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6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死人也;刑盜非治所刑也,治所刑也者,是治胥靡也。 故曰:重一姦之罪,而止境內之邪,此所以為治也。重 罰者盜賊也,而悼懼者良民也。欲治者奚疑於重刑? 若夫厚賞者,非獨賞功也。又勸一國受賞者甘利,未 賞者慕業。是報一人之功,而勸境內之眾也。欲治者 何疑於厚賞?今不知治者,皆曰「重刑傷民。」輕刑可以 止姦,何必於重哉?此不察於治者也。夫以重止者,未 必以輕止也;以輕止者,必以重止矣。是以上設重刑 者,而姦盡止。姦盡止,則此奚傷於民也?所謂重刑者, 姦之所利者細,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 加大罪,故姦必止者也。所謂輕刑者,姦之所利者大, 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姦不止 也。故先聖有《諺》曰:「不躓於山,而躓於垤。」山高大,故人 慎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今輕刑罰,民必易之。犯而 不誅,是驅國而棄之也;犯而誅之,是為民設陷也。是 故輕罪者民之垤也。是以輕罪之為民道也,非亂國 也,則設民陷也。此則可謂傷民矣。

《八經》篇:「聽法:官之重也毋法也,法之息也上闇也。上 闇無度則官擅為,官擅為故奉重無前,奉重無前則 徵多,徵多故富,官之富重也,亂功之所生也。明主之 道,取於任,賢於官,賞於功。言程主喜俱必利,不當主 怒俱必害,則人不私父兄而進其仇讎。勢足以行法, 奉足以給事,而私無所生。故民勞苦而輕官。任事者 毋重,使其寵必在爵;處官者毋私,使其利必在祿。故 民尊爵而重祿。爵祿所以賞也,民重所以賞也,則國 治。刑之繁也,名之繆也。賞譽不當,則民疑。民之重名 與其重賞也均。賞者有誹焉不足以勸,罰者有譽焉 不足以禁。」明主之道,賞必出乎公利,名必在乎為上。 賞譽同軌,非誅俱行,然則民無榮於賞之內。有重罰 者,必有惡名。故「民畏罰」,所以禁也。「民畏所以禁」,則國 治矣。

《五蠹》篇:「司寇行刑,君為之不舉。樂聞死刑之報,君為 流涕。此所舉先王也。夫以君臣為如父子則必治,推 是言之,是無亂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於父母,皆見 愛而未必治也。雖厚愛矣,奚遽不亂?今先王之愛民, 不過父母之愛子,子未必不亂也,則民奚遽治哉?且 夫以法行刑,而君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為治也。」 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 勝其法,不聽其泣,則仁之不可以為治亦明矣。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 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 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 兵,推公法,而求索姦人,然後恐懼,變其節,易其行矣。 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 驕於愛,聽於威矣。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踰者,峭也; 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 刑也。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鎰,盜跖不掇。不必 害則不釋尋常,必害則手不掇百鎰,故明主必其誅 也。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 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 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矣。 今弟兄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隨仇者,貞也。廉 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人主尊貞廉之行,而忘 犯禁之罪,故民程於勇,而吏不能勝也。不事力而衣 食,則謂之「能;不戰攻而尊,則謂之賢。」賢能之行成,而 兵弱而地荒矣。人主悅賢能之行,而忘兵弱地荒之 禍,則私行立而公利滅矣。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 以文學取;犯禁者誅,而群俠以私劍養。故法之所非, 君之所取;吏之所誅,上之所養也。法趨上下,四「相反 也,而無所定,雖有十黃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非 所譽,譽之則害功;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 《飭令》篇:「飭令則法不遷,法平則吏無姦。法已定矣,不 以善言售。法任功則民少言,任善則民多言。行法曲 斷,以五里斷者王,以九里斷者強,宿治者削,以刑治 以賞,戰厚祿以用術。國無姦民,則都無姦市。物多末 眾,農弛姦勝,則國必削。民有餘食。使以粟出爵,必以 其力,則震不怠。三寸之管毋當,不可滿也。」授官爵,出 利祿,不以功,是無當也。國以功授官與爵,此謂以成 智謀,以威勇戰,其國無敵。國以功授官與爵,則治。見 者省,言有塞,此謂以治去治,以言去言,以功與爵者 也。故國多力,而天下「莫之能侵也。兵出必取,取必能 有之,按兵不攻,必當朝廷之事。小者不毀,效功取官 爵。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謂以數治。以力攻 者,出一取十;以言攻者,出十喪百。國好力,此謂以難 攻;國好言,此謂以易攻。其能,勝其害,輕其任而道壞。 餘力於心,莫負乘宮之責於君,內無伏怨,使明者不 相干,故莫訟。使士不兼官,故技長。使人不同功,故莫 爭。言此謂易攻。重刑少賞,上愛民,民死賞;多賞輕刑, 上不愛民,民不死賞。利出一空者其國無敵,利出二 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重刑明民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