,終不成不入去了。」宋江進到裡面凳子上坐了。[j 9]那婆子是乖的,自古道:老虔婆,如何出得他手。只怕宋江走去,便幫在身邊坐了,叫道:「我兒,你心愛的三郎在這裡。」[j 10]那閻婆惜倒在床上,對著盞孤燈,正在沒可尋思處,只等這小張三來。聽得娘叫道「你的心愛的三郎在這裡」,那婆娘只道是張三郎,慌忙起來,把頭掠一掠雲髻,口裡喃喃的罵道:「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兩個耳刮子著。」[j 11]飛也似跑下樓來,就隔子眼裡張時,堂前琉璃燈卻明亮,照見是宋江,那婆娘復翻身再上樓去了,依前倒在床上。閻婆聽得女兒腳步下樓來了,又聽得再上樓去了,婆子又叫道:「我兒,你的三郎在這裡,怎地倒走了去?」[j 12]那婆惜在床上應道:「這屋裡不遠,他不曾來?他又不瞎,如何自不上來,直等我來迎接他,沒了當絮絮聒聒地。」[j 13]閻婆道:「這賤人真個望不見押司來,氣苦了恁地說,[j 14]也好教押司受他兩句兒。」婆子笑道:「押司,我同你上樓去。」[j 15]宋江聽了那婆娘說這幾句,心裡自有五分不自在;被這婆子一扯,勉強只得上樓去。原來是一間六椽樓屋,前半間安一副春臺桌凳,後半間鋪著臥房。貼裡安一張三面稜花的床,兩邊都是欄干,上掛著一頂紅羅幔帳。側首放個衣架,搭著手巾,這邊放著個洗手盆。一張金漆卓子上放一個錫燈臺,邊廂兩個杌子。正面壁上掛一幅士女,對床排著四把一字交椅。[m 4]

宋江來到樓上,閻婆便拖入房裡去。宋江便向杌子上朝著床邊坐了。[j 16]閻婆就床上拖起女兒來,說道:「押司在這裡。我兒,你只是性氣不好,[j 17]把言語傷觸了他,惱得押司不上門,閑時卻在家裡思量。[j 18]我如今不容易請得他來,你卻不起來陪句話兒,顛倒使性。」[j 19]婆惜把手拓開,[j 20]說那婆子:「你做什麼這般鳥亂!我又不曾做了歹事,[j 21]他自不上門,教我怎地陪話。」[j 22]宋江聽了,也不做聲。婆子便掇過一把交椅在宋江肩下,便推他女兒過來說道:「你且和三郎坐一坐,不陪話便罷,[j 23]不要焦躁。你兩個多時不見,也說一句有情的話兒。」[j 24]那婆娘那裡肯過來,便去宋江對面坐了。宋江低了頭不做聲。婆子看女兒時,也別轉了臉。閻婆道:「沒酒沒漿,做什麼道場。老身有一瓶兒好酒在這裡,買些果品來與押司陪話。我兒,你相陪押司坐地,不要怕羞,[j 25]我便來也。」宋江自尋思道:「我吃這婆子釘住了,脫身不得。等他下樓去,我隨後也走了。」[j 26]那婆子瞧見宋江要走的意思,出得房門去,門上卻有屈戍,便把房門拽上,將屈戍搭了。[j 27]宋江暗忖道:「那虔婆倒先算了我。」

且說閻婆下樓來,先去灶前點起個燈,灶裡見成燒著一鍋腳湯,再輳上些柴頭。拿了些碎銀子,出巷口去買得些時新果子,鮮魚嫩雞肥鮓之類,歸到家中,都把盤子盛了。取酒傾在盆裡,舀半鏇子,在鍋裡燙熱了,傾在酒壺裡。收拾了數盤菜蔬,三隻酒盞,三雙箸,一桶盤托上樓來,放在春臺上,開了房門,搬將入來,擺在卓子上。看宋江時,只低著頭;看女兒時,也朝著別處。[j 28]閻婆道:「我兒起來把盞酒。」婆惜道:「你們自吃,我不耐煩。」[j 29]婆子道:「我爺娘手裡從小兒慣了你性兒,別人面上須使不得。」[j 30]婆惜道:「不把盞便怎地我?終不成飛劍來取了我頭。」[j 31]那婆子倒笑起來,說道:「又是我的不是了。[j 32]押司是個風流人物,不和你一般見識。你不把酒便罷,且回過臉來吃盞兒酒。」婆惜只不回過頭來。那婆子自把酒來勸宋江,宋江勉意吃了一盞。婆子道:「押司莫要見責。閑話都打疊起,明日慢慢告訴。外人見押司在這裡,多少乾熱的不怯氣,胡言亂語,放屁辣臊,押司都不要聽,[j 33]且只顧飲酒。」篩了三盞在卓子上,說道:「我兒不要使小孩兒的性,胡亂吃一盞酒。」[j 34]婆惜道:「沒得只顧纏我。我飽了,吃不得。」[j 35]閻婆道:「我兒,你也陪侍你的三郎吃盞酒使得。」婆惜一頭聽了,一面肚裡尋思:「我只心在張三身上,兀誰奈煩相伴這廝。若不把他灌得醉了,他必來纏我。」[j 36]婆惜只得勉意拿起酒來,吃了半盞。婆子笑道:「我兒只是焦燥,且開懷吃兩盞兒睡。[j 37]押司也滿飲幾杯。」宋江被他勸不過,連飲了三五盞。婆子也連連飲了幾盞,再下樓去燙酒。那婆子見女兒不吃酒,心中不悅,纔見女兒回心吃酒,歡喜道:「若是今夜兜得他住,那人惱恨都忘了。[j 38]且又和他纏幾時,卻再商量。」婆子一頭尋思,一面自在灶前吃了三大鐘酒,[j 39]覺道有些癢麻上來,[j 40]卻又篩了一碗吃。[j 41]旋了大半鏇,傾在注子裡,爬上樓來,見那宋江低著頭不做聲,[j 42]女兒也別轉著臉弄裙子。這婆子哈哈地笑道:「你兩個又不是泥塑的,做什麼都不做聲?押司,你不合是個男子漢,只得裝些溫柔,說些風話兒耍。」[j 43]宋江正沒做道理處,口裡只不做聲,肚裡好生進退不得。閻婆惜自想道:「你不來采我,指望老娘一似閑常時來陪你話,相伴你耍笑,我如今卻不耍。」那婆子吃了許多酒,口裡只管夾七帶八嘈,正在那裡張家長,李家短,白說綠道。[j 44]有詩為證:

假意虛脾卻似真,花言巧語弄精神。
幾多伶俐遭他陷,死後應知拔舌根。

虔婆醉打唐牛兒

卻有鄆城縣一個賣糟醃的唐二哥,叫做唐牛兒,如常在街上只是幫閑,常常得宋江齎助他。但有些公事去告宋江,也落得幾貫錢使。宋江要用他時,死命向前。這一日晚,正賭錢輸了,沒做道理處,卻去縣前尋宋江,奔到下處尋不見。街坊都道:「唐二哥,你尋誰,這般忙?」唐牛兒道:「我喉急了,要尋孤老,一地裡不見他。」眾人道:「你的孤老是誰?」唐牛兒道:「便是縣裡宋押司。」眾人道:「我方纔見他和閻婆兩個過去,一路走著。」唐牛兒道:「是了,這閻婆惜賊賤蟲,他自和張三兩個打得火塊也似熱,只瞞著宋押司一個。他敢也知些風聲,好幾時不去了,今晚必然乞那老咬蟲假意兒纏了去。我正沒錢使,喉急了,胡亂去那裡尋幾貫錢使,就幫兩碗酒吃。」[j 45]一逕奔到閻婆門前,見裡面燈明,門卻不關。入到胡梯邊,聽的閻婆在樓上呵呵地笑。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板壁縫裡張時,[j 46]見宋江和婆惜兩個都低著頭,那婆子坐在橫頭卓子邊,口裡七十三,八十四隻顧嘈。唐牛兒閃將入來,看著閻婆和宋江婆惜唱了三個喏,立在邊頭。宋江尋思道:「這廝來的最好。」把嘴望下一努。[j 47]唐牛兒是個乖的人,便瞧科,看著宋江便說道:「小人何處不尋過,原來卻在這裡吃酒耍,好吃得安穩。」宋江道:「莫不是縣裡有什麼要緊事?」[j 48]唐牛兒道:「押司,你怎地忘了?便是早間那件公事,知縣相公在廳上發作,著四五替公人來下處尋押司,一地裡又沒尋處,相公焦燥做一片。押司便可動身。」[j 49]宋江道:「恁地要緊,只得去。」便起身要下樓,乞那婆子攔住道:「押司不要使這科段。這唐牛兒捻泛過來,你這精賊也瞞老娘,正是魯般手裡調大斧。[j 50]這早晚知縣自回衙去,和夫人吃酒取樂,[j 51]有什麼事務得發作?你這般道兒,只好瞞魍魎,老娘手裡說不過去。」[j 52]唐牛兒便道:「真個是知縣相公緊等的勾當,我卻不會說謊。」閻婆道:「放你娘狗屁!老娘一雙眼,卻似琉璃葫蘆兒一般。[j 53]卻纔見押司努嘴過來,叫你發科,你倒不攛掇押司來我屋裡,[j 54]顛倒打抹他去。常言道:『殺人可恕,情理難容。』」[j 55]這婆子跳起身來,便把那唐牛兒匹脖子只一叉,浪浪蹌蹌,直從房裡叉下樓來。唐牛兒道:「你做什麼便叉我?」婆子喝道:「你不曉得破人買賣衣飯,如殺父母妻子。你高做聲,便打你這賊乞丐!」唐牛兒鑽將過來道:「你打!」[j 56]這婆子乗著酒興,叉開五指,去那唐牛兒臉上連打兩掌,直攧出簾子外去。婆子便扯簾子,撇放門背後,卻把兩扇門關上,拿拴拴了,口裡只顧罵。那唐牛兒吃了這兩掌,立在門前大叫道:「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這屋裡粉碎,[j 57]教你雙日不著單日著。我不結果了你不姓唐!」拍著胸大罵了去。[j 58]婆子再到樓上,看著宋江道:「押司沒事采那乞丐做什麼?[j 59]那廝一地裡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j 60]這等倒街臥巷的橫死賊,也來上門上戶欺負人。」[j 61]宋江是個真實的人,吃這婆子一篇道著了真病,倒抽身不得。[j 62]婆子道:「押司不要心裡見責老身,只恁地知重得了。我兒和押司只吃這杯。我猜著你兩個多時不見,以定要早睡,收拾了罷休。」[j 63]婆子又勸宋江吃兩杯,收拾杯盤下樓來,自去灶下去。宋江在樓上自肚裡尋思說:「這婆子女兒和張三兩個有事,我心裡半信不信,眼裡不曾見真實。待要去來,只道我村。況且夜深了,我只得權睡一睡,且看這婆娘怎地,今夜與我情分如何。」只見那婆子又上樓來說道:「夜深了,我叫押司兩口兒早睡。」那婆娘應道:「不干你事,你自去睡。」[j 64]婆子笑下樓來,口裡道:「押司安置。今夜多歡,明日慢慢地起。」婆子下樓來,收拾了灶上,洗了腳手,吹滅燈,自去睡了。

卻說宋江坐在杌子上,只指望那婆娘似比先時,先來偎倚陪話,胡亂又將就幾時。誰想婆惜心裡尋思道:「我只思量張三,吃他攪了,卻似眼中釘一般。那廝倒直指望我一似先時前來下氣,老娘如今卻不要耍。只見說撐船就岸,幾曾有撐岸就船。[j 65]你不來采我,老娘倒落得。」[j 66]看官聽說,原來這色最是怕人。若是他有心戀你時,身上便有刀劍水火也攔他不住,他也不怕;若是他無心戀你時,你便身坐在金銀堆裡他也不採你。常言道:「佳人有意村夫俏,紅粉無心浪子村。」宋公明是個勇烈大丈夫,為女色的手段卻不會。這閻婆惜被那張三小意兒百依百隨,輕憐重惜,賣俏迎姦,引亂這婆娘的心,如何肯戀宋江?當夜兩個在燈下坐著,對面都不做聲,各自肚裡躊躇,卻似等泥乾掇入廟。看看天色夜深,只見窗上月光。但見:

銀河耿耿,玉漏迢迢。穿窗斜月映寒光,透戶涼風吹夜氣。雁聲嘹亮,孤眠才子夢魂驚;蛩韻淒涼,獨宿佳人情緒苦。樵樓禁鼓,一更未盡一更催;別院寒砧,千搗將殘千搗起。畫檐間叮噹鐵馬,敲碎旅客孤懷;銀臺上閃爍清燈,偏照離人長嘆。貪淫妓女心如鐵,仗義英雄氣似虹。

當下宋江坐在杌子上睃那婆娘時,復地嘆口氣。約莫也是二更天氣,那婆娘不脫衣裳,便上床去,自倚了繡枕,紐過身,朝裡壁自睡了。[j 67]宋江看了尋思道:「可奈這賤人全不採我些個,他自睡了。我今日吃這婆子言來語去,央了幾杯酒,打熬不得,夜深只得睡了罷。」把頭上巾幘除下,放在卓子上,脫下上蓋衣裳,搭在衣架上。腰裡解下鑾帶,上有一把壓衣刀和招文袋,卻掛在床邊欄乾子上。脫去了絲鞋淨襪,便上床去那婆娘腳後睡了。半個更次,聽得婆惜在腳後冷笑。宋江心裡氣悶,如何睡得著?自古道:「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看看三更交半夜,酒卻醒了。捱到五更,宋江起來,面桶裡洗了臉,便穿了上蓋衣裳,帶了巾幘,口裡罵道:「你這賊賤人好生無禮。」婆惜也不曾睡著,聽得宋江罵時,紐過身回道:「你不羞這臉。」[j 68]宋江忿那口氣,便下樓來。閻婆聽得腳步響,便在床上說道:「押司且睡歇,等天明去。沒來由起五更做什麼?」宋江也不應,只顧來開門。婆子又道:「押司出去時,與我拽上門。」宋江出得門來,就拽上了。忿那口氣沒出處,一直要奔回下處來。

卻從縣前過,見一碗燈明,看時,卻是賣湯藥的王公來到縣前趕早市。那老兒見是宋江來,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來得早?」宋江道:「便是夜來酒醉,錯聽更鼓。」王公道:「押司必然傷酒,且請一盞醒酒二陳湯。」宋江道:「最好。」就凳上坐了。那老子濃濃地奉一盞二陳湯,遞與宋江吃。宋江吃了,驀然想起道:[m 5]「如常吃他的湯藥,不曾要我還錢。我舊時曾許他一具棺材,不曾與得他。想起前日有那晁蓋送來的金子,受了他一條在招文袋裡,何不就與那老兒做棺材錢,教他歡喜。」宋江便道:「王公,我日前曾許你一具棺木錢,一向不曾把得與你。今日我有些金子在這裡,把與你,你便可將去陳三郎家買了一具棺材,放在家裡。你百年歸壽時,我卻再與你些送終之資若何?」王公道:「恩主如常覷老漢,又蒙與終身壽具,老子今世報答不得押司,後世做驢做馬報答官人。」宋江道:「休如此說。」便揭起背子前襟去取那招文袋時,吃了一驚道:「苦也!昨夜正忘在那賤人的床頭欄乾子上,我一時氣起來只顧走了,不曾繫得在腰裡。這幾兩金子直得什麼,須有晁蓋寄來的那一封書包著這金。我本是在酒樓上劉唐前燒毀了,他回去說時,只道我不把他來為念。[j 69]正要將到下處來燒,又誰想王婆布施棺材,就成了這件事,一向蹉跎忘了。昨夜晚正記起來,又不曾燒得,卻被這閻婆纏將我去,因此忘在這賤人家裡床頭欄乾子上。我時常見這婆娘看些曲本,頗識幾字,若是被他拿了,到是利害。」便起身道:「阿公休怪。不是我說謊,只道金子在招文袋裡,不想出來得忙,忘了在家。我去取來與你。」王公道:「休要去取,明日慢慢的與老漢不遲。」宋江道:「阿公你不知道,我還有一件物事做一處放著,以此要去取。」宋江慌慌急急奔回閻婆家裡來,正是:

合是英雄命運乖,遺前忘後可憐哉。
循環莫謂天無意,醞釀原知禍有胎。

且說這閻婆惜聽得宋江出門去了,扒將起來,口裡自言自語道:「那廝攪了老娘一夜睡不著。那廝[y 2]臉,只指望老娘陪氣下情。我不信你,老娘自和張三過得好,誰奈煩采你。你不上門來倒好。」口裡說著,一頭鋪被,脫下上截襖兒,解了下面裙子,袒開胸前,脫下截襯衣。床面前燈卻明亮,照見床頭欄乾子上拖下條紫羅鑾帶。婆惜見了,笑道:「黑三那廝乞謔不盡,忘了鑾帶在這裡。老娘且捉了,把來與張三繫。」[j 70]便用手去一提,提起招文袋和刀子來。只覺袋裡有些重,便把手抽開,望卓子上只一抖,正抖出那包金子和書來。這婆娘拿起來看時,燈下照見是黃黃的一條金子。婆惜笑道:「天教我和張三買物事吃。這幾日我見張三瘦了,我也正要買些東西和他將息。」[j 71]將金子放下,卻把那紙書展開來燈下看時,上面寫著晁蓋並許多事務。婆惜道:「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裡,原來也有井落在吊桶裡。[j 72]我正要和張三兩個做夫妻,單單只多你這廝,今日也撞在我手裡。原來你和梁山泊強賊通同往來,送一百兩金子與你。且不要慌,老娘慢慢地消遣你。就把這封書依原包了金子,還插在招文袋裡,不怕你教五聖來攝了去。」

正在樓上自言自語,只聽得樓下呀地門響。婆子問道:「是誰?」宋江道:「是我。」婆子道:「我說早哩,押司卻不信要去,原來早了又回來。且再和姐姐睡一睡,到天明去。」宋江也不回話,一逕奔上樓來。那婆娘聽得是宋江回來,慌忙把鑾帶、刀子、招文袋一發捲做一塊,藏在被裡,緊緊地靠了床裡壁,只做齁齁假睡著。[j 73]宋江撞到房裡,逕去床頭欄幹上取時,卻不見了。宋江心內自慌,只得忍了昨夜的氣,把手去搖那婦人道:「你看我日前的面,還我招文袋。」[j 74]那婆惜假睡著,只不應。宋江又搖道:「你不要急燥,我自明日與你陪話。」[j 75]婆惜道:「老娘正睡哩,是誰攪我?」宋江道:「你曉的是我,假做什麼?」婆惜紐轉身道:「黑三,你說什麼?」宋江道:「你還了我招文袋。」婆惜道:「你在那裡交付與我手裡,卻來問我討。」[j 76]宋江道:「忘了在你腳後小闌幹上。這裡又沒人來,只是你收得。」婆惜道:「呸,你不見鬼來。」宋江道:「夜來是我不是了,明日與你陪話。[j 77]你只還了我罷,休要作耍。」婆惜道:「誰和你作耍?我不曾收得。」宋江道:「你先時不曾脫衣裳睡,如今蓋著被子睡,以定是起來鋪被時拿了。」婆惜只是不與。正是:

雨意雲情兩罷休,無端懊惱觸心頭。
重來欲索招文袋,致使鴛幃血漫流。

只見那婆惜柳眉踢豎,星眼圓睜,說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還你。你使官府的人便拿我去做賊斷。」宋江道:「我須不曾冤你做賊。」婆惜道:「可知老娘不是賊哩。」[j 78]宋江見這話,心裡越慌,便說道:「我須不曾歹看承你娘兒兩個,[j 79]還了我罷,我要去幹事。」婆惜道:「閑常也只嗔老娘和張三有事,他有些不如你處,他不該一刀的罪犯,[j 80]不強似你和打劫賊通同。」宋江道:「好姐姐,不要叫。鄰舍聽得,不是耍處。」[j 81]婆惜道:「你怕外人聽得,你莫做不得。[j 82]這封書老娘牢牢地收著,若要饒你時,只依我三件事便罷。」宋江道:「休說三件事,便是三十件事也依你。」婆惜道:「只怕依不得。」宋江道:「當行即行。敢問那三件事?」閻婆惜道:「第一件,你可從今日便將原典我的文書來還我,再寫一紙任從我改嫁張三,並不敢再來爭執的文書。」宋江道:「這個依得。」婆惜道:「第二件,我頭上帶的,我身上穿的,家裡使用的,雖都是你辦的,也委一紙文書,不許你日後來討。」宋江道:「這個也依得。」閻婆惜道:「只怕你第三件依不得。」宋江道:「我已兩件都依你,緣何這件依不得?」婆惜道:「有那梁山泊晁蓋送與你的一百兩金子,快把來與我,我便饒你這一場天字第一號官司,還你這招文袋裡的款狀。」[j 83]宋江道:「那兩件到都依得。這一百兩金子,果然送來與我,我不肯受他的,依前教他把了回去。若端的有時,雙手便送與你。」婆惜道:「可知哩,常言道:『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j 84]他使人送金子與你,你豈有推了轉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那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j 85]你待瞞誰,便把這一百兩金子與我直得什麼。你怕是賊贓時,快熔過了與我。」宋江道:「你也須知我是老實的人,不會說謊。你若不信,限我三日,我將家私變賣一百兩金子與你。你還了我招文袋。」婆惜冷笑道:「你這黑三倒乖,把我一似小孩兒般捉弄。我便先還了你招文袋這封書,歇三日卻問你討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討輓歌郎錢。我這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宋江道:「果然不曾有這金子。」婆惜道:「明朝到公廳上,你也說不曾有這金子。」[j 86]

宋江怒殺閻婆惜

宋江聽了「公廳」兩字,怒氣直起,那裡按納得住,睜著眼道:「你還也不還?」[j 87]那婦人道:「你恁地狠,我便還你不迭!」[j 88]宋江道:「你真個不還?」婆惜道:「不還!再饒你一百個不還![j 89]若要還時,在鄆城縣還你!」宋江便來扯那婆惜蓋的被。婦人身邊卻有這件物,倒不顧被,兩手只緊緊地抱住胸前。[j 90]宋江扯開被來,卻見這鑾帶頭正在那婦人胸前拖下來。宋江道:「原來卻在這裡。」一不做,二不休,兩手便來奪,那婆娘那裡肯放。宋江在床邊捨命的奪,婆惜死也不放。宋江恨命只一拽,倒拽出那把壓衣刀子在席上,宋江便搶在手裡。那婆娘見宋江搶刀在手,叫:「黑三郎殺人也!」[m 6]只這一聲,提起宋江這個念頭來,那一肚皮氣正沒出處。婆惜卻叫第二聲時,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卻早刀落,去那婆惜顙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j 91]那婦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他不死,再復一刀,那顆頭伶伶仃仃落在枕頭上。[m 7]但見:

手到處青春喪命,刀落時紅粉亡身。七魄悠悠,已赴森羅殿上;三魂渺渺,應歸枉死城中。緊閉星眸,直挺挺屍橫席上;半開檀口,濕津津頭落枕邊。小院初春,大雪壓枯金線柳;寒生庾嶺,狂風吹折玉梅花。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紅粉不知歸何處,芳魂今夜落誰家。

宋江一時怒氣殺了閻婆惜,取過招文袋,抽出那封書來,便就殘燈下燒了。[j 92]繫上鑾帶,走出樓來。那婆子在下面睡,聽他兩口兒論口,倒也不著在意里。只聽得女兒叫一聲「黑三郎殺人也」,正不知怎地,慌忙跳起來,穿了衣裳,奔上樓來,卻好和宋江打個胸廝撞。閻婆問道:「你兩口兒做什麼鬧?」宋江道:「你女兒忒無禮,被我殺了。」婆子笑道:「卻是甚話?便是押司生的眼兇,又酒性不好,專要殺人?[j 93]押司休取笑老身。」[m 8]宋江道:「你不信時,去房裡看,我真個殺了。」婆子道:「我不信。」推開房門看時,只見血泊裡挺著屍首。婆子道:「苦也!卻是怎地好?」宋江道:「我是烈漢,一世也不走,[j 94]隨你要怎地。」婆子道:「這賤人果是不好,押司不錯殺了,只是老身無人養贍。」宋江道:「這個不妨。既是你如此說時,你卻不用憂心,我家豈無珍羞百味,只教你豐衣足食便了,快活過半世。」[j 95]閻婆道:「恁地時卻是好也,深謝押司。[j 96]我女兒死在床上,怎地斷送?」宋江道:「這個容易,我去陳三郎家買一具棺材與你,仵作行人入殮時,我自吩咐他來。我再取十兩銀子與你結果。」婆子謝道:「押司只好趁天未明時討具棺材盛了,鄰舍街坊都不要見影。」[j 97]宋江道:「也好。你取紙筆來,我寫個批子與你去取。」[j 98]閻婆道:「批子也不濟事,[j 99]須是押司自去取,便肯早早發來。」宋江道:「也說得是。」[j 100]兩個下樓來。婆子去房裡拿了鎖鑰,出到門前,把門鎖了,帶了鑰匙。宋江與閻婆兩個投縣前來。

此時天色尚早未明,縣門卻纔開。那婆子約莫到縣前左側,把宋江一把結住,發喊叫道:「有殺人賊在這裡!」[j 101]嚇得宋江慌做一團,連忙掩住口道:「不要叫。」[j 102]那裡掩得住。縣前有幾個做公的走將攏來看時,認得是宋江,便勸道:「婆子閉嘴,押司不是這般的人。有事只消得好說。」閻婆道:「他正是兇首,與我捉住同到縣裡。」原來宋江為人最好,上下愛敬,滿縣人沒一個不讓他,因此做公的都不肯下手拿他,又不信這婆子說。正在那裡沒個解救,卻好唐牛兒托一盤子洗淨的糟薑來縣前趕趁,正見這婆子結扭住宋江在那裡叫冤屈。唐牛兒見是閻婆一把紐結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鳥氣來,便把盤子放在賣藥的老王凳子上,鑽將過來喝道:「老賊蟲,你做什麼結紐住押司?」婆子道:「唐二,你不要來打奪人去,要你償命也。」唐牛兒大怒,那裡聽他說,把婆子手一拆,拆開了,不問事由,叉開五指,去閻婆臉上只一掌,打個滿天星。那婆子昏撒了,只得放手。宋江得脫,往鬧裡一直走了。[j 103][m 9]婆子便一把卻結紐住唐牛兒叫道:「宋押司殺了我的女兒,你卻打奪去了。」唐牛兒慌道:「我那裡得知。」閻婆叫道:「上下替我捉一捉殺人賊則個!不時,須要帶累你們。」眾做公的只礙宋江面皮不肯動手,拿唐牛兒時須不擔閣。眾人向前,一個帶住婆子,三四個拿住唐牛兒,把他橫拖倒拽直推進鄆城縣裡來。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披麻救火,惹焰燒身。」正是三寸舌為誅命劍,一張口是葬身坑。畢竟唐牛兒被閻婆結住,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眉批

  1. 宋江只是輕財,所以做得來。
  2. 要中他意怎的。
  3. 無一處不畫得逼真。
  4. 可刪。
  5. 好關目。
  6. 好關目。
  7. 這是宋公明第一件好處。
  8. 這個婆子儘趣,儘停當。
  9. 若要走,何不早走。

夾批

  1. 未必。
  2. 山東人到底有道學氣。
  3. 畫。
  4. 畫。
  5. 畫。
  6. 畫。
  7. 畫。
  8. 畫。
  9. 畫。
  10. 畫。
  11. 畫。
  12. 畫。
  13. 畫。
  14. 畫。
  15. 畫。
  16. 畫。
  17. 畫。
  18. 畫。
  19. 畫。
  20. 畫。
  21. 畫。
  22. 畫。
  23. 畫。
  24. 畫。
  25. 不像。
  26. 畫。
  27. 畫。
  28. 畫。
  29. 畫。
  30. 畫。
  31. 畫。
  32. 畫。
  33. 畫。
  34. 畫。
  35. 畫。
  36. 畫。
  37. 畫。
  38. 畫。
  39. 畫。
  40. 畫。
  41. 畫。
  42. 畫。
  43. 畫。
  44. 畫。
  45. 畫。
  46. 畫。
  47. 畫。
  48. 畫。
  49. 畫。
  50. 畫。
  51. 妙。
  52. 畫。
  53. 畫。
  54. 畫。
  55. 畫。
  56. 畫。
  57. 畫。
  58. 畫。
  59. 畫。
  60. 畫。
  61. 畫。
  62. 畫。
  63. 畫。
  64. 畫。
  65. 畫。
  66. 畫。
  67. 畫。
  68. 畫。
  69. 畫。
  70. 畫。
  71. 畫。
  72. 畫。
  73. 畫。
  74. 畫。
  75. 畫。
  76. 畫。
  77. 畫。
  78. 畫。
  79. 畫。
  80. 畫。
  81. 畫。
  82. 畫。
  83. 畫。
  84. 畫。
  85. 畫。
  86. 畫。
  87. 畫。
  88. 畫。
  89. 畫。
  90. 畫。
  91. 佛。
  92. 遲些。
  93. 趣。
  94. 是。
  95. 癡。
  96. 妙。
  97. 妙。
  98. 癡。
  99. 妙。
  100. 癡。
  101. 妙。
  102. 癡。
  103. 不該走。

回末批 卓吾曰:此回文字逼真,化工肖物。摩寫宋江閻婆惜並閻婆處,不惟能畫眼前,且畫心上;不惟能畫心上,且並畫意外。顧虎頭、吳道子安得到此?至其中轉轉關目,恐施羅二君亦不自料到此,余謂斷有鬼神助之也。


校註

  1. 他本作「閻婆」
  2. 他本作「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