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三十五之五十,《分別貧富法》,《守三寶法》,《解師策書訣》,《古文名書訣》,《大小正諫法》,《起土出書訣》,《上善正子,為君父師,得仙方訣》,《三合相通訣》,《急學真法》,《去邪文》,《飛明古訣》等章 ,卷五十一之九十,《較文邪正法》,《使能無爭訟法》,《斷金兵法》,《六罪十治訣》,《三戒六子訣》,《學旨得訣》,《六齋戒》,《思神救死訣》,《來善集》,《三道文青訣》,作《來善宅等法 》卷九十一之一百七《拘較三古文法》《三光蝕訣》,《方藥厭固相治訣》《神存人守本》《陰佑訣》《乘龍駕雲圖》《東壁圖》《西壁圖》《神人自序》《出言圖》《興上除害複文》《德行吉昌複文》《神祐複文 》卷一百八之一百一十九《要訣十九條大聖上章訣》有《知人鬼慕與大神相見訣》《長德福訣》,《有功天君敕進訣》等章,已上經中第分。乃東漢時于吉嘗遇太上老君親授《太平經》。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編成一百五十卷。皆以修身養性保精愛神。內則治身長生,外則治國太平,消災治疾,無不驗者。

《太平經聖君祕旨》一卷。

《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二卷。

上卷一十七篇,言修真列班,妙有寶圖。下卷三十五篇,言佩服寶籙,安鎮呼召等法。

《太上靈寶淨明玉真樞真經》,

仙都君傳

《太上靈寶淨明道元玉印經》,

內云:「泰定虛室,心了性明,內外開廓,不與物俱。」 此四句為淨明心印。

太上靈寶淨明天尊說《禦瘟經》有符。

《太上靈寶首入淨明四規明鑑經》,與《樞真四經》同卷, 《太上靈寶淨明九仙水經》有圖。

言養生以炁運之,周乎四體,則血之道路流貫一身,會於五臟,所起所歸,則知「河通天,天通海,海會崑。」崘黃河逆流矣。

《太上靈寶淨明中黃八柱經》與《九仙水經》同卷。

言「中黃之道,黃庭之景,虛,四谷塞,二兌開,二洞立,八柱正位,正性混合性命。」 《真訣》。

《淨明忠孝全書》五卷。

淨明傳教法師黃元吉編集。

《太上真一本際妙經》一卷。

《太上洞元靈寶八仙王教誡經》,

《太上洞元靈寶國王行道經》與《教誡經》同卷。

《太上洞元靈寶本行宿緣經》,

《太上洞元靈寶本行因緣經》,與《宿緣》同卷。

《洞元靈寶真人問疾經》一卷。

太極左仙公說《神符經》。

《內》云:「存形保神,調炁安真」 ,此神符默運之妙。

《洞元靈寶飛行三界通微內思妙經》與《神符經》同卷, 《靈寶元一真人說生死輪轉因緣經》一卷。

《太上洞元靈寶中和經》一卷。

「體道」 以中和為宅,運神以虛無為家。

《洞元靈寶三十二天尊應號經》十二卷。

《太上靈寶升元內教經中和品述義疏》一卷。

《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一卷。

太清觀主史榮等奉敕譔。

《洞元靈寶元門大義》一卷,

言「正一」 通貫三乘十二部,次第詳釋。

《洞元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四卷,

《造像寫經度人功德科》。

《洞元靈寶道學科儀》二卷,

太極太虛真人集

陸先生《道門科略》一卷。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三卷。

《唐明皇問天師》「道教、經法、教誡、證果、報應」 等語。

《道教義樞》六卷。

論《道德法身,三寶位業,三洞七部十二部義,兩半義:道意義,十善義,因果義,五因義,六情義,三業十惡義,三一義》,二觀義,三乘義,六通義,四達義,六度義,四等義,三界義,五道義,《混元義》。

《道典論》四卷。

論太君、飛天童子、大士、道士、先生、上人、至學貧道、宗匠弟子,又論尸解主者,誹謗毀辱攻擊,耽酒放蕩,不慈不孝,三障三畏,三毒四病,五欲五濁,七傷,八難,七患五敗,畋獵漁捕,若酷淫祀謀逆,承負妙瑞,災異怪妖,夢想吉兆凶徵,「服一導引胎息雲芽,服黃炁,服六戊」 ,「服三光」 ,丹品丹名等論,此是教門要典。

《太上妙法本相論》三卷。

言《靖居神境通》之說。

《上清道類事相》四卷,

大唐陸海羽客王元河修 言「仙觀樓閣、寶臺瓊室等品,皆天宮妙境,蕊芨雲宮勝境。」

《上方無極至道開化真經》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