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0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陳佐舜

按《河南通志》:「佐舜,寶,豐貢生,守節不屈死。」

陳尚炳

按《安慶府志》:「尚炳,懷寧人。為賊執,罵賊而死。」

陳忠

按《河南通志》:「忠,汴將。與闖賊戰,死之。」

陳三捷

按《臨清州志》:「三捷,字振宇,任真定副將。闖賊牌至,斬 其使,題詩於壁曰:『生平正氣有誰知,不意今朝事可 悲。一死酬君千古烈,世人莫笑我為痴』。遂自縊死。」

陳一泰

按《池州府志》:「一泰,石埭人。崇禎間,土寇猖獗,一泰領 鄉民對壘,失援,為賊所殺。僕某以身翼主,同被害。」

陳廷選

按《安慶府志》:「廷選,潛山人,業儒。母謝氏,年踰七旬,賊 至,病不能行。廷選負母避匿草間,為賊所獲,露刃將 殺其母。廷選叩頭流血,願以身代。賊怒殺之,氣絕,尚 抱母不釋手,母幸得全。妻陳氏收廷選尸,殯如禮,即 撫棺大痛,墜巖而死。」

陳子階

按《明外史高倬傳》:「大兵入南京,是時殉難者有陳子 階。子階,上海人,為欽天監博士,自縊於公署。」

陳士達

按《明外史高倬傳》:「大兵入南京,是時殉難者有陳士 達。士達,南京布衣,投水死。」

陳邦彥

按《明外史陳邦彥傳》:「邦彥,字令斌,順德人。為諸生,意 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 聿鍵讀而偉之。既自立,即其家授監紀推官。未任,舉 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東狼兵援贛州。 至嶺,聞汀州變,勸觀生東保惠、潮,不聽。會丁魁楚等 已立永明王監國於肇慶,觀生遣邦彥入賀,擢兵科」 給事中。永明王兵敗,邦彥遂變姓名,入高明,起兵,與 陳子壯攻廣州,大潰,奔三水。清遠指揮白常燦以城 迎,邦彥乃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嬰城固守。邦彥自 起兵,日一食,夜則坐而假寐,與其下同勞苦,故兵最 強。至是,精銳盡喪,外無援軍。越數日,城破,常燦死,邦 彥率數十人巷戰,肩受三刃,不死。走朱氏園,見學熙 縊,拜哭之。旋被執,饋之食,不食。繫獄五日被戮。永明 王贈邦彥兵部尚書,諡「忠愍」;廕子錦衣指揮。

陳理

按《浙江通志》:「理源之子,蕭山人。遇亂,攜二子孤姪。賊 追之急,曰:『不可使亡弟無後』。」遂棄其幼子。時人義之。

陳參生

按《浙江通志》:「參生,台郡人。寇亂,火延於鄰,參生負母 迯,母曰:『汝速去,俱死無益』。參生不忍舍,遂遇害。」

陳紱

按《江陰縣志》:「紱,字廷章,垂髫隨父訓任榮縣幕。父告 歸,泊舟岷江月下,失足墮水,紱即奮身投江捫救。善 泅者繼下,見父子相抱水底,峕水深數十丈,次第出 之,並生還。」

陳邦釴

按《永州府志》:「邦釴,省祭,思性子也。思性謁選,攜妻妾 幼子同往,卒於京師。妻妾與邦釴扶柩歸,中流舟覆, 別舟拯邦釴起,柩猶浮沈。邦釴乃復赴水扳柩,鐶號 泣,眾憐其幼,並援柩登岸。邦釴年十四,為縣庠生,五 歲而知孝,尤為異也。」

陳可達

按《靖江縣志》:可達,窶戶細民也。與父佾渡江,有估客 同舟而多貲,舟人利之,故縱帆覆其舟。可達善水,先 登覓父不得,遂操櫓溯流往,得之,連聲曰「急附櫓。」時 寒風凜,洌父凍痿不支,因復溺。可達復挾櫓赴中流, 竟溺死。三日後抱其父屍出,面色如生。

陳應魁

按《廣東通志》:「應魁,海康人。為諸生,自幼以孝友著。值 內監趙蘭鎮守珠池,覓民間產業,時魁父陳亨家頗 饒,被逮笞榜不堪。應魁痛父將亡,往救其父。蘭脫,亨 留應魁,加以炮烙之刑。時士大夫詩章哀挽之。」

陳敬

按《浙江通志》:「敬,奉化人。年十三,隨父入山樵採。虎攫 其父,敬即攘臂奮擊之,虎舍其父,銜敬而去。」

陳大位

按《福安縣志》:「大位夜奉母出城避亂,遇賊,欲刃其母, 大位以身蔽傷左臂,因奮死搏賊,賊墮於濠,始得奔 脫。聞二弟擄至羅源,奉母命入賊營,誘出之。」

陳蟾

按《浙江通志》:「蟾字懷明。父國華,南寧知府。部使者誣 奏其淹禁罪囚,律應死,蟾聞之,悲號不勝,迺詣登聞 鼓下,乞以身代。御史以聞,上佯怒試之,蟾辭色不變, 而執益堅,遂赦之。」

陳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