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9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記,蜂目豺聲,卜羊舌之必敗;豕視狼顧,斷商臣之不 仁,其言信如蓍龜,不一而足。若夫高祖隆準龍顏,呂 公因之歸女,班超虎頭燕頷,識者度其必侯。許負之 相亞夫,唐舉之相蔡澤,黔徒之相衛青,與夫鄧通之 當餓死,裴度之當入相,在史冊中驗者居多。若祿命 之不足信,比如雲貴之官,有死者矣,而吏部猶然推 陞,先死後陞,彼之官星安在耶?生員場畢,或偶然病 故,乃其卷佳者,猶然中式,先死後中。彼之薦元魁,名 星安在耶?祿命之斷不足信,此其淺而易見者矣。若 論其至,則相亦何憑?同一貌也,仲尼、陽虎,一聖一狂; 同一目也,虞舜、楚王,一仁一暴。然則又何可盡信,但 較之祿命,驗處多耳。

富貴壽考,其途無窮,而天所斟酌於人,其分有限。第 人惰豔於其所未至,則有愈得而愈無厭心者。嘗聞 閩中林太守春澤,壽一百四歲,當九十九年,里人拜 節祝曰:「順公百齡。」公怫然怒且笑曰:「不曾要君家養 我,奈何限我壽耶?」姑蘇韓學士敬堂未第時,人有夢 其官侍郎者,公喜甚。已而公登第入館,其人時來說 前夢,率皆喜。及轉禮侍,予告而說前夢者又至,公乃 愴然有憂色矣。夫百歲,上壽也,侍郎尊秩也,而已至 其地者,遂謂止於此為不足。故「知止知足」之言,真是 定心丸子,不可一日不服。

楚人有生而不識薑者,曰:「此從樹上結成。」或曰:「從土 裡生成。」其人固執己見,曰:「請與子,以十人為質,以所 乘驢為賭。」已而遍問十人,皆曰:「土裡出也。」其人啞然 失色曰:「驢則付汝,薑還樹生。」北人有生而不識菱者, 仕於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 人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方亦 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夫薑產於土而 曰樹結,菱生於水而曰土產,坐不知故也。」余聞四明 有蚶田,嶺南有乳田。夫蚶也乳也,皆有血氣,人皆意 其胎卵生也。而四明人之種蚶也,用蚶水灑田中,一 點一蚶,期至而收之,如收五穀,量畝多寡。嶺南之種 乳也,用米粉灑田中,久之,粉皆成形如蠶蛹。及期而 收之,擣碎,遂成乳。假令不經聞見,則必執蚶與乳之 必不出於田,與執薑之從樹結,菱之自土產者一也。 乃知物理無窮,造化無盡,蓋一例以規物,真甕雞耳。 世人無賢不肖,皆言忍,言「耐煩。」此三字言之甚易,而 其實有難能者。

一仕宦將之官,其厚友送之,囑曰:「公居官無他難,只 要耐煩。」仕者唯唯而已。再囑三囑,猶唯唯。及於四五, 其人忿然怒曰:「君以我為呆子乎?只此二字奈何?」言 之數四,厚友曰:「我纔多說兩次,爾遂發惱,輒為能耐 煩,可乎?」此知耐煩之當然,及遇小不可耐而遂不能 耐者也。余所以信忍與耐煩為難能也。

余郡迤西三十里,有河洑,山隈有王婆廟,不知何代 人。父老相傳,此婆釀酒為業。一道士往來寓其家,每 索酒輒與飲,累數百壺不酬值,婆不與較。一日道士 謂婆曰:「予飲汝酒,無錢相償,請為若掘井。」井成泉,湧 出皆醇酒。道士曰:「此所以償耳。」遂去。婆不復釀酒,但 持井所出泉應酤者,比夙釀更佳,酤者踵至。踰三年, 得錢凡數萬家遂富。前道士忽又至,婆深謝之。道士 問曰:「酒好否?」答曰:「好倒好,只豬無糟耳。」道士笑題其 壁曰:「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賣,還道豬 無糟。」題訖去。自是井不復出泉酒矣。國初,蜀中一耆 儒題張果老《倒跨蹇驢圖》云:「世間多少人,誰似這老 漢。不是倒騎驢,凡事回頭看。」語雖淺,然其喻世切矣。 噫!人心羶慕,非名即利,名利之途,愈趨愈永,趨而不 已,害及厥躬,然後悔之,其不為貪得之王婆,能為回 頭之果老者,幾何人哉!

蛛語蠶曰:「爾飽食終日,以至於老,口吐經緯,黃白燦 然,因之自裹,蠶婦操汝,入於沸湯,抽為長絲,乃喪厥 軀。然則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蠶答蛛曰:「我固 自殺,我所吐者,遂為文章,天子袞龍,百官紱繡,孰非 我為?汝乃枵腹而營,口吐經緯,織成網羅,坐伺其間, 蚊䖟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而以自飽。巧則巧矣, 何其忍也?」蛛曰:「為人謀則為汝,自為謀寧為我。嘻!世 之為蠶不為蛛者,寡矣夫!」

《讀書鏡》:胡端敏云:「信而未孚者,多言也;正而未諒者, 多戲也。」余檢點多戲之病,又往往從多言中來。此不 惟見諒於君子,而甚且有重得罪於小人者。劉攽、劉 恕同在館中,劉攽一日問恕曰:「前日聞君猛雨中往 州西,何耶?」恕曰:「我訪丁君,閒冷,無人過從我冒雨往 見也。」攽曰:「丁方判刑部子,得非有所請求耶?」恕勃然 大怒,至於詬罵,攽曰:「我偶與子戲耳,何忿之深耶?」然 終不解。同列亦惘然莫測,異時方知。是日恕實有請 求於丁攽,初不知,誤中其諱耳。元祐中,黃魯直先生 與趙挺之俱在館閤,先生意常輕之。趙嘗曰:「鄉中最 重潤筆,每一誌文成,則太平車中載以贈之。」先生曰: 「想俱是蘿蔔與瓜虀耳。」趙銜之切骨。其後擠排不遺 餘力,卒致宜州之貶。夫士大夫在廟堂之上,言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