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王應麟曰。乾道二年六月,以張行成進《易》可採,除直徽猷閣。行成有《術衍》十八卷,《通變》四十卷。

劉烈虛谷子,解卦《周易》《宋志》三卷。

周必大曰:「廬山太平興國宮後有無心堂,臨流水,道士皆星居。有劉烈者,號虛谷先生,嘗進《易解》云。」 俞琰曰:「劉虛谷非知《易》者也。」 故朱晦庵深詆之。

李衡《周易義海撮要》。《宋志》「十二卷。」

董真卿曰:「刪房氏本為之,而略其半,又有《雜論》,以補《房氏》之闕。」

王日休《龍舒易解》。《宋志》一卷。《準繫易象》二十四 卷。未見

葛立方曰:「虛中著《易論》四十篇,《準繫易象》二十四卷,大率顓以古《易》正文為主,異眾人之所同而味眾人所不味,鉤深致遠,自得於心,豈如前人屋下架屋之比哉!」

林維屏《榕臺易論》。

《閩書》:字邦援,福建人。梁克家判福州,延禮郡庠,講道授業。所著有《易春秋論》,學者稱「榕臺先生。」 按榕臺林氏《易說》有《本論》《六十四卦論》、李氏《學易記》、熊氏《本義集成》,皆嘗引之。

郭彥逢《易辨說》十篇。

周必大曰:廬陵人。自《乾卦》至《繫辭》,皆為訓說。

趙彥真《易集解》五卷。

《陸游志墓》曰:「一名彥能,出宣祖昭武皇帝之後。舉進士,通判袁州,知興化州,未到郡卒。」

黃顏榮《易說》

《閩書》:顏榮字全仁,福清人。著《易》《春秋論語說》,莆人宗之,稱「蘗山先生」 ,林栗傳其學。

蘭廷瑞《漁樵易解》十二卷。

胡一桂曰:「字惠卿。稱白雲溪。《箋釋上下經》六卷、《繫辭》二卷、《說序雜》一卷、《圖說》二卷、《外編》一卷。」 紹興己卯。淳熙己酉。又撰《日月運行二圖說》一篇。

李椿《周易觀畫》:《宋志》三卷。

《宋史》:「李椿字壽翁,洺州永平人。」

朱子曰:侍郎李公翫心於《易》,嘗為上言,「天地變化,萬物終始,君臣父子、夫婦之道,性命之理,幽明之故,死生之說,盡備於《易》,不當求之無父無君之言,以傷俗化。」 其言雖約,功實倍於韓子。至其生平大節,則不惟進退險夷一無可憾,而超然於生死之際,足以明吾道之有人,而信其言之不妄矣。

郭縝《易春秋》二十卷。未見

《閩書》:字天錫,浦城人。上杭簿。留意邵雍象數之學,兼取楊雍所據《烈山易》,以章會統元推之,久而成書,名《易春秋》。按圖布卦,計二十萬言,釐為二十卷,總之以圖。隆興紀元,以其書上,方議推恩而卒。

程大昌《易原》。《宋志》「十卷。」

《中興館閣錄》:「程大昌字泰之,新安人,趙逵榜進士。淳熙二年四月除祕書少監,三年權刑部侍郎。」 按篁墩程氏輯《新安文獻志》載有三篇。

余端禮《周易啟蒙》。

《宋史》:「余端禮字處恭,衢州龍游人。」

高曇《易說》二十卷。

《中興館閣續錄》:「字子雲,長樂人。紹興三十年進士及第。淳熙十三年除祕書郎,轉著作郎。終朝散郎。」

楊簡「《慈湖易解》十卷。」己、《易》。《宋志》一卷。《易學啟 蔽》:未見

《宋史》𥳑字敬仲,以寶謨閣學士、太中大夫致仕。

王炎《讀易筆記》。《宋志》八卷,《通考》九卷。《易》數稽疑。

《館閣續錄》:「王炎字晦叔,徽州婺源人。乾道五年進士及第。慶元五年除著作郎。六年為軍器少監。」 胡一桂曰:「《雙溪讀易筆記》十卷,總說、象例在前,經傳皆有解。」

林栗《周易經傳集解》。《宋志》三十六卷。

《宋史》:「林栗字黃中,福州福清人。」

按:福清林黃中、金華唐與政兩公,皆博通經學,而一糾朱子,一為朱子所糾,其所著《經說》,學者遂置不問,與政之書無復存者。黃中雖有《易解》而流傳未廣,恐終泯沒。然當黃中既逝,勉齋黃氏為文祭之,其略曰:「嗟哉!我公!受天勁氣,為時直臣,玩羲經之爻象,究筆削於獲麟。至其立朝正色,苟咈吾意,雖當世大儒,或」 見排斥,著書立言,苟異吾趣,雖前賢篤論,亦不樂於因循。觀公之過,而公之近仁者抑可見矣。論者固不可以一眚而掩其大醇也。勉齋為文公高第而好惡之,公推許之至若是然,則黃中之《易》,其可不傳抄乎?

袁樞《易學索隱》。《宋志》一卷。《易傳解義》。《周易辨 異》:《易童子問》。

《宋史》:「袁樞字機仲,建安人。」

張栻《易說》十一卷。未見

董真卿曰:「《乾坤闕》學,出五峰胡氏。」 以周、程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