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0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皆有膽幹,數在內齋殺牛置酒,與之聚樂,令私作錦 袍絳襖,欲餉蠻交易器仗。長史劉寅等連名密啟,上 聞之怒,遣羽林三千人檢捕群小。」

《梁書陳慶之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魏攻陷大 梁,慶之隨方掩襲,並皆降款,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 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帥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 白袍』。」自發銍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 七戰,所向無前。

《侯景傳》:「景既據壽春,遂懷反叛,屬城居民,悉召募為 軍士,啟求錦萬匹為軍人袍,領軍朱异議,以御府錦 署止充頒賞遠近,不容以供邊城戎服,請送青布以 給之。景得布,悉用為袍衫,因尚青色。」

《南史臨賀王正德傳》:「侯景反,以正德為平北將軍,屯 朱雀航。景至,正德乃北向望闕,三拜跪辭,歔欷流涕。 引賊入宣陽門,與景交揖馬上,退據左衛府。先是,其 軍並著絳袍,袍裡皆碧,至是悉反之。賊以正德為天 子,號曰正平元年。」

《陳書沈眾傳》:「眾性𠫤嗇,其自奉養甚薄。永定二年,兼 起部尚書,監起太極殿。恆服布袍芒屩,朝士共笑其 所為。」

《北史齊武明皇后婁氏傳》:「后性寬厚,不妬忌,神武姬 侍,咸加恩待,慈愛諸子,不異己出。躬自紡績,人賜一 袍一褲。」

《何稠傳》:「稠博覽古圖,多識舊物。波斯嘗獻金線錦袍, 組織殊麗,上命稠為之。稠錦成,踰所獻者。」

《李衛公故物記》「衛公家有素錦袍,其襟袂促小,裁製 絕巧密。」

《隋唐嘉話》:「武后遊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賞錦袍。 左史東方虯既拜賜坐未安。宋之問詩復成,文理兼 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錦袍衣之。」

《唐書狄仁傑傳》:「仁傑轉幽州都督,賜紫袍龜帶,后自 製『金』字十二于袍,以旌其忠。」

《張允濟傳》:允濟為武陽令,有行人夜發,遺袍道中,行 十餘里,乃寤。人曰:「吾境未嘗拾遺,可還取之。」既而得 袍。

《薛苹傳》:「苹為湖南觀察使,徙浙東,以治行遷浙西,加 御史大夫,累封河東郡公。所居守法度,務在安人。治 身觳薄,所衣綠袍更十年至緋衣乃易。」

《楊炎傳》:「炎自貶道州還,家人以綠袍木簡棄之。炎止 曰:吾嶺上一逐吏,超登上台,可常哉?且有非常之福, 必有非常之禍,安可棄是乎?」

《酉陽雜俎》:安祿山恩寵莫比,賜賚無數。其所賜品目, 有金鸞、紫羅、緋羅、立馬、寶雞袍,一名「玉雞。」

《唐書安祿山傳》:「李林甫以宰相貴甚,群臣無敢鈞禮, 惟祿山倚恩,入謁倨。林甫欲諷寤之,使與王鉷偕。鉷 亦位大夫,林甫見鉷,鉷趨拜卑約,祿山惕然,不覺自 罄折。林甫與語,揣其意,迎剖其端。祿山大駭,以為神。 每見雖盛寒必流汗。林甫稍厚之,引至中書,覆以己 袍。」

《顏杲卿傳》:「杲卿遷范陽戶曹參軍。安祿山聞其名,表 為營田判官,假常山太守。祿山反,杲卿及長史袁履 謙謁于道,賜杲卿紫袍,履謙緋袍,令與假子李欽湊 以兵七千屯土門。杲卿指所賜衣謂履謙曰:『與公何 為著此』?履謙悟,乃與真定令賈深,內丘令張通幽定 謀圖賊。」

《哥舒翰傳》:「安祿山反,帝拜翰太子先鋒兵馬元帥。翰 為人嚴少恩,軍行未嘗卹士饑寒。帝令中人袁思藝 勞師,士皆訴衣服穿空。帝即斥御服,餘者製袍十萬, 以賜其軍。翰藏庫中,及敗,封鐍如故。」

《李白傳》:「白浮游四方,嘗乘月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 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三峰集》: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下,聞有彈指聲。固言 問之,應曰:「吾柳神九烈君,已用柳汁染子衣矣,科第 無疑。果得藍袍,當以棗糕祠我。」固言許之,未幾狀元 及第。

《本事詩》,開元中,頒賜邊軍纊衣,製于宮中。有兵士于 短袍中得詩曰:「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 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舍情更著綿。今生已過 也,重結後生緣。」兵士以詩白于帥,帥進之元宗,命以 詩遍示六宮曰:「有作者勿隱,吾不罪汝。」有一宮人自 言萬死,元宗深憫之,遂以嫁得詩人,仍謂之曰:「我與 汝結今生緣。」邊人皆感泣。

《唐書李晟傳》:「晟拜鳳翔、隴右涇原節度使。晟至鳳翔, 因悉家貲懷輯降附,得大酋浪息囊,表以王號。每虜 使至,必召息囊于坐,衣大錦袍金帶,夸異之,虜皆指 目歆艷。」

《辟寒》唐韋綬在翰林,德宗嘗至其院,韋妃從幸,會綬 方寢,學士鄭絪欲馳告之,帝不許。時大寒,帝以妃蜀 纈袍覆而去。

唐僖宗出袍千領,賜塞外吏士。神策軍馬直于袍絮 中得金鎖并詩云:「玉燭製袍夜,金刀呵手裁。鎖情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