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旅轩先生文集
卷六
作者:张显光
1642年
卷七

杂著

编辑

学部名目会通旨诀

编辑

天地人物所得以为天地人物者曰理。理不徒理。必有所作为曰气。气作而分布聚定者曰质。气有阴阳。动而健者为阳。静而顺者为阴。质有刚柔。硬而起者为刚。软而沈者为柔。得理最先。自为元气而混沦者曰天。元气之混沦者。纯健不贰。旋运不息。而积久成液。凑聚盛储于其中者为水。水积于大气之中。自有温热之气。作而为火。水火之气。交结凝合。刚者为金为石。柔者为泥为土。得水土之气。为根干枝叶花实者曰木。合水火金石泥土之质。磅礴持载于混沦之中而上配乎覆帱之天者曰地。木在地为曲直之质。在天为温和发生之气。而行于春者。其德为元。火在地为炎上之质。在天为燠热长盛之气。而行于夏者。其德为亨。土在地为柔厚之质。在天为冲畅周遍之气。而寄王四季。最王于夏季者。其德为元亨利贞之实。金在地为从革之质。在天为肃净收成之气。而行于秋者。其德为利。水在地为润下之质。在天为严凝闭藏之气。而行于冬者。其德为贞大阳之精。腾于天而外光烜赫者为日。至阴之精配于日。而内映凝寒者为月。四方九州五行万物。无不腾精。而为许多星辰。质之刚于地者。峙结而隆起。则为五岳许多冈陵。质之柔于地者。融流而潴满。则为四渎许多湖海。充塞于覆载之间者。无非气也。而升而为云。降而为雾。震而为䨓。挠而为风。浓润为滋泽者。在春夏而雨露。在秋冬而霜雪。分积为刻。刻积为辰。辰积为日。日积为月。月积为时。时积为岁。而七十二候。二十四气。五行六气。莫不有常于其序。而大而至于三十岁之世。积至于四千三百二十。十二世之运。积至于三百六十。三十运之会。积至于十二而为一元者。都不外是矣。其所以流行有序。往来有时。方位有定。久近有限。化育有类者曰数。天为父之道。地为母之道。法象相应。二五迭运。游气错综。造化胚胎。而万类生生焉。是曰物。物者。受理气分形器之名。惟其禀气之秀。得理之全。而位乎天地之间。首乎万类之上者。是曰人。内而五脏应五行之质曰心肝脾肺肾。上而七窍。应三光之象曰耳目口鼻。心之灵曰神。能运机者也。肝之灵曰魂。能知来者也。脾之灵曰思。能致活者也。肺之灵曰魄。能藏往者也。肾之灵曰精。能解别者也。耳辨五声。目辨五色。口出五音。鼻辨五臭。手治五伦。足履五方。而惟其所谓神之宅乎方寸者。统四脏之灵。管六腑之机。具五常之德。出七情之用。齐耳目口鼻之司。准四肢百骸之则。乃有以参天地之道。应万物之理。立此人极。主乎一身。故曰心。在天四德之元。在人为心之德爱之理曰仁。恻隐其端也。在天之利。在人为心之制宜之理曰义。羞恶其端也。在天之亨。在人为节文仪则之理曰礼。辞让其端也。在天之贞。在人为知觉辨别之理曰智。是非其端也。元亨利贞之实德。在人为仁义礼智之实德。曰信。四端之必然者。即皆其端也。此五者。性之目也。五者之性。从天而赋予。故曰命。受天之命。为吾心之理。故曰性。人所固有故曰常。既为固有之常。有如牢执者然。故曰秉彝。惟此性命之理。自是正正当当。不可移易。故曰衷。不独在人为性。物莫不有所赋之理。故理之在物。皆曰性也。元亨利贞之在天者。莫非至善至正至公之理。故曰德。性于人而为仁义礼智信。亦皆至善至正至公。故亦曰德。是性之德于吾心者。必发于事物之应。然后致其用焉。故性之发者。谓之曰情。其应于顺境者。曰喜曰乐曰爱曰欲。应于逆境者。曰怒曰哀曰恶。此七者情之目也。情是不由心之较计。而从其所性。自然发出者也。情有所向。有所未通。则自运其知觉。求以通之曰思。情所留著。常自不忘曰忆。忆在心头曰念。念焉致思曰虑。虑之计度曰意。情或有不节。故欲其中节。意或有不诚。故欲其必诚也。天之为天以此理。地之为地以此理。万物之为万物以此理。而人之存心以此理。行身以此理。应事以此理。接物以此理。竆而独善以此理。达而兼善以此理。生以此理。死以此理。凡上下古今大小远近。无非此理。故摠名之曰道。道者。常行共由之谓也。道之所存。必皆顺而祥。故行此道而有所自得于心者。亦曰德。夫以受天之理而性于心。行此之道而得于心者。无不善。故皆以德称之也。有道者必有德。有德者必有道。故幷称曰道德。人之日用。莫非身所践履。故曰行。去声之言也。行有善不善。故称其有善行者曰德行。性情之发有二。出诸口曰言。行诸身曰行。故幷言之曰言行。言多有馀。行多不足。故曰言顾行。行顾言。惟君子。言行能一致也。各有所禀之气质。能尽其性命之理。而为道德事业者曰才。由其禀气之不齐。故所就之业。不能无大小长短。然而小者可大。短者可长。则亦在乎其人之能致力与否而已。才之用于外事者谓之艺。有大才者。未尝不尽于小艺。故曰才艺。随其大小成才。可用曰器。器有限量。有逾则不堪。故有曰器量。有为之谓事。从事之谓业。因其有事而为业。故曰事业。事有大小。业有轻重。事业之大且重者。莫如为善。故称其为善曰德业。随其大小。必以成就为贵也。守常曰经。通变曰权。此则随时低昂。因事轻重。而无非所以顺于理适于义。故曰经权一道也。凡所谓善者。恰好之称也。正者。无所回邪之称也。公者。不系私昵之称也。中者。横言则不偏不倚。竖言则无过不及之称也。平者。不险之谓也。直者。不曲之谓也。善于父母为孝。善于君上为忠。善于兄为悌。善于弟为友。善于朋友为信。善于妇为和。人之于属类。恩义之系。不出于五者。而皆天理不容已之典常。故指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曰五伦。伦者。不可不明。不可不敦之谓也。事理当然。十分是处。无以复加者曰至善。道大德宏。人事极尽。位禄名寿。化及天下后世曰大孝。天地一大父母。而人乎其间者。能尽其赋予之理。参三之责。是谓纯孝。忠者。自尽己心。信者。实心待物。故幷之曰忠信。移孝为忠。忠必本孝。故曰忠孝。忠存于己。然后推己及人。故曰忠恕。能守分限。不敢违越之谓节。惟立义者能守节。守节者能尽义。故曰节义。有信必义。故曰信义。谓其可信之义也。义从道出。故曰道义。谓其有道之义也。德以义行。故曰德义。谓其敦厚之义也。义理。以事之必是者言也。道理。以身之当行者言也。耻者。痛旧愆义心之发也。悔者。改路头善念之作也。昔昧今开之谓觉。既迷始省之谓悟。以不能求能于先能曰学。以不知求知于先知曰问。知行须兼。故幷之曰学问。共生天地。共受性命。立必俱立。行必俱行。得不独得。成不独成。故以己之道。推及诸人曰教。愚者得是教而明。柔者得是教而刚。戾者得是教而顺。枉者得是教而直。故曰化。以先知先能。教未知未能曰师。学问者之于其师。尊隆之。如弟之事兄。子之事父。故曰弟子。同事者为朋同。志者为友。功夫者。致力之谓也。功程者。次第之谓也。功效者。有得之谓也。竆究物理之谓知。实践所知之谓行。先须知得尽。然后方能行得力。故曰知行。知行者。以学而言也。存其成性之谓体。行其正情之谓用。体立而用行。用行而体完。故谓之体用。体用者。以道而言也。所重之谓本。所轻之谓末。有本须有末。有末必因其本。故谓之本末。本末者。以事而言也。学者。学是道也。故曰道学。道是本然当然之理。故曰理学。道理之学。不出于心。故曰心学。明此理。体此道。治此心之学。学莫正焉。故曰正学。所谓学者。学而至乎圣者也。故曰圣学。敬者。心自致一。表里无间。始终不贰之义。恭虔恪祇钦夤。皆敬之义也。而恭义多主于貌。虔义多主于威。恪义多主于事。祇义多主于谨。夤义多主于惕。钦义多主于心。敬为兼包六字之义。能敬则貌无不恭而有威。事无不恪而能谨。心常直一。无暂昏坠。岂有不钦不夤之时乎。诚者。实然而无欠缺无间断之谓也。夫理则自是常然者也。固不可以诚不诚言也。惟天地之道。一于理而无妄无息。正所谓诚也。在人则惟圣者。与天为一而诚矣。诚无不明。故曰诚明。其下则必有诚之之功。然后可至于诚。而诚之之功。必由于明。故曰明诚。直内者为敬。方外者为义。皆修己之事也。故曰敬义。居上令下曰政。立制防慝曰法。皆治人之具也。故曰政法。感应不忒之谓鬼神。鬼者。往底灵也。神者。来底灵也。此则理气之机于幽者也。齐一不乱之谓礼乐。礼者。秩以序之也。乐者。和以合之也。此则德教之行于明者也。德有曰明德天德成德盛德大德峻德至德。明德者。性之在心。本自虚灵者是也。天德者。意诚心正。一惟本然之真者是也。成德者。义精仁熟。不待思而明。不待操而存。不待勉而行。无出入之时。无加损于外者是也。盛德者。德之所成。光辉发越。声名洋溢。无微不被其泽。无远不致其化者是也。大德者。既成而盛。与天地同者是也。峻德者。亦大德之称也。而不曰大而曰峻。则盖赞仰之极言。峻以状其大之尽焉。惟尧当之者是也。至德者。既尽于圣人之德。而其所就之难。又加一等者是也。非如泰伯文王而能有之乎。道有曰大道至道正道。夫其位天地者此道。育万物者此道。通古今者此道。贯万世者此道。则谓之大。果不宜乎止于至善。无以复加者。至道也。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正道也。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大而化之曰圣。圣而不可知之曰神。但未及于化之。而体段已具曰贤。全其心之德性。无一物之或遗。无一息之间断曰仁。指其明无不烛曰哲人。指其道全德备曰大人。指其尽人之性分职分曰至人。指其才德出众曰伟人。曰硕人。不论所造之高下。所得之浅深。能有志于学问。能留心于德行。而可为圣贤之徒者曰君子。然必须道成德立。欲罢不能。然后乃可谓之成德君子。从事学问。谨敏言行。明伦纪砺风俗。不为流习所变。不为他歧所惑者。谓之士。竆理正心。体道修德。一天人通古今。师世范俗。继往开来者。谓之儒。士则志于儒者也。儒则士之成者也。曰皇曰帝曰王。皆继天立极之号也。而所谓极者。即此道大中至正之准的也。惟其代天而主天下者。能有以心得躬行而建立此极。然后亿兆为之表率。而咸由于极之中焉。虽其所当之世不同。所应之迹不一。故君天下之号。不得不异。而其所以继天立极之道则一也。盖皇则其亦天也。其道则惟存于性。而混然不露。其治则任其自然。而穆然无为。其化则民性其性而莫知其为德者是也。帝则同乎天者也。其道则始行于情。而曰恭曰让。其治则巍巍荡荡之中。但见其有都兪吁咈。其化则于变时雍。民咸愿感戴者是也。王则顺乎天者也。其道则出于事功。而征伐是用。其治则立法定制。而劝善惩恶。其化则怀仁畏义风移俗易者是也。皇之世。如日之未中也。王之世。如日之已中而小过也。其如大阳之方中者。惟帝之世乎。王之已降。而所假于道者。力焉非心。则谓之霸。而道斯左矣。有假托士儒。而不士不儒。违弃乎大本全体。徒事于术数末流者焉。所谓百家众技是也。有假托道德。而非道非德。乖悖乎中正平常。凿索于隐僻诡怪者焉。所谓异端是也。至于反善之恶。悖正之邪。随其所以为戾为慝为凶为害。而其名目亦多端焉。惟能有明善守正之心目者。乃可照烛其情状。而莫之逃焉耳。凡此道也者。人莫不受其理焉。而惟能尽之者。为得其传。故指其相传之道者曰道统。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所传者是也。然则道统者。不以位之上下。而惟其尽于道者。统之所传也。此万变万化万品万汇。都自一理中出矣。而随其变化之各样。品汇之各形。而名目之立。不得不别焉。因其名目之别。而求其所原本宗主。则固无非此理之一者为之焉耳。

事物论

编辑

凡为物于上下四方之宇者。无巨无细无贵无贱。皆所当必有。而不容不有也。凡为事于古往今来之宙者。无大无小无精无粗。皆所当必为。而不容不为也。夫其所以所当必有而不容不有。所当必为而不容不为者。非所谓理乎。夫理之为无极太极者。固以万化根于是焉。万变宗于是焉。所以谓之理也。所以谓之极也。故其有以出气致用焉者。必至准满于上下四方之宇。而不容有欠缺也。必常嗣续于古往今来之宙。而不容有间隙也。以之生物。则自至巨至至细。自至贵至至贱。其生也毕备焉。以之为事。则自至大至至小。自至精至至粗。其作也不竆焉。若以大道观之。天地亦物也。即物之至一至巨也。理不得无天而斯有天。理不得无地而斯有地。理不得无人而斯有人。至于庶类一动植之微。皆理之所不得不具也。以大化言之。开天辟地。亦事也。即事之最先最大也。天有天之事。地有地之事。人有人之事。覆万物而于穆不已者。天之事也。载万物而承天时行者。地之事也。参三才而纯亦不已者。圣人之事也。学圣人而自强不息者。贤人之事也。士农工贾之各治其业者。众人之事也。至于鸟兽虫鱼之产育。草木百卉之荣枯花实。莫非其事也。然则事之为事。非自事也。物之为物。非自物也。惟其为物为事之理。本自具于未有事未有物之前。故物因其为物之理而生为其物。事因其为事之理而作为其事。理以其有事物而为理事。物以其有理而为事物。故事皆是理之事也。物皆是理之物也。惟其自理而为事物者。其间有气存焉。夫气也者。出乎理而做事物者也。出乎理而为作用之资。做事物而为成就之业。然则气者。理所以造化事物之机也。一阴一阳。动静阖辟。升降屈伸者是也。惟其理则一太极也。而既为气焉。则有不得以齐者。故事不能无大小精粗之不一。物不能无巨细贵贱之不同。然而不同之物。莫不有各具之太极。不一之事。莫不有当然之至理。则夫岂有理外之事物乎。出于理而为气。成于气而为事物。此其所以有天地人物为古今变化者也。以其运行不息者而谓之道。以其生生不竆者而谓之德。道之为道。德之为德。即此理也。而理固无时而不极。故道之运行者。无时而息。德之生生者。无时而竆。则事物其何时而不有哉。然则事物之常续于宇宙者。理之常也。而有为异端之说者。乃以接应为劳扰而厌去之。则必欲断事绝物。弃彝捐伦。一向栖心于虚无寂灭之域焉。太极之中。其果有无事无物之处乎。又果有无事无物之时乎。设令可以都无事都无物。则其身能独存乎。既不能无其身。则其身独可以出宇宙之外乎。宇宙其果有外乎。如欲离却得许多事许多物。则其得逃违此理之为太极者乎。理不可以逃得。则固无绝事物之术矣。顾吾人受中于覆帱之下。持载之上。俯仰与天地。参为三才。而首乎庶类。则其为物之巨且贵。为如何哉。既为物之巨且贵焉。则其受中参三之业。其可量耶。即所以尽性情之道。致中和之德。位天地育万物。继往圣开来学。乃其事也。在身有身之事。在家有家之事。在国有国之事。在天下有天下之事。在宇宙有宇宙之事。须无所不尽。然后可以谓之充塞吾人之职责矣。然则人之为物也。不亦巨乎。其为事也。不亦大乎。其果得以断事绝物。而为道为德乎。但其为万事为万物。莫不本于统体之太极。而既为事为物。则又莫不有各具之一太极焉。太极之在事曰义。在物曰性。物失其性。则物不物矣。事失其义。则事不事矣。此吾儒必也格致以竆其理。诚正以立其德。修齐治平以尽其道。然后为有以尽事物之理。而毕为人之事业者也。

人心道心说

编辑

大舜授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夫允执厥中之言。乃大尧授舜者也。而舜之传禹也。增其上三句十有二字。然后以尧之所授一句四字终之。此岂舜之于尧之言。自敢多之者哉。盖尧之于舜。其授也一句四字而既尽也。舜之于禹。则须加以三句十有二字者。圣人随时之意。有不得不尔也。晦庵朱子之说曰。心之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然则生于形气者人心。原于性命者道心也。于是。后之学者或疑夫人与道有别。而心果有二本也。此岂知大舜及朱子之意哉。人外无道。道外无人。人即道之器也。道即人之理也。人是形气。道是性命也。而形气。即其性命之形气也。性命。即其形气之性命也。不是形气之外。别有性命。而性命之外。别有形气也。有是形气。故有是性命。有是性命。故有是形气。无形气则无性命。无性命则无形气矣。其可二之哉。能知觉者心也。知觉之直从性命之正者。道心也。知觉之须因形气之私者。人心也。形气性命。皆吾人所必有而不容相无者。故心之知觉。即必有直从性命者。亦必有须因形气者焉。然而性命。即其形气中性命。而知觉之直从性命者。必因形气而发。则道心亦可谓之人心也。形气。即其性命中之形气。而知觉之须因形气者。必本性命而发。则人心亦可谓之道心也。人苟能敬慎其形气。不敢自形其形。自气其气。一惟率性命之理。则其所谓人心也者。莫非道心之流行。而形气不失为性命中之形气矣。何必人心道心之分说哉。盖上古之时。唐虞以前。世质民淳。风敦俗朴。无非率性之道。由道之人矣。间或虽有别种异产。失性违命之物。不得不见化于浑质咸淳并敦同朴之中。而自不得为别为异。故三皇不烦政令。不费教督。而化自行矣。至于唐虞以降。则世不能纯于质。民不能纯于淳。风不能纯于敦。俗不能纯于朴。质者渐丧。淳者渐浇。敦者渐薄。朴者渐散。而政不得不备。教不得不明矣。舜自如尧。则允执厥中之四字。足以尽其旨矣。若禹之于舜。则其有间矣。舜于是添了十有二字。而所以做得尧之四字之传者。为有其门路矣。曰道曰人。则其审之也明矣。曰微曰危。则其警之也深矣。曰精曰一。则其勉之也实矣。道是正人是私。正常微私常危。故必须察之精守之一。然后当能执斯道之中。措天下之业也。此十有六言者。乃万世道学之宗旨也。吾人得此形气。参为三才于两间者。固所以使之能充其性命之道理。能尽其职分之事业。有以践夫为人之形也。而后之人。不知性命为形气中性命。形气为性命中形气。乃以形气之私意。汨失其性命之正理。不践为人之形。终反得罪于天地。则是不如禽兽草木之本。自无知者耳。恶在其为最灵最贵哉。此莫非自蔽于形气之私。而不识夫为吾人有是形气者。实以其性命之理。为之主焉。一日无性命。则形气不自得为形气也。然则蔽私失正之患。其不为甚矣乎。所以心不正。身不修。家不齐。国不治。乱伦汨典于天下者。皆由是也。此大舜不得已而分解其一心邪正之机。使人必做其精一之功。其所以授禹者。乃所以授天下也。授万世也。然则人有形气。所以盛载性命。而发用道义者也。初非自私之物也。而既作己焉。斯为我矣。人不能无我。我自我之。则不觉为私害理。而性命之正。不免为其所掩蔽。流而为凶为恶。终至于无所不至。则此实以己害己。以人戕人也。然则以一本言之。道心亦人心也。人心亦道心也。人不离道。道常在人。其果二焉耶。及其以人离道。道不在人。然后于以析之。以私而目之曰人心。以理而目之曰道心。人心。人之人也。道心。人之天也。即私与理之谓也。心岂有二于一方寸哉。舜之分而言之者。别其私与理而教其精一也。圣学之大要。都出于此焉。所谓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者。即此道心也。生民有欲。无主乃乱者。即此人心也。孔圣之无我。即此人心私意之绝也。颜子所克之己。即此人心也。所复之礼。即此道心也。曾子之格致。即此惟精也。诚正。即此惟一也。修齐治平。即此执中也。子思所谓天命之性。即道心也。率性之道。修道之教。即执中也。择善固执。即精一之法也。孟子仁义礼智之四端。即道心也。何必曰利。常防其源者。即人心也。然则学问要诀。果外于此乎。

心说

编辑

人之有身。大则头面背腹。小则手足四肢。内焉五脏六腑。外焉耳目口鼻。无非其所有也。而凡言人善恶。必皆举其一心者。何也。盖受理气而为身者。必也大小之体无所不具。内外之质无所不备。然后乃得为全形之一身也。若体一不具。非形之全也。质一不备。非身之成也。然而体之为大小。质之为内外者。不有神明焉统之。知觉焉总之。则其何以各职其职。咸则其则而为成人哉。盖心虽居五脏之一。而实为一身之君主。故神明所舍。知觉所出者。即此心也。具五常之德。行七情之用。通天地之道。备万物之理。立天下之大本。经天下之大经。达古今合鬼神。其妙何可竆哉。其机何可测哉。然而不是独立而为心焉。必也取辅于四脏。收滋于六腑。然后有以尽其神明之妙。致其知觉之机尔。又须七窍以出纳之。百体以运用之。然后有以酬酢乎千变。措为于万应尔。然则心虽为一身之君主。而固不可舍四脏六腑而君其身。又不可离七窍百体而主万机也。是如天地必有二气五行三光四时。昼夜寒暑风䨓雨旸。各致其用。然后成造化之功。而立天地之道焉。国君必有左右辅弼。六官百司内外之任。各致其职。然后致治平之业。而尽国君之道焉。家长必有夫妇兄弟子孙仆隶。各尽其事。然后家道成焉。此乃理一为体。分殊为用。自然之道也。无理一之体。无以致分殊之用也。无分殊之用。无以立理一之体也。然则在一身者心。岂非主理一之体。而脏腑窍体。岂非效分殊之用者哉。或曰然则有形者必有心。天有天之心。地有地之心。万物莫不各有心矣。然而心之在人者。虽主一身。而自为一脏。故其形体有象。附著有所。大小可指。广狭可度。轻重可称。所谓形如未开莲花。有窍有毛。重十二两。居肺下肝上者是也。若天之心地之心。其亦有可指者耶。曰人则血气之类也。以血气为身者。有脏腑有百体。故心为所具之一脏。有质有象。必有附著之所也。天则气而已矣。日月为阴阳之精。而只管昼夜寒暑之分焉。则日月非天之心也。北辰居天之中。而于穆不已之命。不必由于北辰。则北辰非天之心也。然则天心岂有形体。岂有方所。又岂有内外前后哉。充满于上下四方者。无非气也。而理在气中。无所不宰。故随时而灵。随处而灵。当大而大。当小而小。当先而先。当后而后。无刻不然。无微不然。惟理而已者。即其心也。地则水火土石之聚而已矣。不可以水也火也土也石也者。为地之心。则地之心。亦何得以指拟于形体方所之上乎。然则果何在乎。其亦无处不在矣。无时不在矣。易大传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利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此其心也。然则天地之心。皆是无形体无方所。而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者心也。盖气之所聚。质之所凝。必皆有精英。理在其中。为自然之灵者。即其心也。天以积气之浑沦者形于上。地以成质之磅礴者形于下。岂若血气之类。心作一脏。寄寓一处。而主一身乎。天之精英。随气上下。而理未尝不在焉。地之精英。随质刚柔。而理未尝不存焉者。即其无心之心也。有曰昊天曰明。及尔出王。及尔游衍。又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明畏自我民明畏。有曰天地以生物为心。又曰。复其见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其若是哉。或曰。人为血气之类。其心为有形有所。而能无所不具众理。能无所不通万用。即与天地之心。相为流通者何欤。曰得天之气。资地之精。为身于两间者人也。故其质为血肉。而大必有头面背腹。小必有手足肢节。具于内者脏五腑六。窍于外者耳目口鼻。则此莫非理气之自然。而一或不备。便是不成物矣。既成一物。则必有精神魂魄之所会。即所以心为五脏之首也。心不能独脏而自尽其理。故其为灵也。须取魂于肝。取意于脾。取魄于肺。取精于肾。自以神总合而御之。其为五常之性也。仁应于肝木。义应于肺金。智应于肾水。信应于脾土。自以心火而司之。其为喜怒思忧恐之情也。亦莫不各因其收属而作焉。其为津液。为声华。为窍脉。为虚实者。皆有所取备焉。然后能无所不尽其妙焉。然则治节之出于肺。谋虑之出于肝。意思之出于脾。决断之出于胆。技巧之出于肾者。皆统于神明之心也。其馀各腑之属于脏者。亦莫非浸灌转输于心。以致滋养于君主之尊也。神明既有舍焉。则其为出纳牖户者。耳目口鼻之窍于上也。其有措为役使者。四肢之备于外也。医家所载诸脏诸腑。七窍四肢之系络条脉。上下相承。内外交贯。无不关联于心胞者。有如四海九州之道路。必皆通于天子之都也。此非一心为遍身百体之君主者乎。以其有君主之道。故一身之善恶吉凶。无所不系于心焉。果能自尽其君主之道。而有以全其五常之性。有以节其七情之用。不为耳目口鼻之所诱夺。不为四肢百骸之所忸顽。则乃可以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听聪视明。面粹背盎。得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以致五福皆备。克享无疆之休矣。如或不然。而失其君主之道。肆其情欲。戕其性命。役于外诱。安于行尸走肉。则其能免于荷校灭耳。徽缠丛棘之祸者鲜矣。况望他幸哉。或曰。心之为脏。血气之类。无不共有。而人独最灵。物皆偏塞者。何也。曰。人得五行之秀。犹且能全其心之理。能践最贵之形者。莫易见焉。况在横首之蠢然者乎。徒知其饥食渴飮。好生恶死而已。则自是禀受之偏尔。非其心之罪也。若以最灵之人。不尽其心之理。至于乃兽乃禽之归者。能不愧于戴天履地中立之形乎。

心者。凡为物有形者之所必有也。气之精英而性命之所寓也。即一体中主宰也。居中而统外者也。自一而应万者也。故天有天之心。地有地之心。人有人之心。物有物之心。但其为心之理则一也。而各其所以为形体者。即有大小贵贱精粗之不同。则其心之性情体用。何得同哉。惟血肉之类。必有其血肉之宗主。故心脏居中。而以心名之。以其为五脏之首。居一身之中。神明所舍。知觉所出。性情所统。故其方虽寸。而九窍四肢百骸众节。无不受令而应旨。此其所以目之以形之君也。以此推而认之。天之心在天之中。地之心在地之中。若不有其心。天何以有造化之道。地何以有承天之道哉。天之心在天之中。地之心在地之中。此所谓中者。指言其全体之中耳。非若在人之心脏为五脏之一而有形象也。天之心。自为气中之精英。地之心。自为质中之精英。无形无象者是也。而两间万物之心。莫不以天地之心为心。则岂不以其为理一也故然哉。

文说

编辑

文者。道之发于功用。形于模象。而等第之所以秩。条脉之所以别也。凡运行分布于宇宙间。有耳可得以闻焉。有目可得以接焉。有心可得以理会焉者。为有其文也。道若无文。何得以为道哉。故天有天之文。地有地之文。在人有人之文。天地之文。根于自然之理。成于自形之气者也。人之文。亦莫不由于自然之理。自形之气也。而其有以品节之修明之者。在乎人之自为也尔。然则圆于上而日月星辰之昭布者。天之文也。方于下而山川草木之遍满者。地之文也。二气有二气之文。五行有五行之文。至于风云䨓电雨露霜雪。无非元化之文也。朝暮昼夜。一日之文也。晦朔弦望。一月之文也。生长收藏。一岁之文也。飞潜动植。形形色色。各所其所。各性其性者。品汇之文也。若非其文。造化何由而成乎。道义何由而明乎。惟人也。位乎天地之间。首乎万物之上。性仁义礼智之德。责伦纪纲常之道。以位天地育万物。继往圣开来学为事业。则文之在人者。不其重且大乎。故人文既明。然后亲疏分。上下章。内外别。先后序。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夫夫妇妇。长长幼幼。善善恶恶。而裁成辅相。参赞位育之道在是矣。然而莫非人也。而惟儒者。为能讲明此道。推行教化。而举一世民物。无不入于文明之化矣。文明之化。既畅于天下。则日月星辰。光华于上。山川草木。奠贲于下。风为祥风。云为庆云。䨓电雨露霜雪。莫不为瑞。而飞潜动植。各遂其生。麟凤龟龙。毕效其灵者。非文教之致耶。天文之文于天。地文之文于地者。实皆由人文之得其文而能为文也。然则文之在吾人者。语默动静之仪于身也。彝伦教化之范于人也。发育万物。峻极天地者皆是也。而惟其继往开来之文。则必由于言矣。圣经贤传。非斯文之典范耶。然则圣经贤传。皆出于不得已而作也。岂若后世尚词衒技之为哉。不有易。无以竆阴阳变化之妙。示开物成务之道。故易于是乎作焉。不有书。无以明帝王出治之本。述都兪经世之业。故书于是乎著焉。察人心性情之发。审世道升降之变者。诗之所以编也。准绳经纶之大经。权衡赏罚之中制。传往古列圣之心法。垂后世百王之政典者。春秋之所以出也。天理自有节文。人事必有仪则。则岂可无礼经以传之哉。契得天地之中声。鼔发神人之和气。则岂可无乐书以遗之哉。此皆所以明理也。载道也。立教也。启学也。若经传无作。则生于千载之下者。何以知夫千载上圣皇圣帝圣王之事业哉。为是人而不知人之理。居天之下而不知为天者何理。在地之上而不知为地者何理。况知夫满两间万物万事之理乎。惟其有经传之文。明如日月之光。信如四时之常。故人得知天所以天。地所以地。人所以人。物所以物。有身则有性。有性则有道。有道则有德。有德然后人为人。家为家。国为国。而彝伦以叙矣。然则使斯人得不为禽兽之归者。六经为文之功也。夫六经之文。圣人之造化也。其于造化。何容议为哉。如麻丝布帛之不可去。菽粟药饵之不可无。尊之当如父师。敬之当如神明焉。为天地元气之所寓。与天地而存亡。故秦政之所不能焚灭。则后世岂复有秦政哉。设虽有百秦政。其如天地之元气何哉。至于后世。其亦摹拟作述。自以为立言传后者号儒。必效把笔皆著。故题目纷纭不可筭悉。卷帙浩漫。不可数记。然而徒知文之为文。而不知文之出于道也。至以文章为至道。以博涉为真儒。以科第为达士。则其所谓文者。特口耳上之掇拾。非心得之发也。特翰墨中之绘饰。非躬行之述也。其足观者无几。则况传后乎。盖道。为文之本也。而著于德行者。文之实也。发于言词者。文之文也。故惟能有德行之实者。能为吐辞之经。圣人所谓有德者必有言。是也。若无德行之实。而徒事于文字之末。则虽欲粉饰以售其辩。诡诞以眩人见。何能掩得识者之目哉。雄辩如老庄。终不得以清虚之论。没绝圣人之礼法。乱真如释佛。终不得以寂灭之说。废尽天下之彝伦。况其馀诸家之作。尽如百虫之音。过耳皆空。何足道哉。真儒无作。而古文之亡。千有馀载矣。至宋周程张朱相继以出。而克绍真儒之业。斯文复归于正焉。然皆卷而藏之。不得明文教于天下。则所传者遗篇而已。然而至今知六经之为经。识圣道之为道者。皆宋儒之赐也。然则文者。大道之精华也。天地则万古一天。万古一地。而其理无变。故天地之文。未尝变也。而其在人者。不得不随世升降。随人邪正。故观历代之文。足以知斯道之变矣。文有渊奥宏深雄浑简古者焉。有纯正刚大峻洁磊落者焉。有卓拔著明平易秀丽者焉。此则吉人君子之文也。岂不为六经之助哉。其或卑弱委靡鄙劣浅薄者有焉。隐晦艰涩险怪麤诞者有焉。驳杂浮夸破碎俚俗者有焉。此则皆出于心无的见。行无执守。尚气好奇。骋辩逞技之人也。只足以乱人耳目。坏人心术。曾何补于世教哉。噫。安得见本末兼尽。有德有言。明斯道之大用。为经天纬地之文哉。

明分幷五段

编辑

万物生于天地之间。莫不有所定之分焉。分者。随其所禀之形气。而道理有界限也。草则为蔬菜为药用为百兽之食者。其分也。木则为林薮为薪柴为百果为宫室器械之材者。其分也。禽兽之为驯畜为牺牲为皮毛骨角之用者。其分也。昆虫鱼鳖之皆得为凡需者。其分也。至于金铁玉石。莫不为当用之资者。其分也。其馀万类中。为无用之物者。亦无数焉。而并在造化之中。以备品汇之数。犹皆为用物之助焉。则岂非各受之分哉。分既定矣。而其为生也。则丽于天者。不可丽于土。丽于土者。不可丽于天。陆产之物。不可居于水。水产之物。不可居于陆。其为用也。则草不可为木用。木不可为草用。草木不可为金铁之用。金铁不可为玉石之用。草木金铁玉石。不可为禽兽之用。马不可耕。牛不可驰。鸡不可司吠。犬不可司晨者。莫非其分之一定矣。此万物之大分也。于是乎随其物之所性而区处之。使之各得其所焉。随其材之所宜而收用之。使之各不为弃物焉者。即吾人也。吾人最灵最贵。为万物之首。其可不自知其分乎。吾人之为分也。有大有小焉。分之小者。系于一时。分之大者。系于一生。此非其理之有大小也。随其事物之大小。而为其分者。在大而大焉。在小而小焉者也。系于一时者。时过而分亦变。系于一生者。身终然后事当毕矣。而惟其事业之远且大也。则不以其身之始终为始终。而有以竆夫天地之始终焉。故其为分也。有所关于一动一静一应事一接物之间者。有所关于一家一乡一邦国之间者。有所关于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来之宙。千千万万世之间者焉。是固人分之有大有小者然也。然则吾人之所当必为者。无非分内事也。所当必不为者。无非分外事也。于其所当为者。如有毫厘欠阙。则是未能充尽其分也。于其所不当为者。如有毫厘冒涉。则是未能固守其分也。当尽而不尽。固非道理也。当守而不守。亦非道理也。以分内当为者言之。一动静而尽动静之理。一应接而尽应接之理。在心尽心之理。在身尽身之道。在家乡在邦国。无不尽家乡邦国之道。而至于在天地宇宙。亦须能尽其参三中立之道者。非吾人事业乎。以分外不当为者言之。心焉一意虑之非其理。身焉一动静之非其则。家乡焉一言行一应接之非其义。邦国焉一进退一施措之非其道者。无非悖行妄作也。然则当尽而不尽。当守而不守者。皆不能真知实见于本分之道理也。苟能真知其不得不尽之道理。则死而后已者。其分也。实见其不可不守之道理。则抵死不违者。其分也。盖其当尽之分存于心。当守之分存于身。心之所性。则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皆在其中。皆其所管。故其为业也。竆于幽隐细微。而不可放过。极于高深广大。而无所妨嫌焉。此而不尽则失其分矣。身之所在。则其所居之位。所职之事。所遇之时。有万不一。故随其位随其事随其时。而其所自处之义。各有限度。不容相紊焉。此而不守。则违其分矣。夫其当尽之分与其当守之分。其为道理则一也。故惟能尽其当尽者。必能守其当守。以其能尽故能守。能守故能尽。尽之者。即其所以守之之道也。守之者。即其所以尽之之德也。未有能尽而不能守。能守而不能尽者也。惟其能尽能守者。岂非圣人乎。圣人既能尽己之性。又能尽人之性。又能尽物之性。以之而参天地赞化育。以之而继往圣于万古。开来学于无竆。则其为分也。有不尽之者乎。然而达而在上。则尽在上之道而止焉。未尝有陵下之事也。竆而在下。则尽在下之道而已焉。未尝有援上之事也。此又圣人之能守其分也。既能尽之。而犹谦焉不自以为能尽。既能守之。而遂安焉不出于勉强。此其所以为圣人乎。然则分之小而系于一时者。虽有贵贱上下之殊。而分之大而系于一生者。则其理固无上下贵贱之异等。人苟能明于此理则。皆可以知所当尽而尽之。知所当守而守之也。若夫当尽而不能尽。当守而不能守。则非其分之有异。乃不能明于为分之理。而不能力于尽之守之之道也。

又曰。分也者。有物之各定。而不能齐同焉。此乃一本万殊之常理也。若不有万殊之分。则一理之用。何得周遍而毕备哉。道之并行而不相悖。万物之并育而不相害者。即此理也。若以地言之。有内外远近之形势焉。以物言之。有大小贵贱之品类焉。以位言之。有尊卑上下之阶级焉。以人言之。有智愚贤不肖之等第焉。地之形势。其几重乎。物之品类。其几种乎。位之阶级。其几隔乎。人之等第。其几层乎。此所谓万殊也。设若地无许多形势。则必不能容载万物。物无许多品类。则必不能充备万用。位无许多阶级。岂能咸适万任。人无许多等第。岂能供应万务哉。然则地须有形势之区别。物须有品类之各分。位须有阶级之参差。人须有等第之同异者。无非固然之理也。地若有内无外。有近无远。其得为地之理乎。物若有大无小。有贵无贱。其得为物之理乎。位而有尊无卑。有上无下。是不成位也。人而皆智无愚。皆贤无不肖。亦无此理也。吾人莫不有所生之地矣。莫不有所在之位矣。莫不有所职之业矣。随其所地而安其地。随其所位而安其位。随其才德之所及者而尽其职。则此非能守其分乎。能守其分。则其心必贞。其身必安。其家必保。而万福在其中矣。若或以外求内。以远求近。则非所地之分也。以小求大。以贱求贵。则非所品之分也。以卑求尊。以下求上。则非所位之分也。愚而侮智。不肖而陵贤。则非所心之分也。此则不守其本分者也。不守其分者。其心必悖。其身必危。其家必败。而千灾百孽。无不至矣。然则守分必吉。违分必凶。必然之理也。内者安其内。外者安其外。近者安其近。远者安其远。大者贵者。能容其小者贱者。而小者贱者。能敬其大者贵者焉。尊者上者。能仁其卑者下者。而卑者下者。能事其尊者上者焉。地无内外远近。物无大小贵贱。位无尊卑上下。人无智愚贤不肖。一惟其分之是安。各业其所职之业。各道其所由之道。则自无非可安之地。可安之位。有恩有义。无侵无犯。有乐无忧。有庆无辱矣。复何营为于本分之外。蹈危履险。自取灭亡也哉。余观古今人大小为恶者。莫不由不知其分。不能自守。恣欲冒犯。必取祸败也。不独贫贱者不敢安其贫贱。终至于丧身亡家。或有富贵者。不自足其所有之富贵。必欲益富益贵。以充其无厌之心。则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又终至于幷其所有之富贵而都失之。甚者不止祸其身。以致孽被族类。殃尽苗裔。其不惨矣乎。此无非不安其分之败也。且并生于两间者。虽其丰约厚薄有什百千万之不齐。而随其定分。皆各有自足之道焉。虽甚贫贱。亦未有绝其生生之理也。岂可厌贫求富。厌贱求贵。卒得罪于天地。以自绝其生理哉。易大传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夫既天不可为地。地不可为天。则尊卑贵贱之分。其可移乎。阴不可慢阳。柔不可制刚。则健顺动静之分。其可挠乎。类聚之中。必有等位。群分之中。当有序次。顺之而吉。逆之而凶。则其可紊各定之分乎。日月星辰之恒于上。山川草木之恒于下者。非一定之分乎。易传又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此亦不知分者也。德矣而薄。智与力矣而小者。非据而据。非谋而谋。非任而任。犹不得保其无灾。况其全无德智力者乎。中庸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愚与贱者。不足言矣。若古之道。非不美。今之道。必不及于古之道。而反之者。虽以君子人。犹不得免焉。况妄人乎。人苟能守其分。则必无是妄矣。益之赞禹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然则招损之道。常在于满。受益之道。常在于谦。谦之为德。非所以守其分者乎。易谦卦彖辞曰。谦亨。君子有终。其传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盈即益之。所谓满也。欲盈则非守分也。能谦则是守分也。故所好在谦。所恶在盈。非但人情然也。天地鬼神。莫不以谦焉益之。盈焉损之。则守分之道。其不在于谦乎。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夫其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无非一时所居之位。身所见在者也。因其所素而行其自然者。非所以守其分乎。此则中庸之道。居易之德也。若或不能俟命。侥幸于所素之外。则便是不守其分矣。岂有行险得全之理哉。能守分之福。不守分之祸。其实如此。而最灵最贵之人。多不能自守者。何哉。其亦不思之甚也。

又曰。夫所谓分者。虽曰有大有小。而其在道理。实皆无大无小。故随其事物莫不有当然之则。在所必为而不可已焉。上篇所谓一动一静一应事一接物之间者。无非本分之所在也。有一事则必有处此事之义。有一物则必有应此物之道。事焉而不尽其处之之义。则失其分于此事也。物焉而不尽其应之之道。则失其分于此物也。不惟于应事接物之地。有是分也。至于吾身之动静。非有涉于外人似不为甚重。而亦莫不有当然之则焉。可动而动可静而静者。此非所谓本分者乎。于此焉或未尽其当然之则。不可动而动。不可静而静。则便是失动静之分也。一动静之失分。虽若微且轻矣。而其所以伤道理之全体者。则为莫重且大也。然则其在微处轻处。尚不可不尽其分焉。况于动静之重。事物之大者乎。其分虽系于一时。而无非大道中所常具之节目也。小而积者至于大。轻而积者至于重。故日积而至月。月积而至岁。岁积而至世。则大分之尽。其不由于小分之积乎。积而又积。然后参天地亘宇宙之道。乃能尽乎本分也哉。或曰。尽其分者。进就之道也。守其分者。退让之道也。志于进就。则妨于退让。志于退让。则妨于进就。道若相反。而必须并行者。何欤。曰。必所当尽而不可不尽者。乃笃修其分内之实业。实业者。性命道德也。必所当守而不可不守者。是严防其分外之邪祟。邪祟者。荣利功名也。若为荣利所祟。则实业必为所损。而所占之荣利。亦从而不保矣。实业能尽于分内。则荣利之自外者。亦莫非实业中应世随时之义也。故进就之中。自有退让之道。退让之中。实有进就之道。所谓其道之一者是也。岂有相反相妨之理哉。故凡人之患。常在于不尽其当尽之分。不守其当守之分矣。能尽能守而相为患者。未之有也。

又曰。不尽分与不守分。均是失道也。而不尽分之失道者。多出于柔恶。不守分之失道者。多出于刚恶。故柔恶之取祸也常缓。而刚恶之取败也常急。不尽分之失道者。其失先在于内。而所损者己德也。不守分之失道者。其失先及于外。而所犯者公义也。自损己德者。人或恕之。故其祸轻。致犯公义者。人莫不疾。故其祸重。以此言之。人须能守其当守之分。然后终可以能尽其当尽之分也。如或不能守其当守之分。而先取祸败。则虽欲尽当尽之分。其可得乎。人固莫不有当尽之分。又莫不有当守之分。果皆能思尽其分。思守其分。则举世无凶人矣。天下无变故也必矣。

老人事业

编辑

盖天地万物。其初皆从无中出来。及其为有。然后乃天也地也万物也。然其所谓无者。无其形也。有者。有其形也。若理之为无极太极也。则不拘于天地万物之形之有无。而常存不竆。乃使天地万物。无而有有而无于其中。而其无其有。亦为之无竆者也。然则无极太极之理。有以使天地万物无而有有而无。其无其有之为无竆者。非即所谓合理气而为道者乎。道便是事业之攸出也。夫既为有焉。而天地尽天地之事业。万物亦各尽万物之事业。而为有之道。无所不至。则于是必皆转向衰薄。毕竟都又归于无中矣。此则理势之自然也。不是天地万物意于有而有。意于无而无也。其有也以理而有也。其无也以理而无也。其初虽欲不为有。而不得不有也。其终虽欲不归无。而不得不无也。惟其所得之理气。有巨细厚薄之异。所做之事业。有大小轻重之差。故其为有也。或贵或贱。其归无也。或久或速。而其所以从无而有。从有而无。则无巨细贵贱皆同焉。然其自无而为有也。必有渐。自有而归无也。亦必有渐。无之为有者。气之聚也。有之归无者。气之散也。故气之聚者。始虚而渐实。始软而渐坚。始弱而渐强。始微而渐盛。始小而渐大。气之散者。实衰而消。坚衰而败。强衰而敝。盛衰而乏。大衰而缩。凡其聚也。日滋而就成焉。此则从无而为有者也。及其散也。日耗而向尽焉。此则从有而归无者也。吾人也。生于天地之间。居于万物之中。其亦随一理而有无者也。始于幼稚。中于壮成者。乃其从无而为有也。极于壮成。转入衰老者。乃其从有而归无也。然则人之衰老。固其理也。人惟动物。亦血气之类也。其形质之盛衰。皆系于血气之盛衰。故方其血气之盛也。内而六腑充完。五脏贞固。外而筋骨坚刚。肢体健实。腠理流通。荣卫肥润。是以。呼吸开利。脉运平顺。魂魄凝定。精神清明。性情中和。思虑精专。耳目聪明。辞气敏快。步履捷疾。动静节适。如此则其于大小事业用功用力。无不如意也宜矣。至于血气既衰。则黑者白。长者短。密者疏。毛发之变也。肌消而皮皱。冻梨而浮垢。骨节磈磊。而躯体伛偻者。形貌之变也。唇舌牙齿㗋五声具。然后音韵备而言语成矣。及其牙脱齿落。则五声中二声已失矣。止用唇舌喉三声。亦皆微缓不敏。则言语不成者。声音之变也。如坐烟雾之暗。莫察相对之颜面。如负墙壁之隔。莫闻辟咡之言语者。耳目之变也。喘促于堂阶之陞降。蹇踬于应接之拜揖者。气力之变也。莫记旧闻。无望新得。都忘知旧之姓名。昧失宿诵之文字者。精神魂魄之变也。虽千万吾往之勇。值盘错不钝之器。负荷吾道。经纶当世。担当宇宙。把握天地之心胆。不可得以奋振。则志气力量之变也。人到此境。当何为哉。精神不足以究义理之微。思虑不足以尽变化之妙。力量不足以致远大之业。视听不足以察声色。言语不足以宣情意。则其能复有人事于此时哉。然而行道者。身老则衰矣。而存道者。心老亦不可离矣。衰固不可以复盛。而不可离者。宜自若矣。只合静坐一室。一切停事务止经营断出入绝往来小应接。不可强用思虑。强用视听。强用言语。强用动作。坐卧以时。飮食以节。而所不可废者。寻绎旧所读诵。翫悦义理。颐安性情。有以补养心气。如是久久。则所迷之魂魄。有似复还。所散之精神。有似复来。前所忘失者。或有所记得。所不能透解者。或有所觉得。推而极之。引而远之。其积也有以与天地造化流通焉。所谓道通天地无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者。此时此界。亦可以验得。而无极太极之妙。益可以认会矣。此焉而送了馀龄。不亦好哉。以此言之。人之初生。自无为有也。生而长长而成者。为有之极也。大小人事业。其在此时矣。盛极则衰。衰而老者。自有而归无。未及于全无也。气尽而死。则是全无矣。其在未及全无之前。颐补休安。如上所道者。非老人之事业乎。即无事之事。无业之业也。我今方到垂尽归无之域矣。其在盛极之时。不能做吾人远大事业。一如古人所建立者焉。则今此衰极时节。其或能尽老人之事业乎。姑述此意。以为后验之地焉。

耄龄人事

编辑

止言语。

所当止者。谓惹涉外间事者也。若家间恒说。何可尽止。

绝营为。

所当绝者。谓俗间冗务。若崇德广业之功。何可已乎。

心太虚。

谓邪思杂念。不可作也。非谓主敬思诚之业。俱在所停也。

任四时。

须存不可放过之意。亦有随遇而安之道。

座壁所题

编辑

慈祥恺悌者。随其所处。必常有敬畏恭谨之心。随其所触。必自有恻怛恳切之心。此所谓吉人也。天亦祐之。宜勉之。

险慝冥顽者。其居常也。必敢于䙝天慢神而无所惮。其有动也。必至于伤人害物而有所忍。此所谓凶人也。神亦祸之。宜戒之。

若夫圣人。则太虚之虚也。日月之明也。四时之序也。鬼神之吉凶也。即亦天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