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推廣土方草藥的經驗

我們推廣土方草藥的經驗
射陽縣革命委員會 黃尖公社革命委員會調查組
1969年10月3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江蘇省射陽縣黃尖人民公社,在今年一月份全面實行合作醫療後,認真貫徹執行了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方針,充分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推廣和利用土方、草藥防病治病。全公社已發掘和利用土方二百零二個,採集中草藥一百一十七種,改變了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節省了醫療經費,鞏固了合作醫療。

我們的作法是:

一、干、群、醫三結合。為了切實搞好推廣和利用土方草藥這項工作,社、隊都成立了領導、群眾和醫務人員三結合的「醫管會」,加強了這項工作的領導。公社和大隊革委會負責同志十分重視這項工作。如東移大隊革命領導小組組長陳如剛和洋馬大隊「醫管會」主任黃魁同志,不怕累,不怕苦,帶頭採藥、製藥,使廣大群眾和醫務人員很受感動。在幹部的帶動下,今年夏天,全公社出現了一個群眾性的採藥活動。洋馬大隊衛生員王春雲同志,不怕炎熱,經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跑出去採藥,共採集了十一種、五十多斤草藥。黃海大隊衛生室醫生,針對本隊蛔蟲病發病率高的情況,刨來苦楝根皮熬成治蛔蟲的糖漿,治療了四百多人。他們說:「我們多采一點草藥,合作醫療就多節約一些經費,對革命就多貢獻一份力量。」

二、獻、傳、學三結合。即發動中草醫生大獻秘方,發動衛生員大傳驗方,發動群眾大學土方。

黃尖人民公社革委會發動廣大群眾和醫務人員,批判大叛徒劉少奇「重洋輕土」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捍衛毛主席的無產階級衛生路線,大講利用土方草藥的偉大意義。廣大群眾和醫務人員以「一心為革命」的精神,展開了大獻、大傳、大學土方、草藥的活動。洋馬大隊八個中草醫生三天時間共獻出了土方四十多種,花川大隊土醫生陳金桐通過學習,獻出了三代祖傳秘方——疔藥。大量的土方、驗方、秘方獻出以後,經過研究分析和臨床實踐,總結提高,逐步完善,編寫成冊,發到群眾中去,由衛生員指導大家普遍學習,廣泛利用。此外還運用廣播、板報和土方草藥展覽等形式,向貧下中農廣泛宣傳。為了進一步發揮土方草藥的作用,公社革委會還舉辦了兩期「赤腳醫生」學習班,組織他們交流經驗,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各大隊也把生產隊的衛生員定期集中到大隊衛生室邊學習、邊實踐、邊提高,使獻、傳、學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

三、采、種、制三結合。草藥生長淡季由「赤腳醫生」和衛生員自行採集,旺季則組織群眾突擊採集。除此以外,各大隊、生產隊還利用零星空地種植了大量的紅花、苡仁、薄荷等藥材。有的大隊衛生室利用草藥製成了止咳、止痛、止瀉、健胃等多種酊劑。全公社二十四個大隊衛生室,已有二十二個大隊衛生室設立了草藥室。醫生對社員疾病的防治,能用土方草藥治療的就不用西藥,充分發揮了土方草藥在防病治病工作中的作用。

社、隊領導還貫徹執行黨的有關經濟政策。集體採集和種植的中藥材交到衛生室作為集體交納合作醫療的資金,對參加採集和種植中藥材的社員按出勤日實行大寨式記工;社員自采自種的中草藥交到衛生室,可以按收購價付給現金,或抵算個人合作醫療經費。這樣,調動了廣大群眾採藥、種藥、製藥和保護藥源的積極性,使這一工作順利開展。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