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辱之。」

《宋書王元謨傳》:「孝武大舉北征,以元謨為寧朔將軍 前鋒。元謨營貨利,一匹布,責人八百梨,以此倍失人 心。」

《南史庾域傳》:「長沙王為益州,域隨為懷寧太守。罷任 還家,妻子猶事井臼,而域所衣大布,餘俸專充供養。」 《梁書王僧孺傳》:「僧孺除游擊將軍,兼御史中丞。僧孺 幼貧,其母鬻紗布以自業,嘗攜僧孺至市,道遇中丞 鹵簿,驅迫溝中。及是拜日,引騶清道,悲感不自勝。」 《南史宗室傳》:「鄱陽忠烈王恢為郢州刺史,境內大寧, 時」有進筒中布者,恢以奇貨異服,即命焚之。於是百 姓仰德。

《梁四公記》:梁天監中,有蜀闖䨲杰、䴬䵎、仇䏿四公謁 武帝。杰公嘗與諸儒語及方域間歲,海南商人齎火 浣布三端,帝以雜布積之,令杰公以他事召至於市 所。杰公遙識曰:「此火浣布也,二是緝木皮所作,一是 續鼠毛所作。」以詰商人,具如所說。

《陳書姚察傳》:察自居顯要,一不交通。嘗有私門生不 敢厚餉,止送南布一端,花練一匹。察謂之曰:「吾所衣 著,止是麻布蒲練,此物於吾無用。既欲相款接,幸不 煩爾。」此人遜請,猶冀受納,察厲色驅出,因此伏事者 莫敢餽遺。

《北史魏鄭羲傳》:羲孫述祖為光州刺史。有人入市盜 布,其父怒曰:「何負吾君!」執之以歸首,述祖特原之,自 是境內無盜。

《隋書文帝紀》:「開皇十五年夏,相州刺史豆盧通貢綾 文布,命焚之於朝堂。」

《大業拾遺錄》:「七年十二月,朱寬征琉球國還,獲男女 千餘人,并雜物產,與中國多不同。緝木皮為布,甚細, 而幅闊三尺二寸。亦有細班布,幅闊四尺許。」

《唐書南蠻傳》:「貞觀時,王頭黎獻朝霞布。」

《舊唐書太宗紀》:「貞觀十八年,命將征遼東,安州人彭 通請出布五千匹,以資征人。上喜之,比於漢之卜式, 拜為宣義郎。」

《六帖》:「唐開元初,日本栗由復朝請從諸儒受經,詔四 門助教趙元默即鴻臚為師,獻元默大幅布。」

《唐書隱逸傳》:「張志和嘗欲以大布製裘,嫂為躬績織, 及成衣之,雖暑不解。」

《郭子儀傳》:「子儀封汾陽郡王,屯絳州。時帝引至臥內, 賜布九萬匹。」

《玉泉子》:夏侯孜為左拾遺,常著桂管布衫朝謁。開成 中,文宗無忌諱好文,問孜:衫何太麤澀,具言桂管產 此布厚可以御寒。他日,上問宰相:「朕察拾遺夏侯孜, 必貞介之士。」宰相曰:「其行今之顏冉。」上嗟嘆,亦效著 桂管布。滿朝皆倣之,此布為驟貴也。

《宋史哲宗紀》:元祐四年十一月,「敕溪洞彭儒武等進 溪洞布。」

《食貨志》:「紹興二十年,詔廣西折布錢,因張浚增至兩 倍以上,今減作一貫文折輸。」

布部雜錄

《易經說卦傳》:「坤為布。」《正義》曰:「取其地廣載也。」大全徐 氏曰:動闢而廣,故「為布。」吳氏曰:旁有邊幅而中平廣 也。

《禮記·玉藻》:「年不順成,君衣布搢」本。

《荀子》:「璇玉瑤珠,不知佩也;雜布與錦,不知異也。」 《史記。貨殖傳》:「筋角丹沙千斤,其帛絮細布千鈞,文采 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榻布」,粗厚之布也。

《漢書食貨志》:「凡浮游無事,出夫布一匹。」

《越絕書》:「白越,細布也。」

《淮南子說山訓》:「鄉者其人見彈而求鶚炙,見卵而求 晨夜,見黂而求成布,雖其理哉,亦不病暮象解其牙, 不憎人之利之也。」

《說林訓》:「曹氏之裂布蛷者貴之,然非夏后氏之璜。」 楚人命名為「曹」,今俗間以始織布繫著其旁,謂之曹 布。燒以傅蝫,蛷瘡則愈,故蛷者貴之。璜以發眾,國家 之寶,故曰「然,非夏后氏之璜也。」

《十洲記》:「炎洲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毛長 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許,晦夜即見此山林 乃是此獸光照,狀如火光相似。取其獸毛以緝為布, 時人號為『火浣布』」,此是也。國人衣服垢污,以灰汁浣 之,終無潔淨。惟火燒此衣服,兩盤飯間振擺,其垢自 落,潔白如雪。亦多仙家。

《說苑墨子》曰:「古有用無文者,禹是也,土階三等,衣裳 細布。當此時,黼黻無所用,務在堅完。」

《後漢書南蠻傳》:「秦惠王併巴中,以巴氏為蠻夷君長, 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長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