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雪彩環身。當太陽之益照,射眾象而驚新。虛白無瑕, 粲瓊華而納景。清規半溼,炯冰狀而流津。足使居常 者駭異,輕薄者居厚。瞪睢盱之拙目,鉗胡盧之笑口, 不待驪龍之睡,無勞巨蚌之剖,超萬頃而一合,由素 無而忽有。彼非他能,道在至信,苟志氣之克專,實人 靈之與進,脫用心之疑惑,必在物而多吝。故事無可 否,精求乃獲,泉非合浦,尚謂出其明珠;地比荊山,固 可營其拱璧。彼移山於海,飲羽於石,皆非自然之致 力,繄敢而後適。

《珠還合浦賦》以不貪為寶神物自還為韻
陸復禮

珠行藏兮與道為鄰,政善惡兮感物生神。私以務貪, 必去土而匿耀;光之崇儉,則還浦而歸淳。我政無累, 匪求而至,宛若中流,昭然明媚,對三光而分色,契一 德而潛致。盈虛無朕,不隨月魄。以哉生;往返有孚,殊 異奔星之出,使徒見其表,跡罔知其奚自。睹映水之 新規,謂沈泉之初棄。為人利也,且一貫以稱珍;與眾 「共之,雖十斛而不匱。」然知此珠之感,唯政是隨。當政 至而則至,偶俗離而則離。人而無道兮不去何以?人 而有德兮不復何為?止舊浦而可採,同暗投而在斯。 質若纍纍,疑點綴於霄漢;色仍皎皎,終炫燿乎漣漪。 且夫彼邦政悖,我則為不居之物;彼邦政閒,我則能 應道而還。豈專巨蚌是剖,實惟無脛而走,將不貪以 共存,非甚愛之能守。浦之不吝,任變化以往還;珠之 圓來,辨政理之姦不。誠可以孚明可以久。處泥沙而 有光,知進退而不苟。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龍頷;報 德弘多,奚猶得之於蛇口。其來也所以輔正,其去也 所以戒貪。警循良之夕惕,俾傲狠以知慚。勿以珠為 蘊蓄,勿以珠為珍好。且還浦而難期,且離邦而難寶。 將守之而勿失,在閑邪以存道。

《珠還合浦賦》以不貪為寶神物自還為韻
令狐楚

物之多兮珠為珍,通其貨而濟乎人。纔披沙以皛耀, 俄錯彩以璘玢。避無厭之心,去在他境;歸克儉之政, 還乎舊津。繇是觀德,孰云無神?相彼南州,昔無廉吏。 富期潤屋,貪以敗類。孤漢主析珪之恩,奪蒼梧易米 之利。濫源既啟,真質斯閟。從予舊而不遐,諒天視兮 有自。孟君來止,惠政潛施。欲不欲之欲,為無為之為。 不召其珠,珠無脛而至;不移其俗,俗如影之隨。爾其 狀也,上掩星彩,遙迷月規。粲粲離離,與波逶迤。乍入 潭心,時依浦口。驚泉客之初泣,疑馮夷之始剖。依於 仁里,天亦何言?富彼貪夫,神之所不。沙下兮泥間,韜 光而自閑。映石華之皎皎,雜魚目之鰥鰥。豈比黃帝 之使罔象,元珠乃得;藺生之詭秦主,荊玉斯還。繇是 發潤洲蘋,增輝岸草,水容益媚,澤氣彌好。川實效珍, 地寧愛寶。隱見諒符乎龍躍,虧全非繫乎蚌老。豈惟 彰太守之深仁,可以表天子之至道。觀夫杲耀外澈, 英華內含。飾君之履兮豈不可,照君之車兮豈不堪。 猶未遭於采拾,尚見滯於江潭。雖舊史之錄,與前賢 之談,終思入掬以騰價,永得書紳而厲貪。於惟明時, 不貴異物。徒飭表者招累,而握珍者難屈。是珍也,居 下流而委棄,歷終歲而堙鬱。望高鑒兮闇投,幸餘波 之洗拂。

《明珠賦》
王奉珪

「歷眾珍以探美,惟明珠之獨妍。自然虛靜,不假雕鐫。 光熠熠以照物,勢規規而抱圓。西山之下,隨珠星而 隱見;東海之上,逐明月而虧全。故能色奪瑠璃,光射 金玉。鮫人泣吳江之際,遊女弄漢皋之曲。在蜀郡而 浮青,居石家而自綠。無脛而至,有感必通。去映魏車 之乘,來還合浦之中。垂輕簾而璀璨,綴蛛網之玲瓏。」 然明鑒不渝,奇如何賞?觀之則符彩溢目,捧之則分 明盈掌。使野客取於驪龍,仙帝歸之象罔,豈直水懷 川媚,夜光晨朗而已哉?偉夫宛轉周流,通冥洞幽,物 有求於我,我於物無求。是則文魚謝恩,將我酬於漢 室;靈蛇報德,將我答於隨侯。則知珠之為用久矣,為 用深矣。一丸則鶴贈於噲參,九曲乃蟻穿於夫子。所 貴藏於寶匣,不可避於金市。有被褐之士,懷而不厭, 敢向君以暗投,請不驚於按劍者也。

《海客探驪珠賦》以上下其手擘波及龍為韻
張隨

靈海洶洶。爰有泉兮,其深九重。中有明珠,上蟠驪龍。 難犯之物兮不可觸,希代之寶兮不可逢。矧𣽂淪之 莫究,曷揭厲之能從?爰有海客,賁然來適。利實誘衷, 舉無遺策。乃顧而言曰:「見機而作,不索何獲?我心苟 專,而至寶可取;我力苟定,而洪波可擘。既覽川媚之 容,遂探夜光之魄。伊彼勇者,吁可駭也。俯身於碧沙」 泉底,揮手於驪龍頷下。所謂明淺深,斷取捨而已。觀 其發跡潛往,澄神默想,俄徑寸以盈握,倏光輝而在 掌。初解磧礫,訝潭下星懸;稍出漣漪,謂川旁月上。鄙 鮫人之慷慨,殊赤水之罔象。然則冒險不疑,懷貪不 思。幸竊其寶,幸遭其時。向使龍目不寐,龍心是欺,則 必奪爾魄,啖爾肌,救蒼黃之不暇,何採掇而得之?想 夫人不亦危矣;驗乎事,良亦淒其。則知計非爾久,利 非爾有。必以其道,亮自至而無脛;是忽其生,奚獨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