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6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漢高、魏武本是何人?」上聞之,益不說。後喜乞中散大 夫,上尤疑駭。會上有疾,為身後之慮,以喜素得人情, 疑其將來不能事幼主,乃賜死。

吳徽民

按《宋書吳喜傳》,「喜封東興縣侯,薨,子徽民襲爵。齊受 禪,國除。」

吳邁遠

按《萬姓統譜》:邁遠好為篇章,宋明帝見之曰:「此人連 絕之外,無所復有。」

吳龕

按《幽明錄》:「陽羨小吏吳龕,有主人在溪南。嘗以一日 過水,溪內忽見一五色浮石,取內床頭,至夜化成一 女子。」

南齊

吳欣之

按《南齊書吳欣之傳》:「欣之,晉陵利城人。宋元嘉末,弟 尉之為武晉縣戍,隨王誕起義,太祖遣軍主華欽討 之,尉之見執將死,欣之詣欽乞代弟命,辭淚哀切,兄 弟皆見原。建元二年,有詔蠲表。」

吳達之

按《南齊書吳達之傳》:「達之,義興人也。嫂亡,無以葬,自 賣為十夫客,以營冢槨。從祖弟敬伯夫妻荒年被略, 賣江北。達之有田十畝,貨以贖之,與之同財共宅。郡 命為主簿,固以讓兄,又讓世業舊田與族弟,弟亦不 受,田遂閒廢。建元三年,詔表門閭。」

吳苞

按《南齊書吳苞傳》:「苞字天蓋,濮陽鄄城人。儒學,善《三 禮》及老莊。宋泰始中,過江,聚徒教學,冠黃葛巾,竹麈 尾,蔬食二十餘年。隆昌元年,詔徵太學博士,不就。始 安王遙光右衛江祏於蔣山南為立館。自劉瓛卒後, 學者咸歸之,以壽終。」

吳均

按《梁書吳均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家世寒賤, 至均好學有俊才。沈約嘗見均文,頗相稱賞。天監初, 柳惲為吳興,召補主簿,日引與賦詩。均文體清拔,有 古氣,好事者或斆之,謂為吳均體。建安王偉為揚州, 引兼記室,掌文翰。王遷江州,補國侍郎,兼府城局,還 除奉朝請。先是,均表求撰《齊春秋》,書成奏之,高祖以」 其書不實,使中書舍人劉之遴詰問數條,竟支離無 對,敕付省焚之,坐免職。尋有敕召見,使撰《通史》,起三 皇,訖齊代,均草《本紀》《世家》功已畢,唯《列傳》未就。普通 元年卒,年五十二。

吳明徹

按《陳書吳明徹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祖景安,齊南 譙太守。父樹,梁右軍將軍。明徹幼孤,性至孝,年十四, 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乃勤力耕種。時亢旱,苗 稼焦枯,明徹哀憤,每之田中,號泣自訴。居數日,苗更 生,秋而大穫,足充葬用。起家梁東宮直。及高祖鎮京 口,明徹詣高祖,高祖與論當世之務,深奇之。承聖三」 年,授戎昭將軍、安州刺史。紹泰初,隨周文育討杜龕、 張彪等,東道平,授使持節、散騎常侍、安東將軍、南兗 州刺史,封安吳縣侯。高祖受禪,拜安南將軍。世祖即 位,詔以本官加右衛將軍。王琳敗,授都督武沅二州 諸軍事、安西將軍、武州刺史。天嘉三年,授安西將軍。 及周迪反臨川,詔以明徹為安南將軍、江州刺史,領 豫章太守,總督眾軍以討迪。明徹雅性剛直,統內不 甚和。世祖聞之,遣安成王頊慰曉明徹令以本號還 朝。尋授鎮前將軍。五年,遷鎮東將軍、吳興太守。及世 祖弗豫,徵拜中領軍。廢帝即位,授領軍將軍,尋遷丹 陽尹。及華晈陰有異志,詔授明徹使持節、散騎常侍、 都督湘桂武三州諸軍事、安南將軍、湘州刺史,率兵 討晈。晈平,授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太建元年,授 鎮南將軍。四年,徵為侍中。會朝議北伐,明徹決策請 行。五年,詔加侍中、都督征討諸軍事。統軍至秦郡,克 其水柵,秦郡降,進克仁州,授征北大將軍,進爵南平 郡公,進逼壽陽。齊遣王琳將兵拒守,明徹乘夜攻之, 生擒王琳。詔都督豫、合建光、朔北徐六州諸軍事、車 騎大將軍、豫州刺史。八年,進位司空。尋授都督南北 兗、南北青譙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九年,詔明徹 進軍北伐。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率眾拒戰,明 徹頻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明徹仍迮清水以 灌其城,環列舟艦於城下攻之。周遣王軌將兵救之。 軌自清水入淮口,橫流豎木,以鐵鎖貫車輪,遏斷船 路。諸將聞之,甚惶恐,議欲破堰。會明徹苦背疾甚篤, 知事不濟,乃自決其堰,乘水勢以退。軍至清口,水勢 漸微,舟艦並不得渡,眾軍皆潰,明徹乃就執。尋以憂 憤遘疾,卒於長安。至德元年,追封邵陵縣開國侯。

吳惠覺

按《陳書吳明徹傳》:「明徹疾卒。至德元年,追封邵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