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9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太康》十年十月丁酉,白虎見犍為。

《晉書成帝本紀》:「咸和八年五月,麒麟騶虞見於遼東。」 《宋書符瑞志》:「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白虎見新昌 縣。」

簡文帝咸安二年三月,白虎見豫章南昌縣西鄉石 馬山前。

孝武太元十四年十一月辛亥,白虎見豫章郡。 太元十九年二月,行鞏令劉啟期言「白虎頻見」,行溫 令趙邳言「白虎頻見。」

《晉書。安帝本紀》,「隆安二年冬十月,新野言騶虞。」見 《宋書符瑞志》。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襄陽言騶虞,見 於新野。

宋武帝永初元年八月癸巳,白虎見枝江。

少帝景平元年十月,白虎見桂陽耒陽。

文帝元嘉十九年十月白虎見弋陽期思二縣南豫 州刺史武陵王諱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亥,白虎見武昌,武昌太守蔡 興宗以聞。十一月丁丑,白虎見蜀郡二赤虎導前,益 州刺史陸徽以聞。

二十六年四月戊戌白虎見南瑯琊半陽山二虎隨 從太守王僧達以聞。

孝武孝建三年三月壬子,白虎見臨川西豐。

《南齊書祥瑞志》:「昇明二年,騶虞見東安縣五界山,獅 子頭,虎身龍腳。」《詩傳》云:「騶虞義獸,白虎黑文,不食生 物,至德則出。」

昇明三年三月,白虎見歷陽龍亢縣新昌村。新昌村, 嘉名也。《瑞應圖》云:「王者不暴,白虎仁。」

建元四年三月,白虎見安蠻虔化縣。

中興二年二月,白虎見東平壽張安樂村。

《南史梁武帝本紀》:天監十年:「春正月戊子,荊州言騶 虞見。」

《冊府元龜》,武德五年,豐州言「騶虞見。」

武德七年,仁州言。「騶虞見」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即位十月沂州言騶虞見 貞觀二年十月安州言騶虞見。

貞觀六年四月,楚州言。「《騶虞》見。」

貞觀九年閏四月,衡州言。「《騶虞》見。」

貞觀十年三月。襄州言。「《騶虞》見。」

貞觀十五年四月。慶州言。「《騶虞》見。」

貞觀十九年二月,滁州言。「《騶虞》見。」

貞觀二十一年十月。「南代州《騶虞》見。」

《朝野僉載》:天后時,涪州龍虎界多虎暴。有一獸似虎 而絕大,日正午,逐一虎直入人家,噬殺之,不食其肉。 自是縣界不復有虎矣。錄奏檢瑞圖,乃酋耳。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四年三月,獲瑞獸,酋耳形類虎, 尾長於身,有豹文,能食虎。」

文宗太和元年十一月河中觀察使薛平奏「當管虞 鄉縣王賢鄉有白虎入靈峰觀謹按孫氏《瑞應圖》白 虎者義獸也。名騶虞王者德至鳥獸澤洞幽冥則見 謹畫圖進上敕付所司。」

《齊東野語》:「世所謂祥瑞者,麟鳳、騶虞皆是也。然夷考 所出之時,多在危亂之世。今不暇援引古昔,姑以近 代顯著者言之。武成元年,騶虞見武定,永平三年,騶 虞見壁山有三鹿隨之。」

虎薈文宣朝,祥瑞,無間遠邇。永樂甲申八月,騶虞出 周郊,二虎隨之。宣德乙酉,來安縣石固山獲騶虞二, 是《關雎》《鵲巢》之應,備于一時也。

《汾陽縣志》:「白彪山城西二十五里,石巉峰聳,林茂泉 飛,迤南洞壑村墟,為郡勝境,傳騶虞見此。騶虞白質 黑文,故名白彪山。」

騶虞部雜錄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射,王以《騶虞》為節。」訂義薛氏曰:「先 鄭釋此。《騶虞》聖獸。」

《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三獲三 容,樂以騶虞,九節五正。」訂義鄭鍔曰:「《樂》用《騶虞》,天子之 射,雖志於中,然以仁心愛物為主故也。」

《商子禁使篇》:「若使馬焉能言,則騶虞無所逃其惡矣。」 《易林五軛》:「四國優得饒有,陳力就列,騶虞悅喜。」 《說文》:「騶虞有忠信之德,不吃人。」

《抱朴子逸民》篇:「夫銳志於雛鼠者,不識騶虞之用心。」 《博喻》篇:「騶虞側足以蹈虛,豺狼掩群以害生。」

鼠璞。以騶虞為獸,始於相如《封禪書》:「囿,騶虞之珍群。」 歐公引賈誼《新書》:「騶,文王囿名。虞,虞人之官」以闢之。 漢儒尚符瑞,以龍、麟、鳳、龜為四靈,後增騶虞以配五 行,曰:龍,仁獸;鳳,禮獸;騶虞,義獸。龜、麟,知與信獸。誣罔 可知。騶虞為獸,不見他書,誼以虞為官,得之矣;以騶 為囿,則又穿鑿。考之《傳》,「騶虞,樂官備也。」又曰「天子田 獵,七騶咸駕。」是虞固山澤之官,而騶亦官也。意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