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1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會大計京官,遂以原官致仕。先是,守仁之門,從遊者 恆數百,其善演《師說》者,推弘綱、廷仁及錢德洪、王畿。 故時人為之語曰:「江有何黃,浙有錢、王。」學士稱廷仁 善山先生,弘綱洛村先生。

魏良政弟良器

按《野史魏良政傳》:「良政字師伊,新建人。王守仁巡撫 江西,與兄良弼及弟良器、良貴咸受學焉。時提學副 使邵銳、巡撫御史唐龍持論與守仁異,數戒諸生守 常業,毋奔謁為虛談,諸生頗多畏避,而良政兄弟獨 不顧,深為守仁所許。然兄弟中惟良政功為尢專,故 聞道最早,為人孝友敦朴,燕居無惰容。嘗曰:『學問要 領既明,其功惟在專一』。」又曰:「不尢人,何人不可處?不 累事,何事不可為?」嘉靖四年舉鄉試第一。未幾卒。良 政居家,兄弟自相師友。既沒,良弼嘗言:「吾夢中每見 師伊,輒流汗浹背。」其為兄敬憚如此。良器字師顏,性 超穎絕人,守仁咸稱之。後守仁歸里,良器從焉。時王 畿為諸生,落魄不羈,見諸往來講學者,輒笑罵之。居 與守仁鄰,不見也。良器多方勸誘,畿佻達自如。一日, 與同門生投壺雅歌,畿過而見之,笑曰:「腐儒亦為是 耶?」良器曰:「吾等為學未嘗迂腐,君第不知耳。」畿自是 稍相暱就,已而有味其言,遂就業守仁之門。良器歸, 主白鹿書院,闡揚師說,生徒數百人皆知王氏學,獨 良器雖從良知,而踐履務平實,學者稱為「藥湖先生。」 及卒,畿懷其恩,每語及,必流涕。良弼以直諫顯,自有 傳。

蔡光

按《汝寧府志》:「蔡光,字汝謙,本饒州人。其大父斌,天順 閒司訓光山,因家焉。季子鳳翹領正德庚午鄉薦,判 順天府,督修祠廟,忤旨廷杖,後遷平陽同知,即光父 也。光生而穎異,十三齡從其父與王文成公論良知, 力行不合,從旁曰:『能行詎非知也』。文成驚歎不已。嘉 靖乙酉舉于鄉,授江華令,禁溺女,毀淫祠,禱泉,泉湧」 禱虎虎伏,政聲為諸邑最。壬申,兩臺疏薦卓異,知州 守銜,調寧遠。入覲,上《安邊四事疏》乞終養,不報。俄以 丁艱歸。復除海州,擢兗州郡丞,尋調臨洮,遂乞身歸。 布袍杖履,深居簡出,惟與諸子弟及同志講學不輟。 其學以靜而入,以敬而存,以無欲而守。一日疾作,衣 冠拜家廟,微吟含笑而逝。邑人為立「默齋先生祠。」所 著有《光山志》《中興頌》諸書若干卷。後以子翰林院檢 討毅中貴,贈奉政大夫。

殷邁

按《江寧府志》:「殷邁,字時訓,一字秋溟,江寧人。少穎敏 端靖。始受書,即有志聖賢之學。二十登鄉薦,肄業南 雍,與江西何善山遊,聞陽明先生學,又從少司成歐 陽南野論道有當於心,以為非靜無以成學,遂屏居 山寺,鍵關默養,多所自得。嘉靖辛丑舉進士,授戶部 主事,以病乞歸,改驗封司,進文選郎中。雖委蛇清要」, 而不耐交接苛禮。進江西左參議,轉貴州提學副使。 中途感疾,遂慨然歸。乃卻掃杜門,一切世好如洗。隆 慶改元,巡方屢薦,除浙江提學副使,進南太僕寺卿。 時太僕寺法弛,釐革雇役冗名、偽票諸弊,著為令,民 力以蘇。辛未,移疾懇辭,賜休沐居里。萬曆改元,江陵 當國,以邁負盛名,欲引以為重。操江都御史王篆迎 江陵意,薦之,邁不應,謂其子慶曰:「江陵橫,終當有禍。 篆非端人,不可與作緣也。」久之,進南太常寺,旋以禮 部右侍郎管南國子祭酒事。累疏乞休,得請,時年六 十有二。自知逝期,獨居一室,戒家人勿前。作偈云:「丈 夫自堂堂,腳底有元路。撒手使歸家,何曾移寸步。」焚 香若假寐而終,蓋幾于委蛻云。邁賦性澹泊,在官什 三,在告什七,澄思靜照,久而有省。自言「一日于幽獨 中,恍惚見良心,始知此心虛融周遍,而身內有形之 心非吾心也。」遠近志於學道者,必推白野先生焉。子 序,嘉靖辛酉舉人。孫薦,亦有聲庠序閒。

謝佑

按《廣東通志》:「謝佑,字天錫,南海人。嘗從陳獻章遊,一 聞主靜肯綮,遂築舍葵山之下,棲焉窶甚,終日而餐, 襪不掩脛,晏如也,塵世名利不少。」《胸臆》。病中嘗寄 友人湛若水詩曰:「生從何處來,化從何處去?化化與 生生,便是真元處。」未幾卒。後若水祠其師於白雲山, 以佑配。

唐音子一麐

按《武進縣志》:「唐音,字希古,少病幾不起,其父已令棄 學業醫,音乃晝夜刻勵不懈,與從父順之同學。既而 聞鄉先生毛古庵憲講學,躬造其門。又聞魏莊渠校 講學于吳,擔簦赴之。時音已領解額,當計偕公車,竟 謝不往。讀書必沈潛玩索,於兩先生,言未愜,不強唯 諾,反覆辯論,期有得。後已謁選,得雞澤令,孤立獨行」, 不肯以上官意指文法緩急為趨向。時上官方欲督 民買馬,又欲為要人建坊,又欲脫巨奸某某于獄,音 皆不聽。督學使者至廣平,諸子咸集,使者告于庭曰: 「諸生何從學聖人乎?學雞澤令耳。」音尋卒于官,貧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