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惧庵集

1865年
卷一

昔元陵盛际。汇征贒士。尚有韬光草野。终身力学者。曰戒惧庵尹公。公年甫十七。废举。束修于厚斋金文敬公之门。既而谒寒泉李文正公,黎湖朴文敬公。以广其业。二程从十四五时。便锐然欲学圣人。殆亦公所愿也欤。征而不起。寿过八耋。著有四礼通编,经邦集说,理气辨,尊性录,孝范家训。并诗文凡二十馀卷。渊乎富哉。是足以不朽于世。然去公未百年。士大夫鲜能知公言行者。炳学惧其湮没无闻。略采逸事而著之。家贫常食松叶。草庐风雨。晏然自乐。躬畊忠养。俭岁。徒步负米于数百里。亲疾。得参暮归。有虎护行。居丧承祭。秉制不懈。其施之于家者如此。乡约修李文成公法。春秋行乡飮酒,乡射礼。朋友之丧。不食肉而麻。时人目之以隋城之颜子。其施之于乡党者如此。而敛之环堵。不能羽仪清朝。布濩经猷。故世竟不知公矣。虽然。异日国史将书公名于儒林传。公之集出而又列之于艺文志。其尚知公乎哉。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经筵监春秋馆事安东金炳学序。

我先祖厚斋先生讲道林樊。时则戒惧尹公及门隶业。讲劘道义。叩质礼疑。日孜孜于操存竆格。先生期许之甚笃。尝从黎湖,寒泉二先生游。见赏而器重之。公之薰炙诱掖有如此。博学详说。富于著述。皆六经之旨。四礼之要。发其奥而言有法。怡然从事于斯。若无以易其乐者。如理气辨,尊性录。见识辨解。可为后学之模式。如孝范家训。井井乎颜氏柳氏之遗意。居家之所必知。即欧阳氏所谓修之于身。见之于言也。元陵之世。博采笃行如董邵南者。道臣首举公以闻。后又筮一命不就。无所施诸事而垂诸后者。君子叹惜之。公曾孙郡守守渊甫。将锓梓遗稿。征序于学性。重旧谊也。何可以不文辞也。学性后学也。不及见公。只闻于家庭。夙有高山之仰矣。今读其书。憬儒术之有受。慨徽躅之寝远。乃敛衽而卒业焉。公于文章。不欲屑意。而渊博之识。肫笃之气。迈往流俗。浸灌于性理之源。𬪩郁于菽粟之味。所造诣岂不诚卓然。而位不显名不著。孰有知公之为公。宜其子孙之必欲寿其传也。是稿之传。所以传其人。传其人。所以传其学。呜呼。未有其人贒而其言不传也。子曰。有德者必有言。又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夫以公醇德。又有此必传无疑之文。是为之序。

崇禄大夫行吏曹判书兼判义禁府事弘文馆提学奎章阁提学经筵日讲官知实录事清风金学性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