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5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六十二卷目錄

 書札部紀事

文學典第一百六十二卷

書札部紀事

《左傳》襄三年,晉侯之弟揚干亂行於曲梁,魏絳戮其 僕。晉侯怒,謂羊舌赤曰:「合諸侯以為榮也。揚干為戮, 何辱如之?必殺魏絳,無失也。」對曰:「絳無貳志,事君不 辟難,有罪不逃刑,其將來辭,何辱命焉?」言終,魏絳至, 授僕人書,將伏劍,士魴、張老止之。公讀其書曰:「日君 乏使,使臣斯司馬。臣聞師眾以順為武,軍士有死無 犯為敬。君合諸侯,臣敢不敬?君師不武,執事不敬,罪 莫大焉。臣懼其死,以及揚干,無所逃罪。不能致訓,至 於用鉞,臣之罪重,敢有不從,以怒君心?請歸死于司 寇。」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親愛也。吾子之討,軍禮也。 寡人有弟,弗能教訓,使干大命,寡人之過也。子無重 寡人之過,敢以為請。」晉侯以魏絳為能,以刑佐民矣。 反役,與之禮食,使佐新軍。張老為中軍司馬,士富為 𠋫奄。 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二 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 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 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諸侯之 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 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將焉用 賄?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 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詩》云:「樂只君子,邦家之 基。」有令德也夫!上帝臨女,無貳爾心,有令名也夫!恕 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毋寧使 「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齒以焚 其身,賄也。」宣子說,乃輕幣。

襄三十一年十二月,北宮文子相衛襄公,以如楚、宋 之盟故也。過鄭,印段迋勞于棐林,如聘禮而以勞辭。 文子入聘,子羽為行人,馮簡子與子太叔逆客,事畢 而出,言於衛侯曰:「鄭有禮,其數世之福也。其無大國 之討乎?《詩》云:『誰能執熱,逝不以濯』。禮之于政,如熱之 有濯也。濯以救熱,何患之有?」子產之從政也,擇能而 「使之。」馮簡子能斷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孫揮能 知四國之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貴賤、能否, 而又善於辭令。裨諶能謀,謀於野則獲,謀於邑則否。 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產乃問四國之為於子羽,且 使多為辭令,與裨諶乘以適野,使謀可否,而告馮簡 子使斷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應對賓客,是 以鮮有敗事,《北宮文子》所謂「有禮」也。

昭六年三月,鄭人鑄刑書。叔向使詒子產書曰:「始吾 有虞於子,今則已矣。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 民之有爭心也。猶不可禁禦。是故閑之以義,糾之以 政,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為祿位以勸其 從,嚴斷刑罰以威其淫。懼其未也。故誨之以忠,聳之 以行,教之以務,使之以和,臨之以敬,涖之以彊,斷之 以剛,猶求聖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長,慈惠之師, 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禍亂。民知有辟,則不忌 於上,並有爭心以徵於書,而徼幸以成之,弗可為矣。」 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 而作《九刑》。三辟之興,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鄭國,作封 洫,立謗政,制參辟,鑄刑書,將以靖民,不亦難乎?《詩》曰: 「儀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儀刑文王,萬邦作 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于書,錐 刀之末,將盡爭之,亂獄滋豐,賄賂並行。終子之世,鄭 其敗乎!肸聞之,國將亡,必多制。其此之謂乎!復《書》曰: 若吾子之言,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既不 承命,敢忘大惠。

《孔叢子·雜訓篇》:子思在魯,使以書如衛問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伏讀,然後與使者宴,遂為復書。返,中庭北 面再拜,以授使者,既受書,然後退。使者還魯,問子思 曰:「『吾子堂上南面立,授臣書,事畢,送臣。子上中庭拜, 受臣書而不送,何也』?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 之,賓也』。」

《韓子》:鄭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火不明,因謂持燭者 曰「舉燭」,而誤于書中云「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國受書 而悅之曰:「舉燭高明者,舉賢而任之,因以之治也。」 《史記·魯仲連傳》: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將 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 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 燕將書。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預不能自決。欲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