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工程兵某部九連黨支部
1971年3月2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連擔任施工任務,成天和石頭、雷管、炸藥打交道,怎樣保證施工安全,是經常碰到的問題。幾年來,我們遵照毛主席關於「不論做什麼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的偉大教導,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步掌握客觀規律和人們的思想規律,減少盲目性,增強預見性,順利地完成了黨和毛主席交給我們的各項戰鬥任務。

了解「敵情」,掌握客觀規律

編輯

施工跟打仗一樣,只有了解「敵情」,掌握石質、氣候、環境等變化規律,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才能預防事故的發生。

我們在某地施工時,遇到了兩條石質不同的坑道:一條石質風化嚴重,裡面是土夾石和砂夾石;另一條是水層岩,都是板石。通過實踐,我們摸着了這兩條坑道的脾氣:土夾石局部塌,砂夾石不斷塌,平板石成片塌。根據它們的特性,我們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平板石從表面上不容易發現塌方徵候,大家就常用釺子搗搗,聽聽聲音,從不同的響聲辨別有沒有塌方的危險;或者用泥抹死石縫,看裂紋辨別險情。一次,五班正在作業,安全員發現用泥抹的石縫突然變形,判斷這是塌方的預兆,全班立即撤出。不一會,幾個立米的石頭就塌了下來。還有一次,一個戰士進坑道,發現掉小石塊,又聽到支撐的框架有響聲,他馬上離開,剛到坑口,就發生了大塌方。同志們問他怕不怕,他說:「只要摸着它的脾氣,沒有啥了不起。」

掌握客觀規律,要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防止經驗主義。隨着任務的變換,我們常常在氣候、土質等條件完全不同的條件下施工。在這裡行之有效的經驗,在那裡就往往行不通。我們遵照毛主席「對於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的教導,對南方和北方、雨季和旱季、冬天和夏天、石質堅硬和鬆軟等不同情況,都作了具體分析,採取不同的處理辦法。比如,南方和北方的坑道同樣塌方,但塌方的原因不一樣。在南方,坑道塌方多是因為滲水,而北方多是因為石質風化。因此採取的辦法也不一樣。在南方就要加強支撐,在北方就要放小炮,勤放炮;石質鬆軟就不放炮,用鎬刨。一九六九年,我們遇到一條碎石裡面夾着大石的坑道,塌方很頻繁。根據過去在南方施工的經驗,需要全部支撐。但是北方缺乏木料,怎麼辦?我們發現大石頭塌,碎石頭跟着塌;大石頭不塌,碎石也不塌。於是,就用支柱頂住了大石頭,周圍的碎石也就不塌了。這樣既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了安全,又節省了大量的坑木。同志們說:「石頭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掌握了客觀規律,險情再大也能戰勝它。」

抓活思想,掌握人的思想規律

編輯

形勢的發展,任務、環境的變化,都會使戰士們產生一些活思想,如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安全工作的落實。一九七○年上半年,我們連由坑道作業轉入修建道路。有的同志說:「坑道作業是五面石頭一面空,安全思想不能松;修路嘛,是頭頂藍天腳踩地,安全作業沒問題。」我們立即抓住這種麻痹思想,在全連舉辦了學習班,及時敲了警鐘,提高了大家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在施工中發現一次事故苗頭,翻一次運渣車,跌一次交,扎破一次腳,都要對部隊進行一次安全教育,決不馬虎了事,這樣就能防微杜漸。戰士們說得好:「小小苗頭要注意,越是安全,越不能麻痹。」

在抓活思想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抓好容易發生事故的五種人的思想。這就是:政治責任心不大強、粗枝大葉、馬馬虎虎的人;技術較好、驕傲自滿、麻痹大意的人;不遵守紀律、不聽指揮、滿不在乎的人;入伍不久、年輕沒經驗、好奇心強的人;做勤雜工作和零星外出執行任務的人。對這些同志,黨支部堅持做過細的思想工作。比如,對做勤雜工作和零星外出執行任務的人員,堅持了「事前有交代,中間有檢查,事後有匯報,領導有講評。」

在實踐中,我們還摸索到:在任務重、時間緊的時候,容易急躁蠻幹,忽視安全;在受到表揚、工作順利的時候,容易盲目樂觀,忽視安全;在施工條件好,坑道石質堅固或露天作業的時候,容易麻痹大意,忽視安全;在工程收尾、任務轉換的時候,容易產生鬆勁情緒,忽視安全。為了防止在上述情況下出事故,我們堅持了「三前」,即:把問題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把安全措施訂在前。及時敲警鐘,使大家腦子裡經常有事故這個「敵情」,思想上時刻處在「戰備」狀態中。

辯證地看問題,全面地做工作

編輯

在施工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矛盾,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領導上抓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的時候,戰士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問題,而忽視了其它問題。如果處理得不好,也會妨礙安全施工。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抓安全施工的過程中,還十分重視教育幹部戰士,在注意到一種主要傾向的時候,也要注意到可能掩蓋着的另一種傾向。既要充分看到和抓緊主流方面的問題,也要注意解決好非主流方面的問題。例如,在表揚一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士,號召大家發揚不畏艱險、連續作戰的革命精神的時候,又強調加強施工的組織領導和安全措施,防止出現蠻幹的現象;當發生事故苗頭,強調要注意安全工作的時候,又指出要防止縮手縮腳、謹小慎微的現象。一九六九年春天,我們連施工的地段是泥岩,險情很大,一開始就遇到了困難,泥沙夾着石頭嘩嘩亂崩,劈坡切口切不住,打不進。我們全連幹部戰士牢記毛主席關於「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教導,大家一致表示,為了落實毛主席關於「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的偉大號召,和帝、修、反搶時間,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大家既在戰略上藐視險情,又在戰術上重視險情。在險情面前,既「敢」字當頭,主動進攻;又能認真對待,不冒失,不蠻幹。苦幹加巧幹,堅韌不拔地向險情作鬥爭,終於戰勝了八十多次塌方,勝利地完成了任務,受到了上級的表揚。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