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怠,乃齋罷而後擊鐘。後二紀,播自重位,出鎮揚州,因 訪舊詩「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之句,已 用碧紗籠之矣。播繼以絕句曰:「三十年來塵撲面,而 今始得碧紗籠。」

《五代史雜傳》:「孫德昭拜節度使,宦者韓全誨劫昭宗 幸鳳翔,孫承誨、董從實皆從,而德昭獨與梁。乃率兵 保東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頗德其附己,以龍鳳劍、 鬥雞紗遺之。」

《遼史儀衛志》:「元日上壽儀,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 逆臣傳迭思特有膂力,善馳射,尢神于醫,視人疾若 隔紗,睹物莫不悉見。」

《宋史輿服志》:「絳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為之。大 祭祀致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會、大冊命、親耕籍 田皆服之。」

皇太子朱明,服紅花金條紗衣,紅紗裡。皂褾襈,紅紗 裳,紅紗蔽膝,並紅紗裡。

《朱子服議》:「四腳襆頭,乃周武帝所製之常冠,用布以 代古冠,亦名襆頭,亦名折上巾,其後乃以漆紗為之, 而專謂之襆頭。」

《元史·祭祀志》:「天壇椽燭四,皆銷金絳紗籠。自天壇至 內壝外及樂縣南北通道,絳燭三百五十,素燭四百 四十,皆絳紗籠。御位椽燭六,銷金絳紗籠。」

《輿服志》:「天子冕服,袞冕,制以漆紗上覆。」

《冷齋夜話》:舒王女,吳安持之妻,蓬萊縣君工詩,多佳 句。有詩寄舒王曰:「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氣應憐我憶 家。」

紗部雜錄

《禮記雜記》:「夫人狄稅素紗。」素紗者,皆以白紗縠為 裡。

《論衡》:「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練自黑。彼蓬 之性不直,紗之性不黑,麻扶緇染,使之直黑。夫人之 性,猶蓬紗也,在所漸染而善惡變矣。」

梁昭明太子七昭,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乎輕紗。 《述異記》:揚州有蛇市,市人鬻珠玉而雜貨蛟布。蛟人 即泉先也,又名泉客。

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 為服,入水不濡。

「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綃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 《唐書·地理志》「河北道懷州河內郡,土貢平紗。」

淮南道廬州廬江郡,土貢:花、紗。

江南道常州,晉陵郡。土貢:巾、緊紗。

《酉陽雜俎》梁職儀曰:「八座尚書以紫紗裹手版,垂白 絲于首,如筆。」

《宋史·地理志》:「開封府貢方紋紗。」

相州貢「暗花牡丹、花紗。」

紹興府貢輕庸紗。

太平州貢紗。

《歸田錄》:「洪州雙井白芽,製作尤精,囊以紅紗,不過一 二兩,以常茶十數斤養之。」

《老學庵筆記》:「亳州出輕紗,舉之若無,裁以為衣,真若 煙霧。一州惟兩家能織,相與世世為婚姻,懼他人家 得其法也。云自唐以來名家,今三百餘年矣。」

《齊東野語》:紗之至輕者,有所謂輕容,出《唐類苑》云:輕 容,無花薄紗也。王建《宮詞》云:「嫌羅不著愛輕容。」元微 之有寄白樂天「白輕容」,樂天製而為衣,而詩中容字, 乃為流俗妄改為庸,又作庸榕,蓋不知其所出。《元豐 九域志》:「越州歲貢輕容紗五匹」是也。又有所謂方空 者,《漢元帝紀》罷齊三服官,註云:春獻冠幘縱為首服, 紈素為冬服,輕綃為夏服,凡三。師古曰:「縱與纚同,音 山爾反,即今方目紗也。」又後漢建初二年,詔齊相省 「冰紈、方空、縠、吹、綸、絮、紈,素也。冰,言色鮮潔如冰。」《釋名》 曰:「縠綬方空者,紗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 目紗也。」荊公詩云「春衫猶未著,方空者」是也。二紗名 世少知,故表出之。

《松漠紀聞》:「回鶻婦人,以薄青紗羃首,而見其面。」

紗部外編

《齊諧記》:「餘杭縣有一人,姓沈名縱,與父同出,至二更 中,忽見一人著紗幘,披絳綾袍,云是鬥山王鬥山,在 餘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