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4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伎,聞變,索刀未得,收人突至,挾持毅入與母別,出便」 殺之。

蕭尚之

按《梁書蕭景傳》:「高祖從父尚之,字茂先,敦厚有德器, 為司徒建安王中兵參軍,一時稱為長者。遷步兵校 尉,卒官。天監初,追諡文宣侯。」

蕭崇之

按《梁書蕭景傳》,「景父崇之,字茂敬,即左光祿大夫道 賜之子。以幹能顯,為政尚嚴厲,官至冠軍將軍、東陽 太守。永明中,錢唐唐㝢之反,別眾破東陽,崇之遇害。 天監初,追諡忠簡侯。」

蕭寶義

按《南齊書巴陵隱王寶義傳》:「巴陵隱王寶義,字智勇, 明帝長子也。本名明基。建武元年,為持節、都督揚南 徐州軍事、前將軍、揚州刺史,封晉安郡王,轉為右將 軍,領兵置佐,鎮石頭。二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 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東昏即位,進征北大將 軍、開府儀同三司。永元元年,為都督揚南徐二州軍」 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寶義鎮西州,三年,進位司 徒。和帝西臺建,以為侍中、司空、梁王。定京邑,宣德太 后令,以寶義為太尉,領司徒。梁受禪,封謝沐縣公,尋 封巴陵郡王,奉齊後。天監中薨。

蕭寶元

按《南齊書江夏王寶元傳》:「江夏王寶元,字智深,明帝 第三子也。建武元年,為征鹵將軍,領石頭戍事,封江 夏郡王,仍出為持節、都督郢司二州軍事、西中郎將、 郢州刺史。永泰元年,還為前將軍,領石頭戍事。未拜, 東昏即位,進號鎮軍將軍。永元元年,又進車騎將軍、 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軍事、南徐、兗二州刺史。寶」 元娶尚書令徐孝嗣女為妃,孝嗣被誅離絕,寶元恨 望,密有異計。明年,崔慧景舉兵,寶元密與相應,使長 史沈佚之、諮議柳憕分部軍眾,乘八掆輿,手執絳麾 幡,隨慧景至京師,住東城。慧景敗,寶元逃奔,數日乃 出,帝殺之。

蕭寶源

按《南齊書廬陵王寶源傳》:「廬陵王寶源,字智淵,明帝 第五子也。建武元年,為北中郎將,鎮琅邪城,封廬陵 郡王,遷右將軍,領石頭戍事。仍出為使持節都督南 兗兗徐青冀五州軍事、後將軍南兗州刺史。王敬則 伏誅,徙寶源為都督會稽東陽臨海永嘉新安五郡 軍事、會稽太守。永元元年,進號安東將軍。和帝即位」, 以為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未拜,中興二年 薨。

蕭寶攸

按《南齊書邵陵王寶攸傳》:「邵陵王寶攸,字智宣,明帝 第九子也。建武元年,封南平郡王。二年,改封。三年,為 北中郎將,鎮琅邪城。永元元年,為持節都督南北徐 南兗青冀五州軍事、南兗州刺史。未拜,遷征鹵將軍, 領石頭戍事。丹陽尹。陳顯達事平,出為持節督江州 軍事、左將軍、江州刺史。以本號還京師,授中將軍,祕」 書監。中興二年謀反,宣德太后令賜死。

蕭寶嵩

按《南齊書晉熙王寶嵩傳》:「晉熙王寶嵩,字智靖,明帝 第十子也。永元二年,為冠軍將軍、丹陽尹,仍遷持節 都督南徐兗二州軍事、南徐州刺史。中興元年,和帝 以為中書令。明年謀反,伏誅。」

蕭寶貞

按《南齊書桂陽王寶貞傳》:「桂陽王寶貞,明帝第十一 子也。永元二年,為中護軍、北中郎將,領石頭戍事。中 興二年,謀反,伏誅。」

蕭昭秀

按《南齊書巴陵王昭秀傳》:「巴陵王昭秀,字懷尚,太子 第三子也。永明中,封曲江公。十年,為寧朔將軍、濟陽 太守。鬱林即位,封臨海郡王。隆昌元年,為使持節、都 督荊雍益寧梁南北秦七州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 史。延興元年,徵為車騎將軍,衛京師。明帝建武二年 冬,改封巴陵王。永泰元年,見殺,年十六。」

蕭昭粲

按《南齊書桂陽王昭粲傳》:「桂陽王昭粲,太子第四子 也。鬱林立,以皇弟封永嘉郡王、南徐州刺史。延興元 年,出為使持節、都督荊雍益寧梁南北秦七州軍事、 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明帝立,轉昭粲為右將軍、中書 令。建武二年,改封桂陽王。四年,遷太常。永泰元年見 殺,年八歲。」

蕭昭胄

按《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子昭胄, 字景引,汎涉有父風。永明八年,自竟陵王世子為寧 朔將軍、會稽太守。鬱林初,為右衛將軍,未拜,遷侍中, 領右軍將軍。建武三年,復為侍中,領驍騎將軍,轉散 騎常侍。建元元年,改封巴陵王。先是,王敬則事起,南 康侯子恪在吳郡,高宗慮有同異,召諸王侯入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