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0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餘,兒子死亡略盡。毋班惶懼,復詣泰山,扣樹求見《昔 騶》,遂迎之而見。毋班乃自說「昔辭曠拙,及還家,兒死 亡至盡,今恐禍故未已,輒來啟白,幸蒙哀救。」府君拊 掌大笑曰:「昔語君,生死異路,不可相近故也。」即敕外 召毋班。父須臾至庭中,問之:「昔求還里社,當為門戶 作福,而孫息死亡至盡,何也?」答云:「久別鄉里,自忻得 還,又遇酒食充足,實念諸孫,召而食之耳。」於是代之。 父涕泣而出,毋班遂還。後有兒皆無恙。

《元怪錄》:隋大業元年,兗州佐史董慎,性公直,明法理, 自都督已下,用法有不直,必犯顏而諫之,雖加譴責, 亦不知懼,必俟刑正而後退。常因授衣歸家,出州門 逢一黃衣使者曰:「泰山君呼君為錄事。」因出懷中牒 示慎,牒曰:「董慎名稱茂實,案牘精練,將平疑獄,須俟 良能。」權差知右曹錄事,印甚分明,後署曰倨慎謂使 者曰:「府君呼我,豈有不行,然不識府君名謂何?」使者 曰:「錄事勿言,到任即知矣。」自持大布囊,內慎其中,負 之出兗州郭。因致囊於路左,汲水調泥,封慎兩目,慎 都不知。經過遠近,忽聞大唱曰:「范慎追董慎到。」使者 曰:「諾。」趨入,府君曰:「所追錄事,今復何在?」使者曰:「冥司 幽祕,恐或漏洩,向請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府君大笑 曰:「已死。」范慎追董慎,取左曹襄盛右曹錄事,可謂能 防慎也。便令寫出,抉去目泥,賜青縑衫、魚須笏、豹皮 靴,文甚斑駁。邀登副階,命左右取榻令坐,曰:「藉君公 正,故有是請。」今有閩州司馬令狐實等六人,寘無間 獄,承天曹符以實是太元夫人三等親,准令遞減三 等。昨罪人程翥一百「二十人,引例喧訟,不可止遏,已 具名申天曹,天曹以為罰疑惟輕,亦令量減二等,餘 恐後人引例多矣。君謂宜如何?」慎曰:「夫水照妍蚩,而 人不怨者,以至清無情,況於天地刑法,豈宜恩貸奸 慝?然慎一胥吏耳,素無文字,雖知不可,終語無條貫。 當州府秀才張審通,辭彩雋拔,足得備君管記。」府君 令帖召之,俄頃至,審通曰:「此易耳,君當判以狀申。」府 君曰:「君善為我辭。」即補左曹錄事,仍賜衣服如董慎, 各給一元,狐每出即乘之。審通判曰:「天本無私,法宜 畫一,苟從恩貸,是資奸行。」令狐實前命減刑,已同私 請。程翥,後申簿訴,且異罪疑。儻開遞減之科,實失公 家之論。請依前付無間錄獄,仍錄狀申天曹,即有黃 衫人持狀而往。少頃,復持天符曰:「所申文狀,多起異 端,奉主之宜,但合遵守。《周禮》八議,一曰議親。又《元化 匱》中釋沖符,亦曰無不親,是則典章昭然,有何不可, 豈可使太元功德,不能庇三等之親,仍敢愆違,須有 懲罰。府君可罰不衣紫,六十甲子,餘依前處分。」府君 大怒。審通曰:「君為判辭,使我受譴。」即命左右取方寸 肉塞其一耳,遂無所聞。審通訴曰:「乞更為判申,不允 即甘,當再罰。」府君曰:「君為我去罪,即更與君一耳。」審 通又判曰:「天大地大,本乃無親,若使有親,何由得一。 苟欲因情變法,實將生偽喪真。太古以前,人猶至朴, 中古以降,方聞各親。豈可使太古育物之心,生仲尼 觀蜡之歎?無不親是。非公也,何必引之。請寬逆耳之 辜,敢薦沃心之藥,庶其閱實,用得平均。令狐實等並 請依正法,仍錄狀申天曹。」黃衣人又持往。須臾,又有 天符來,曰:「再省所申,甚為允當。府君可加六天副正 使,令狐實、程翥等並正法置處。」府君即謂審通曰:「非 君不可正此獄。」因命左右割下耳中肉,令一小兒擘 之為耳,安于審通額上。曰:「塞君一耳,與君三耳,何如?」 又謂慎曰:「甚賴君薦賢,以成我美,然不可久留,君當 壽一周年相報耳。君兼本壽,得二十一年矣。」即送歸 家。使者復以泥封二人布囊,各送至宅,欻如寫。出而 顧問妻子,妻子云:「君亡精魂已十餘日矣。」慎自此果 二十一年而卒。審通數日額覺痒,遂踴出一耳,通前 三耳,而踴出者尤聰。時人笑曰:「天有九頭鳥,地有三 耳秀才」亦呼為雞冠秀才者。慎初思府君稱鄰,後方 知倨乃鄰字也。

《酉陽雜俎》:「天翁姓張名堅,字剌渴,漁陽人。少不羈,無 所拘忌,常張羅得一白雀,愛而養之,夢天劉翁責怒, 每欲殺之,白雀輒以報堅,堅設諸方待之,終莫能害。 天翁遂下觀之,堅盛設賓主,乃竊騎天翁車,乘白龍, 振策登天。天翁乘餘龍追之不及。堅既到元宮,易百 官,杜塞北門,封白雀為上卿侯,故白雀之嗣不產于」 下土。劉翁失治,徘徊五嶽,作災,堅患之。以劉翁為泰 山太守,主生死之籍。

《廣異記》:高祖將封東嶽,而天久霖雨。帝疑之,使問華 山道士李播,為奏玉京天帝。播,淳風之父也。因遣僕 射劉仁軌至華山,問播封禪事。播云:「待問泰山府君。」 遂令呼之。良久,府君至,拜謁庭下,禮甚恭。播云:「『唐皇 帝欲封禪,如何』?府君對曰:『合封,後六十年又合一封』。 播揖之而去。時仁軌在播側立,見府君屢顧之,播又」 呼迴曰:「此是唐宰相,不識府君,無宜見怪。」既出,謂仁 軌曰:「府君薄怪相公不拜,令左右錄此人名,恐累盛 德,所以呼迴處分耳。」仁軌惶汗久之。播曰:「處分了當 無苦也。」其後帝遂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