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郎潜纪闻四笔
全书始 卷一 下一卷▶

屠粹忠异遇

编辑

吾邑屠尚书粹忠,顺治末令封邱,时邑遭河患,招抚经营,政声报最。康熙十年擢礼科给事中。亦多建白,遂由大理少卿超贰兵部,明年升掌本兵。先是仁皇帝以公年老矍铁,御书“修龄堂”匾额赐之。既又赐之。既又赐临赵孟俯行书立轴,其词曰:“白鹿城头百万兵,碧油幢下一书生。如今始识为儒贵,卧听元戎报五更。”盖圣意早欲以本兵任之矣。

浙中五君子

编辑

新化邓湘皋博士显鹤《南村文钞》中,屡称浙中五君子。盖皆其时官楚著政声,与湘皋有平生之旧者,鄞沈道宽栗仲。镇海胡钧竹安。义鸟陈坡东屏。会和张迎煦晴崖。嵊王景章睢园也。其宦迹多见湖南志乘及楚人诸集中,他日当有纂人循良傅者。沈、胡皆吾家姻连,余采邓集,非以私谊。顾湘皋铭王君墓,称五人宦皆不显,岂嘉、道间风尚慈惠,悃愊之吏已不为上官所喜,而未能大竟厥施欤?

治水用具铁簸箕

编辑

陶文毅抚苏,与漕督论齐运书,有云:“昔年巡漕所制铁簸箕,日来愈用愈精,竟大得力。其法以铁片作箕筐,使坚锐易入土。用铁片八九条从横作箕底,使水去而沙留。箕底用坚木柄,使人从船上持柄,将箕直插入水底。箕旁左右有铁耳,用长绠二条系之,数十人从岸上拽之起。每铁箕四双,即可出土一方,较之斛水后所得干土,更为得力。盖载土既多,反藉水势助其活溜,易于上岸,亦可备刮浅一法也。”按:此法较■捞为捷,百特可用之运河。运道久失治,不知铁簸箕一法,今尚沿用否?留心水务者,无动称“机器、机器”也。

万经毅然出保方侍郎

编辑

桐城方侍郎以族人株连被禁,狱既解,莫敢保出之者。时吾邑万九沙先生经,方在史馆,毅然投状西曹。侍郎获释,终身感之。先生涵濡家学,于经术性理均有心解。督贵州学政,事竣,中蜚语,奉命修通州城,鬻产以应。家靡胜遗,卖所作隶字给朝夕。今吾乡人得其寸褚,犹视同拱壁也。

钦定选刻古今名帖

编辑

本朝列圣万机之暇,娱神文翰,睿赏精审,有为专门名家所万不逮者。凡御纂钦定各书,已详见《四库提要》矣。即石墨一种,康熙中则有《懋勤殿法帖》二十八卷,皆内府所藏旧人墨迹,自晋、唐以迄国初,编次模刻。雍正中则有《御书法帖》四卷之刻。乾隆中奉谕选刻《三希堂法帖》二十八卷,又《墨妙轩法帖》二十卷,又《八柱兰亭帖》四卷。嘉庆九年谕内阁,命成亲王刻《贻晋齐石刻》四卷。又命户部侍郎刘镮之刻其叔父刘墉书,曰《表爱堂石刻》四卷。又成亲王自刻所藏晋,唐、宋、元旧迹为《诒晋齐模古帖》十卷。贞瑉镌布,球璧同珍,士类沾濡,固宜书家之辈出也。

赵秉异遇

编辑

赵谦士侍郎秉冲,以一监召入懋勤殿行走。后以钦赐举人、内阁中书奉谕供奉谕供奉南书房,扬压部科卿寺,复加翰林衔。干、嘉二朝,文人亨遇,当推第一。按:初笔记何秋涛值懋勤殿,谓当举涂尚书后一人。然黄、何犹以部员入值,若侍朗则以监生登秘殿,尤异遇也。

何恭惠名副其实

编辑

山阴何恭惠公煟,官至河南巡抚。性恪慬,每得亲友、寅好公文书启,命仆开函,必起而拱手捧诵。诵毕,始坐。及答书,亦必拜而后发。即此一端,易名之典可以谓之恭也已。按:公子裕诚,亦官河南巡抚。

前有孙虎后有李龙

编辑

壮烈伯李公总统、闽水师时,海盗歼灭尽,望风跳逃海上,为之语云:“前有孙虎,后有李龙。”孙虎盖黄谓严总兵孙全谋也。其名稍晦,然龙与壮烈并称,想横海楼船亦必有洸洸之战绩也。故录之。

赵文楷李鼎元奉使册封琉球国王

编辑

嘉庆间,赵介山殿撰文楷、李墨庄中翰鼎元奉使册封琉球国王,一时廷臣及四方士大夫赠诗,凡古近体二千馀首。中翰曾会《南台祖帐图》,装为巨卷,属翁比部树增分书各诗,甫及半而翁,又令舒孝廉位以隶体续书之。今尚存江南旧家,书书皆极工丽。夫奉命册封,为本朝柔远绥藩之常典,前后纪不胜纪。然相去仅数十年,觉当时使星东指,龙节双擎,播声教于瀛壖,耀官仪于海外,绅缨彬雅,饮饯赋诗,饰之丹青,宏我王化,亦升平难得之遭也。噫!

大与才士舒位

编辑

干、嘉之间,祭酒法式善公尝以大与舒位、常熟孙原湘、嘉与王昙为“三君”,作《三君咏》。舒字铁云,幼随宦粤之永福,值安南入贡,父挈之出镇南关迓使者,赋《铜柱诗》相赠答。略见前笔。后又客黔中,南笼狆苗大不靖,威勒(勒,疑勤)侯勒保统兵片征之。君方为王观察者治军书,勒侯见而器之,恒召与计军事。狆苗平,侯移督四川为经略,率三省兵攻白莲贼,留君幕府,将以知兵廌,君以母老谢而归。时其家久浮苏、浙,乃客游近省旁,负米以飬,一岁数归省。后在真州闻母讣,戴星而奔,不纳勺饮者弥月,以哀毁卒。君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于经史古文无不读,尤喜观仙佛诞、九流稗官之书,一发之于诗,其所著曰《瓶水齐集》。余为著录于此,他日傅文苑者,当不遗君姓氏也。其孝行则知之斟歁矣!盖三君皆才士,而其品以君为最纯云。

汪君独力捐振

编辑

雍正间,江南岁大无,新安汪君侨寓扬州,尝独力捐振,活灾黎九百馀万口。世宗谕赐光禄寺卿衔,后扬人请崇祀乡贤,并立碑蜀冈,亦可谓好行其德矣。见陈云伯大《頣道堂诗注》。惜其名未著,他日当检《扬州府志》补之。

九龄奇字识三才

编辑

嘉与王昙仲瞿,即前笔所纪能为掌心雷者。仁宗皇帝斥其诡异,遂放归。仲瞿文、诗并奇横无范,所学亦博通,盖霸才也。其龆龄从师,受“天”“地”“人”三字,三年始毕。见《頣道堂诗注》。云伯赠仲瞿诗,有云“九龄奇字识三才”,即指此。仲瞿师不知何人,经年累月教一字,必使融会贯通,方教他字,此亦训蒙古法也。

天酬孤忠

编辑

明季周忠武公墓,在宁武城外半山。乾隆五十年夏,霪潦积旬,溪涧泛溢,墓为灰河水所倾,土拆(拆,疑坼)裂。邑令议筑堤护之,水猛,工不克与。一夕,雷电交作,水所经处,忽坟起一山,长三十馀丈,高十馀丈,蟠屈墓前,若堤防然,墓得无恙。万众歏诧,咸谓将军之灵。上其事于中丞,捐金重葺祠宇。彭甘亭先生《谟觞集》中有诗纪异。盖是时宰斯邑者,即甘亭尊人也。康祺辑是书,专为本朝掌故,钩沈捃逸,从不阑入前明事,自紊其限断。惟忠武虽明臣,而墓前起山,乃在乾隆间。况表章忠义,平生志也,灵异灼昭,安得阙而不纪?物甘亭谓将军之灵,余不谓然。是盖天所以酬盖代之孤忠,俾碧血千年不销蚀于鲛龙之涎沫,庶食禄守土者,知所观感而奋兴。若公则死守孤城,一瞑不视妻孥肝脑尽付鸿毛,且灏所英魂,久已骑箕天上,何有于身后之遗蜕哉?

王昶锦囊录人才

编辑

王兰泉侍郎昶,世但称其清才雅尚,酷嗜金石文诗耳。其扬压中外,颇著楙勋。尝东至与京,西南至滇、蜀,又从征缅甸有功。所至谦恭下士,闻人有一才一艺,辄录其姓名、籍贯,细书小折,盛以锦囊,各分门类。燕谈之顷,一闻佳士,即取锦囊补之。侍郎虽不为不遇,倘使为宰相,延揽人才,亦何减吕文穆之夹袋哉?

韩心康计退满债

编辑

顺治六十年,海寇不靖,有驻防兵守苏州。将军祖大寿圈封民居为驻防之所,号大营。兵自娄门至桃花坞、实城桥而止。时满兵多骚扰,且民间有借兵银者,偿之无已,名曰“满债”。康熙三年,抚军韩公心康密奏,请以驻防兵移守京口。预与将军谋,先备船于城外,传令立时出城,不得停留一刻,远者斩首。先期令欠户远逃,贴抚军封条于门,兵来索债,不得入,皆怏怏去,民赖以安。吴人感其德惠,立祠于虎邱半塘,春秋祀之。公抚吴时,年未三十,俗呼为小韩都堂。

胡氏以武科世其家

编辑

归安胡元龙、跃龙、虬龙、见龙同母四人俱起家武进士。元龙官广西右江镇总兵,跃龙官江苏杨州营游系,虬龙官陜西新安镇总兵,见龙官山东济宁卫守备。元龙子开琏,以武举官广东龙门协副将,跃龙二子均武举人。浙人柔脆,而胡氏独以武科世其家,亦虽得也。

王宸作书助小仆

编辑

王蓬心太守宸,为太仓麓台司农之曾孙,以中书出知胡南永州府。书宗家法,为收藏家所实贵。太守官京师时,有小仆陈桂者,贫而甚孝,冬寒以被覆母,而已则牛衣瑟缩以为常。太守怜之,而宦况清寒,布衾无副,乃为作山水小幅,上题云:“刮毛龟背不成毡,破被将来让母眠。戏语山僮休怅望,为伊十指换青钱。”后又云:“此书悬之市上,当有好事者以布被易之。”其风趣殊水减魏晋人。又按:毕秋帆尝云:“太原子弟俱龙以书画名世,太守其尤著也。”

嘉庆年间灾变

编辑

嘉庆十九年,五月如深秋,江南高邮一路闻蟋蟀。六月初一,日蚀七分。中伏寒冷异常,人著皮衣,地生白毛,工南、安徽、浙江三省皆然。七月朔夜,太白经天。十四日,荧惑入斗牛度。十六日,狂风拔木。十七日,雨雪,河南尤甚。十八日夜,天雨血,凡有白罗、白布衣巾晾于露天者,皆作红色。自五月至八月,水望西流。二十年,山西解州各属及薄州、同州一带皆地震,河南之陜州、阌乡、灵实亦然。惟解州为最甚,城垣、祠庙、民房倒塌无算,死者至三十馀万人。自九月起,或三四日,或五六日辄震,直至次年丙子春夏之交始止。而七月十四夜,解州、运城诸处复大动如前。是年十月十二日,中条山狂鸣,绵亘黄河八百馀里。十二月,甘肃又有山移之变。右见无锡钱泳《履园丛话》。泳书体例揉杂,立言亦未矜慎,惟其人以翰墨遨公卿间,颇钡风雅之目,其纪述当时灾变,当非妄言。且灾变至斯,卒无他验,殆我睿皇帝恪恭修省,有以隐弭之矣。

嘉庆年间异闻

编辑

泳书又云:“嘉庆庚辰五月,瓜州、仪征一带,群鼠渡江。先一年四、五月间,河南开封府黑冈口一带,群鼠渡黄河。又六月二十六日,许州工南乡地震,倒塌瓦房九千一百馀间,草房一万六知九百四十馀间,压死男妇四百三十馀口,受伤者五百九十馀名。俱见邸报。”

徐骏恃才累身

编辑

昆山徐健庵司寇五子:树谷、烱、树敏、权屏、骏,俱中甲科,官清贵。骏字冠卿,少听慧,延孝廉周云陔为师。篆兴后,与其师同居京邸,孝廉管束极严,骏憾之,市巴豆入茗碗,孝廉暴疾遽卒,而骏以是年捷南宫,入词馆矣。京师有知其事者,呼为“药师佛”。骏恃才狂放,敛怨甚多。雍正初年,怨家首告,以其诗有“明月有情远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之句,指为讪谤。朝廷发刑部审讯,骏自供有心诽谤,遂伏法。或曰骏诗实出无心,部讯日,见司员松工胡宗琳立堂上,貌酷肖其师,乃大惊,误供有意,遂罹重典。康祺窃谓骏依恃人门,狂诞越检,已足为众怨之鹄,况又负在三之大僇乎?人满天巴一槩,夫复何尤!按:健庵诸子,如树谷、树敏辈,亦以居乡贪横,叠被弹声。树敏即前笔所纪西溟所谑以东楼者。东海有知,得毋自悔贻谋之不淑乎!

百龄正言责赌

编辑

百文敏公为山东藩司时,有监司、太守均好樗薄之戏,公闻而责之。监司曰:“此不过消遣耳”公正色曰:“君等非无事者,盍即以公案簿书消遣乎?”监司语塞。而山东官场博弈䜩会之风,为之一变。

乾隆年间异瑞

编辑

江宁伍少西之妻,十六乳而生三十二子,不杂一女。绍与潞家荘人王殿臣之妇,亦六产而生十二男。皆乾隆间事。其时国庆骈臻,太和滂普,民间如此异瑞,想尚不止此数家也。时直隶完县,亦有一产四男者。

邹光骏不以阿堵物污家风

编辑

锡山邹晓屏相国(春补),归田时年已七十有四,家无宿储,赖门生赠遗以为薪粲。一裘三十年,仅存其鞹。其子光骏,宦徽州司马署府篆。有巨商某,尝纳赀为刑部郎中,适遭父丧,吊者如鲫。以三千金为寿,乞太守一临,往返再三,终不应,笑曰:“吾岂以阿堵物污吾家风耶?”康祺按:邹公相业罕见纪述,不敢定其贤庸,介节至斯,亦足以风赤来者已。

鲍以文知不足斋

编辑

歙县鲍廷博以文,于乾隆三十八年进书三百馀种,奉旨赏《图书集成》一部,乡里荣之。略见前笔,嗣校刻《知不足斋丛书》,先成二十四集。嘉庆二十年流传禁中,仁宗见之,谕抚臣曰:“肤近日读鲍氏丛书,亦名‘知不足斋’,为语鲍氏,勿改原名。朕帝王之知不足,鲍氏乃读书人知不足也。”迨丛书二十五至二十八集进呈,有旨赏廷博举人。稽古之荣,益非意料已。康棋按:以文少习会计,流寓吾浙,因家焉。以冶坊为世业,而笃爱古书,载籍极博,精心校勘,耄老不倦,洵有功于艺林者也。

趟申乔公辅之器

编辑

趟恭毅公应童子试时,仪容肃穆,言语安详,寓一楼上,终日兀坐,不闻有步履謦救之声。识者早知为公辅器。世之轻薄子弟,欲其学公,此一节恐已不可勉强矣。

嘉庆科场关节

编辑

乾隆三十四年会试梭,上阅朝考进呈卷,以拟取前列之严本、王世维、程沅、鲍之锺数倦,皆隐藏名姓字样,迹涉关节。因阅卷皆信任大臣,不因此遽兴大狱,姑从宽免究。令军机大臣会同原看官通行覆阅更定。其原派阅卷大臣,将不应入选之卷滥取充数,交部议处。康祺昔见嘉庆(查《石洲集》补)科福建乡试,题为“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解元郑兼才文破题云:“才兼二代,圣人郑重于其际焉。”明是关节,殆当时自有此风气。幸朝廷宽大,知阅卷皆正人,不过爱才采望,如唐人之通榜,非必私亲故而纳苞苴,致庸陋滥登、孤寒抱屈也。又按:是科主闽试者,为莫宝斋侍郎,兼才本名士,为其旧交。

文体不正之禁

编辑

乾隆四十四年上谕:大学士于敏中之孙于德裕,中式举人,时文认题不真,遣词不当,并是科元魁卷,均未能体会正解,因申严文体不正之禁。

举人自行具呈官职

编辑

旧例;吏部于每年四月十五日考试各省举人。康熙三十九年停止旧例,各省举人准自行具呈就中书。是年以缺少人多,右愿就知县教职之人,听其具呈改注,仍以科分名次序选。

康熙间敕教官不必来京

编辑

康熙五十三年,敕教官不必来京,补用时,令督抚考试,年老者罢之。

雍正初敕举所知人员

编辑

世宗登极,谕大学士等各举所知。又令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各皋属下人员一二人。又敕举内廷执事人员。

叶忠节长才洁操

编辑

康熙戊辰,叶忠节公以武昌兵变殉难,刺血草疏,视死如归,前笔谶其晷矣。方公以京员出为湖北粮道,逾一年而楚抚被论,藩臬、监司皆牵引去官,公独嚼然无所连染,诸司皆公一人兼摄,事无脞阙。陈相国元龙《爱日堂诗》所谓“受事增忧惕,贻书每激昂。独醒愁见涅,同事虑更张。忽散青天雾,旋飞白简霜。圣明贤否别,公道是非彰。解组纷投劾,兼官独举网。群狐都屏逐,一鹤自回翔”也。读此,知公长才洁操,树立有基,取义成仁,实非偶致。公夫人为相国女兄,故言之详切如此。

潘奕隽前屈后荣

编辑

凡殿试列十名内者,多用翰林,以试卷先呈御览也。朝考前十名,亦多以庶常用。吴县潘榕皋先生奕隽,以乾隆己丑科通籍,殿试第七,朝考第十,因引见不到,降三甲末,仅以内阖中书用。补官十馀年,始除户部主事,乃拂袖归。逮乙卯科,先生子世璜,以一甲第三人及第,人方为先生庆,乃亦仅授主事,仍分户部。以科第论,先生父子可谓屈矣。然先生享上寿,道光壬午,重宴鹿呜,己丑将重赴琼林,经大吏悚奏,奉旨加四品卿街。是年又适遇覃恩,胞侄文恭公世恩以一品封典,貤封先生为光禄大夫,海内荣之。盖啬于前者通于后,绌于此者伸于彼,一时之楛菀,达者不以之介怀也。

金石专家赵晋斋

编辑

钱塘赵巍晋斋,嘉、道间金石专家也。以一穷诸生而收藏之精博,逾于世家,可谓好事。家贫无以为食,尝手钞秘书数千百卷,以之易米,困苦终身。世之田园坐拥,插架森储,忽忽悠悠处糜岁月者,闻晋齐之风,当汗颜无地矣。

长龄自定年谱记事

编辑

文襄公长龄自定年谱,记嘉庆元年,公兄勤襄公惠龄,奉命剿湖北教匪时,扫荡凉山贼巢,捡贻首覃士潮等,宜都、枝江二县,赖以廓清。上以勤襄调度有方,著赏给金盒、荷包诸品。并以公母年老,在京居住,于捷报到时,特传文襄时官内阁侍读学士。将伊兄此次剿贼得胜情形告知,俾高年闻之喜慰。又以公母精神增健,谕诸勤襄,令其专心办贼,不必分念,以示优眷。又自记嘉庆七年,剿川、楚教匪时,取道东河,冒雨瀵渡,落水遇救,大获胜仗。奏入,奉上谕:《长龄瀵过东河时,因水势溜急,人马滑倒,冲下滩口。经侍卫富翰等竭力救援,得以无恙,欣慰之至。此次长龄遇险,获保安全,实伊之福,著赏给白玉大吉祥葫芦牌一块、四喜玉搬指一个,以志吉祥,长龄当益奋感也。”又有记道光六年,上令公子桂轮斋钦颁“扬成将军”印信到营,公奏谢折内有“臣子桂轮效力行间”之语。奉朱批。“锋镝之下,不可妄遣。朕以卿年近七旬,特命伊随侍左右,兼可练习也。”又自记道光十七年,以大学士请假调养。十月初二日,上亲临间疾,颁赏御用搬指、荷包,玉佩、金钱、金小如意,并面奉温谕“增福增寿,静心缓养,不可著急。”按:勤襄、文襄兄弟,以乔木世臣,受将相重寄,经文纬武,是真以伊、吕为伯仲者。其生平所承受隆思异数,几乎史不胜害。观此敷事,觉一德君臣,尤有家人骨肉之爱。读年谱终卷,敬谨录之。

顾炎武论谭吉璁

编辑

《鹤征绿》引亭林先生语云:“舟石勤于读经。叩其书斋,插架《十三经注疏》,手施朱墨,始终无一误句。我行天下,仅见此人。”诲石者,嘉兴谭吉璁也,以监生补宏文院撰文中害,后守登州。方亭林以莱州黄培狱牵连,自投下济南府狱,走书京师,报平生故人,详述讼事始末,俊果仗诸公力,获脱于难。书中屡称“谭年翁”及“舟老”者,盖即其人。是舟石非特勤学有恒,大可师法,即风谊亦卓卓可传也。

郭传芳尊贤重道

编辑

《陜西通志》令长名宦:郭传芳字九芝,大同成远卫人。由选贡授咸宁显佐,摄邰阳、长安县篆,俱有声,迁富平知县。滇逆之变。凉寇窃发,传芳侦贼将入境,乘雾捣巢,靳获有功。时军书旁午,传芳转输有法,民不告劳。政绩如此,是良吏之有才能应变者也。康祺考李子德《受棋堂集》,舆九芝诗甚多,集中有《陈情归赋》《云中曲》、《呈郭明府》,诗云:“晨起呼童秣吾马,为公亲介初度觞。前年是日杯相属。左有东吴右二曲。”自注谓“宁人行生,中孚家兄。”又云:“今此二妙迹稍远,太原征君声光绩。”自注“时迎青主傅先生至。”又案:《亭林余集》有《与潘次耕书》曰:“频阳令郭君,既迎中孚而侨居其邑,今复遣人千里来迎,可称重道。而天生按:即子德。遂欲为我买田结婚之计,虽未可必,而中心愿之矣。”是九芝之为令,非但吏治过人,其尊贤重道于亭林、青主、二李诸先生,凡九州岛人表之最,皆能延致敬礼,得其欢心。以视后来仪征、镇洋数公,以将相开幕府,仅招致二三文章声华之士,又加一等矣。九芝当自有撰著,惜余未见,而其官京终于不显也。

阎若璩裁衡人物未洗学究气

编辑

阎百诗徽君,作《南雷黄氏哀词》,有云:“当发未燥时,即爱从海内读书者游,博而能精。上下五百年,从横一万里,仅仅得三人焉:曰钱牧齐宗伯也,曰显亭林处士也,及先生而三。先生云亡,而海内读书种子尽矣。”又《潜邱札记。与戴唐器书》云:“十二圣人者:钱牧齐、冯定远、黄南雷、吕晚村、魏叔子、汪苕文、朱锡鬯、顾梁汾、顾宁人、杜于皇、程子上、郑汝器,更增喻嘉言、黄龙士,凡十四人。谓之圣人,乃唐人以萧统为圣人之圣,非周孔也。”康祺窃谓牧齐至今日身败名裂久矣,假令晚节克完,京不过词章之士,似不得与昆山、姚江比学问之精博。至所谓十二圣人者,亦复冗难不伦,未名老子与韩非合傅矣。按:康戊午诏开大科时,潜邱有与刘超宗书云:“安得将杜于皇浚、阎古古尔梅、周茂三容、屈翁山大均、姜西溟宸英、邱邦士维屏、彭躬庵士望、顾景范祖禹、刘超宗某、显宁人炎午、严荪友绳孙、彭爰琴桂、显梁汾贞观一辈数十人,尽登启事,齐集金马门,真可贺野无遗贤”云云。此则泛论人才,不标厨顾俊及之目,便不落后人訾议矣。谢山谓潜邱未洗学究气,殆正在此等处。总之裁衡从物,称量为难。人人各有短长,安能悉中其铢寸?至近世曾文公图书三十三子,乃欲举二千年来之圣贤豪杰,冶之一炉,余亦未敢阿附。曾集《圣哲书像记》后附韵语十馀句,绝似村塾百家姓,殊觉无谓。余于本朝儒硕最服文正,其古文尤所钦陪佩,独是篇韵语,未免蛇足,大可删除。

倪长犀慧眼识张伯行

编辑

仪封张清恪公,近已配飨两庑,其生平学术政绩,烂于简编矣。《海州志》载:州人倪长犀官仪封时,张伯行方居贫为县吏。夜读书科房中。长犀闻而异之,召与语,奇其才,乃馆而教之。后为名臣,人服其识。清恪尝为吏,他处未见,钩而出之,以著儒臣少日之艰难,为有志者劝。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