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者,不能通其知而壹其力也。

《修務訓》:「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銜腐;鼠蒙蝟 皮,人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神異經》:「北方層水萬里,厚百丈,有磎鼠在冰下土中 焉,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熱,其皮可以 蒙鼓,聞千里。」

《說苑》:「虎豹為猛,人尚食其肉而席其皮。」

揚子《法言吾子》篇:「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 忘其皮之虎也。」

《後漢書輿服志》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 崔駰《博徒論》:「脛如燒椽,皮如領革。」

《論衡》「服革於腰,佩刀於左,舞劍於右。」

《漢官解》:「詁執金吾。」執者,禦也。典執金革,以禦非常也。 《文心雕龍》,狐腋非一皮能溫,雞蹠必數千而飽。 《唐書·地理志》:靈州靈武郡大都督府,土貢野馬、鹿、革。 會州會寧郡,土貢野馬革。

《五代史·四夷附錄》:「東女真,其人無定居,行以牛負物, 遇雨則張革為屋。」

回鶻地出《騊駼》之革。

《清異錄》:「豹革為囊,風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 滌滯思而起清風。」

《桂海虞衡志》:「象皮,可以為甲,或條截之,硾之至乾,治 以為杖,甚堅。」

膠部彙考

《禮記》:

月令

季春之月,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 角、齒、羽、箭、幹、脂、膠、丹、漆,毋或不良。」

《周禮》

冬官

《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 廉。」

訂義《鄭鍔》曰:此言相膠之法。賈氏曰:「案下鹿膠青白已下,惟牛膠火赤,自餘非純赤,則牛膠為善矣。」

《王昭禹》曰:「凡相膠,以純赤為上,又欲其文之交。」

錯,故曰「朱色。」 而昔深瑕而澤者,言其表裡皆有文,而其色潤澤也。

鹿膠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 黃。

王昭禹曰:「膠或用皮,或用角,或用膘。如鹿膠用其角,如魚膠用其膘,如馬、牛、犀鼠用其皮。」

《十洲記》

續弦膠

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 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多鳳麟數萬,各 為群。又有山川池澤及神藥百種,亦多仙家,煮鳳喙 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 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更以膠連續之, 使力士掣之,他處乃斷,所續之際,終無斷也。武帝天 漢二年,帝幸北海祠恆山。四月,西國王使至,獻此膠 四兩,吉光毛裘。武帝受以付外庫,不知膠裘二物之 妙用也。以為西國雖遠,而上貢者不奇,稽留使者未 遣。又時武帝幸華林園射虎而弩弦斷。使者時從駕, 乃上膠一分口濡以續弩弦。帝驚曰:「異物也。」乃使武 士數人共對掣引之,終日不脫,如未續時也,膠色青 如碧玉。

《拾遺記》

神膠

神膠,出鬱夷國,接弓弩之斷者,百斷百續也。

《本草綱目》

阿膠

《釋名》

傅致膠。

陶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

李時珍曰:何井在今山東兗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 里,即古之東阿縣也。有官舍禁之。酈道元《水經注》云: 「東阿有井,大如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者」, 即此也。其井乃濟水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 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蓋濟水清而重,其性趨 下,故治淤濁及逆上之痰也。

集解

《別錄》曰:「阿膠,出東平郡東阿縣,煮牛皮作之。」

陶弘景曰:「今東都亦能作之。用皮有老少,膠有清濁, 熬時須用一片鹿角,即成膠,不爾不成也。膠有三種: 清而薄者;畫家用清而厚者,名覆盆膠,入藥用;濁而 黑者,不入藥,但可膠物爾。」

蘇頌曰:「今鄆州亦能作之,以阿縣城北井水作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