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草醫草藥運動好得很

開展草醫草藥運動好得很

——江西德興縣的調查報告
上饒專區革委會 德興縣革委會 調查組
1969年10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西醫學習中醫,中西醫結合,進一步發展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更好地為廣大勞動人民服務,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貫思想。一九五八年,在毛澤東思想光輝照耀下,德興縣掀起了發掘祖國醫藥學寶庫,實行中西醫結合的高潮。但是,由於大叛徒劉少奇及其在衛生部門的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採取了一系列扼殺中醫中藥的惡劣手段,使德興縣剛剛掀起的群眾運動被壓制下去,嚴重地阻礙了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德興縣各級革委會在毛主席關於「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光輝指示指引下,實行中西醫結合,開展群眾性的草醫草藥運動。一年多來,全縣一百二十三個大隊都辦起了「土醫院」;培養了能用中西藥防治疾病的「赤腳醫生」六百七十九名,還有中草醫務人員三百六十一名;全縣二百九十四名西醫醫務人員也都學會了一些中醫中藥知識,並逐步實行了中西醫結合診療。實踐證明,中醫中藥特別是草醫草藥的好處是:簡單易行,療效顯著,既省錢又方便,很受貧下中農歡迎。我們認為:中西醫結合,大力開展群眾性的草醫草藥運動,使農村醫療衛生的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貧下中農手裡,這是醫療衛生工作斗、批、改的方向。

一、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合作醫療制度

編輯

實行中西醫結合,中草藥得到廣泛應用,可以做到不花錢治好病,少花錢治大病,大大節省了合作醫療經費,減輕群眾經濟負擔。萬村公社開始實行合作醫療制度的時候,依靠西醫西藥治病,費用很高,以後實行中西醫結合,堅持以中草藥為主,醫療費大為降低,平均每人每月只花五分四厘。公社有個社員得了病,三天沒吃飯,西醫診斷是腸梗阻,需要開刀,要花很多錢,公社防治院採取西藥注射和草藥內服,只三天病人就好了,既沒有開刀,又節省了大量醫藥費。又據繞二、海口、潭埠、界田、龍頭山等六個公社共三十六個大隊調查,由於充分利用中草藥,合作醫療經費平均每人每月只花七分錢。付家墩大隊一月至八月份,診病二千多人次,全大隊平均每人每月醫藥費只花一分一厘。

二、有利於備戰、備荒、為人民

編輯

德興縣是個山區,有豐富的野生藥材,是天然的藥庫。全縣各大隊都有一百多種到四百多種的中草藥。有的公社還因陋就簡,辦起了「土藥廠」。這樣,平時可以有病即治,就地取藥,大大節省人力物力,戰時也能做到隨傷隨治,有取之不盡的藥源。

為了普及中草藥知識,有許多大隊舉辦了中草藥標本展覽,使貧下中農學會認藥、採藥、用藥。許多醫務人員用中草藥給病人治病時,還教病人認藥、採藥、用藥,病人治好病後,也學會了治病方法。現在,德興縣許多農村社員、城鎮居民、機關幹部,也能認識幾種草藥,多的能認識二百多種草藥。貧下中農說得好:「我們身居大山溝,遍地是藥材,一旦打起仗來,我們處處有藥品,就能更好地支持革命戰爭。」

三、有利於促進醫務人員思想革命化

編輯

德興縣原有的醫務人員,多數或大多數是從舊學校培養出來的,受修正主義衛生路線的毒害較深,思想感情同貧下中農格格不入,對中草醫藥抱懷疑態度。我們除了開展革命大批判和採用西醫離職學中醫的辦法外,還組織他們分期分批到農村學習,或下放農村勞動。西醫人員脫下白大褂,穿上粗布服,由貧下中農帶領他們上深山採藥,磨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貧下中農又同他們一起憶苦思甜,批判修正主義衛生路線,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通過勞動和防治疾病,他們逐漸對貧下中農有了感情,把立足點移過來,改變了「城市老爺醫院」的一套作風,努力學習中草醫藥,使醫療工作適應農村的具體情況,符合貧下中農的實際要求。

墩上大隊有個剛從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的西醫,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思想有很大轉變。有一天夜裡,離村五里路的一個貧農小孩患急性腸胃炎,他立即背起藥箱,爬山越嶺趕去搶救,不料被毒蛇咬傷,大腿立即紅腫,痛得走不動路,兩個帶路的貧下中農把他抬到了病人家。他顧不得自己傷勢危急,立即為病人急救,一直到天亮。象這樣在思想革命化大道上邁進的醫務人員正在不斷湧現。

四、有利於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編輯

實行中西醫結合,利用中草藥,不但能夠治好病,而且能夠有效地制止流行病的蔓延。去年麻疹流行時,新屋大隊有七個生產隊受到影響。今年上半年在一個生產隊發現了十個麻疹病人後,全大隊就用中西藥配合預防,使麻疹沒有蔓延到其他生產隊。發現麻疹病人的生產隊,患者也控制在十人之內,而且全部治好。直源林場去年發生流行性感冒,有個生產隊的勞動力幾乎全部受到感染;今年由於實行中西醫結合預防,這個生產隊沒有發現一個病號,使抓革命促生產順利進行。

五、有利於繼承和發揚祖國的醫藥遺產

編輯

中國醫藥學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它包含着我國勞動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和理論知識,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必須努力發掘,並加以提高。

德興縣從去年十一月以來,發動群眾獻出單方秘方共達一萬二千多個,能治療一百多種病,其中有許多是疑難病症。大田大隊一位貧農女社員患慢性闌尾炎穿孔和腹膜炎,西醫除了開刀外毫無辦法。病人先後轉院三次,花去幾百元,因為貧血,醫院又不敢開刀,被送回大隊。大隊防治院的醫務人員,經過精心的分析和中西醫會診,給病人打了幾針西藥劑,連服一個月中草藥,病人就痊癒,恢復了勞動。沙坂大隊有個患多發性關節炎的病人,全身癱瘓已有三年多,先後到過幾個醫院,花了上百元醫藥費,仍然沒有治好。後來用中草藥治療,半個多月就基本好轉。

德興縣廣大農村實行中西醫結合、利用中草藥治病療效高,許多城裡人生瘡患病受傷也往農村跑,甚至有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趕來的。輕視農村、輕視中草醫藥的社會風氣正在逐步改變。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