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9 (1700-1725).djvu/11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公云:「渡海鯨波息,登山豹霧消。」為時激賞。

《宋史于闐國傳》:「元豐八年九月,遣使入貢,使者為神 宗飯僧追福,賜錢百萬,還其所貢師子。」

《吐蕃阿里骨傳》:「紹聖元年,以師子來獻。帝慮非其土 性,厚賜而還之。」

《畫墁錄》:臨江之上一處,當大山中,西望雪山,日晃如 銀,其高無際,出眾山上。居人曰:「此雪山佛居也。」有師 子,人常見之。

韋居聽輿福州,舊有讖云:「師兒走狗吼,狀元在門首。」 皆莫曉。至黃朴賜第之年九日,其家相對,屋上瓦師 墮地,群犬走而吠之,已而黃魁天下。

《癸辛雜識》:「近有貢師子者,首類虎,身如狗,青黑色。宮 中以為不類。所畫者疑非真其入貢之使,遂牽至虎 牢之側,虎見之,皆俯首帖耳不敢動。師子遂溺於虎 之首,虎亦莫敢動也。以此知為真師子焉。」唐閻立本 畫文殊所騎者及世俗所裝戲者為何物,豈所貢者 乃師子之常,而佛所騎者為師子之異品邪?又云:「師 子極多力,十餘人挽之始能動。」

《元史賀勝傳》:「勝入宿衛,帝一日獵還,勝驂乘伶人,蒙 采毳,作師子舞以迎駕輿。象驚奔逸不可制,勝投身 當象前,後至者斷靷縱象,乘輿乃安。勝退,創甚,帝親 撫之,遣尚醫、尚食視護,拜集賢學士,領太史院事,議 賜一品服。」

《輟耕錄》:「國朝每宴諸王大臣,謂之大聚會。是日盡出 諸獸於萬歲山,若虎豹熊象之屬,一一列置訖,然後 師子至。身才短小,絕類人家所畜金毛猱狗,諸獸見 之,畏懼伏俯,不敢仰視。氣之相壓也如此。及各飼以 雞鴨野味之類,諸獸不免以爪按定,用舌去其毛羽, 惟師子則以掌擎而吹之,毛羽紛然脫落,有若燖洗」 者。此其所以異於諸獸也。古云師子吼。蓋不易於吼。 一吼則百獸為之辟易也。

《真臘風土記》:「國主坐處有師子皮一領,乃傮國之寶。」 《四夷考》:「安南王煓死,弟煒代黎季犁𩐠,煒自署國事。 上大怒,以新城侯張輔等二十五將軍出廣西、雲南 兩道討季犁。時賊恃宣、洮、富良諸江為固,築土城備 禦甚嚴。輔攻之,裨將蔡福先登,眾繼之,賊披靡退。驅 象巷戰,遊擊將軍朱廣以畫獅蒙馬,神機銃翼而前」, 象奔,賊大潰,斬獲及蹈藉死者無筭。

《偃曝談餘》:弘治中,西番貢人獅一。番人長與之相守, 夜則同宿於木籠中。又畜二小獸,名曰吼,形類兔,兩 耳尖長,僅長尺餘。獅作威時,即牽吼視之,獅畏服不 敢動。蓋吼溺著體即腐,吼猖獗,又畏雄鴻,引吭高鳴, 吼亦畏服。俗所謂「獅子吼」,非也。

《虎苑》國朝劉太監從西番得一黑驢進上,能一日千 里。善鬥虎,取虎城牝虎與鬥,一蹄而斃。又鬥牡虎,三 蹄而斃。後取鬥獅,獅折其脊,劉大慟,蓋龍種也。

獅部雜錄

《東觀漢記》:「獅子聲吼如雷,目光如電。外國之產,毛群 之長也。」

《發蒙記》:「獅子五色而食虎於巨木之岫,一噬則百人 仆,唯畏鉤戟。」

《雲煙過眼錄》:「閻立本《西旅貢獅子圖》。」獅子墨色,類熊, 而猴貌大尾,殊與今時獅子不同。聞近者外國所貢, 正此類也。

閻立本貢《獅子圖》,大獅二,小獅數枚,虎首而熊身,色 黃而褐,神采燦然,與世所畫獅子不同。

《指月錄》:昔有一老宿,因僧問:「獅子捉兔亦全其力,捉 象亦全其力,未審全個甚麼力?」老宿曰:「不欺之力。」 《偃曝談餘》:獅子乳以金銀寶器盛之皆漏,唯玻璃則 否。

獅部外編

《雲笈七籤》:「太乙救苦天尊坐五色蓮花之座,垂足二 小蓮花中,其下有五色獅子九頭,共捧其座,口吐火 焰,繞天尊之身。於火焰中別有九色神光,周身及頂, 光焰鋒鋩外射,如千萬鎗劍之形,覆七寶之蓋。」 《十洲記》:「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上多真仙靈官, 宮第門戶,不可勝數。又有獅子辟邪、鑿齒、天祿、長牙、 銅頭」鐵額之獸。

《後漢書·西域傳論》《涅槃經》曰:「阿闍王令醉象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