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蕭相主劉,《甲令》于焉刻意。至如鋸鑽之絕,班固書而 可知;肉刑之興,孫卿論而已備。謹對。

《用刑寬猛》

問:「獄市之寄,自昔為難,寬猛之宜,當今不易。緩則物 情恣其詐,急則姦人無所容。曹相國所以殷勤,路廷 尉于焉太息。《韋弦》折衷,歷代未聞。輕重淺深,佇承嘉 議。」

《對》
上官儀

對攘袂九流,「披懷萬古。」覽《七書》。一作玉籙之奧義,覿《金簡》 之遺文。睹皇王臨御之跡,計政術樞機之旨,莫不則 乾綱而張禮樂,法霆震而置威刑。縱使軒去鼎湖,非 無涿鹿之戮。舜辭雷澤,遂有崇山之誅。自皋繇不嗣, 怨《生長往》。甫侯設法,徒有說于輕重;子產鑄書,竟 無救于衰敗。是知風淳俗厚,草艾而可懲;主僻時昏, 黥鑿而猶犯。我君出震,繼天承國。一作圖宰化孕十堯 而遐舉,吞九舜而上征。猶以為《周書》三典,既疏遠而 難從;漢律九章,已偏雜而無準。方當採韋弦于往古, 施折衷于當今。若能詔彼刑章,定金科之取捨;徵其 張趙,平丹書之去留。必使楚國受金,不為莊生所責; 長陵盜土,必用張子之言。謹對。

《詳定刑名制》
制集

門下:朕聞大德曰生,肖天地而為貴;大寶曰位,體宸 極以居貞。所以經緯三才,彌綸萬物,順人心以敷化, 因天討而立刑。《易》稱「明罰」,哀矜之志愈遠;《書》云「肆眚」, 簡惠之道斯崇。故能象服畫冠,化隆上葉;道德齊禮, 刑清中代。暨乎大道既隱,淳風已衰。元首司契,徇驕 奢以臨下;股肱贊道,用深刻為奉公。罪名積于簡書, 茲章被於率土。姬訓《夏法》,峻網備于三千;秦革周科, 深文加於九族。漢祖約法,後嗣不勝其弊;晉武蠲刑, 末流竟致其酷。「遂使茫茫區㝢,圄犴所以實繁;蠢蠢 黔黎,手足為之無措。」自斯以降,禁網愈密,難深袁準 之書,事切,劉弘之奏。太宗文皇帝至道難名,元功不 測,撥亂反正,恤獄慎刑,杜澆弊之餘「源,削繁苛之峻 法。道臻刑措,二十餘年,恥格之義斯隆,惻隱之懷猶 切。《玉几》遺訓,重令刊改,瞻奉隆規,興言感咽。朕以虛 寡,夙嗣寶圖,寅畏上元,憂勤庶類。乘奔履薄,懼一物 之未安;旰食宵衣,慮萬方之多罪。雖解網之德,有慚 列聖;而好生之惠,無媿伊心。於是仰遵先旨,旁求故 實。」詔太尉、揚州都督、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無忌,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英國公勣,尚書左僕射、監修 國史、上柱國、燕國公志寧,尚書右僕射、監修國史、上 護軍、北平縣開國公行成,光祿大夫、侍中、監修國史、 上護軍、蓨縣開國公高季輔,銀青光祿大夫、行黃門 侍郎、平昌縣開國公宇文節,中書侍郎柳奭,右丞段 寶元,太常少卿令狐德棻、吏部侍郎高敬言、刑部侍 郎劉燕客、給事中趙文恪、中書舍人孝友益、少府丞 張行實、大理丞元紹、太府丞王文端、刑部郎中賈敏 行等,「爰建朝賢,詳定法律,酌前王之令典,考列辟之 舊章,適其輕重之宜,採其寬猛之要,使夫畫一之制, 簡而易從;約法之文,疏而不漏。再移期月」,方乃撰成。 宜頒下普天,垂之來葉。庶設而不犯,均被皇恩。凡在 群司,逮於列岳,其務在審慎,稱朕意焉。

《刪定刑書制》
制集

門下:蓋大帝臨下,覆燾之德彰焉;聖人在上,財成之 跡著焉。然則統天理運,微政令不能通其道;經國訓 人,非渙汗無以宣其化。故《羲爻》演繇,后以施命誥四 方;《虞典》記言,「帝乃敷文備九域。」豈惟遒人振鐸,理存 乎闡教;象闕懸書,義在於垂法。雖時分步驟,必修先 甲之規;代變驪騵,無革達名之化。既而淳源已往,澆 風漸扇,姦宄於是萌生,譎詐以之飆起。相彼群俗,頗 乖于信義;顧之庶尹,罕嗣於忠勤。尺一交馳,徒有書 亭之弊;五條間出,猶招掛壁之譏。非所謂「光闡帝圖, 作為人極」者也。由此綠綈爰降,尤慎於繁冗;黃素所 施,彌崇於曉諭。皇家創業,抑揚前古。粵在貞觀,大啟 憲章,浹聲教於幽遐,燭文明於區宇。「鴻池衍誥,統理 詳密,螭鈕騰文,規模弘遠,固以貽厥將來,懸諸日月。 朕祗肅鴻業,恭臨寶位,握千載之禎符,承百王之末 緒。凝神閒館,託軒夢以憂人;深誦康衢,用堯心而拯 物。然以萬機事總,恐聽覽之或遺;四海務殷,慮綏緝 之多闕。南宮故事,綜覆已殫;內史舊章,搜羅殆盡。自 御宸扆,每懷冰谷,身雖處於巖廊,情實係於億兆。」比 者在外州府,數陳表疏,京下諸司,亦多奏請。朕以為 帝命多緒,範圍之旨載弘;王言如絲,彌綸之道斯洽。 前後處分,因事立文,歲序既淹,條流遂積,覽之者滋 惑,行之者愈怠。但政貴有恆,詞務體要,道廣則難備, 事簡則易從。故自永徽以來,詔敕總令沙汰,詳稽得 失,甄「別異同,原始要終,捐華摭實。其有在,俗非便,事 縱省而悉除;于時適宜,文雖繁而必錄。隨義刪定,類 別區分,上稟先規,下齊庶政,導生靈之耳目,闢風化 之戶牖。俾夫施之萬祀,周知訓夏之方;布之八埏,共 識司南之路。仍令所司編次,具為卷帙施行,此外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