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4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橋元傳》,四府舉為度遼將軍,假黃鉞。

《魏志典韋傳》:「太祖征荊州,至宛,張繡迎降,太祖甚悅, 延繡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後, 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輒舉斧目之。竟酒,繡及其 將帥莫敢仰視。」

《吳志陸遜傳》:「曹休舉眾入皖,乃召遜假黃鉞,為大都 督,逆休。」

《晉書文帝本紀》:景元四年冬十月,天子以諸侯獻捷 交至,乃申前命曰:「公明慎用刑,簡恤大中,章厥天威, 以糾不虔。是用錫公鈇鉞各一。」

《張重華傳》:石季龍侵寇,涼州振動。張眈言於重華曰: 「今彊寇在郊,諸將不進,人情騷動,危機稍逼。主簿謝 艾兼資文武,明識兵略,若授以斧鉞,委以專征,必能 折衝禦侮,殲殄凶類。」

《南齊書紀僧真傳》:初,太祖在淮陰治城,得古錫鈇,大 數尺,下有篆文,莫能識者。僧真曰:「何須辨此文字?此 自久遠之物,九錫之徵也。」太祖曰:「卿勿妄言。」

《魏書始祖本紀》:「五十八年,始祖不豫。烏丸王庫賢,親 近任勢,先受衛瓘之貨,故欲沮動諸部,因在廷中礪 鉞斧。諸大人問欲何為,答曰:『上恨汝曹讒殺太子,今 欲盡收諸大人長子殺之』。大人皆信,各各散走。」 《周書。武帝本紀》:保定四年冬十月甲子,詔大將軍、大 冢宰、晉國公護率軍伐齊,帝于太廟庭授以斧鉞。 《酉陽雜俎》:李師古治山亭,掘得一物,類鐵斧頭。時李 章武游東平,師古示之,章武驚曰:「此禁物也,可飲血 三斗。」驗之而信。

《雲仙雜記》:杜甫子宗武以詩示阮兵曹,兵曹答以石 斧一具,隨使并詩還之。宗武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 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阮聞之曰:「誤矣,欲子砍斷其手, 此手若存,天下詩名又在杜家矣。」

《宋史楊存中傳》:金人以拐子馬翼進,存中曰:「敵恃弓 矢,吾有以屈之。」使萬人操長斧如牆而進,諸軍鼓譟 奮擊,金人大敗。

《王德傳》:兀朮以鐵騎十餘萬,夾道而陣,德曰:「賊右陣 堅,我當先擊之。」麾軍渡橋,首犯其鋒,一人披甲躍馬 始出,德引弓一發而斃。乘勝大呼,令萬兵持長斧如 牆而進,敵大敗。

《雲煙過眼錄》:「殷武鉞長三丈餘,一段美玉,文藻細甚, 三代之寶。」宣和故物,又歸大金。今在御府,每大朝會 必設之外庭。

《弇州史料》宣平王朱永與王越厚相結,而出入中貴 人汪直門。兵部尚書陳鉞,既以建州之役中直心直, 亦怙之。有閹而優者,阿丑嘗於上曲宴,為中貴武狀 者,挾雙斧踉蹌而前,人問之,曰:「我汪太監也已。」左右 顧其手曰:「我惟仗此兩鉞耳。」

斧鉞部雜錄

《易經旅》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按程傳:「『得 貨財之資,器用之利也。」《大全》、進齋徐氏曰:「資』當作齊。」 按:《漢書》:王莽遣王尋屯洛陽,將發,亡其黃鉞,其士房 揚曰:「此經所謂『喪其齊斧者也』。」應劭云:「齊,利也,讀如 齊衰之『齊』。」「資」、「齊」音同,誤作「資。」胡氏曰:資與二象同。斧 即離,為兵象,亦互兌。金在巽木上象離。兌在四上,所 以得也。若《巽》上九「喪其資斧」,亦有離、兌、《巽》象,然皆在 上爻下,所以喪也。合兩卦論,取象甚明。

巽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按:《本義》:「喪其資斧」, 失所以斷也。

《詩經齊風·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豳風》「取彼斧斨,以伐遠揚。」

《商頌長發》:「武王載斾,有虔秉鉞。」按注:「虔,敬也,言恭行 天討也。」

《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 《西溪叢語》:「齊斧」,虞喜《志林》:「音側階切。凡師出,齊戒入 廟受斧,故云齊也。」陳琳云:「腰領不足以膏齊斧。」服虔 注云:「《易》:『喪其資斧』。」張姜云:「斧,鉞也,以整齊天下。」應劭 云:「齊,利也。蕭斧,或云鉞斧也。」《淮南子》云:「磨蕭斧以伐 朝菌。」蕭之義未詳。《太平御覽》引《漢書王莽傳》:「喪其齊 斧。」音齊。

棨戟部彙考

詩經

《秦風無衣》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

戟,車戟也。長丈六尺。大全鄭氏曰:「車戟常也。」正義《考工記》:「廬人文常長丈六。」

禮記

《明堂位》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