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狀銀河之奕奕。載求載索,甸人斯獲。捧之而片月下 來,懷處而長虹上格。」臨宸扆,同舜德之文;明照階墀, 葉堯心之光宅。玉鈕惟舊,芝埿尚新,螭文外發,鳥篆 中陳,題為天子之寶,實撫遠方之人。彼之近縣,俯接 城闉,我唐既斬虜將於橋上,漢氏亦拜單于於渭濱。 不然者,曷不呈於異境,而見於他辰者也。當其大君 出令,布蠻夷之政,匪我無以重其成命;遠人底寧,執 玉帛於庭,匪我無以闡其威靈,足知寶符之復光。我 昭代唐雖舊邦,其命惟再。頌聲作於外,喜氣溢於內。 藏之王命,將神鼎以俱崇;列彼帝庭,與寶圭而相對。 盛矣哉!我唐之景祚,信三皇之作配。

寶貨總部選句

漢張衡《西京賦》:「攢珍寶之玩好,紛瑰麗以奓靡。」 晉左思《吳都賦》:「窺東山之府,則瓌寶溢目。」「吳之東 山多寶玉」如府庫。

唐王起《照寶鏡賦》:「滿堂由是而獲珍,厚地詎聞乎藏 寶。」

韋應物詩:「荊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所獻知國寶,至 公不待言。」

杜甫《即事》詩:「百寶裝腰帶,真珠絡臂鞲。」 元稹《送客游嶺南》詩:「舶主腰藏寶。」

宋蘇軾《和子由》詩:「千金買戰馬,百寶裝刀環。」

元貢奎詩:「楚岡產至寶,草木為華滋。」

寶貨總部紀事

《書經商書盤庚》曰:「無總于貨寶,生生自庸。」

《周書·旅獒·大保訓王》曰:「王乃分寶玉於伯叔之國,時 庸展親,弗寶遠物,則遠人格。」

《周禮·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壹見,各以 其所貴寶為摯。」

《穆天子傳》:天子大朝于黃之山,乃披圖視典用,觀天 子之珤器曰:「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燭銀黃金之膏,天 子之珤萬金□,珤百金,士之珤五十金,鹿人之珤十 金。」自「萬金」以下,宜言「諸侯之珤千金,大夫之珤百 金。」此書殘缺,集錄者不續,以見其闕文耳。

天子西征,至陽紆之山,河伯馮夷所都,是惟「河宗氏。」 天子至崑崙之丘,以觀舂山之寶玉。

《詩經大雅崧高》篇:「王遣申伯,路車乘馬,錫爾介圭,以 作爾寶。」

《史記·秦本紀》:「文公十九年,得陳寶。」

《漢書·郊祀志》:「秦文公獲若石云,于陳倉北阪城祀之。 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也。常以夜光,煇若流星,從 東方來,集于祠城,若雄雉,其聲殷殷云,野雞夜鳴。以 一牢祠之,名曰陳寶,作《陳寶祠》。」

《左傳·莊公六年》:「冬,齊人來歸衛寶,文姜請之也。」公 親與齊共伐衛,事畢而還。文姜淫于齊侯,故求其所 獲珍寶,使以歸魯,欲說魯以謝慚。

《說苑》:齊桓公將伐山戎、孤竹,使人請助於魯。魯君進 群臣而謀,皆曰:「師行數千里,入蠻夷之地,必不反矣。」 於是魯許助之而不行。齊已伐山戎、孤竹,而欲移兵 於魯,管仲曰:「不可。諸侯未親,今又遠伐而還誅近鄰, 鄰國不親,非霸王之道。君之所得山戎之寶器者,中 國之所鮮也,不可以不進周公之廟乎?」桓公乃分山 戎之寶,獻之周公之廟。明年起兵伐莒。魯下令丁男 悉發,五尺童子皆至。孔子曰:「聖人轉禍為福,報怨以 德。」此之謂也。

《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 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我寶也。」

《公羊傳》:虞公貪而好寶,及為晉所滅,抱寶牽馬而去。 《國語》:文公誅觀狀以伐鄭,反其埤,鄭人以名寶行成。 《新序》:晉平公浮西河曰:「安得賢士與共此樂者?」船人 固桑進對曰:「夫劍產于越,珠產江漢,玉產崑山,此三 寶者,皆無足而至。今君好士,則賢士至矣。」

《韓詩外傳》:「晉平公之時,藏寶之臺燒,晏子獨束帛而 賀。」

《國語》:王孫圉聘于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 于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為 寶也幾何矣?」曰:「未嘗為寶。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 作訓辭以行事于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又有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