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滿一枚,書題遺之曰:「夫人無幽顯,道在則為尊,雖生

芻之賤也,不能脫落君子,故贈君生芻一束。詩人所 謂生芻一束,其人如玉。」五絲為䌰,倍䌰為升,倍升為 倍。為紀,倍紀為緵,倍緵為襚,此自少之多,自微 至著也。士之立功勳,效名節,亦復如之。勿以小善不 足修而不為也,故贈君《素絲》一襚。《撲滿》者,以土為器, 以蓄錢具,其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土,粗物也, 錢,重貨也,入而不出,積而不散,故撲之上有聚斂而 不能散者,將有撲滿之敗,可不誡歟?故贈君《撲滿》一 枚。猗嗟盛哉。山川修阻,加以風露。次卿足下,勉作功 名。竊在下風。以俟嘉譽。弘答,爛敗不存。

謝承《後漢書》:丹陽方儲為郎中,章帝使文郎居左,武 郎居右,儲正住中,曰:「臣文武兼備,在所施用。」上嘉其 才,以繁亂絲付儲使理,儲拔佩刀三斷之,對曰:「反經 任勢,臨事宜然。」

袁宏《漢記郭泰傳》:「童子魏照求入其房,供給灑掃。泰 曰:『當精義講書,何來相近』?照曰:『經師易獲,人師難遭。 欲以素絲之質,附近采藍』。」

賈氏《說林》:蠶最巧作繭往往遇物成形。有寡女獨宿, 倚枕不寐,私於壁孔中視鄰家蠶箔,明日繭多類之, 雖眉目不甚悉,而望去隱然似愁女。蔡邕見之,厚價 市歸,繅絲製琴絃,彈之有憂愁哀慟之音。問女琰,琰 曰:「此寡女絲也。」

《魏略》:「文帝欲受禪,野蠶成絲。」

《晉書山濤傳》:「初,陳郡袁毅嘗為鬲令,貪濁而賂遺公 卿,以求虛譽,亦遺濤絲百斤。濤不欲異於時,受而藏 於閣上。後毅事露,檻車送廷尉。凡所受賂,皆見推檢。 濤乃取絲付吏,積年塵埃,印封如初。」

《晉陽秋》:武帝時,有司奏以青絲為牛靷。詔以青麻代 之。

王隱《晉書》:呂光竊號河右,中書監張資病,光博營救 療。有外國道人羅義,云能差資病,光喜,給賜甚重。鳩 摩羅什知義誑詐,告資曰:「義不能為益,徒煩費耳。冥 運雖隱,可以事試也。」乃以五色絲作繩結之,燒為灰 末,投水中,灰若出水還成繩者,病不可愈。須臾,灰聚 浮出,復為繩。義療果無效,少日資亡。

《南史循吏傳》:「傅琰為山陰令,有賣針賣糖老姥爭團 絲,來詣琰,琰挂團絲於柱鞭之,密視有鐵屑,乃罰賣 糖者。」

《梁四公記》:「扶桑國貢黃絲三百斤,即扶桑蠶所吐桑 灰汁所煮之絲也。帝有金罏,重五十斤,繫六絲以懸 罏,絲有餘力。」

《北史。齊文宣帝紀》:神武嘗令諸子各理亂絲,帝獨抽 刀斬之,曰:「亂者須斬。」神武以為然。

《北齊書張亮傳》:亮拜大中大夫,薛淑嘗夢亮於山上 挂絲,以告亮,且占之曰:「山上絲,幽字也。君其為幽州 乎?」數月,亮出為幽州刺史。

《雲仙雜記》:杜甫寓蜀,每蠶熟,即與兒躬行而乞曰:「如 或相憫,惠我一絲兩絲。」

《珍珠船》,天寶中,異國獻軟玉鞭,屈之首尾相就,舒之 則勁直如繩。乃以聯蟬繡為袋,碧蠶絲為鞘。碧蠶絲, 彌羅國所貢,自然碧色,縱之一尺,引之一丈。

《杜陽雜編》:上嘗幸興慶宮,於複壁間得寶匣,匣中獲 玉鞭,鞭末有文曰「軟玉鞭。」即天寶中異國所獻,光可 鑑物,節文端妍,雖藍田之美不能過也。屈之則頭尾 相就,舒之則勁直如繩,雖以斧鑕鍛斫,終不傷缺。上 嘆為異物,遂命聯蟬繡為囊,碧玉絲為鞘。碧玉蠶絲, 即永泰元年東海彌羅國所貢云。其國有桑,枝幹盤 屈,覆地而生,大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百畝。其上有 蠶,可長四寸,其色金,其絲碧,亦謂之「金蠶絲。」縱之一 尺,引之一丈,撚而為鞘,表裏通瑩,如貫瑟瑟,雖併十 夫之力,挽之不斷。為琴瑟絃,則鬼神悲愁忭舞。為弩 絃,則箭出一千步,為弓絃,則箭出五百步。上令藏之 於內府。至朱泚犯禁,闈其鞭,不知所在。

《宋史荊罕儒傳》:「罕儒歷青州兵馬鈐轄。罕儒雖不知 書,好禮接儒士。進士趙保雍登科覆落,客遊海陵,罕 儒問其所欲,保雍以將歸京師,且言緣江榷務以絲 易茗,有厚利。」罕儒立召主藏奴,令籍藏中絲,得四千 餘兩,盡以與之。

《元史成宗紀》:「大德九年三月,給還安西王積年所減 歲賜絲一萬一千九百斤。」

《武宗紀》:「至大元年三月,建興聖宮,給絲二萬斤。」

絲部雜錄

《禮記月令》:季春之月,蠶事既畢,分繭稱絲,效功 《內則》:「子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

《少儀》:「國家靡敝,則君子不履絲。」

《左傳·隱公四年》:公問于眾仲曰:「衛州吁其成乎?」對曰: 「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成公九年》,君子曰:「《詩》曰:『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逸詩》 也。

《春秋考異郵》:「四月蠶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