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
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
生產工作方案的通知

粵辦函〔2021〕2號
2021年1月21日
發布機關:廣東省人民政府
規範性文件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國辦發〔2020〕44號)一併抓好落實。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反映。

省政府辦公廳

2021年1月5日



廣東省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國辦發〔2020〕44號)精神,有效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我省糧食生產,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繃緊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堅決守住糧食安全生命線,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全省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2600萬畝以上,產量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稻穀自給率穩定在60%左右,薯類、豆類和玉米產量基本保持穩定,糧食產能穩定在1200萬噸以上;確保全省糧食種植面積不減少、產能有提升、產量不下降。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耕地種植用途管控。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採取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它類型農用地,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永久基本農田應重點用於稻穀、玉米和薯類等糧食作物生產,嚴禁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樹挖塘。對已租用且已經造林的耕地,以及對已經取得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且在永久基本農田上開展苗木生產經營的單位,逐步有序退出已租用造林或育苗的耕地。(省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林業局等按職能分工負責,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實。以下工作均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強化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穩定水稻優勢產區種植面積,以產量10萬噸以上的優質稻生產大縣和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5萬畝以上的縣、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為重點,建設全省水稻生產供給核心保障區,打造絲苗米優勢產業帶。做強冬種馬鈴薯產業,充分開發利用冬閒田,通過水旱輪作擴大冬種馬鈴薯種植面積,着力打造惠州、江門、陽江、湛江、潮汕地區冬種馬鈴薯產業帶,推動「稻稻薯」輪作。建設粵西、粵東和珠三角三大甘薯種植優勢片區。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充分利用我省南部、西南部冬暖氣候條件和冬閒田資源,擴大冬種鮮食玉米面積。(省農業農村廳負責)

  (三)切實保護種糧積極性。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補貼政策,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戶。落實土地出讓收入支持農田建設和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等扶持政策。積極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支持和鼓勵發展糧食規模生產,大力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提高種糧規模效益。支持水稻開展價格保險、收入保險試點,爭取將我省產糧大縣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列入國家試點範圍,確保農戶收入穩定。(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糧食和儲備局、廣東銀保監局等按職能分工負責)

  (四)大力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嚴格執行建設標準,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財政貼息等方式支持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農田建設和運營管理,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持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確保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水利廳等按職能分工負責)

  (五)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增施有機肥、實施有機肥替代行動等耕地培肥措施。通過平整土地、水肥利用、土壤調理等土地整治措施,改善耕地土壤條件,促進耕地提質改造,提升耕地產能。穩定糧食生產功能區1350萬畝以上,引導糧食生產功能區至少生產一季糧食,種植非糧作物的要在一季後能夠恢復糧食生產,加大涉農資金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力度。實施鄉村振興科技計劃,推動農業科技下鄉入田間,服務「三農」到地頭。積極開展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着力解決水稻機插、玉米籽粒機收等瓶頸問題,加快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支持發展糧食產業,建設糧食產後烘乾、加工設施,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糧食經營效益。(省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科技廳、財政廳、糧食和儲備局、農科院等按職能分工負責)

  (六)加強耕地種糧情況監管。建立健全防止耕地「非糧化」長效監管機制。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糧食生產功能區、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及墾造水田等耕地種糧情況的監測評價。按國家規定在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國土調查中標註耕地實際利用情況和相關管理信息,嚴格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激勵約束。建立健全工商資本流轉土地資格審查和項目審核制度。(省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等按職能分工負責)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承擔起保障本地區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確保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省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要抓好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形成支持保障合力。將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列入糧食安全政府責任制考核重要內容,明確各地糧食生產面積底線,將省級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落實,壓實各地責任。(省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糧食和儲備局、財政廳等按職能分工負責)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