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8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十九卷目錄

 桃部紀事二

 桃部雜錄

 桃部外編

草木典第二百十九卷

桃部紀事二

《孫公談圃》:「石曼卿通判海州,以山嶺高峻,人路不通, 略無花卉點綴照映,使人以泥裹桃核拋擲於山嶺 上。不數年間,花發滿山,爛如錦繡。」

《花史》:「蔡君謨水晶枕中有桃一枝,宛如新折。」

《雞肋編》:「范純仁女孫病狂,嘗閉於室中,窗外有大桃 樹一株,花適盛開。一夕斷櫺登木,食桃花幾盡,自是 遂愈。」

《蘇東坡集》:「李公擇與客遊天柱寺還,過司命祠下,道 旁見一桃爛熟可愛,當往來之衝,而不為人之所得, 疑其為真靈之瑞,分食之則不足。眾以與公擇,公擇 不可。時蘇徐二客皆有老母,七十餘,公擇使二客分 之,歸遺其母,人人滿意,過於食桃,此事不可不識也。」 《東坡雜記》:「黃州岐亭有王翊者,家富而好善,夢於水」 邊見一人為人所毆傷,幾死,見翊而號,翊救之得免。 明日偶至水邊,見一鹿為獵人所得,已中幾瘡。翊發 悟,以數千錢贖之。鹿隨翊起居,未嘗一步捨翊。又翊 所居後有茂林果木,一日,有村婦林中見一桃過熟 而絕大,獨在木杪,迺取而食之。翊適見大驚,婦人食 已棄其核。翊取而剖之,得雄黃一塊如桃仁。迺嚼而 吞之。甚甘美。自是斷葷肉。齋居一食。不復殺生。亦可 謂異事也。

《畫史》:徐熙《大小折枝》,吾家亦有,士人家往往見之。翎 毛之倫,非雜玩,故不錄。桃一大枝,謂之「滿堂春色」,在 余家。

《宋史五行志》:紹興二十一年,建德縣定林寺桑生李 實,栗生桃實。占曰:「木生異實國主殃。」

《老學庵筆記》:楊廷秀在高安有詩云:「近紅莫看失燕 支,遠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見桃惟見李,一生不曉退 之詩。」予語之曰:「此意古人已道,但不如公之詳耳。」廷 秀愕然問古人誰曾道?予曰:「荊公所謂『積李兮縞夜, 崇桃兮炫晝』是也。」廷秀大喜曰:「便當增入小序中。」 歐陽公《梅宛陵王文公集》皆有小桃詩。歐詩云:「雪裡 花開人未知,摘來相顧共驚疑。便須索酒花前醉,初 見今年第一枝。」初但謂桃花有一種早開者耳,及遊 成都,始識所謂小桃者,上元前後即著花,狀如垂絲 海棠。曾子固《雜識》云:「正月二十,開天章閣,賞小桃。」正 謂此也。

《齊東野語》:天台營妓嚴蕊字幼芳,色藝冠一時。唐與 正守台日,酒邊嘗命賦紅白桃花,即成《如夢令》云:「道 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 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與正賞之雙縑。」 《茅亭客話》:滕處士昌祐字勝華,所居園中有金桃,深 黃,剖之至核,紅翠如金,味美,為桃之最。

鄭志道《劉阮洞記》:「鳴玉澗之東有塢,植桃數畦,花光 射目,落英繽紛點綴芳草,流紅縹緲隨水而下。此昔 人食桃輕舉之地也,遂名曰『桃花塢』。」

《六朝事跡》:「桃花塢在蔣山寶公塔之西北,舊有桃花 甚盛,今不復存。」

霹靂溝在城東五里。王荊公詩云:「霹靂溝西路,柴荊 四五家。憶曾騎款段,隨意入桃花。」

《西湖志》:包家山多桃花,宋時有匾曰「蒸霞」二月,遊人 最盛,號「小桃源。」董嗣杲詩:「綺霞蒸日透林梢,一簇南 山尚姓包。冷水峪邊苔色老,沖雲樓下樹陰高。園鄰 古道傳耕籍,臺倚青城想拜郊。欲趁桃花尋隱去,關 門無鎖不須敲。」

《金門歲節錄》:「洛陽人家寒食,食桃花粥。」

王維楨《游石城山記》:「茅公嘗與余游石城山中,其時 三月矣,而桃尚未華。茅公訝之而問故,余謂草木期 雖至,猶須日曝之乃發耳。今四面連峰,雲霧恆發其 上,見日最難,桃華能乎?故得日苟先,梅常侵臘。得日 苟後,桃乃失春。斯未足訝也。」

《筆記》:「茅山乾元觀姜麻子,閻蓬頭弟子也。黑夜紉衲, 從揚州乞爛桃核數石,空山月明中種之,不避豺虎。 自茶庵至觀中,有桃花五里餘。」

《長春真人本行碑》:「真人徵赴京師,眷遇至渥,遣中使 賜上林桃,師不食菜果者十餘年矣,至是取其一啗 之,重上賜也。」

《嶧縣志》:「宣德間,王佐令滎澤,奉母宦邸。母病,冬月思 桃。佐虔禱濟瀆神池中,忽浮二桃出,歸奉母,其疾遂 愈,人共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