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2 (1700-1725).djvu/49

此页尚未校对

其嘉種矣,又深耕易耨,去其蝥莠,時其灌溉,早作而 夜思皇皇,惟嘉種之是憂也,而後可望於有秋。夫志 猶種也,學問思辨而篤行之,是耕耨灌溉以求於有 秋也。志之弗端,是荑稗也;志端矣而功之弗繼,是五 糓之弗熟,弗如荑稗也。吾嘗見子之求嘉種矣,然猶 懼其或荑稗也;見子之勤耕耨矣,然猶懼其荑稗之 弗如也。夫農,春種而秋成,時也。由志學而至於立,自 春而徂夏也;由立而至於不惑,去夏而秋矣。已過其 時,猶種之未定,不亦大可懼乎!」過時之學,非人一己 百,未之敢望,而猶或作輟焉,不亦大可哀乎!從吾游 者眾矣,雖開說之多,未有出於立志者,故吾於子之 行,卒不能舍是而別有所說,子亦可以無疑於用力 之方矣。

《贈林以吉歸省序》
前人

陽明子曰:「求聖人之學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歟? 天下之人,志輪而輪焉,志裘而裘焉,志巫醫而巫醫 焉。志其事而弗成者,吾未之見也。輪裘巫醫遍天下, 求聖人之學者,閒數百年而弗一二見,為其事之難 歟?亦其志之難歟?弗志其事而能有成者,吾亦未之 見也。」林以吉將求聖人之事,過予而論學。予曰:「子盍 論子之志乎?」志定矣,而後學可得而論。子閩也,將閩 是求,而予言子以越之道路,弗之聽也。予越也,將越 是求,而子言予以閩之道路,弗之聽也。夫久溺於流 俗,而驟語以求聖人之事,其始也,必將有自餒而不 敢當;已而舊習牽焉,又必有自眩而不能決;已而外 議奪焉,又必有自沮而或以懈。夫餒「而求有以勝之, 眩而求有以信之,沮而求有以進之,吾見立志之難 能也已。志立而學半」,四子之言,聖人之學備矣。苟志 立而於是乎求焉,其切磋講明之益以吉自取之,尚 其有窮也哉!見素先生,子諸父也。子歸而以予言正 之,且以為何如?

《書朱守諧卷》
前人

守諧問為學,予曰:「立志而已。」問立志,予曰:「為學而已。」 守諧未達,予曰:「人之學,為聖人也,非有必為聖人之 志,雖欲為學,誰為學?有其志矣,而不日用其力以為 之,雖欲立志,亦烏在其為志乎?故立志者,為學之心 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譬之奕焉,奕者其事也;專心 致志者,其心一也;以為鴻鵠將至者,其心二也;惟《奕 秋》」之「為聽」,其事專也;「思援弓繳而射之」,其事分也;

《答強睿菴侍御》
馮從吾

承教隱居求志,行義達道。夫人之志不同,有志事功 者,有志氣節者,有志道德者。要之道德可以兼事功 氣節,事功氣節不可以兼道德,求志者惟求志。此道 德譬如樹培其根,水濬其源,異日遇事功則事功而 非倚於事功,遇氣節則氣節而非倚於氣節,不患其 華不茂而流不長也。若不辨所求何志,而第曰「求志。」 無論思不出位謂何?竊恐古人亦不若是之憧憧擾 擾矣。昔子路志在強兵,冉求志在足民,公西華志在 禮樂,其志豈不甚偉?不知由志強兵矣,如或知爾,而 畀之足民之任;求志足民矣,如或知爾,而畀之禮樂 之任。赤志禮樂矣,如或知爾,而又畀之強兵之任,三 子者其將何以應之?得非所行者非其所志,而所志 者又非其所行者邪?雖大賢作用,臨時自有轉移,而 要之畢竟有所倚。故夫子獨喟然於春風沂水之點 者,誠進三子之事功氣節於一無所倚之域也,豈徒 與其逍遙曠達而已哉?夫志如三子,而夫子猶進之, 況後世之志事功氣節者,不求進於道德,可乎?不然, 喜談事功氣節而不「信講學,其不為功名客氣所累 者幾希。」鄙見如斯,不知明公以為何如?

志氣部藝文二

《迪志詩》
後漢·傅毅

咨爾庶士,迨時斯勗。日月逾邁,豈云旋復。於穆我祖, 顯於殷國。貳跡《阿衡》,克光其則。咨予小子,穢陋靡逮。 懼我世烈,於茲以墜。於戲君子,無恆自逸。徂年如流, 尟茲暇日。

《述志詩》
仲長統

飛鳥遺跡,蟬蛻亡殼。騰蛇棄鱗,神龍喪角。至人能變, 達士拔俗。乘雲無轡,騁風無足。垂露成幃,張霄成幄。 沆瀣當餐,九陽代燭。恆星豔珠,朝霞潤玉。六合之內, 恣心所欲。人事可遺,何為局促。

《見志詩》
酈炎

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蘭榮一何晚,嚴霜瘁其柯。 文質道所貴,遭時用有嘉。賢才抑不用,遠投荊南沙。 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安得孔仲尼,為世陳四科。」

《矯志詩》
魏·曹植

「芝桂雖芳,難以餌烹。尸位素餐,難以成名。磁石引鐵, 於今不連。大朝舉士,愚不聞焉。抱璧塗乞,無為貴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