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2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光照一室,如日中也。」觀此,則李氏豪侈可知矣。 《宋史·王旦傳》:旦拜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契 丹既受盟,寇準以為功,有自得之色,真宗亦自得也。 王欽若忌準,欲傾之,從容言曰:「此《春秋》城下之盟也, 諸侯猶恥之,而陛下以為功,臣竊不取。」帝愀然曰:「為 之奈何?」欽若度帝厭兵,即謬曰:「陛下以兵取幽、燕,乃 可滌恥。」帝曰:「河朔生靈,始免兵革,朕安能為此!可思 其次。」欽若曰:「唯有封禪泰山,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 國。然自古封禪,當得天瑞希世絕倫之事,然後可爾。」 既而又曰:「天瑞安可必得?前代蓋有以人力為之者, 唯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則與天瑞無異也。」 帝思久之乃可,而心憚旦,曰:「王旦得無不可乎?」欽若 曰:「臣得以聖意喻之,宜無不可。」乘間為旦言,旦黽勉 而從,帝猶猶豫,莫與籌之者。會幸祕閣,驟問杜鎬曰: 「古所謂河出圖,洛出書,果何事耶?」鎬老儒,不測其旨, 漫應之曰:「此聖人以神道設教爾。」帝繇此意決。遂召 旦飲,歡甚,賜以尊酒,曰:「此酒極佳,歸與妻孥共之。」既 歸,發之,皆珠也。由是凡天書封禪等事,旦不復異,議 《鳴道集》。慶曆中,廣州有蕃商死,珍珠沒官,上命取禁 中錢易之,以賜張貴妃。時禁中同輩因此有於上前 乞旨和買者,京師珠價遂致騰湧,上頗知之。一日,別 殿賞牡丹,妃嬪畢集。貴妃最後至,乃以前日珍珠為 首飾,以誇同輩。上望見,以袖掩面曰:「滿頭白紛紛地, 更沒些忌諱。」貴妃慚赧,起易之。上乃大悅。自是禁中 不戴,珠價大減。

《夢溪筆談》:「嘉祐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 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 中,凡十餘年,居民行人常常見之。予友人書齋在湖 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 橫一金線,俄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 珠,大如拳,爛然不可正視。十餘里間,林木皆有影,如」 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 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 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崔伯易嘗為《明珠賦》。伯易, 高郵人,蓋常見之,近歲不復出,不知所往。樊良鎮正 當珠往來處,行人至此,往往維船數宵以待現,名其 亭為「玩珠。」

《湘山野錄》:一歲,潭州一巨賈私藏蚌胎,為關吏所搜, 盡籍之,皆南海明胎也。在仕無不垂涎而愛之,太守 而下輕其估,悉自售焉。唐質肅公介時以言事謪潭 倅,分珠獄發,奏方入,仁宗預料,謂近侍曰:「唐介必不 肯買。」案具,奏覈,上覽之,果然。真所謂知臣莫若君也。 《聞見近錄》:廣東老媼江邊得巨蚌,剖之得大珠,歸而 藏之絮中,夜輒飛去,及曉復還。媼懼失去,以大釜煮 之,至夜有光燭天。鄰里驚之,以為火也,競往赴之,光 自釜出,乃珠也。明日納于官府。今在韶州軍資庫。予 嘗見之,其大如彈,狀如水晶,非蚌珠也。其中有北斗 七星,隱然而見,煮之半枯矣,故郡不敢貢于朝。 《聞見前錄》:孫覺龍圖未第時,家高郵,與士大夫講學 於郊官別墅。一夕晦夜,忽月光入窗隙,孫異之,與同 舍望光所在。行二十餘里,見大珠浮遊湖面上,其光 屬天,旁照遠近。有崔伯易者,作《感珠賦》記之。熙寧初, 孫登科為河南縣主簿,自云:

《宋史張田傳》:田知廣州,臨政以清女弟聘馬。軍帥王 凱,欲售珠犀於廣,顧曰:「南海富諸物,但身為市舶使 不欲自汙爾。」

《李迪傳》:迪子承之為龍圖閣直學士。商人犯禁,貨北 珠乃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決。承之曰:「朝廷法令畏 王姬乎?」亟索之。帝聞之曰:「有司當如此矣。」

《夢溪筆談》:熙寧中,駐輦國使人入貢,乞依本國撒殿, 詔從之。使人以金盤貯珠,跪捧於殿楹之間,以金蓮 花酌珠,向御坐撒之,謂之「撒殿」,乃其國至敬之禮也。 朝退,有司掃殿,得珠十餘兩,分賜

《宋史梁適傳》:「適孫子美,累遷直龍圖閣、河北都轉運 使,傾漕計以奉上,至捐緡錢三百萬市北珠以進。崇 寧間,諸路漕臣進羨餘,自子美始。北珠出女真,子美 市於契丹,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東青以求珠。兩 國之禍,蓋基於此。子美用是致位光顯。」

《宗室傳》:師𢍰字從善,韓𠈁胄用事,師𢍰附之,遂得尹 京。𠈁胄生日,百官爭貢珍異,師𢍰最後至,出小合曰: 「願獻少果核侑觴。」啟之,乃粟金蒲萄小架,上綴大珠 百餘,眾慚沮。𠈁胄有愛妾十四人,或獻北珠冠四枚 於𠈁胄,𠈁胄以遺四妾,其十人亦欲之,𠈁胄未有以 應也。師𢍰聞之,亟出錢十萬緡市北珠,製十冠以獻。 妾為求遷官,得轉工部侍郎。

《呂公孺傳》:公孺知開封府,原廟亡珠,繫治典吏久。公 孺曰:「主者番代不一,曷嘗以珠數相授受,歲時諱日, 宮嬪狎至,奈何顓指吏卒乎?」請之得釋。

《癸辛雜識》:「蒙古反之在福建省時,有村落小民家一 婦人以織麻為業,每夜漚麻於大水盎中。忽一日視 之,盎中水涸矣。視之初無罅漏,凡數夕皆然。怪其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