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114

此页尚未校对

《後漢書。董卓傳》:「呂布斬卓,長安中士女賣其珠玉,市 酒肉,相慶者,填滿街肆。」

《三國·魏志武宣卞皇后傳》《魏書》曰:后性儉約,不尚 華麗,無文繡珠玉,器皆黑漆。太祖嘗得名璫數具,命 后自選一具,后取其中者。太祖問其故,對曰:「取其上 者為貪,取其下者為偽,故取其中者。」

《蘇則傳》:則拜侍中。文帝問則曰:「前破酒泉張掖,西域 通使燉煌,獻徑寸大珠。可復求市益得否。」則對曰:「若 陛下化洽中國,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 足貴也。」帝默然。

《魏文帝集》終制:「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匣,諸愚 俗所為也。」

《魏志田豫傳》:「豫為汝南太守。太和末,公孫淵以遼東 叛,帝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諸軍,假節往討之。初,青州 刺史程喜內懷不服,軍事之際,多相違錯。喜知帝寶 愛明珠,乃密上豫雖有戰功,而禁令寬弛,所得器仗 珠金,甚多放散,皆不納官,由是功不見列。」

《倭人傳》:「女王壹與遣大夫率善等,貢白珠五十孔,青 大句珠二枚。」

《吳志孫權傳》:嘉禾四年秋,魏使以馬求易珠璣。權曰: 「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馬,何苦而不聽其交易?」 《蜀志宗預傳》:「預為屯騎校尉,東聘吳,孫權捉預手,涕 泣而別曰:『君每銜命結二國之好,今君年長,孤亦衰 老,恐不復相見,遺預大珠一斛』。」

《吳錄·地理志》:「袁博字君遊,為淮陵長。其女得壞牆中 璫珠百餘,博封上之,詔以賜博。」

《王朗雜事》:「焦生乞恩辭,生未有婦,從烏桓贖李娥為 妻,與耳中金璫一雙,珠四枚,璫二雙,珠三十雙,合中 真珠一升。」

王隱《晉書》武帝詔曰:「御府內省珠玉玩好之物,皆以 賜王公也。」

《衛玠別傳》:「驃騎王武子,君之舅也。常與君同遊,語人 曰:『昨日與吾外甥並坐,冏若明珠之在我側,朗然來 映人』。」

《雲仙雜記》:「王武子以九芒珠穿為紉索,編華架用之, 每月洗以鯉魚涎。」

盧、綝四王起事,張方劫帝西遷。國家有寶物,詔石將 軍載之,於是放軍人八千餘人,三日輦之,尚不缺角 真珠百餘斛。

惠帝遷長安,時洛陽御府有《大璫珠》百餘斛。

《拾遺記》:石崇侍人美艷者數千人,使數十人各含異 香,行而語笑,則口氣從風而颺。又屑沈水之香如塵 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百琲, 有跡者節其飲食,令身輕弱。故閨中相戲曰:「爾非細 骨輕軀,那得百琲真珠。」

石虎於太極殿前起樓,高四十丈,結珠為簾,垂五色 玉珮,風至鏗鏘,和鳴清雅。盛夏之時,登高樓以望四 極,奏金石絲竹之樂,以日繼夜。於樓下開馬埒射場, 周迴四百步,皆文石丹沙及彩畫。

《晉書苻堅載記》:「堅自平諸國之後,國內殷實,遂示人 以侈,懸珠簾於正殿,以朝群臣,宮宇車乘,器物服御, 悉以珠璣琅玕、奇寶珍怪飾之。尚書郎裴元略諫曰: 『臣聞堯舜茅茨,周卑宮室,故致和平,慶隆八百。始皇 窮極奢麗,嗣不及孫。願陛下則采椽之不琢,鄙瓊室 而不居,敷純風於天下,流休範於無窮,賤金玉,珍穀 帛,勤恤人隱,勸農課桑。捐無用之器,棄難得之貨,敦 至道以勵薄俗,修文德以懷遠人。然後一軌九州,同 風天下。刑措既登,告成東嶽。蹤軒皇以齊美,哂二漢 之徙封,臣之願也』。」堅大悅,命去珠簾。以元略為諫議 大夫。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錄》曰:「建元十年正月,懸珠簾 於正殿。」

《搜神記》:「噲參養母至孝,曾有元鶴為弋人所射,窮而 歸參,參收養療治其瘡,愈而放之。後鶴夜到門外,參 執燭視之,見鶴雌雄雙至,各銜明月珠以報參焉。 晉令士卒百工,不得服真珠璫珥。」

《宋書天文志》:「文帝詔太史令錢樂之作小渾天,安二 十八宿中外宮,以白黑珠及青黃三色為三家星,日 月五星悉居黃道。」

《南越志》:「端溪俚人岑班入山遇一寶珠,徑五寸,取還, 夜光明照燭,俚人甚懼,以火燒之,雖小損,猶照一室。」 《梁書虞寄傳》:「寄起家梁宣城王國左常侍,大同中,嘗 驟雨,前殿往往有雜色寶珠,梁武觀之,甚有喜色,寄 因上《瑞雨頌》。帝謂寄兄荔曰:『此頌典裁清拔,卿家之 士龍也。將如何擢用?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 申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

《魏書趙柔傳》:「柔少以德行才學知名,後為河內太守。 嘗在路得人所遺金珠一貫,價直數百縑,柔呼主還 之。」

《畢眾敬傳》:眾敬為兗州刺史,徵還京師,後以篤老乞 還桑梓,朝廷許之。眾敬臨還,獻真珠璫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