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太平御覽》,張敞為京兆尹,長安遊徼,受贓布,罪名已 定。其母年八十,守遺腹子,詣敞自陳,願乞一命。敞多 其母守節而出,教更量所受布,狹幅短,度中疏虧二 尺價值五百,由此得不死。

《後漢書馬援傳》:「公孫述稱帝於蜀,援往觀之,述為制 都布單衣。」《東觀記》曰:「都」作荅。《史記》曰:「荅布千匹。」《前 書音義》曰:「荅布,白疊布也。」何承天《纂文》曰:「都、致、錯履、 無極」,皆布名。

《後漢書。獨行傳》:「陸續,字智初,會稽吳人也。世為族姓。 祖父閎,字子春,建武中為尚書令。美姿貌,喜著越布 單衣,光武見而好之,自是常敕會稽郡獻越布。」 《郅惲傳》:「惲為上東城門侯。帝嘗出獵,車駕夜還,惲拒 關不開,帝令從者見面於門間,惲曰:『火明遼遠,遂不 受詔。帝乃迴,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賜布百匹 馬』。」《皇后紀》:「后賜諸貴人有白越三千端。」《白越》,越布 也。

《東觀漢記》:廉范年十五,入蜀迎母喪,及到葭萌渡,船 沒幾死。太守張穆持筒中布數篋與范,范曰:「石生堅, 堅生香,前後相違,不忍行也。」遂不受。

永平中,衛尉馬廖以布三千匹私贍三輔,衣冠知與 不知,莫不畢給。

建初元年,詔賈逵入北宮虎觀、南宮雲臺講《左氏傳》, 又使發出《左氏》大義長於二傳者。書奏,上嘉之,賜布 五百匹,衣一襲。

《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二年夏,詔令天下大酺五日,賜 公卿已下錢帛各有差。及洛陽人當酺者布,戶一匹, 城外三戶共一匹。賜博士弟子員見在太學者布,人 三匹。」

《三國·魏志齊王芳紀》《傅子》曰:漢桓帝時,大將軍梁 冀以火浣布為單衣,常大會賓客。冀陽爭酒,失杯而 污之。偽怒,解之曰:「燒之布,得火,赫然,如燒凡布,垢盡 火滅,粲然潔白,若用灰水焉。」

《後漢書楊璇傳》:「靈帝時,璇為零陵太守。時蒼梧、桂陽 猾賊相聚,吏人憂恐。璇乃特制馬車數十乘,以排囊 盛石灰於車上,繫布索於馬尾,順風鼓灰,賊不得視, 因以火燒布,布然馬驚,奔突賊陣,群盜破散。」

《魏志董卓傳》《獻帝紀》曰:「卓獲山東兵,以豬膏塗布 十餘匹,用纏其身,然後燒之,先從足起。」

《後漢書董卓傳》:王允與呂布及僕射士孫瑞謀誅卓。 有人書「呂」字於布上,負而行於市,歌曰:「布乎!」有告卓 者,卓不悟。王允乃與士孫瑞密表其事,使瑞自書詔 以授布。布持矛刺卓,趣兵斬之。

《先賢行狀》:國中有盜牛者,牛主得盜者曰:「我邂逅迷 惑,從今以後將改過,幸無使王烈聞之。」人有以告烈 者,烈以布一端遺之曰:「是知恥惡,知恥惡則善心將 生。故與之勸為善也。」

《廣州先賢傳》:「丁密,蒼梧廣信人也。清貧高節,非家織 布不衣。」

《魏略》:「皇甫隆為燉煌太守。燉煌婦人作裙,率縮如羊 腸,用布一匹。隆禁止之,所省復不貲。」

《搜神記》:「崑崙之墟有炎火之山,山上有鳥獸草木,皆 生於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則 其鳥獸之毛也。漢世西域皆獻此布,中間久絕。至魏 初時,人疑其無有。文帝以為火性酷烈,無含生之氣, 著之《典論》,明其不然之事,絕智者之聽。及明帝立,詔 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刊石於廟門 之外及太學。與《石經》並以永示來世。」至是西域使至。 而獻火浣布焉。於是刊滅此論。而天下笑之。

《拾遺記》:「晉太康中,有羽山之民獻火浣布。前虞舜時 獻黃布,漢末獻赤布,梁冀製為衣。」

《晉書王戎傳》:「戎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賂戎筒中細 布五十端,為司隸所糾,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然議 者尤之。」

《十六國春秋》:「光祿大夫傅祇、太常摯虞遺張軌書,告 以京師饑。軌即遣參軍杜勳獻毯布三萬匹。」

《郭子》劉道貞常為徒,扶風王以五匹布贖之,既而用 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談。

《晉書。元帝紀》:帝性簡儉沖素。有司嘗奏太極殿廣室 施絳帳。帝曰:「《漢文集》上書,皁囊為帷。」遂令冬施青布, 夏施青絲帷帳。

《謝尚傳》:尚督江夏、義陽隨三郡軍事,始到官,郡府以 布四十匹為尚作烏布帳,尚壞之,以為軍士襦褲。 俗說桓豹奴善乘騎,亦有極快馬,有一諸葛郎,自云 能走與馬等。桓車騎以百匹布置埒,令豹奴乘馬,諸 葛競走,先至者得布便俱走。諸葛桓與馬齊,欲至埒 頭,去布三尺許,諸葛一躍坐布上,遂得之。

《笑林》:沈珩弟峻,字叔山,有名譽而性儉恡。張溫使蜀, 入內良久,出語溫曰:「向擇一端布,欲以送卿,而無麤 者。」溫嘉其能顯非。

《燕書》:「宋該字宜弘,為右長史。太祖會群僚,以該性貪, 故賜布百餘匹,令負而歸,重不能勝,乃至僵頓,以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