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斋先生文集 (李德弘)/卷七

卷六 艮斋先生文集
卷七
作者:李德弘
1743年
年谱

杂著

编辑

陈清澜学蔀通辨心图说辨

编辑

赵月川得陈清澜所著学蔀通辨一件。顷与诸人。一讲于庐江书院。每见弘。必举以称之。以明儒释之归。朱陆之辨。弘窃喜之。谨一读得。其为书义理分晓。发明正当。辟邪说卫正学。大有功于斯道。学者就而读之。则庶可见朱之所以为朱。陆之所以为陆。而阳明定论之失。篁墩道一之误。自不能逃其情矣。虽然。其于大头颅处。看破不透。作心图。则以仁义礼智德性义理为道心。以虚灵知觉精神气禀为人心。又引虞书张子之说以䟽之。则曰性即道心也。知觉即人心也。愚以为清澜此图此说。与朱子中庸序说不类。而与罗整庵困知记道心为体人心为用之说。同一关键也。整庵一生。尊尚朱子。每斥阳明白沙之类。其功亦不纤矣。惟眩于此。未免阴排晦翁之疵。无乃清澜狃于见闻。而未之省邪。抑道其道心其心。而寿其说于后世者乎。请因先儒定论以驳之。朱子曰。仁义礼智。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又曰。性者。心之理也。情者。性之动也。又曰。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又曰。恻隐羞恶。道心也。然则性之非道心。而道心之不可指以为性。可知也。中庸序说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说者曰。虚灵。心之体。知觉。心之用。又曰。知。知此事。觉。觉此理。朱子又曰。知饥渴寒暖者。人心。又曰。人心。知觉嗜欲。然则虚灵固非人心。而知觉又不可偏谓之人心也明矣。何者。仁义礼智。性之节目。道之本根。而天命之谓性。故曰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则道心虽性之发。而固不可以道心为性也。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即仁义礼智。又不可分属次第。以四者为先。而以德性为后也。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则处物者。虽是此心之用。而亦不可以在物。同谓之道心也。若夫虚灵者。理与气合也。惟理故虚。惟气故灵。而为此心之本根。性只是那骨子。理故发而为道心。气故发而为人心。而知觉只是发而为人心道心之名也。孟子之所谓四端。道心是也。中庸之所谓七情。人心是也。则知觉虽侵涉于气之分数。而固不可偏谓之人心。气禀。得阴之气为形体。得阳之气为气运。百骸五脏。形之谓也。瞬息呼吸。气之谓也。阴之粹者为精。而此质之妙也。阳之清者为神。而此气之妙也。则气禀精神。亦人心未发前事。人心虽根于此。而亦不可以精神气禀。遽谓之人心也。而况清澜所引朱子说四条。皆以道心。就已发处言之。不见其就性上看。而清澜独强以道心为性。不知清澜以性为已发事。以恻隐羞恶为性而然欤。抑不知性情体用未发已发之分。而以道心为未发而然邪。不然则必以性为已发云者。其流之弊。将不至于释氏识心见性之病乎。然则清澜不独不解虞书之本意。亦不知所引朱子四条之义矣。若如是则清澜虽曰力尊朱子。实微有所不满于其心者也。其为失。岂浅浅哉。弘不学无闻。加之以鲁莽。固不敢妄议于其间。而终恐未免郢书燕说之诮。姑记旧闻。以禀于知道之君子云。

知行辨

编辑

自上因王子问于师傅康复诚曰。知与行。异欤同欤。复诚曰异也。上更教曰。似异而实同。师傅赵振之意亦同。天意以传言于德弘。德弘伏闻圣教。不胜感激。退而更思之。盖以学言之。知行本一事而无二也。即朱子所谓学之为言。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以终始对待言之。知与行二也。即朱子所谓如车两轮。如鸟两翼。不可阙一者也。然则合而言之则一事。分而言之则二事。如阴阳以一气流行言之。则本一个物。以奇耦生成言之。则实二端也。一而二。二而一也。不见看花折柳乎。盖看。知之事。折。行之事。则似二致。而折之者。非看则不能折。看之者。乃所以要折也。则非一事邪。看花折花。看柳折柳。朱子看花折柳之说。亦互文法也。知兼内外。格物致知。皆知也。盖物在彼。故即物而穷其理。知在己。故推极吾之知识。中庸择善。即大学格物。明善。即大学致知。观此则知兼内外昭然矣。知有浅深。在小学则知父而父之。知长而长之。知饥寒识利害。此知之浅也。在大学则知其所当然。识其所以然。而全体大用。豁然贯通。然后知极其至。故程子曰。知之有真有不真也。知此则知有浅深。亦可见矣。行兼动静。存养省察。皆行也。盖大学正心。中庸戒惧。皆静时存养。中庸慎独。大学诚意。皆动时省察。此非行兼动静乎。行有先后。以八岁入小学言之。洒扫应对之礼。即先行。大学诚正修齐之类。即后行。以失学过时者言之。居敬立其本。即先行。反躬践其实。即后行。此非行有先后乎。

造化辨

编辑

造化之为造化者。幽明屈伸而已。天者。明而伸者也。地者。幽而屈者也。暑者。明而伸者也。寒者。幽而屈者也。昼者。明而伸者也。夜者。幽而屈者也。天地也寒暑也昼夜也。幽明屈伸。而以成变化者也。是故。阳者吐气。阴者含气。吐气者施。含气者化。阳施阴化。而人道立。万物繁矣。阳薄阴则绕而为风。阴囚阳则奋而为雷。阳和阴则为雨为露。阴和阳则为霜为雪。阴阳不和则为戾气也。

大学八条目辨

编辑

朴洲尝言于其门人曰。读大学者。当于八条目传文。见所谓良心发见处。始有着脚处。弘以为求良心发见处则善矣。于八条目传文求之则非矣。何者。良心发见。即人之性情之发。是所谓明德之发也。八条目之传。即发明上一明字。是所谓明之之功也。譬如一个镜。本明而为尘垢所集。不得照物。幸有一处呈见。因此而加磨之之功。则全体更分明如初矣。然则其一处呈见。是镜明发见乎。其磨之之功。是镜明发见乎。盖大学一书。为为学说。故虽首发明明德。而于传文。初不发明明德之全体大用。只言自明之功。况于八条之传。更说良心之发见乎。若必求良心于八条之传。则是犹弃明镜之体。而执磨之之沙石曰。于此求见镜明之发见处。不亦误乎。或曰。不然。于格致之传曰。因其所已知而益穷之。小注曰。良知良能。此非良心发见处乎。曰。不然。此则释格致之功。推其已知已能者也。既著已字。则非其发见时可知也。然则于何处见良心发见乎。曰。朱先生释明之之明曰。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此发字。即所谓良心发见处。而为学者寄足之地也。恐不可弃此而求之于八目之传也。

絜矩辨

编辑

许公功彦问絜矩二字之义于弘曰。向见郑君介清。曰。眉岩所谓絜焉而矩之之说。似有可疑。当释曰。以矩絜之云云。此说何如。眉岩说。本朱子语类絜之以得其方之语。而章句不曰矩制方之器。而曰所以为方。然则眉说。岂其误乎。愚应之曰。郑说即与吾辈所闻者合。未知眉训絜之以得其方之说。出于何章。考之本章或问语类及章句。则一无其意。而只有以矩絜之之义。请枚举以明之。矩。所以为方也。盖此章。本释乎天下。而因上行下效之捷。知万人之心与一人之心无异。欲平天下者。必先以己之心。度彼之心。然后方处置而教他各遂其性。故以所以二字。推原平之之本而言之耳。疑为方。即平天下之谓。而所以。即心也。为方即斧斤。而所以即矩也。若曰制方之器。则不合于此章本意也。又曰。当因其所同而推以度物。盖所同非人心乎。所推非己心乎。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既知所同。而以心度心。必使彼此各得分愿。然后天下均齐方正也。均齐方正四字。即为方之事。絜矩之效。而平天下之谓也。若以使彼我以下。贴一矩字看了。恐不成义理也。不然。朱子于下文。何以曰必以此度上度下之心云乎。云峯又曰。只一矩字。此心所操者约。加一絜字。此心所及者广。或问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此非指此二字乎。语类曰。矩者。心也。我心之所欲。即他人之所欲也。又曰。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又曰。也不是直把那矩去量度。只是自家心里。暗度那个长那个短。所谓度长絜大。上下前后左右。都只一㨾。心无彼己之异。今以此等说证之。只看得以心度心之义。无一度之以得方之意。无乃眉岩偶失照管而有是言乎。抑鄙人未及致详而妄言之乎。若以眉说为是。而以朱子矩心之说。为不足信则已。若以矩心之说为是。而以郑说为然。则请以所闻。更发明之。先师尝曰。屋子。有屋子之体用。规矩。有规矩之体用。圆㨾方㨾。规矩之体。为圆为方。规矩之用也。然则就方者木也。矩之用也。所以为方者矩也。矩之体也。均平者。天下也。此心之用也。所以均平者心也。此心之体也。木非矩不得就方。矩非木不得施其方也。天下非心则何以能平。心非天下则何以尽其施乎。故正木者。必先以矩度之。而绳之墨之。然后必施其切磋之功。平治者。必以老老长长幼幼之心。度彼兴与不倍之心。然后施其孝悌慈之道。则天下安有不平者乎。故以所以为方。释一矩字。若以矩字。贴注文均齐方正看了。则当释曰。方正也。何必著所以二字乎。先儒曰。所以。推原其理也。于此方言治人之道。而原其心而言之。故言所以二字。章句不曰心。而必曰所以为方者。矩本制方之器。而此借以明之之故也。更何疑于以矩絜之之义乎。弘孤陋无状。又无所得。固知言不足以动人。而只以朱先生说。推究言之。伏望高明不以妄言为斥。虚心䌷绎。如其不可。一一裁教。

五伦辨

编辑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盖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所谓物也。亲义别序信。所谓则也。物即形而下之器也。则即形而上之道也。五品。主物而言之。五典。主道而言之。五伦。自人而言。明其有伦序而道在其中。五教。自君师而言。教其有道理而伦在其中也。五有即所谓有物有则之有。言其固有之有。非我做工夫而有之也。

按五教之中。亲义别序信五者之道。虽各以所重者。分属五品之中。而似不相通。然五者之理。本皆具于一伦之中。如父子之间。尽具亲义别序信。如君臣之间。亦具亲义别序信。其馀皆然。不可不察。

与赵月川士敬辨未发已发

编辑

岁癸酉。月川问于弘曰。程子曰。心为已发。未发即中也。不可谓中即性也。朱子据程说曰。以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为喜怒哀乐之未发。当此之时。即是本心流行。寂然不动之处。天命之体段具焉。以其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故谓之中。盖心统性情者也。中者。天下之大本也。所谓天命之性也。而程朱之说若是。何欤。弘辨而质之曰。以未萌未至为未发。盖此言未发得名之实。而心性之体。未尝不在焉。当此之时。心体流行云云。盖此指未发言。程子虽以心为已发。而于其未发。不可谓无本心流行之体。又不可专以心体流行。为未发得名之实云也。何者。人之一心。有体有用。主体而言。则固不可偏谓之已发。孟之存心。朱之心之德。此也。主用而言。则亦不可偏谓之未发。孟之恻隐之心。程之心为已发。此也。体段具焉云云。此明虽不可以性为未发得名之实。而性未尝不具于未发之中。即所谓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道。皆由此出。而谓之体也。以其无过不及云者。盖其字贴性字。此言未发之中。性无不具。而无偏倚过不及之差。虽不可谓中即性也。而言性之德。则未尝不中也。不当言中即性也。而当云性中也。盖以此等说观之。曰未发。曰心。曰性。曰中。其实虽未尝不一。而其命名则各有所主。固不可以一而不究其所以一。又不可以异而不穷其所以异也。故朱夫子曰。前日所论于心性之实。未始有差。而未发已发。命名不当。或问心体流行。恐言于已发。而不当言于未发。奈何。曰。盖方其未发之时。必有事焉。而此心之体。炯然不昩。惺然不杂。如水止鉴明。流动照物之理具焉。是乃所谓静中之知觉。复之所以见天地之心也。在圣人则溥博渊泉。纯亦不已底。在学者则敬以涵养。勿忘勿助之间。天理流行。无少私累。无所间断底。何必发而行之而后为流行乎。今君见流字行字有活动底意思。故有此疑。然此心之体。元非死物。只是活动虚明底物事。故静而涵。动之所本。动而见。静之所根。此一心体用互根之妙也。若如君说。则静而如死灰之不复然。槁木之不复生而后已也。不然。朱夫子何以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乎。南君致利曰。不可以静中之知觉。为复之见天地之心。其说牵强支离。反复论说。少不倾耳。无可奈何。权定甫近致书来云。近见心经太极图等书。始信前日之说非足下私见。出于先儒之说。请益求其说之所未尽云。

六十甲子阴阳辨

编辑

六十甲子。阳为三十六。阴为二十四。未知何谓邪。曰以五音纳于六十甲子。则得木火土阳者三十六。得金水阴者二十四也。盖老阳蓍策数三十六。故于六甲。得阳之支干三十六也。老阴蓍策数二十四。故于六甲得阴之支干。亦二十四也。五行。木火土阳也。金水阴也。

朱晦庵谓参同契非虚语辨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后汉魏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养志。著此书。密示清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桓帝时。授同郡鲜于叔通。遂行于世。

编辑

神仙之书。是则已。若非则君子所当斥而非之。欲其火之者也。今参同契之为书。本出于至人内丹之法而想无成有者。其书之虚诞。其法之不纯。盖可知矣。我考亭先生䟽注而传之。讳名而录之。隐若信其书守其道者。何也。曰。朱夫子岂信之哉。不得已也。况其说本于羲易而近于有理者乎。然则虽以为非虚语。可也。虽发明而注之。亦可也。何者。北风其凉。神州陆沉。一介书生。抱道无庸。汲汲焉遑遑焉。退而不得施行道济世之责。进而不得举讨贼复雠之谋。不忍见汉炎之欲灰。不敢谈如惔之隐忧。抱孔圣乘桴之志。效屈子远游之意。托之于羽化之人。发之于一书之中。其志岂浅浅哉。盖此书之义。虽出于神仙之术。而实本于易理之妙。何以明之。其为法。亦以六十四卦。为作神仙之工程。以干与坤为罏鼎。以坎与离为水火。以三十卦属望前之一气。以三十卦属晦前之一气。则一日得二卦二六之爻。而一时得一爻一象之义矣。故于所当之卦。所逢之爻。潜其心注其意。无一息之或间。无一毫之或伪。月盈则抽之。月虚则添之。小有忘之。则谓之文火。小有助之。则谓之武火。不文而不武。勿忘而勿助。必有事于其间。而效天地自然之运。得造化无为之妙。久久烂熟。至于三霜而后骨换神变。然则其为说非有理。而其为法非至密乎。此朱子之所以宁为此而遗世。不与世而栖栖者矣。若固有远游遗世之志。而是此虚无荒唐之说。则无乃有怨天尤人之失。而失其是非之本心乎。曰。不然。君子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无一时之不忧。而其忧之之意。发于言语之间。溢于文辞之外。是非之间。本心莹然。则其言虽出于远游之意。其心实出于忧国之诚。岂仁人君子而有怨尤之心。失是非之鉴乎。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此非近理而乱真者乎。曰。此书之秘。此法之妙。暗合于君子养心之法。居敬之妙。而其法至微。其功至严。学者苟能学是道。传此学。则深有功于圣学矣。安有近似而乱真者乎。然则失子虽无远游之志。遗世之心。亦非等闲无益之事。索隐行怪之道也。况乎先生诗曰。我欲往从之。遗世在云间云。则其不有远游之意乎。但恐逆天理偸生。讵能安云。则其果信神仙之术乎。不信其术而反欲效之。则其忧之深。可知也。其忧之也深。则其言之也详。亦可知也。然则此非所以是神仙之术也。是参同契之言。近于易理也。非所以为似是而非者也。假此书以见己志也。故曰是岂信之哉。不得已也。论者不以辞害意可也。

西铭说

编辑

西铭与中庸。有相同处。于时保之以上。乃理一分殊之体。即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于时保之以下。理一分殊之用。乃事天如事亲。此孝之大者也。中庸十六章。始发端天道鬼神之道。以见诚之不可揜也。至于十八九章。极言孝之极功。以明事亲如事天。此亦西铭之义。二书之相为表里。可见也。

东铭说退溪先生曰。此初名砭愚。以石为鍼治病。谓之砭。以此铭治去愚病。故曰砭愚。

编辑

德弘谨按。自戯言出于思。至无己疑不能也。为上一节。此言有心失理为戯。即出于汝者。自过言非心。至己从诬人也。为中一节。此言无心失理为过。即不出汝者。自或者谓至终篇。为末一节。上一节。戯于言动。而自以为戯非中心者说。中一节。失于言动。而自谓过由中心者说。末一节。不但谓之。而至于咎诬长遂者说。盖以出于心者。谓不出于心。以不出于心者。谓出于心。终至于咎诬长遂。一节深于一节。其愚不可胜言。故云砭愚。

年月日时云会运世说

编辑

十五分为一刻。八刻为一时。十二时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盖以支干迭相为用。推而极之。皇极经世书。只言元会运世。而不及年月日时。故此幷推言之。

易初九上六爻义甲午

编辑

近因闵应祺师傅来自日下。言自上垂问易诸卦他爻则曰九二,六三。而独初与上爻则曰初九,上六。其义安在。圣人之言。岂无其理乎。臣伏闻圣教以来。感激鼓舞。不量愚分。思不得不出于位。敢陈鄙怀。仰渎天听。大哉王言。至哉王言。实后世人主之疑不及此。而至于今日。特发询此。此诚中兴之本。生民之福。臣虽无知识。敢不效一得之愚。以献芹曝之诚乎。臣谨按干之初九。传曰。在一卦之下。为始物之端。上九。本义曰。阳极于上。动必有悔。坤初六。传曰。圣人于阴之始生。以其将长。则为之戒。观此三说。则两爻之有慎有戒。可知。噬嗑初九。传曰。初终之义为大。临之初九。传曰。初终之义为重。稽此二说。则初爻。阴阳之始。事之端也。上爻。阴阳之极。事之终也。两爻之既重且大。亦可见矣。故圣人设爻命名之时。重阴阳消长之道。大初上始终之变。六爻之中。独于初上二爻。变其文。别其辞。以见其始终之重大。而垂戒于后世。其吃紧为人之意。岂不深且远哉。今若知圣人言外之旨。而审始慎终。临深履薄。则我国家再造之基。斯可卜矣。若遇初而不知惧。则履霜而坚冰将至矣。遇上而不知戒。则必有亢龙之悔。玄黄之战矣。呜呼。圣人垂训。言虽至近。上下皆通。一字上下。所系不细。不可不察。伏愿圣明。不以人废言而留念焉。

与李浚问答丁卯

编辑

德弘独居时习斋。晦斋李先生庶孙浚。自溪上历陶山。弘常以晦斋出世之才。先觉之士。而困于萋斐之说。殒于魑魅之域。此千古之不幸。而幽明之所痛也。今遭圣明。洞照非辜。一以为斯人贺。一以为吾道幸矣。邂逅其裔。情若知旧。对坐开颜。不觉情见而心露也。浚问退溪先生累辞不允。若有荐加之命。以复古昔之礼。则将何辞以辞之。将何义以不就乎。而况君子之所以为学者。岂无意义乎。孟子曰。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君子之所以僻居出野之间。默默于当世之事者。岂其心哉。岂其道哉。弘应之曰。君子之道则然矣。孟子之训则固也。以愚观之。则吾先生不以有道自许。不以行道自期。常守不足之怀。以期无过之域。是故三事圣朝。四逢权奸。而卷怀守道。不附不斥。进而谋退。退不思进。以养痾保拙为己分。以持敬明义为己任。涵养本原。优游厌饫。亹亹玩乐。不知老之将至。又何暇夫外慕哉。然则非以道为足。以世为鄙。而僶勉于出处之间也。虽古之人以道义自任。行道为急者。若非逢尧舜伊周之君臣。则皆未免讥侮困厄之辱。孔孟之时。为君者未必皆不知其圣贤之人也。执政者。亦未必无知其可用者矣。其心盖曰以此人执此政。则国必治矣。民必安矣。然而圣贤之出处。关时运之盛衰。非人力之可及矣。是以孔孟终于不得其志。朱夫子以命世之才。集群贤之大成。其为人亦至矣。当宋之南迁。孝宗之明睿。非不知行道济世。雪国耻。复旧土之责也。而一有孽芽之间。宵人之进。则急急思退。不啻若接淅而行。所以若此者。岂有他哉。盖阴生盛阳之中。日剥阳德。则其祸极于亢上九之惨矣。是故卒于山林之间。惟我己卯诸贤。亦以罕世之才。虽未及从容不迫之地。而身际圣明。汲汲谋治。以拟三代。民安其令。士乐其教。庶致都兪之治。可入熙皥之乡。而稂莠间萌。浸润天聦。其言曰。此人之贤近。古所罕。而此事之盛。周后未闻。民影应之。士波从之。人心日合。势焰日炽。于是天怒震赫。以致党锢之祸。酿成当时之惨。自玆以还。为士者相持莫好修害也之戒。兰变椒化。狂言是习。反致前日之不若。则非徒无益于斯世。而反有害于斯道矣。是岂中庙之初心哉。特不察羸豕于群龙之日故耳。况乎孔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大学传曰。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是以。桐江一丝。扶汉家之九鼎。晦庵一笔。阐万古之长夜。则其与得志当世而害贤病国者。岂可同年而语哉。然则进而忧。退而忧。或有不测之祸。或有自然之效。君子之出处。其可不察乎。虽然。吾先生本不以圣贤自居。知有圣贤事业。而自以为无可用之实。真积力久。以冀万一之效耳。弘鄙陋无闻。亦无所见。第怜此人不达时宜。从以一槩论之。故不得不容喙于问答之间也。

论三先生学

编辑

谨按。晦庵朱先生曰。顾独惟念。自省事来。闻师友之训。读圣人之书。观其教人。不过讲学修身。以全其所受于天者。出为世用。则随其大小。推吾之所有以及人。至于用与不用。合与不合。则直任之。盖未尝以是必于人。亦未尝以是变于己。以此自信。誓将终身由之。而不自知其力之果足以有至焉否也。德弘以为圣学之始终本末。君子之出处行藏。无不尽备于此。故切欲服膺终身。别写一通。揭于座右云。

晦斋李先生曰。以其本于天者而言之。谓之物。以其作于人者而言之。谓之事。对言则物是物事是事。独言物则兼事在其中。如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物也。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昆弟之爱。朋友之信。物之理而著于事者也。五者之理。存乎心者本也。著于事者末也。德弘谨按。格物穷理。无以过此。故别录于此。

退溪李先生曰。为初学计。莫若就整齐严肃上做工夫。不容寻觅。不容安排。只是立脚于规矩绳墨之上。戒慎恐惧于须臾隐微之际。不使此心少有放逸。德弘谨按。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者。乃朱晦庵之学。而退溪先生平生服膺。亦不过此三者。后之学者。宜深体之。

祭退溪先生

编辑

恭惟先生。纯粹之姿。和顺之德。程朱道学。孔孟心法。沉潜敬义。涵养仁智。规矩其行。金石其志。两尽明诚。交养情性。表里相维。动静俱正。莠尽苗长。醅化醴醇。天君泰然。百物皆春。乐行忧违。随遇而安。珠藏于渊。玉韫于山。盘涡鹭浴。独树花发。濂溪光霁。延平壶月。首阳之风。陋巷之乐。养花经纶。轩冕土苴。祗祗山立。湛湛鉴虚。发语秋霜。接物春嘘。允矣先生。展也大成。鸿濛又辟。长夜再明。茫茫坠緖。不思而得。考亭归来。孰能是若。矧吾海东。箕后无传。独立卫道。启后光前。蓍龟邦国。山斗斯文。一代所宗。百世攸尊。望门以趋。多士济济。进之以礼。勉之以序。诱掖提撕。不倦不已。忘饥忘寝。不知老至。惟彼美人。为我心思。垅上白云。不堪持赠。鹤书入谷。渭猎时应。六条嘉猷。十图圣学。枘凿不入。空言何益。卷怀乞骸。孤帆三宿。故山猿鹤。争迎喜色。顾余小子。丱角趋拜。深蒙不鄙。猥忝劝戒。岩栖春和。亦乐秋凉。从游杖屦。几年徜徉。月澜当日。中夜独起。弘适在座。问敬字旨。曰正衣冠。曰一思虑。不欺不慢。严肃整齐。从事于斯。是谓之敬。自玆以往。可做贤圣。逮在去秋。倾旆伊洞。婆娑瑞日。吟咏鸣凤。继拜溪堂。崔罗门开。深衣大带。程子冠巍。适于冬初。弘在山西。人事多掣。阻谒月馀。惊闻病革。奔走来候。仁者必寿。谓得神佑。腊月初七。命理诸书。仍进以面。语言如初。山梁忽摧。万事亡羊。叫天叩地。涕泪滂滂。寿颜卅七。少孔三年。闻道生顺。得正归全。顾愚不敏。未解礼经。凡百丧制。揔不如情。恩均父视。礼阙犹子。诚乏筑场。罪极天地。春回溪上。万卉得时。山梅吐哀。涧柳含悲。朝烟戚戚。典刑何求。幽明永隔。我业何究。进哭柩前。天日梦梦。退居溪斋。遗教佩躬。群疑满腹。众难塞胸。言念及此。五内如割。谨具菲薄。以荐心血。不亡者存。庶几昭格。

退溪先生墓志叙

编辑

皇明隆庆四年岁次庚午十二月初八日。朝鲜国退陶李先生。易箦于退溪寒栖庵。遗戒题其墓曰。退陶晩隐真城李公之墓。又自铭曰。生而大痴。壮而多疾。中何嗜学。晩何叨爵。学求愈邈。爵辞愈婴。进行之跲。退藏之贞。深惭国恩。亶畏圣言。有山嶷嶷。有水源源。婆娑初服。脱略众讪。我怀伊阻。我佩谁玩。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宁知来世。不获今兮。忧中有乐。乐中有忧。乘化归尽。复何求兮。大司谏高峯奇大升志曰。先生讳某字某。居于礼安。系出真宝。自少好学。不喜为官。行年七十。考槃之宽。呜呼先生。官虽高而不以自取。举虽力而不以自有。俛焉孳孳。庶几无咎。视古先民。谁与先后。山可夷石可朽。吾知先生之名。与天地而幷久。呜呼。惟衣与履兮。托在兹阜。千秋万世。无或躙蹂也。德弘谨按。先生六世祖讳硕。密直副使。五世祖讳子修。以讨红巾贼。封松安君。高祖讳云侯。军器寺副正。赠通训大夫司仆寺正。曾祖讳祯。善山都护府使。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祖讳继阳。成均进士。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始移居于礼安温溪里。考讳埴。字器之。辛酉进士。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妣春川朴氏。弘治辛酉。生先生于温溪里第。先生生而颖悟。自解性理。性孝悌。雍容体道。博涉经史。艺无不通。中戊子进士。登甲午文科。读书道山。读书堂论经玉堂。再割于鸡。丰基丹阳遗爱入民骨。一应鹤书。戊辰上圣学十图。己巳审几归来。肥遁陶山。取朱先生敬义斋记玩乐之语。额其斋。图敬斋箴,白鹿洞规。揭其壁。兀坐其中。乐而玩之。玩而乐之。常若鬼神父师之临其上。虎尾春冰之寄其足。寂而理之。体无不存。感而理之。用无不行。动静相涵。体用不离。足以合乎朱子太极之论矣。要其学则居敬以立本。穷理以致知。反躬以践实。车轮鸟翼。两极其造。德容表里。一出于正。望之俨然。肃肃若一个泥塑。即之也温。拍拍若一团春风。其造道之浅深。虽不敢轻议。惨舒恭安。庶几乎近之矣。常自言曰。吾平生不喜会飮者。恐工夫之间断也。前乎此者。敬可知矣。又有诗曰。花发岩崖春寂寂。鸟鸣磵树水潺潺。偶从山后携童冠。闲到山前看考槃。其所以乐其日用之常。而与上下同流者。亦可见矣。噫。生绝学之后。得不传之緖。进退行藏。终始规矩者。求之考亭之后。惟先生一人而已。傥来之爵。至判中枢府事。年七十。以病终。赠领议政。谥文纯公。越明年辛未春。国葬于县东北搴芝山南退溪村东岩上午向。远近会葬者以千数。所著朱子书节要理学通录天命图说启蒙传疑,文集若干卷行于世。中朝文士读圣学十图。终日玩味曰。东国亦有如是人邪。学文与程朱无异。使臣洪天民。自南京来传云。有子二人。曰寯曰采。采早卒。寯官至义城县令。县令子安道。中辛酉生员。官至司酝署直长。次纯道。次咏道。忠州半刺。寂乃先生侧室子也。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冬十月日。门人永川李德弘。不计僭妄。谨砂书两铭。纳诸圹南。略叙其后。以俟作者云尔。隆庆六年壬申。燔志石于安东府。

退溪先生墓志铭

编辑

徽言辍响。坠緖莫绍。允矣先生。挺生东土。抗志前哲。惟道是求。早脱羁馽。遄返林丘。栖迟静便。讲诵坟籍。潜心力践。由博造约。既积之厚。其发也光。谦存尚褧。欲晦弥彰。四朝征召。卅载行藏。未奋厥庸。彼苍者天。世怀其德。冀寿万年。谁谓一疾。遽易曾箦。人亡学绝。吾道无托。吉卜之从。兆此新岗。惟其令闻。愈远益昌。

东京游录

编辑

东京。乃新罗旧都也。遗风馀俗。未必皆存。而名区韵地。非一非二。其最胜而擅丽者。东海之陬。而东海之得此名。以其有利见台小蓬莱也。余受任东来。即欲一往探讨而未就者于今八阅月矣。是年清和哉生魄后一日丙戌。与仙槎张云举河南郑中立约游。云举以病辞。仆与郑君。留闻直于殿斋。别云举于黉轩。并辔而行。历鸡林。林中别无所异。惟有苍髯老树。荟蔚参天。三国史曰。金柜挂于林梢。有鸡鸣于其上。故名焉。过瞻星台。台即当时观象之所也。以熟石矗之。高可数十丈。形圆而戴方。腹大而项细。由腰穴以入。自中而上也。噫。我东方弹丸之地。三国鼎峙。各察其象。各应其应。则数亦未必不在于其间也。绕月城而东。亦罗王旧墟也。其为形势。东绝西断。南蚊水。北鸡林。无一咏所接之原。东以平郊为主。后高如城。前曲如钩。真纳甲法所谓艮月形也。当时繁华文物之盛。尽化为山童野牧之场。其盈虚消息之理。亦可见矣。因得近体一篇。见本集东转十馀里。憩松木亭一饷间。暮入佛国寺。云烟蒙翳。若无人迹。然才过一石桥。有岩上莲池。池北刳木。飞泉横流数里。瀑下于石槽。逾飞泉上云桥。桥刻石以成。若云虹然。既入门。金阁石㙮。古佛新画。千态万状。奇奇怪怪。皆新罗遗躅也。仆谓中立曰。罗王尽民力于无用虚无之地。可惜。梁山人金生缄。徒步从师。入拜。师即坚丈应箕也。余既恨其不得与坚同游。又嘉其从师之志。因与飮数巡而罢。宿左景楼。壁上悬板。多近代名儒韵士之所述。而其下各有科等品题。此必狂童晩出之所戯。而其间一诗独免焉。乃金先生宗直之作也。呜呼。先生之德业。远及于后世。虽狂童夸毗之徒。尚不能戯侮之。而况于当时亲炙之者乎。又得一篇。诗见本集十八日丁亥。天欲雨。人曰。天若雨则虽往海边。不得见日出。莫若姑待后日。以乘霁景也。吾二人以为好事多魔。不知他日更有何等掣肘邪。强步东岭。云雾晦冥。银竹交横。远近不分。只见脚下一线路。进退狼狈。中立曰。天日虽不可见。银涛雪浪。冥冥薄暮。吾两人离亲去国之怀。聊可一摅。不若更进一步。以遂素愿也。吾曰。诺。遂骑马而行。令篴人试才。缕缕之声。寥亮若鹤唳云霄也。亭午。带雨抵要光院。抹马息肩。谷邃林深。奇岩怪石。罗列左右。大雨犹作。前溪欲涨。飮酒数椀。因醉一梦。而起吟一绝。忘未记焉。沿溪而下。渐至海口。平芜宽衍。鸡犬相闻。路傍有双㙮。乃罗代感恩寺基也。因投海上。始望大洋。烟云蔽空。风涛如山。天水相接。不可辨状。东山一支。直走海门。一角斗断。岩石削立。高可十馀丈。其上有画阁。岿然屹立。所谓利见台也。台之得此名。岂罗王取易乾封九五所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义欤。坐东轩骋目。波涛接天。浩浩洋洋。又于南浦。有岩赑屃而立。屹然于横波激浪之中。即所谓大王岩也。谚曰。有龙见于此岩上。与罗王相见焉。故因名云。相与飮数巡而罢。向晦就寝。咏四韵一篇。诗见本集翌日戊子。细雨犹洒。云暗如昨。又将沮小蓬莱之行吾二人蓐食。荷蓑而出向甘浦。路左烟台突兀。有一人坐其上。绝烟火之候。可见其太平气象也。马上始见东北一片青天。呼郑君而指之。郑君曰。诚既笃矣。天何不知哉。俄而云阴解驳。日光穿漏。海棠鲜明。鲲波妥帖。白石粼粼。苍松荫翳。霁景千万。应接不暇。又谓郑君曰。昨日昏晦之时。安知有今日如许清明之景乎。正如人心虽昏蔽之极。一有善端之发而遂明之。则其本体之呈露。岂不如是乎。然工夫间断。则其昏之者又至矣。老先生诗所谓独坐寒斋看变化。才明还晦晦难明者。甚可惧也。因吟一绝。诗见本集未初到右镇。镇将郑君应时仲。望见吾等之来。席轩而待。相叙寒暄。与之飮数行。因语郑君曰。男子生斯世。世间万事。无非分内。而况于武备乎。请一行船。以试他日受用之资。遂与登舟。入海口数里许。招海尺求鲍鱼。其人赤身投水。与齐俱入。蹴波游泳。更迭出入。得百馀个。或脍或炙。其味可悦。携郑君遵海滨而往。路傍海坞。石峯巉岩。下马吟咏。驰向小蓬莱。日已昃矣。是岛兀立海中。趺岩首土。苍松老桧。不知其几。厥夕。云烟淡抹。镜面如拭。倒影翳翳。金涛浩瀁。心眼畅豁。恍然若超鸿濛出宇宙。蓬莱方丈。无则已。有则此其第一峯也。何世俗之以小称之也。吾三人扶醉而起。白老松而书名。又咏晦斋先生诗曰。地角东穷碧海头。乾坤何处有三丘。尘寰卑隘吾无意。欲驾秋风泛鲁桴。因敬次。诗见本集分袂相别。向长鬐县。太守李公僴仁立。开筵款款。酒半。仁立曰。取色必丑。则人不祟而心亦安。余执手称赏曰。此丈夫之言也。相与极欢。月已三竿。中立与主人。先醉卧中堂矣。二十日己丑。临别。太守赆以礌绿。辞以无用。馈以鹿脯。谢以将毋。向延日。抹马于路。日暮抵县。其守方射侯。亦款遇之。因谓太守曰。此文忠公郑先生之故里也。岂无流风馀韵之所存乎。令人入境。凛凛若发竖心爽也。因咏近体一篇。诗见本集二十一日庚寅。还城。首尾不满五六日。东海之胜状。仙丘之异致。无不款探而归。以摅平生之素蕴。噫。如鄙人者。不学无状。盗名当世。滥受非分之任。今此之来。又作方外之游。岂非愚生一大幸乎。第徒役于观览之一事。而不顾平生之所守。则不几于事末而遗本乎。朱先生诗曰。因知平生怀。未与尘虑泯。其不谓是乎。因记所历。且志吾所短以自勖焉。万历庚辰四月晦。永阳李德弘录。

户铭

编辑

尔辟而动。尔阖而静。动静随时。敢不自省。孰厥尸之。曰义与敬。

䆫铭

编辑

尔明则起。尔暗则宿。明暗随时。物我为一。其道伊何。曰九与六。

灯铭

编辑

灯乎灯乎。尔其明兮。慎勿暗兮。竟夕明兮。

尺铭

编辑

尺乎尺乎。尔其直兮。慎勿曲兮。终始直兮。

鞱光纸铭

编辑

举夜沉沉。难独煌煌。卷而怀之。彼何我伤。

丌铭

编辑

足象四德。上与心平。尔尊书册。我尊性情。惟我与尔。终始勿倾。

册铭

编辑

见成说底。莫非道理。问辨于人。学聚于己。千古传心。孰不由尔。

心体用图

编辑

 

为学之图

编辑
持敬 正衣冠 庄整齐肃 静时工夫
一思虑 不欺不慢 动时工夫
敬者肃然有所畏之名
省察 公私邪正 都看破便斡转了
废兴存亡
读书 端坐深思 沉潜反复
口诵心得 体认体察

此程先生答邢和叔书中语也。最切于学者。故图以勗之。

惺心元

编辑
寸胶 戒慎恐惧 整齐严肃 主一无适
利刃 事至物来件件剖析
勿忘 芸苗
勿助 不揠苗

和气汤

编辑

一个诚。一个敬。一个忍。

益元散

编辑

振纪纲。正名分。崇学校。右正直。尚节俭。励廉耻。扶正道。开言路。明赏罚。严黜陟。

寿民丹

编辑

行仁政。择守令。薄税敛。省刑罚。访疾苦。

为政之图

编辑
五美 威而不猛-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尊者。恭敬奉持之意。
欲而不贪-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手。-
劳而不怨-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泰而不骄-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不亦泰而不骄乎。-
四恶 -不教而杀- 屏者。逐而去之之义。
-不戒视成-
-慢令致期-
有司-犹之与人出纳之吝-

此孔子答子张为政之问。而为政之方。莫此为切。故因图以自勗。

夫妇有别图

编辑

 

一与二得。三与四得。男妹。同生一本。而分居两方。以亲而有别也。一与六合。二与七合。夫妇。二姓相合。而共居一方。以踈而有合也。合于此而别于彼。馀皆仿此。

此体河图之文。以作夫妇有别之图。盖夫妇。阴阳之合。而天地之象也。天地即一夫妇也。夫妇亦一天地也。故一与六。一夫妇也。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亦各一夫妇也。一夫一妇。各同居一方。不相变易。定其配偶。而更不干犯于他方。如北方一六。东不得侵于三八。西不得干于四九之类。是也。

易系辞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传曰。相得如兄弟。有合如夫妇。此说见易学启蒙书。引之以释夫妇有别之图。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阴一阳。共生一本。而各分居一方。如一男一妹同生于一父。而各居他方者也。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各阴阳相交。而共居一方。如夫妇生于异姓而同居一室。兄弟同生而别居。夫妇异姓而相合。故五位初不相紊。而终不变易。今以此观之。则父母居中正寝。长男夫妇居东方。少女夫妇居西方。中女夫妇居南方。中男夫妇居北方。各夫其夫。各妇其妇。分居别处。不相嫌疑。其条理区而别之。井井方方。如日星分明。不可不察也。然则所合者夫妇也。所别者兄弟也。合于此而别于彼。乃所以夫妇有别也。大抵有别之别。有二义。合天地生成之数。而一夫一妇。各共居一室。更不乱于他人。此一义也。虽夫妇同居一室。男外女内。内外不相亵。亦一义也。

或问夫妇有别。男女有别。一义否。曰。男女有别。所以夫妇有别也。盖男女有别。男男同处。女女同处。男女固不相同之谓。如阳与阳相从。阴与阴相从者也。夫妇有别。夫非其妇则不从。妇非其夫则不从之谓。如一阳一阴。共处一方。更不易他方者也。故凡男女各嫌于他人之夫妇。每每相避。而于路则异路。于居则异居。是也。或问别之一字。有二义者。何其新奇不古邪。曰。严氏于易方图圆图。有大分小分之说。愚于举天下之夫妇。亦谓有大别小别之义也。观象于河图。则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各别居五方。不相杂。是大别也。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各阴各阳。有内有外。是小别也。在人则举天下夫妇。各有配偶不相乱。是大别也。就一人夫妇。夫外妇内。是小别也。

或问别字有二义则然矣。但近世诸儒。皆从夫外妇内之说。而子独别生他义。何欤。曰。此说不但小学本文及礼记中出也。近取诸人而有贞节之妇。远取诸物而有关雎之美。质之经史。亦皆有据。体于河图。其象昭昭。况此别字。不独于夫妇一节见之。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亦皆为然。四者虽各有上下之别。先后之分。然彼之父子君臣。固异于吾之父子君臣。彼之兄弟朋友。亦岂同于吾之兄弟朋友。必如是而后人之类各有区别。而彝伦攸叙。庶不归于禽兽之域矣。故先儒曰。理一而分殊。正谓此也。不然则臣子何以别我君父。而尽忠孝之诚乎。此愚所以为断然有两义而无疑也。何敢创起新语。以诬群贤乎。

緫论

编辑

或问夫妇有别之别。只是一夫一妇不相狎。而夫居外妇居内之义邪。曰。弘自少时受读小学书。至夫妇有别。未尝不疑惑于心也。何者。既曰行媒而相知名。受币而相交亲。则何以曰厚其别邪。既曰执贽而相见。则何以曰敬章别邪。此等别字何义欤。既曰附远厚别。又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亦何义欤。若果只以夫外妇内为别。则何以与此等文义。不相贴欤。以此思索而未得者久矣。偶读小学章句。至于禽兽知有母而不知有父。无别故也一语。始觉其别字义也。盖禽兽之于夫妇。无定偶之别。而相渎相乱。故只知其母之有乳。而反或悖之。不知某是其父而视之寻常。是故人之于婚姻之初。十分慎重。必行媒而知名。必受币而交亲。示其无钻穴之嫌。逾墙之贱。又告其君神僚友。使知其某与某为配。而示一定不易之义。相见之际。告之以诚信而敬。以明其无嫌焉。成婚之际。别其二姓。而使之不相紊焉。至于一与之齐。各定其配。则凡一家男女之各居内外。不同湢浴者。亦所以别嫌于凡夫妇而无相乱也。若男女混处。则凡人夫妇。必不得保其有别。何以知某与某是一夫妇也。故自七岁教其有别。而使不同席。以此观之。有别之别。不独专指夫外妇内之义。可见矣。又以他书证之。诗关雎注曰。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相并游而不相狎。观此始知其别字有两义。由前一说。则人人各定有常配。而某人之夫妇。与某人之夫妇。有别而不相乱也。如父子之亲亦然。某家之父子。与某家之父子。有别而不相杂也。故夫妇无别。则父子亦难别矣。礼曰。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道生。道生然后礼作。其不谓此乎。昔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从祖叔母也。康子往焉䦱门而与之。语皆不逾阈。仲尼闻之。以为别于男女之礼。此非生有定偶而不相乱之义耶。由后一说。则夫与妇。虽有交亲之道。至于居室之际。若不庄以莅之。则恐或流于过而不中其节。淫于亵而不以其道。故必设戒。以严内外之别也。朱子曰。武帝游宴后庭。男女无别。故以致戾太子之变。此则亵狎而不别故也。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对如宾。此非偶常并游而不相狎之义邪。或曰然则挚而有别之义。何如。曰。以外言定偶。非情挚乎。不相乱。非有别乎。以内言并游。非情挚乎。不相狎。非有别乎。外以别于人之夫妇。内以别于吾之夫妇。故家家夫妇各相别。而交际以礼。则既不嫌于人之夫妇。又不渎于吾之夫妇矣。然则一别字有两义。而不可偏废也。若稽河图之说。则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注曰。相得如兄弟。有合如夫妇。以此有合之说观之。一与六合。一奇一耦。定为常配。各常住一方。而更不杂于他方。固未始相离。亦未尝变其配偶。其理自如是也。而况一书中五伦发明之说。皆有始末。其结语。必拈出本章主意以结前。又拈出后章主意以生后。如父子章。结五刑之属三千而曰。罪莫大于不孝。盖孝乃本章主意。故以不孝结前。以不义不别不友之罪起后也。于君臣章。而不事二君结前。以不更二夫起后也。于夫妇章。以避好色之嫌结之。以弗与为友主之也。然则挚而有别之义。亦可见矣。河图及经传古人行事之迹。皆不越是义。伊洛传授之说。亦不过此道。而独有何氏士信著小学集成。以不相狎之义。主张为说。厥后士君子以厌常喜新之心。靡然从之。不复知其间有定偶不相乱之义。甚可痛惜。人之大伦。造端乎此。而所失至此。故不得不容喙于此。非敢以己见为必是。亦不敢以此说为定论也。既引河图。作图于前。又陈鄙见。质之于知道之君子。其语势之艰涩。文理之未莹。观者详之。戊子四月日录。

算法图幷序

编辑

按常时行用纵横筭法。躔次烦多。未易緫会。纵横之间。差失孔易。吏缘为奸。窃尝病之。妄因洛书四十五数。推究得一筭法。若详于此。则虽不用行筭。而千万之数。一眼尽得之矣。其法以会计为急。故先画一。塡一斗之数。若斗则塡升数。若石则以斗数塡之。后皆仿此。画二。塡二斗之数已上三斗。画三。塡三斗之数已上六斗。画四。塡四斗之数已上十斗。画五。塡五斗之数已上十五斗。画六。塡六斗之数已上二十一斗。画七。塡七斗之数已上二十八斗。画八。塡八斗之数已上三十六斗。画九。塡九斗之数。是为四十五斗数矣。若数过九。又画一画二。如前至九。上别画緫数。以一九二九。又至五九。则其数即四百五十斗。至于无穷。数皆若是。其緫数则在图上下详之。若零数则不用九。前七八以下数。只用九数可也。若用影筭。孔易且便矣。四十五数。在百则成四百五十。在千则成四千五百。在万则成四万五千。其下七八数。亦皆如左。

大总数四十五

编辑
一斗 二升三升五升
九十 三斗 二升八升五升五升
百三十五 六斗 一斗八升二升一斗
百八十 十斗 二斗六升五升九升
二百二十五 十五斗 二斗九升六升一斗五升
二百七十 二十一斗 三斗四升六升二斗
三百十五 二十八斗 四斗六升四升二斗
三百六十 三十六斗 五斗三斗
四百五 在百数 四十五斗 六斗三斗
在十数

在十则三斗。在百则九十。在千则九百。在万则九千。在十则六斗。在百则一百三十五。在千则一千三百五十。在万则一万三千五百。在十则十斗。在百则一百八十。在千则一千八百。在万则一万八千。其下五六七八九数。皆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