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0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

《南史甄法崇傳》:「法崇孫彬,有行業,鄉黨稱善。嘗以一 束苧就州長沙寺庫質錢,後贖苧還,於苧束中得五 兩金,以手巾裹之,彬得送還寺庫。」

《開元天寶遺事》:「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 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 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

《摭遺》:李白遊華山,縣令方決事,白乘醉跨驢過門,宰 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輒敢無禮!」白乞狀曰:「無姓名, 曾用龍巾拭吐,御手調羹,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天子 殿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裡不許騎驢。」

《同昌公主傳》:「同昌公主出降,有瑟瑟幕紋布巾。」紋布 巾,即手巾也。潔白如雪,光軟特異,拭水不濡,用之彌 年,亦未嘗生垢膩。二物稱得之鬼谷國。

《酉陽雜俎》:高瑀在蔡州,有軍將田知迴易折欠數百 萬,迴至外縣,去州三百餘里,高方令錮身勘,田憂迫, 計無所出其類,因為設酒食開解之。坐客十餘,中有 稱處士皇甫元真者,衣白若鵝羽,貌甚都雅,眾皆有 寬勉之辭,皇但微笑曰:「此亦小事。」眾散乃獨留,謂田 曰:「予嘗游海東,獲二寶物,當為君解此難。」田謝之,請 具車馬悉辭。行甚疾,其晚至州舍於店中,遂晨謁高。 高一見,不覺敬之,因請高曰:「元真此來,特從尚書乞 田性命。」高遽曰:「田欠官錢,非瑀私財,如何皇請避左 右,某於新羅獲一巾子辟塵,欲獻此贖田。即於懷內 探出授高,高纔執,已覺體中虛涼,驚曰:『此非人間所 有,且無價矣。田之性命恐不足酬也』。」皇甫請試之。翌 日,因宴於郭外。時久旱,埃塵且甚,高顧視馬尾鬣及 左右騶卒數人,並無纖塵。監軍使覺,問高:「何事,尚書 獨不塵坌?豈遇異人,獲至寶乎?」高不敢隱。監軍不悅, 固求見處士,高乃與俱往。監軍戲曰:「道者獨知有尚 書乎?更有何寶?願得一觀。」皇甫具述救田之意,且言: 「藥出海東,今餘一針,力弱不及巾,可令一身無塵。」監 軍拜請曰:「獲此足矣。」皇即於巾上抽與之。針金色,大 如布針。監軍乃劄於巾試之,驟於塵中,塵唯及馬騣 尾焉。高與監軍日日禮謁,將討其道要。一夕,忽失所 在矣。

《清波雜志》:「煇在建康,于老尼處得東坡元祐間綾帕 子上所書《薄命佳人》詩,末兩句全用草聖,筆勢尢超 逸。尼時年八十餘矣。」

《誠齊雜記》:賈知微會城夫人杜若蘭以秋雲羅帕裹 丹五十粒與之,曰:「此羅帕是織女採玉繭。織成後,大 雷雨,失帕所在。」

《瑯嬛記》:「昔有客過茅君,時當大暑,茅君于手巾內解 茶葉,人與一葉,客食之,五內清涼。」

巾部雜錄

《禮記·曲禮》:「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 之,巾以綌。」方氏曰:巾以絺綌者當暑,以涼為貴也。 《神仙服食經》:「伏芩如拳者,著手巾中,百鬼消滅。」 《英雄記》:在尊者前,宜各具一手巾,不宜借人巾用。 徐淑與秦嘉書:「今奉越布手巾二枚。」

《東宮舊事》:「太子納妃,有百濟白手巾。」

《巖棲幽事》:「田衣」,即山谷所謂「稻田衲。」王右丞有詩云: 「手巾花㲲淨,香帔稻畦成」是也。 《東京夢華錄》:凡店內賣下酒廚子,謂之茶飯量,酒博 士至店中小兒子,皆通謂之「大伯。」更有街坊婦人,腰 繫青花布手巾,綰危髻,為酒客換湯斟酒,謂之「焌糟。」 《女紅餘志》:羊侃姬孫荊玉拂履,皆用輕絲合璧錦巾。

巾部外編

《搜神記》:漢時諸暨縣吏吳詳者,憚役委頓,將投竄深 山,行至一溪,日欲暮,見年少女子來,衣甚端正,女曰: 「我一身獨居,又無鄰里,唯有一孤嫗,相去十餘步爾。」 詳聞甚悅,便即隨去,行一里餘,即至女家,家甚貧陋, 為詳設食,至一更竟,忽聞一嫗喚云:「『張姑子』。女應曰: 『喏』。詳問是誰,答云:『向所道孤嫗也』。」二人共寢息,至曉 雞鳴詳去,二人相戀。女以紫手巾贈詳,詳以《布手巾》 報之。行至昨所遇處過溪,其夜大水暴溢,深不可涉, 乃迴向女家,都不見,昨處,但有一冢爾。

豫章人劉廣,年少未婚,至田舍,見一女子云:「我是何 參軍女。」年十四而大,為西王母所養,使與下土人交。 廣與之纏綿,其日於席下得手巾裹雞舌香,其母取 巾燒之,乃是火浣布。

《永州府志》:「萼綠華年二十許,以晉穆帝昇平三年己 未十一月十一日夜,隨青衣數十人降於零陵羊權 家,自此一月輒六過焉。本姓楊,贈羊權詩一篇,并火 浣布手巾一幅,金玉絛鉤各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