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0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使。弟𤥻,果敢有謀,且善射,亦授監軍使。

陳梅湖

按《江寧縣志》:「梅湖善皇極數,受知於元世祖,凡遇推 卜,多以《易》數諷諫,朝臣咸敬之。官至江西宣慰副使。」

陳資壽

按《山西通志》:「資壽,其先錦州人,籍於寧鄉。元初任本 縣次官監軍職。適金末兵燹之餘,勦捕郡寇有功,歷 陞昭義大將軍。子政,以武績歷官定遠大將軍。致,至 元中,以本縣令歷宜興州同知。」

陳公

按《明外史陳公傳》:陳公逸其名,揚州人,淳皇后父也。 宋末從張世傑軍厓山,世傑死,公舟亦敗,得脫,棲海 島,糧絕,同棲者將往髑髏山食死。馬公夢白衣人戒 曰:「『勿往食,夜有舟至,可共載也』。寤而如戒。是夕又夢 紫衣人杖叩之曰:『起,起!舟至矣』。」公驚起,則已在元帥 某舟中。蓋公舊所事統領官降於元將,憐而載之也。 將有令,毋留附舟人,統領官匿之皇板下,取飲食從 板隙投之。事將洩,忽颶風大發,將懼甚,統領官白公 有巫術,令出而詛之,風果止,送歸揚州。公由是棄軍 籍,避地盱眙,以巫術行。久之,生二女,其季即淳皇后 也。公無子,年九十九始卒。洪武二年,追封揚王。

陳韶孫

按《元史陳韶孫傳》:「韶孫,廣州番禺人。父瀏以罪流肇 州。韶孫年十歲,不忍父遠謫,朝夕號泣願從。父不能 奪,遂與俱往,跋涉萬里,不憚勞苦。道過遼陽,平章塔 出見而憫焉,語之曰:『天子寬仁,罰不及嗣。邊地苦寒, 非汝所堪。吾返汝故鄉,汝願之乎』?韶孫曰:『既不能以 身代父,當死生以之,歸非所願也』。塔出驚異,以錢賞」 之。大德六年,瀏死,韶孫哀慟,見者皆為之泣下。肇州 萬戶府以聞,命遣還鄉里,仍旌異之。

陳夔

按《元史陳祐傳》:「祐子夔,芍坡屯田萬戶。初在揚州,聞 祐遇盜死,泣請於行省,願復父讎,擒其賊魁,戮於紹 興市。」

陳皋

按《元史陳祐傳》:「祐子皋,昌國州知州。」

陳奭

按《元史陳祐傳》:「祐子奭,侍儀司通事舍人。」

陳誠

按《元史陳思濟傳》:「思濟子誠,襲廕入官,拜監察御史, 朝列大夫,僉廣西道肅政廉訪司事。」

陳顥

按《元史陳顥傳》:「顥字仲明,其先居盧龍,有名山者,仕 金為謀克監軍。太祖得之,以為平陽等路軍民都元 帥。子孫徙清州,遂為清州人。顥幼穎悟,日記誦千百 言。稍長游京師,登翰林承旨王磐安藏之門。磐熟金 典章,安藏通諸國語,顥兼習之。安藏乃薦顥入宿衛, 尋為仁宗潛邸說書。仁宗奉母后出居懷慶,顥從行」 日,開陳以古聖賢居艱貞之道。仁宗入定內難,以迎 武宗,顥皆預謀。及仁宗即位,以推戴舊勳,特拜集賢 大學士、榮祿大夫,仍宿衛禁中,政事無不與聞。科舉 之行,顥贊助之力尤多。顥時伺帝燕閒,輒取《聖經》陳 之,每見嘉納。仁宗崩,辭祿家居者十年。文宗即位,起 為集賢大學士。順帝元統初,顥扈蹕行幸上都。至元 四年,致政。明年卒,年七十六。至正十四年,贈光祿大 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薊 國公,諡文忠。

陳櫟

按《元史陳櫟傳》:「櫟字壽翁,徽之休寧人。櫟生三歲,祖 母吳氏口授《孝經》《論語》,輒成誦。五歲入小學,即涉獵 經史。七歲通進士業。十五,鄉人皆師之。宋亡,科舉廢, 櫟慨然發憤,致力於聖人之學,涵濡玩索,貫穿古今。 延祐初,詔以科舉取士,櫟不欲就試,有司強之試鄉 闈中選,遂不復赴禮部。教授於家,不出門戶者數十」 年。性孝友,尢剛正,日用之間,動中禮法。與人交不以 勢合,不以利遷,善誘學者,諄諄不倦。櫟所居堂曰「定 宇」,學者因以「定宇先生」稱之。元統二年卒,年八十三。

陳大模

按《廣東通志》:「大模,字仲謀,其先銅陵人。父璽,仕宋為 機宜文字,從端宗入粵,卒於廣州,因家焉,遂為粵人。 模天性寧澹,元初隱居番禺之五馬山,不樂仕進。中 歲以才德薦,起家授祕書,歷官戶、禮二部郎。仁宗延 祐中,出為福建宣撫使。會閩省蔡五九之亂,戢禦有 方,事平,奏罷不便於民者六事,報可。閩人德之,累遷」 樞密副使。五年,卒官,賜祭葬。

陳守謙

按《鄆城縣志》:「守謙,單父人。以戶役戍燕,因居鄆之墩 化村。喜讀書,習元人字語,精其業,自國學正陞助教, 歷壽張尹,大都警巡院使。天曆初,保京師南城有功, 陞順寧知府,以工部尚書致仕。」

陳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