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92

此页尚未校对

《唐書劉褘之傳》:「褘之父子翼,字小心,在隋為著作郎, 峭直有行,嘗面折僚友短,退無餘訾。李伯藥曰:『子翼 詈人,人都不憾』。」

《李敬元傳》:杭州參軍徐太元,哀其僚張惠以贓抵死, 而惠母老,乃詣獄自言與惠偕受,薄其罪,惠得不死, 太元坐免官十年。敬元廉知之,擢為鄭州司戶參軍。 《婁師德傳》:師德調江都尉,揚州長史盧承業異之曰: 「子台輔器也。當以子孫相諉,詎論僚屬哉!」

狄仁傑未輔政,師德薦之,及同列數擠,令外使。武后 覺,問仁傑曰:「師德賢乎?」對曰:「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 又問:「知人乎?」對曰:「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后曰:「朕 用卿,師德薦也,誠知人矣。」仁傑慚,已而歎曰:「婁公盛 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隋唐嘉話》:李昭德為內史,婁師德為納言,相隨入朝。 婁體肥行緩,李顧待不即至,乃發怒曰:「尀耐殺人田 舍漢!」婁聞之反徐笑曰:「師德不是田舍漢,更阿誰是?」 《大唐新語》:張沛為同州刺史,任正名為錄事參軍,劉 幽求為朝邑尉。沛奴下諸僚,獨呼二人為劉大任,大 若平常交。元宗誅韋庶人,沛兄涉為殿中監,伏法,并 及沛。沛將出就刑,正名時在假內,聞之,遽出止沛曰: 「朝廷初有大艱,同州京之左輔,奈何單使一至,便害 州將?請以死守之。」於是覆奏而理沛於獄曰:「正名若 死,使君可憂;不然,無慮也。」時幽求方立元勳,居中用 事,遂免沛於難。

《唐書裴冕傳》:「冕字章甫,河中河東人。本冠族仕家,以 蔭再調渭南尉。王鉷為京畿採訪使,表署判官,歷殿 中侍御史。及鉷得罪,有詔廷辨,冕位甚下,而抗言其 誣。鉷死,李林甫方用事,僚屬懼,皆引去,獨冕為斂葬, 由是濅知名。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辟行軍司馬。」 《呂諲傳》:「諲開元末,調寧陵尉,採訪使韋陟署為支使。 哥舒」翰節度河西,表度支判官。歷太子通事舍人。性 靜慎,勤總吏職。諸僚或出游,諲獨頹然,據案鉤視簿 最,翰益親之。

《令狐峘傳》:「峘貶吉州別駕,稍遷刺史。齊映為江西觀 察使,按部及州,峘輕映後世先至宰相,今雖屬刺史, 自挾所以過映者。至迎謁,頗怏怏,以語其妻,妻曰:『君 自視何如人,以白頭走小生前。君不以此見映,雖黜 死,我無憾』。映至,峘入謁,從容步進,不襪首屬戎器,映 以為恨。去,至府,摘峘舉奏前刺史過失無狀,不宜按 部。」貶衢州別駕。

《杜陽雜編》:魚朝恩幼子曰令徽,年十四五,始錄事於 內殿,上以朝恩故,遂特賜綠焉。未浹旬月,同列黃門 位居令徽上者,因敘立於殿前,恐其後至,遂爭路以 進。無何,誤觸令徽背,乃馳歸告朝恩,以班次居下,為 同列所欺。朝恩怒,翌日於上前奏曰:「臣幼男令徽位 處眾僚之下,願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不由緋便求紫上 未及語,而朝恩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令徽即謝於 殿前。上雖知不可,強謂朝恩曰:「卿兒著章服,大宜稱 也。」其同列黃門,尋遭斥逐於嶺表。及朝恩被誅,天下 無不快焉。

《竇參傳》:參為萬年尉,同舍當夕,直者聞親疾惶遽,參 為代之。會失囚,京兆按直簿劾其人。參曰:「彼以不及 謁而往,參當坐。」乃貶江夏尉,人皆義之。

《韋皋傳》:皋僚掾官雖顯,不使還朝,即署屬州刺史。自 以侈橫,務蓋藏之,故劉闢階其厲,卒以叛。朝廷欲追 繩其咎,而不與韋者,詆所進兵皆鏤「定秦」字。有陸暢 者上言:「臣向在蜀,知『定秦者,匠名也』。」由是議息。暢字 達夫,皋雅所厚禮。始天寶時,李白為《蜀道難》篇以斥 嚴武,暢更為《蜀道易》以美皋焉。

《隋唐嘉話》:崔湜之為中書令,河東公張嘉貞為舍人, 湜輕之,常呼為張底。後會商量數事,意皆出人右,湜 驚美久之,謂同官曰:「知無張底,乃我輩一般人。」此終 是其坐處。湜死十餘載,河東公竟為中書焉。

《唐書皇甫湜傳》:裴度辟湜為判官。度修福先寺,將立 碑,求文於白居易。湜怒曰:「近捨湜而遠取居易,請從 此辭。」

《奚陟傳》:「中書令李晟有紙筆猥料,積於省,它日以貽 舍人,而雜事舍人常私有之。」陟均舍寮,無厚薄。 《舊唐書鄭畋傳》:「王師討徐方,禁庭書詔旁午,畋灑翰 泉湧,動無滯思,言皆破的。」同寮閣筆推之。

《順宗實錄》:京兆尹李實遇侍御史王播於道。故事,「尹 與御史相遇,尹下道避,實不肯避,導騎如故。播詰讓 導騎者,實怒,遂奏播為三原令,廷詬之。陵轢公卿以 下,隨喜怒誣奏遷黜,朝廷畏忌之。」

貞元二十一年二月丁酉,吏部尚書、平章事鄭珣瑜 稱疾去位,其日,珣瑜方與諸相會食於中書。故事:丞 相方食,百僚無敢謁見者。王叔文是日至中書,欲與 韋執誼計事,令直省通執誼,直省以舊事告,叔文叱 直省,直省懼,入白執誼,執誼逡巡慚赧,竟起迎叔文, 就其閣語良久,宰相杜佑、高郢、珣瑜皆停著以待。有 報者云:「叔文索飯,韋相巳與之同餐閣中矣。」佑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