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堂先生文集
卷一
作者:张兴孝
1818年
卷二

五言

编辑

讷溪阻雨庚寅

编辑

客里雨纷纷。乡心正似焚。家山隔几重。瞻望狄公云。

避难于才山地。将向家山途中作。壬辰

编辑

寂寞溪滨屋。萧条途上客。避雨茅檐里。还愁前路黑。

到家久未还寓。吟寄舍弟。兴悌

编辑

庭畔梅将白。溪头柳欲黄。思亲今几日。抱恨起彷徨。

思乡癸巳

编辑

空山夜更寂。蜀魄尽情啼。唤起乡关梦。不眠待晓鸡。

权彦信有约不至

编辑

寂寞孤村里。终朝几望君。山西云漠漠。溪北雪纷纷。有约虚延颈。无人空倚门。何当相会处。一见近清芬。

寄呈权晩翠堂山立

编辑

山翁多病久。虚了百来年。遗忘旧所学。终日倚窗眠。

奉呈李云岳○壬戌

编辑

竹间有小斋。灵琐非人境。晓起望沧海。森罗千万景。

此事不可忘

编辑

此事不可忘。此日尤可惜。回看百年内。所得秋毫末。去者虽已矣。来者犹可及。殷勤托心口。勉勉期不息。

七言

编辑

到才山寓所有感壬辰

编辑

山窗叶落秋将晩。石磵潺湲日夜鸣。坐叹腐儒无用处。平胡万里忆班生。

奉亲还故园

编辑

间关岭表一微身。将母将还几问津。故园秋晩家何在。家在孤村寂寞滨。

得见皇敕及国王教书。读过不觉感泪交零。

编辑

丁宁天语恍承耳。读了难堪感泪垂。况是吾王言又切。臣民孰不竭忠为。

有感

编辑

群阴用事蔽阳明。山岳崩摧震五精。独立悲歌天地老。山窗夜夜恋君情。

思乡

编辑

春风吹起故园情。百虑交攻自不平。漂泊东西无定所。行装草草一浮生。

送权遂初赴战

编辑

百万天兵动地来。岛夷心胆等寒灰。君今一去麾霜刃。扫尽妖氛奏凯回。

梦见鹤峯先生癸巳

编辑

国势如今一叶轻。满朝横带孰扶倾。惟公奋义摧强敌。应使三韩再得平。

登途傍高台感怀幷序○二首

编辑

行至水涯。登一小台。碧岑环拱。下临澄江。十里长林。千丈绝壁。真山中胜景也。使太平闲人登斯台也。则其乐为何如哉。而是时车驾播越。京师尽为贼薮。民生流离。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不相保。坐愁人于台上。纵有山水胜景。触目生悲而已。

高台突兀坐愁人。几向天涯望北辰。蓬荜愚氓那有识。不堪垂泪自沾巾。

东西分向又南征。子别双亲弟别兄。何时却踏乡关路。欢然咸聚话离情。

闷己

编辑

上使双亲多戚戚。下令家属得咨咨。德卑未及颜回乐。长向穷庐尽日悲。

梦得愧贵怪三字。觉而成一绝。己酉

编辑

俯不怍人仰不愧。是吾所乐是吾贵。此间自有平常道。何须索隐与行怪。

次呈李云岳三首○壬戌

编辑

堂前疏竹洗心声。堂后松梢鹤梦惊。松火恼人眠不得。海山明日去留情。

已从飞盖幽篁宿。更上观鱼台上游。彩云佳气万千状。眼底葱笼难比侔。

敬堂堂上主人翁。涤荡烦襟竹外风。尘累如今消未尽。明朝还向鹤山中。

登观鱼台

编辑

登于华者难为山。观于海者难为水。所登益高身益高。所观益至心益至。所登高时所观至。从此庶可参天地。

李子长,李文叔佩酒夜访。感吟以谢。

编辑

狂潮汹涌枕边声。远客愁多梦不成。为佩一壶乘月访。把杯深谢故人情。

墙头海棠。乃亡弟兴悌手植。

编辑

海棠篱下吐奇芬。忽见今朝疑是君。莫道幽明永相隔。仪形宛对日西曛。

鸢鱼轩。次井谷老兄韵。

编辑

涧边松里小安亭。志断青云爵禄轻。寂寞青城馀宅在。望中江上数峯青。

偶题

编辑

敬堂堂上主人翁。思入天根月窟中。万理森然昭旷地。流行拟与混元同。

访柳尚之友潜临别留赠

编辑

山家日永正迟迟。万柳风来面上吹。相逢此日忘归去。云树微茫欲暮时。

偶得一绝。呈李君调病轩。

编辑

李君调病莲池上。池面无风静不波。他日重来谈笑处。论文绘句共看花。

在城山作

编辑

红颜白发共登楼。一带江含万古愁。上下乾坤俯仰里。花开叶落自春秋。

晩翠堂。次丹溪韵。丙寅

编辑

两鬓白发三千丈。一斗新诗数百篇。大醉高台豪气发。傍人争道是真仙。

生男吟。次康节诗。

编辑

夫和其妇长慈幼。弟悌其兄子孝父。孜孜矻矻德修我。叠叠多多福降汝。惟狂罔念其纲三。惟圣能全其性五。在胎而教又提孩。诲尔谆谆听纳否。

挽金治源

编辑

初于镜光堂上见。君已结发我未冠。而我于君少五岁。朝暮随君共观澜。又于养浩楼上逢。吾师在座历问志。以心所之各进对。至今念之成往事。先生操节迈金石。懿德上与山斗齐。岂无渊源所自来。直指正脉接退溪。俱居先生门已久。几许同游礼法场。应有相观相善益。若入兰室不闻香。梁木忽摧乱离馀。共事先生不尽年。可惜自此未卒业。但遭忧患疾病缠。公昔屡主月朝评。先正吾身正乡人。乡党仪表皆诚服。况乃馀波德照邻。虽未持此与民由。独行名世以善身。将老兰玉满堂室。积善之馀子孙昌。何知造物忌其盈。卜商丧明至死伤。呜咽景出寺前水。夜夜夜半带恨鸣。即远有期违执绋。谁将老泪洒佳城。

上寒冈先生问目书两度。问目四条。入元集。

编辑

晦庵先生答南轩书曰。既察本原则自此可加精一之功而进夫纯耳。所谓本原者。指善端发见之处。而自此可加精一之功者。自善端发见之初。加精之之功。则善无不明。加一之之功。则身无不诚。驯致于纯是道心之地。则可谓不待思勉。从容中道乎。

先生答曰。说得是。

其帖末曰。傥不由此则终无可至之理。此字指精一二字而言否。

答曰是。

伊川先生以人心作人欲看。朱先生初亦从之。而中庸章句序中乃曰。虽圣人不能无人心。以此言推之。则人心不可作人欲看明矣。朱先生初从程先生之说。出于退溪先生文集中。不知李先生何考而立此初从之说欤。

答曰。李先生必有所见矣。

朱子所谓明义者主知言。而仁在其中乎。此下三条无答。大学格物之物。固物也。而曰知曰意曰心曰身与夫家也国也天下也。无非物也。有物必有理也。则知有知之理。意有意之理。心有心之理。身有身之理。家国天下亦各有家国天下之理。格致者。知此理也。诚正修者。体此理也。齐治平者。推此理也。此说然否。

夫天地之心。即人之心。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就天地之心言之。元者。天地之心之德也。统万理而不遗。故曰元。就人之心言之。仁者。人心之德也。统万理而无私。故曰仁。其曰闲邪存诚者。实有此心之理也。

祭文

编辑

祭表兄金洗马辛未

编辑

于休先生。崛起东服。声名洋溢。施及蛮貊。公惟典刑。丕承厥祀。积善馀庆。炽而盛矣。名门右族。孰居其先。猗欤我公。诚孝出天。生事死葬。尽合古制。事长以敬。律身以礼。门庭斩斩。取法先人。自家而国。春坊作宾。退老田园。风清月白。堂下有松。盘踞屈铁。醉卧其间。陶陶其乐。我亦筑台。揭号霁月。公来我迎。我往公接。笑语温温。相对竟夕。公胶我漆。公玉我石。我昔有疾。公呻不宁。公今寝疾。我候门庭。殷懃谢言。岂知永诀。昔我来斯。载欢载悦。今我来斯。音容寂寞。物薄情腆。魂其来格。且哭且杯。酒泪同倾。洋洋如在。宛接仪刑。

祭表叔权公

编辑

天姿淳朴。不事表襮。既孝且慈。和邻睦族。眷彼洛滨。是公之庐。或山而采。或水而渔。有五男儿。前襟后裾。匪贵籯金。唯教诗书。遇兴而哦。得酒而乐。亲朋慕悦。闾里叹服。谓仁必寿。永享遐福。云胡不淑。奄忽长终。生平感怀。交切于中。跪陈哀辞。魂知不知。伏哭柩前。侑此一危。

祭金氏妹文

编辑

惟灵。天赋之质。既贞且安。温温良玉。郁郁芳兰。日用行事。古人所难。在家事亲。怡悦承颜。出奉舅姑。致诚心赤。娣姒族党。敬服妇德。邻妪里妇。咸濡惠泽。下至婢仆。亦推悃愊。思昔壬癸。举家奔。备经险阻。窜身岩谷。上失怙恃。兄弟凋落。妹及病身。苟全视息。今又哭妹。形单影独。言念及此。哀泪满臆。二妹五男。我独苟活。在世几时。莫保朝夕。不离床席。况望临穴。物薄情腆。魂其来格。

临川书院还安文

编辑

孝悌之性。忠义之心。表里皆诚。夷险一节。函丈溪舍。早自得师。手泽在屏。斯道有托。天胡不吊。遭世艰虞。笃敬行蛮。劳悴死国。山梁虽坏。星斗益高。眷玆山阿。灵孕之地。清流九曲。药峯峨峨。不藏以修。吾党之耻。堂坛既启。旧庙维新。卜吉还安。同好鼎至。神其昭假。鉴我微诚。开我群蒙。百世无斁。

杂著

编辑

敬堂说求记

编辑

余尝窃取程子之意。以敬名吾堂。而因以为号焉。又取周子之意。名吾亭曰光风。名吾台曰霁月。非曰。自当其实。欲以古人之言为标的而期待耳。盖非敬。无以为一心之主宰。非光风霁月。无以形容斯道之体用。体者天下之大本。所赖而立也。用者天下之达道。所赖而行也。名之之意。盖取诸此。而厥后怠常胜而不见其敬。不见光风之吹。而和气为之乖戾。不见霁月之明。而天性为之昏蚀。然则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明矣。昔闻吾兄之风。而常切敬慕。及见吾兄之德。而益加敬服。则所谓乖戾者和平。昏蚀者光明。吾之堂不须记也。虽然。聚散无常。离合有数。安知今日之和平而光明者。复如昔日之乖戾而昏蚀者乎。若得吾兄一言。置诸座右以自警焉。则虽洛之东西二百里之远。即是日侍吾兄于一堂之上也。然则记吾堂。兄不敢辞也。

附敬堂记

编辑

吾友张君行原。居永嘉鹤山之阳。自少履君子之庭而学古人之道。经乱而意不变。家贫而志益坚。世以迂拙目笑之。张君受而甘心焉。岁癸丑冬。余与权峻甫诸友。收拾鹤峯先生遗稿。栖凤停金溪月馀。张君实与之同事。吾见其立心之不怠。言笑之不肆。而知其植于内者固矣。一日谓吾曰。余窃取程夫子之意。以敬名吾堂。而因以自号焉。又窃慕庐山气像。以光风名吾亭。以霁月名吾台。非敢望其庶几也。要拟盘盂之铭。揭诸座隅。时自警省耳。盖非敬则二三其道。而无以主宰乎一身。虽有清风明月。徒为悦耳目荡心志之资耳。安能有此洒落之襟怀乎。敬者。所以收敛此心。而为光霁之渊源也。光霁。所以快活流行。而为此敬之功用也。体用相须。表里无间。不可以二视也。名之之意。盖取诸此。而吾恨吾心之不然。怠肆纷扰之时常多。而整齐严肃之时常少。方寸之风。震荡而靡定。胸中之月。晦蚀而不明。惟以窣窣无见。而终得罪于先师是惧。今虽收拾文字。不过为盲者之丹青。亦何益焉。子当为余记此以警之。庶使朝夕顾𬤊而提省焉。则虽洛之东西二百里之远。即是对吾君于一堂之上也。不亦乐乎。余敛衽起敬曰。其义其名。至矣尽矣。吾无以赘于子之言矣。子之乱不变贫益坚志不怠言不肆者。皆居敬之功。而犹惧夫此心之或放。风荡而月昏。则如吾者。亦将何如哉。虽博闻。涵养须用敬。而进学则在致知。块然一堂之上。徒主惺惺。而若不从事于理会事物之功。则其何以得到豁然之境。而有光霁之气像也。彼佛氏之死敬。是也。呜呼。盍相戒之勉之哉。乌洛散人讱斋崔𬀪书。

谕镜光诸生文戊申○时为镜光堂长

编辑

书堂之设。其来久矣。而壬辰之夏。岛夷俶扰。举国奔窜之馀。堂宇颓圮。弦诵辍响者一十有六年矣。丁未春。松坡权公。乃撤而新之。或因其旧。斋舍垣墙。无一不得其正。权公之有助于学者。深且厚矣。而犹未见章甫之峨峨。亦不闻诵声之洋洋。则乌用是嵬然独立之一斋宇乎。盖尝闻之。天生斯人。与之以性而使之有五常之伦。所谓民彝者也。惟其气禀不齐。故儒先君子立学以教。而其为教也必始于洒扫之节。孝弟之本。而无违也然后从而教之文艺之习。使学者。皆有以不失其性。不乱其伦而后已焉。今之教者。不务乎此。而玩岁愒月。悠悠无成。以至于失其性乱其伦而莫之悟也。则不亦可悲也哉。为今之计。每月朔望。六十五岁以下四十六岁以上尊长。请坐行礼。然后四十五岁以下诸员。各随其所读。诵讫而退。如有不通者。二十岁以下则行夏楚罚。三十岁以下则满座面责之。四十岁以下则要上面责之。四十五岁以下则堂长面责之。庶不负设立重新之意矣。夫如是则学者日新之功。将与此堂俱新焉。不审佥意。以为如何。其于钱谷之事。权,金两君。既或治之。生之所职。日与多士。从容讲习之外。无有所事。故如是烦禀。

日记要语拾遗

编辑

大信。不约。

不惟致谨于一身之动。尤为加谨于一念之动。断然防其心之所发。则不患不谨于身之所动。

任情纵欲心。反为役志。气之难持而难养如此。

存养于未发之前。而省察于将发之际。不然则恶念之萌。如已决之水。不可制防矣。

气甚昏惰。心亡之验也。

盘水可奉志难持。大壑可塡欲难窒。

内省多疚。气为之馁。

争交真在善恶关。

不贰过。所以为颜子。

行有不慊于心。况望集养。

改过当如雷猛。窒欲当如防水。

有意记事。反不能记得。

礼人不答。反其敬。

恶从岁去。善与日来。然后庶不负此生。不然则空吃了世间人饭。

人心不听命于道心。道心反听命于人心。

志昏气惰。处事多错误遗忘。

信在言表。

日用工夫。不出乎敬恕之间。

理弱而气强。故理胜气不得。

存养工夫不笃。如风霜凋折。几不能扶持。须当讲明义理。栽培其基本。则庶乎其可也。

己未克。如闭眼塞耳。己已克。如耳聪目明。

口有择言。心之失也。

不能守之于为。况望诚之于思。

意循欲动。

戏言戏动。追悔何及。

不求诸己而求诸人。难矣哉。

无一物之不备于人。

事物之理。反身求之。庶可默识。

收来放去。惟一心。

有所不忍。达之于所忍。仁不可胜用矣。有所不为。达之于所为。义不可胜用矣。

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譬诸水焉。天理。水之清者也。人欲。水之浊者也。淘去其浊则清者自在。

与其发无益之言。宁为含默。

制心以礼。

收心非艰。闲之惟艰。见元集而文少异

进退周旋慎齐。诚之至也。诚身所以悦亲也。披阅小学。悟此诚身之目。

小学中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乃中庸戒慎乎所不睹。恐惧乎所不闻之意。

人心如印板。板上字画。无少偏倚差谬。则印出册子千件万件。字字行行。与板本相似。有一字半画之偏倚差谬。则亦与板本相似。岂有板本正而册子不正。板本不正而册子正之理乎。吾闻以昭昭使人昭昭。未闻以昏昏使人昭昭者。本许鲁斋语

礼可以制欲。苟无礼焉。则将何以制欲乎。

继善是命。成性是性。

乙卯二月日。余尝独立。女子从傍问曰。此是君子凄怆之时乎。曰非凄怆之时。乃怵惕之时也。仍感其言。遂以饭羹数器。聊寓追远之意。

已应事了。无留滞之心。非成德者不能。

性即理也。主心而言则曰性。主物而言则曰理。

以吾心之知为主。事物之理为宾。

此日当惜。未死之前不可一刻闲。

学而时习。乃圣门最初用工处。

不循理则与天不相似。

岁月如行舟。未尝止息。人在舟上。不自知舟之行。

不二则一。不一故二。

心逸不如心安。心苟安则身虽劳。俯仰无愧怍。

心固是主宰底物。然所以主宰者。即是理也。

防闲之难。心之谓欤。

年不期高而高。德不期卑而卑。

以朱子未发性也之说推之。智者。性之贞也。仁者。性之元也。礼者。性之亨也。义者。性之利也。

当静而静。当动而动。无非性也。岂可拘于一时。限于一处而名之哉。

File:ITKC MO 0281A A069 205A 010.jpg 私吝封闭。缩如蜗。

纵欲伤生。

所难持者非人心之危乎。

生此宇宙间。终不可为人而死耶。

事有可不可。言其可。不言其不可。适其可。不适其不可。

有已知之理。已能之事。有未知之理。未能之事。理虽有已知而未免有毫厘之差。则尽精微之功不可不加。事虽有已能而未免有过不及之谬。则道中庸之功。不可不加。未免有未知之理。则不可不日知其所未知。未免有未能之事。则不可不日能其所未能。

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防意甚于防川。

人心之危。在于堕不堕之间。

万物之迹。与理无不备者。天地之大也。迹虽不备。理无不备者。人心之大也。万物之理不备。则不与天地参矣。

以物视物则金玉轻如鸿毛。以德视物则一介重于九鼎。

齿本白。齿可白。水本清。水可清。性本善。性可善。

可欲者。善端之闯发处。可恶者。私意之方萌处。存此遏彼可也。

万物之理。皆备于我。但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所备之理。譬如石中火。固未尝熄。故当因其始燃而遂充之。则万物虽多。无一物之不知。无一物之不爱。无一物之不欲。无一物之不宜。万物之理。知皆扩而充之。然后使天下国家。皆有以充其所备之理。儒者事业。岂外于此。

此理非知难而行难。非行难而能真积力久为难。本退溪先生语

易咸之象。程子曰。圣人至诚以感亿兆之心。而天下和平。观圣人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毋固获。旨哉言乎。

记曰。轻其志而求外之重。虽圣人不能得也。因此推之。德未崇则业亦未广。德已崇则业亦已广。

不以道使人。令不行于妻子。

天之南全见而北全不见。东西各半见也。坎离。阴阳之限也。故离当寅坎当申。而数常逾之者也。盖阴阳之溢也。此下论一元图

顺数之则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数之则震一离兑二干三巽四坎艮五坤六也。

天以始生言之。故阴上而阳下。交泰之义也。地以既成言之。故阳上而阴下。尊卑之位也。

尧之前先天也。尧之后后天也。后天乃效法耳。

自子时至巳时为昼。自午时至亥时为夜。

圣人之于象爻。必拟之而后成。观会通以行典礼。学易者如之何不拟议而后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