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宇為兵部尚書,托保國公家人朱瀛者交通劉瑾,無 日不來兵部說話。楊廷和弟廷儀為兵部郎中,每伺 瀛出,必招入司署,留坐款語。四司官不附宇者,瀛言 「於瑾,必傳旨令外補。」廷儀獨諂諛宇,極妾婦之態,宇 大悅。廷儀能文,奏章皆令廷儀草之。

《湖廣通志》:「朱恩、楊鏜,楚藩引禮生楚世子英燿張燈 於酒間,弒父愍王,以暴薨,訃諸司。先是,燿閉恩、鏜於 別館,二人聞變,以曳燈長繩繫腰,自內城縋高觀山 而下。恩足折,鏜扶之告變。巡按以狀聞。英燿檻至京 師,斬首焚其屍。初,恩、鏜告變時,倉皇過宮門,叩銅環 大言曰:『宮中人,國主為世子弒矣。盍善藏少子,內臣』」 匿少子《英㷿》於溝中,獲免,嗣立,是為恭王。而恩鏜以 老死。

《永陵編年史》:「嘉靖八年八月,張、桂言事相左,忿激不 相下,各為惡語。楊一清乃乘隙圖之,令科臣孫應奎、 陸粲劾璁、萼顓恣不法。」帝下敕暴其罪狀曰:「張璁自 用自恣,負國負民,桂、萼尤而效之,論法當置刑典,特 寬貸璁。還家愴悟,以需後用。萼奪散官致仕,其餘處 分。孫應奎等既列言官耳目所寄,坐視至今,方為舉」 奏。應奎首論可原,王準下法司訊之。璁既行,霍韜私 計曰:「計大禮者,吾軰三四人耳,張、桂去,行及我。」乃急 疏列一清罪二十四事。帝從之,立召璁還。時有朱繼 宗者,以他事下獄,詞連一清,謂受張容金,私以錦衣 指揮。帝怒,欲逮繫一清。璁力解得免。下旨曰:「一清累 朝舊臣,朕即位,首先召用。乃不顧名節,深負朕眷,法 當追理。」輔臣。璁疏請從寬,姑令自引。一清遂乞休。允 之。璁復入內閣,萼復散官,致仕。

《湖廣通志》:「袁文伯字侗齋,黃岡人。嘉靖甲子鄉舉,授 潛山令,三年政簡民親。會有江院白過,歲荒民貧,無 所進,白不懌,呼令語之曰:『子讀《中庸》乎』?曰:『唯唯』。」「子讀 『柔遠人乎』?曰:『唯唯否否。知縣只解讀『子庶民』而已。乃 即日挂冠歸』。」

程鳳金,黃岡人。嘉靖己丑鄉舉,授彭澤知縣,多善政, 士民生祠之,有禱輒應。居官方正不阿。直指按部,金 上謁,獨後。直指,諷之曰:「相度不當如是耶?」金出曰:「御 史所以有權者,能去人之官也。吾官自去,御史何權? 為詩懸縣門。一生惟拙天知我,三載無能我愧官。今 日銓衡方論定,好歸舊隱理漁竿。」遂挂冠歸。直指旋 悔,遣官追之竟不返。

《明外史梁材傳》:「材歷廣東左右布政使。仝官林富家 市肉多,材召其家人誡之。富怒,詬而出,材治簿書自 如,富乃慚謝。」

《張居正傳》吏部左侍郎張四維事,居正謹引入內閣。 故事:入內閣者,曰「同某人等辦事」,至是直曰「隨元輔 居正等辦事。」於是四維恂恂若屬吏然,不敢以僚自 處。

《于慎行傳》:「御史劉臺以劾張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 慎行獨往視之。」

《湖廣通志》:「徐養量,號京咸,應城人。萬曆丁未進士。以 御史督學北直,甄拔寒士,人多服其藻鑑。撫甘肅時, 一小吏以足疾注下考,比謁見,捷如翼,養量曰:『此必 拙宦也,奈何以疾冤之!並語在事者,勿恣情去』。」《留 賢奕編》:「涇野呂先生故與鄒文莊同官,先生尊崇朱 學,文莊承服師傳,每晤必辨,若聚訟然,跡亦甚迕。乃 先」生與文莊交情不啻同胞,初未嘗以議論異同,少 生間閡。或曰:「二先生意見雖殊,其志行同矣。」若武功 康廷撰,豪邁任放人也。而先生平生清約如寒畯,即 顰笑不苟者,乃亦與之厚善,更不以行己清濁,少生 分別。又聞先生之官南都也,與霍文敏同僚。文敏故 與夏貴溪交惡,先生時時規勸;而文敏疑公黨貴溪, 中銜之。既貴溪柄國,欲汲引先生,而先生時時於貴 溪前揄揚文敏,卒致貴溪疑惑,罷免無悔。今人意見 相左,則衷起戈鋋,格調稍殊,則眼分青白。記短則兼 折其長,貶過則并伐其善,而猶曰:「吾悟本來無物」,然 耶否耶?

劉公仁宅常與同僚約,「過除歲各具一肉一蔬,或具 肉二豆,酒一壺。」同僚深訝其奢。

太宰孟山楊公為北邊兵憲時,有將官,名將子也,因 事被勘。公勘得其實,酌處之。將官心德公,假公移郵 筒中具揭托名蔬菜,具中緘銀幣若干致謝。公即公 移中批發不收,且告誡之。踰時公轉大參,行眾將官 旅見其人,獨惴恐若無所容。公概以溫語獎諭諸將 官,至其人曰:「汝父名將也,貌誠不媿將種,第汝年少 更事,少後當益努力以承父業。」其人神情恍然。若更 生云。

仇大然守四明,雅愛一幕官。一日,問及日用多少,曰: 「早具少肉晚菜羹。」大然駭曰:「某為太守,居官不敢食 肉,只是喫菜。公為小官乃敢食,定非廉士。」自爾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