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新的模範工作者在成長

一代新的模範工作者在成長

——江西省興國縣培養新幹部的調查報告
新華社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
1971年8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四十多年前,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興國縣文昌宮親自舉辦「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培育了一大批幹部。在那戰爭的年代,這些幹部認真地工作,仔細地解決問題,受到廣大群眾的真心實意的愛戴。毛主席曾經稱讚他們「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是值得稱讚的「模範工作者」。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興國縣湧現出一批新幹部。興國縣委和縣革委會以毛主席的偉大革命實踐為光輝榜樣,熱情地培養他們,大膽地把他們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全縣各級領導班子中青年幹部只占百分之七。現在,新生力量在公社、大隊、生產隊領導班子中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廣大群眾見到大批的新生力量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興高采烈地說:「一代新的模範工作者在成長,毛主席當年樹立的模範縣有了革命的接班人啦!」各級領導班子實行老、中、青三結合,朝氣蓬勃地帶領貧下中農和社員群眾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前進,大大加強了農村基層的領導和建設,全縣革命和生產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一)

編輯

興國縣選拔的新幹部,都是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鍛煉和考驗的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經過基層工作的鍛煉,成了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優秀幹部。他們對偉大領袖毛主席有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緊跟毛主席幹革命。他們深刻認識到:過去的興國依靠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成為模範縣。今天同樣要靠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才能創造新的第一等的工作,爭取更大的勝利。全縣新選拔的各級領導幹部,都把認真讀書學習,弄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縣、社、大隊三級領導成員都成立了學習小組,做到了領導學在前,用在前,講在前,推動了全縣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群眾運動的深入發展。埠頭公社黨委成立以來,狠抓了黨委「一班人」的學習,他們不管工作再忙,任務再重,時間再緊,都堅持學習,每月組織一次講用,每季進行一次評論,較快地提高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水平,提高了執行、捍衛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二十多歲的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歐陽班優,擔任楓邊公社河溪大隊黨總支書記後,工作千頭萬緒抓根本,帶領廣大群眾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人換思想地換裝,去年全大隊糧食畝產由文化大革命前不到四百斤一躍跨過了《綱要》規定的指標。

在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中成長起來的新幹部,時刻牢記毛主席制訂的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在工作中狠抓階級鬥爭,自覺執行和捍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堅定地帶領群眾走社會主義道路。女青年劉揚秀是在農村兩條道路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闖將。她被選為留龍公社黨委書記後,社員們稱讚她是「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帶頭人」。去年冬季,制訂生產計劃時,紅星生產隊部分社員受劉少奇「金錢掛帥」餘毒的影響,要壓縮早稻種植計劃,騰出稻田種收入多的生薑。劉揚秀深入到這個隊和群眾一道學習毛主席關於「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教導,把問題提到兩條道路、兩條路線鬥爭的高度進行分析,幫助群眾提高了覺悟,落實了早稻播種計劃,把生薑移到開荒的山坡地上去種。劉揚秀在三星大隊蹲點時,發現中心生產隊領導班子放鬆了抓兩個階級、兩條道路鬥爭這個綱,一小撮階級敵人乘機煽動一些社員上山燒木炭賣。她立即組織幹部和社員學習毛主席有關兩個階級、兩條道路鬥爭的教導,狠批資本主義傾向,揪出了破壞生產的階級敵人,教育了幹部和群眾,掀起了農業學大寨的新高潮。

用毛澤東思想哺育成長的新幹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敢字當頭,有一股革命闖勁。他們敢想,敢說,敢幹,依靠群眾,注重實踐,把沖天的革命幹勁和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組織和帶領群眾,同天斗,同地斗,同階級敵人斗,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近幾年裡,全縣治理了一百多萬畝荒山,使全縣三分之二的地區,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修建了四千多項大小水利工程,使百分之七十的農田實現了旱澇保收。去年普遍推廣了矮稈良種,擴大了二季晚稻面積,奪得了農業大豐收。龍口公社睦埠大隊過去年年受旱,大隊有的幹部因循守舊,不敢放手發動群眾,徹底改變乾旱面貌。前年冬季,年輕的共產黨員周榮逵擔任大隊黨總支書記後,以沖天的革命幹勁和嚴格的科學態度,帶領群眾到和贛縣交界的大山坳間建造一座水庫。有人說:「我們大隊這麼窮,還能造好這座大水庫?」周榮逵信心百倍地說:「窮,就要革命。一顆紅心兩隻手,自力更生樣樣有呀!」築大堤沒有水泥鋼筋,他在工地召開「諸葛亮」會,發動群眾想辦法,採用石灰和條石代替。周榮逵帶領全隊社員劈山坡,開渠道,奮戰一冬春,建起了大水庫,使全大隊百分之八十的農田實現了水利灌溉自流化,去年糧食畝產猛增到九百多斤。七十多歲的老貧農劉明持激動地說:「想了幾十年的事情,今天辦到了。用毛澤東思想培養起來的幹部就是志氣高,幹勁大!」

日着草鞋幹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當年毛主席在興國親自培育的紅區幹部艱苦奮鬥、謙虛謹慎、密切聯繫群眾的傳統作風,今天正在一代新幹部身上發揚光大。他們被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以後,堅持做到:地位變了,勞動人民的本色不變;職位變了,普通勞動者的身份不變。他們來自群眾,又紮根於群眾之中,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和群眾保持着密切的聯繫。社富公社黨委六個常委中,有四個是新選拔的幹部。他們遵照毛主席關於「國家機關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聯繫群眾」的教導,發揚我們黨和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除一名常委在家主持日常工作外,五個常委都背起行裝,住到生產隊裡,和貧下中農摸爬滾打在一起,虛心向群眾學習,認真進行調查研究,仔細地解決問題。烈士子弟、退伍軍人鍾淼森,過去擔任長岡公社秀水大隊黨總支書記,帶領貧下中農艱苦奮鬥,三年間改變了落後面貌,成為全縣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先進集體。去年冬天,鍾淼森任長岡公社黨委書記的第二天,就領着「一班人」到當年毛主席在長岡鄉作調查時勞動過的地里參加勞動,在毛主席召開過調查會的舊址舉辦學習班,學習毛主席的偉大革命實踐,深入群眾調查研究。貧下中農要求加高加固瀲江河畔的長岡大堤,確保沿河一萬多畝土地的豐收。鍾淼森把群眾的呼聲帶回公社黨委研究,迅速發動群眾修堤。他懷揣革命寶書,自帶乾糧,肩扛鋤頭打頭陣。一天傍晚突然下大雨,群眾的衣服用具被淋濕了。鍾淼森帶領公社幹部,挑着柴炭,連夜送到群眾住地,點着火讓大家烤乾被淋濕的衣服。貧下中農激動地說:「土生土長的『泥腿子』幹部,愛社員勝過自己,為社員捨得自己!」幹部關心群眾,群眾幹勁更足。三十一里長的長岡大堤五天就建成了。許多新幹部白天和社員一起勞動,晚上一家一戶地徵求社員意見,深夜還點亮油燈認真讀馬、列的書,認真讀毛主席的書。貧下中農說:「有這樣刻苦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人掌權,我們就放心啦!」

(二)

編輯

「為了保證我們的黨和國家不改變顏色,我們不僅需要正確的路線和政策,而且需要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興國縣領導班子為了加深對毛主席這一指示的理解,特地到文昌宮辦學習班,學習毛主席當年親自培育幹部的偉大革命實踐,從分析全縣幹部隊伍狀況入手,狠批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幹部路線。大家認識到,把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湧現出的大批忠於毛主席的新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這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百年大計,是把無產階級專政落實到基層的需要,因此,興國縣委和縣革委會把有計劃地選拔新幹部作為加強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

在選拔新幹部的過程中,興國縣領導班子內經歷了兩條路線的鬥爭。他們大破了看幹部的主觀唯心論,大立了識別幹部的唯物辯證觀點;大破了「重才輕德」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幹部路線,大立了「德才兼備」的無產階級幹部路線。

是因循守舊,論資排輩,還是按毛主席提出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五個條件和林副主席提出的選拔幹部的三條標準,大膽地把鬥爭中成長的新幹部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這是他們爭論的第一個問題。一次縣領導班子討論選拔新幹部時,有的同志提議把一個經過鬥爭考驗的優秀青年幹部提拔為公社黨委書記。有的同志不同意,認為他年紀輕,經驗少,主持一個公社的工作不放心,要選派一個資格老的同志。兩種意見在領導班子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軍隊幹部回顧自己參加革命的歷史時說:自己過去參軍時也只十幾歲,在部隊鍛煉幾年就當了幹部。開始也沒有經驗,還不是在革命鬥爭中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在做的中間得到教訓,增長才幹」。有的老同志回憶了當年紅區幹部大都是二十幾歲的青年,忠心耿耿幹革命,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解放初期,區鄉領導絕大部分也是青年,幹得很好。有些幹部認識到,偉大領袖毛主席高瞻遠矚地教導我們要注意培養和造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而自己卻對經過實際鬥爭鍛煉的新生力量總是「不放心」,這是劉少奇「論資排輩」的流毒在自己頭腦里作怪。認識提高後,大家一致同意把這個幹部選拔到公社的領導崗位上去。

是重才輕德,還是堅持德才兼備,這是興國縣領導班子內在選拔新幹部時爭論的第二個問題。一次縣領導班子會議上,有的領導成員提議把一個大隊黨總支書記提拔到公社擔任黨委副書記。有的同志偏重「才」的方面考慮問題,擔心這個幹部的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挑不起一個公社的重擔。大家意見不一,領導成員就深入到這個大隊聽取貧下中農和基層幹部的意見。群眾一致反映,這個同志本質好,思想好,有幹勁。去年,這個隊沿河的早稻遭受了八次內澇,敵人乘機搗亂,有資本主義思想的人要外出搞副業,有的群眾悲觀泄氣。在這種情況面前,他高舉紅旗,遵照毛主席關於「革命鬥爭中的某些時候,困難條件超過順利條件,在這種時候,困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順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於革命黨人的努力,能夠逐步地克服困難,開展順利的新局面,困難的局面讓位於順利的局面。」他帶領群眾斗敵人,煞歪風,排澇搶苗,與天爭糧,終於奪得了全隊早稻一季超千斤的大豐收。群眾稱他是「無產階級的硬骨頭」。通過對這個幹部的全面考察,縣領導成員得到新的啟示:「才」有鮮明的階級性。如果不從無產階級的立場看一個幹部的「才」,就會重犯「重才輕德」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幹部路線的錯誤。選拔幹部首先應着眼於政治,堅持德才兼備,「應是以能否堅決地執行黨的路線,服從黨的紀律,和群眾有密切的聯繫,有獨立的工作能力,積極肯干,不謀私利為標準」。

新幹部選拔上來了,怎樣正確對待老幹部?這是興國縣在選拔新幹部中碰到的一個實際問題。有個大隊把新幹部提拔起來後,把原來的老幹部丟在一邊,沒有貫徹執行老、中、青三結合的方針,加上公社對新幹部的培養教育工作又沒有及時做好,結果新選拔的第一把手犯了錯誤。事後,公社發動群眾對大隊領導班子重新整頓,堅持老、中、青三結合的方針,把原大隊黨總支書記選任大隊副書記,發揮老幹部的骨幹作用。結果新老幹部互相學習,共同前進,很快改變了被動局面。縣領導班子從這個大隊的經驗教訓中認識到,革命老幹部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大膽選拔新幹部,決不能排斥革命老幹部,而要更加注意發揮老幹部在三結合中的骨幹作用。他們在實踐中是這樣做的:老幹部是第一把手的,實行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新幹部是第一把手的,精心選配老幹部當第二把手,實行以老幫新,新老結合。這樣,既有利於鞏固革命的三結合,又有利於新幹部迅速成長;既使老一輩不脫離群眾,又使青年人得到鍛煉。對於犯了錯誤、甚至犯了比較嚴重錯誤的老幹部,採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堅持團結、教育,着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當他們有了覺悟,認識了錯誤,並願意改正時,仍根據不同情況,妥善安排他們的工作,發揮他們的應有作用。

(三)

編輯

新幹部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以後,興國縣委和縣革委會注意繼續加強對他們的培養教育工作,使他們在三大革命鬥爭中茁壯成長。

對於這個問題,縣領導班子也有過一個認識過程。開始,有的同志說:新幹部象「選豆種」似的,過了篩的,可以「丟手」啦。有個新幹部幹勁大,熱情高,工作取得一些成績,受過多次表揚。這時,有的縣領導成員滿以為可以「丟手」,只注意使用,忽視培養教育。結果,這個新幹部在讚揚聲中慢慢驕傲起來,發展到脫離群眾。縣領導班子討論這個問題時,大家說:問題出在新幹部身上,責任在領導身上。縣領導班子沒有按照毛主席的教導,經常去「檢查他們的工作,幫助他們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糾正錯誤」。認識提高了,縣領導成員親自找這個新幹部談心,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這個新幹部很快克服了驕傲情緒,受到群眾的好評。這件事使縣領導班子體會到,新幹部有革命熱情高的一面,也有受社會上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一面,把他們選拔到領導崗位上後,不是可以「丟手」不管,而是要在使用中經常加強教育。

興國縣對新幹部的培養,首先着重於思想政治上的提高,同時也幫助他們提高工作能力,改進工作方法。有個新幹部一度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產生了急躁情緒,群眾批評他,他一時接受不了,想打「退堂鼓」。縣領導班子在討論怎樣幫助他時,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他主要是抓不住中心工作,應該幫助他提高業務水平;一種認為他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轉了向,應該首先幫助他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同時也幫助他提高工作能力。大家通過分析這個幹部的一貫表現和當時的工作和思想狀況,統一了認識:幫工作方法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幫思想。只能用政治帶動業務的提高,如果脫離無產階級政治,單純地追求業務的提高,就上了劉少奇「業務掛帥」的當,會把新幹部帶到背離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邪道上去。後來,在縣、社兩級領導班子成員的談心活動中,縣領導班子和這個新幹部一起討論政治與業務的關係,幫助他擺正政治與業務的位置。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不忘抓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這個根本;在千變萬化的情況下,不忘抓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這個綱。從這以後,這個幹部的思想和工作都有很大進步。

興國縣在培養教育新幹部的工作中,採取了這樣幾條措施:

一、組織新幹部把認真讀書和參加三大革命實踐結合起來,在革命實踐中學習革命理論,用革命理論指導革命實踐。新幹部熱情高、幹勁大,但是對讀馬、列的書和毛主席的書,有的坐不下來,鑽不進去,有的在實際工作中用不上。縣裡根據這種情況,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批判了不認真讀書和理論脫離實際的兩種錯誤傾向,積極引導新幹部帶着三大革命鬥爭中和自己思想革命化的問題,自覺地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縣裡並分期分批舉辦學習班,針對每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和幹部隊伍思想動態,分別不同情況,組織新幹部認真讀馬、列的書,認真讀毛主席的書,不斷增強識別真假馬列主義的能力,不斷提高理論、思想、政策水平。

二、把革命傳統教育和黨在社會主義社會這個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教育結合起來,使新幹部不斷增強為無產階級掌好權、用好權的自覺性。縣領導班子遵照毛主席關於黨的基本路線「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偉大教導,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新幹部到長岡、文昌宮學習毛主席的偉大革命實踐,學習革命傳統,學習黨內兩條路線鬥爭史,使他們懂得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領導班子就是政權,領導班子執行什麼路線,關係到政權的性質。從而使他們刻苦地改造世界觀,不斷提高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為無產階級掌好權、用好權的自覺性。

三、在新老幹部之間開展一幫一、一對紅活動。永豐公社黨委書記陳發美和第二把手鐘聲環,過去在一個單位工作,鐘聲環是陳發美的領導。他們在新班子裡結成一對紅,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老幹部給新幹部帶出了優良作風,新幹部振奮了老幹部的革命精神,新老幹部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團結戰鬥。領導班子在三大革命鬥爭中越來越顯示出老、中、青三結合的巨大優越性,越來越發揮出戰鬥指揮部的巨大作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