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5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幣,止二千萬,時南北方休息也。開禧兵興,增至一億 四千萬矣。紹定有事山東,增至二億九千萬矣。議者 徒患楮窮而弗懲兵禍。姑以今之尺籍校之,嘉定增 至二十八萬八千有奇,用寡謀之人,試直突之說,能 發而不能收,能取而不能守。今無他策,核軍實,窒邊 釁,捄楮幣第一義也。」又言:「修內司營繕,廣內帑,宣索 多厚施緇黃,濫予嬪御,若此未嘗裁撙,徒聞有括田、 榷鹽之議者。向使二事可行,故相行之久矣。更化伊 始,柰何取前日所不屑行者而行之乎?」又因楮以及 時事,言:「君子之類雖進而其道未行,小人之跡雖屏 而其心未服。」真德秀病危,聞邁所對,善之。

《潘牥傳》:「牥字庭堅,福州閩人。端平二年策進士,牥對 曰:『陛下承休上帝,皈德匹夫,何異為人子孫,身荷父 母劬勞之賜,乃指豪奴悍婢為恩私之地,欲父母無 怒,不可得也』。又曰:『陛下手足之愛,生榮死哀,反不得 視士庶人。此如一門之內,骨肉之間,未能親睦,是以 僮僕疾視,鄰里生侮。宜厚東海之恩,裂淮南之土,以 致人和』」,時對者數百人,庭堅語最直。會殿中侍御史 蔣峴劾方大琮、劉克莊、王邁前倡異論,并誣牥姓同 逆賊,策語不順,請皆論以漢法。牥調鎮南軍節度推 官。

《王應麟傳》:帝御集英殿策士,召王應麟覆考。考第既 上,帝欲易第七卷,寘其首。應麟讀之,乃頓首曰:「是卷 古詣若龜鑑,忠肝如鐵石,敢為得士賀。」遂為首,乃文 天祥也。

《老學庵筆記》:「國初舉人對策,皆先寫策題,然策題不 過一二十句。其後策題寖多,而寫題如初,舉人甚以 為苦。慶曆初,賈文元公為中丞,始奏罷之。」

《澠水燕談錄》:嘉祐中,蘇轍舉賢良對策,極言闕失。其 略云:「聞之道路,陛下中宮貴姬至以百數,歌舞飲酒, 歡樂失節,坐朝不聞咨謨,便殿無所顧問。」考官以上 無此事,轍妄言欲黜之。仁宗曰:「朕設制舉,本待敢言 之士,轍小官,如此直言,特與科名。」

《青瑣詩話》:「李先生清臣應進士,中甲科,舉賢良為優 等。方其射策天庭,天子臨軒,虛己待臣,聳觀搖筆,不 踰數刻。落筆萬言,皆出入《九經》,極孔孟之淵源,盡時 政之要道,天下莫不傾其風采,實當世之偉儒也。盛 哉!」

《聞見後錄》:東坡中制科,王荊公問呂申公:「見蘇軾制 策否?」申公稱之,荊公曰:「全類戰國文章,若安石為考 官,必黜之。」

《前定錄補》:邵武俞翁善相術,葉祖洽與邑友上官均 遇翁,翁曰:「狀元榜眼何自來此?」二人曰:「寧有是?」翁曰: 「又同年也。吾為選一題,可預作之。」二人未信,戲曰:「題 目謂何?」翁指高竹之束曰:「當作此。」二人笑而去。熙寧 三年,廷試,罷詩賦論易,以策問祖洽遂首選,均次之, 方悟竹一束,策字也。

《讀書鏡》:陳繹晚為敦朴之狀,時謂之「熱熟顏回。」熙寧 中,台州推官孔文仲舉制科,廷試對策,言時事有可 痛哭太息者,執政惡而黜之。陳繹時為翰林學士,語 於眾曰:「文仲狂躁,乃杜園賈誼也。」

《澠水燕談錄》:熙寧中,孔文仲舉賢良方正,制策入等, 以忤時政,不推恩。孫靖公固言:「科舉徒取一日之長, 言之虛華,不足校矧。制舉本以求直言,豈以忤而黜 之邪?今朝廷以文仲之言足以惑天下,臣恐天下不 惑文仲之言,而以文仲之黜為惑。」

《欒城遺言》:公試進士河南府,問:「三代以禮樂為治本, 刑政為末,後世及之,而不言禮樂之效,與刑政之敝, 其相去甚遠,然較其治亂盛衰,漢文帝、唐太宗海內 安樂,雖三代不能加。今祖宗法令修明,求之前世,未 有治安若今之久者。然而禮樂不如三代,世之治安, 不在禮樂歟?」河南士人皆不能喻此意。司馬溫公問 「如此發策,亦自有說乎?」公曰:「安敢無說?」溫公默然。既 而見文定,文定曰:「策題,《國論》也。」蓋元豐間流俗多主 介甫說,而非議祖宗法制也。

《泊宅編》:崇寧五年長星見。蔡太師斥居浙西,時事小 變,士大夫觀望,或於秉筆之際有向背語。蔡既再相, 門人有張軾者,自潭州教授召赴都堂審獻,乞索天 下學官五年所撰策題,下三省考校,以定優劣。坐是 停替者三十餘人。軾為太學博士,遷司業卒。

長水日抄,賜張九成以下二百五十餘人及第、出身 有差。九成《對策》略曰:「禍亂之作,天所以開聖人。願陛 下以剛大為心,無遽以驚憂自阻。」又曰:「陛下之心,臣 得而知之。方當春陽晝敷,行宮列殿,花氣紛紛,切想 陛下念兩宮之在北,邊塵沙漠,不得共此時和也,其 何安乎!盛夏之際,風窗水院,涼氣凄清,切想陛下念」 兩宮之在北,蠻氈擁蔽,不得共此疏暢也,亦何安乎? 澄江瀉練,夜桂飄香,陛下享此樂時,必曰:「西風淒動, 兩宮得無憂乎?狐裘溫暖,獸炭春紅」,陛下享此樂時, 必曰:「朔風豪勁,兩宮得無寒乎?至於陳水陸,飽珍奇, 必投著而起曰:『鴈粉腥羊,兩宮所不便也。食其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