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2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從木,即今榆樹也。後女仙繞宮門種之。時與族雪道 君會於下。使金童講《鏐虹寶典》。

《農桑通訣》:「昔豐沛歲饑,以榆皮作屑煮食之,民賴以 濟。」

榆部雜錄

《公羊傳》昭公二十有五年「夏,有鴝鵒來巢。」按《運斗 樞》云。「有鴝鵒來巢干榆。」此經不言于榆者。欲道來巢 即為異。不假指其處所。

《管子》:「五沃之土,其榆條長。」

《莊子》:「鵲上高城之垝,而巢於高榆之巔。城壞巢折,凌 風而起。故君子之居世也,得時則蟻行,失時則鵲起。」 《鄒子》:「春取榆柳之火。」

《博物志》:「啖榆,則眠不欲覺。」

《劉子》:路側之榆,樵人採其條,近者伐其柯,尺有餘糵, 而為行人所折者,非與人有讎也,然而致寇者,形不 隱也。

夢「書榆火。」君德至也。夢采榆葉。受恩賜也。夢居樹。得 貴官也。夢其葉滋茂。福祿存也。

《補筆談》:「梓榆,南人謂之朴,齊、魯間人謂之駮馬,即梓 榆也。南人謂之朴,朴亦言駮也,但聲之訛耳。《詩》『隰有 六駮』是也。」陸璣《毛詩疏》:「檀木皮似繫迷,又似駮馬。」又 云:「斫檀不諦,得繫迷,繫迷尚可,得駮馬。蓋三木相似 也。」今梓榆皮似檀,以其斑駮似馬之駮者。今解《詩》用 《爾雅》之說,以為獸鋸牙,食虎豹,恐非也。獸,動物,豈常 止於隰者,又與「苞櫟」、「苞棣」,樹檖非類,直是當時梓榆 耳。

《宋史河渠志》:「凡伐蘆荻謂之芟,伐山木榆柳枝葉謂 之梢。」

《爾雅翼》:「秦漢故塞,其地皆榆。榆,北方之木也。」

《毛詩名物解》:「榆瀋滑,故謂之榆。荎榆而有刺,所以為 主。枌榆而已,安可長也?以俞為合,乃卒乎分。夫根如 羒,榆如枌,皆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