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1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賞花賦詩,禮接最優渥。嘗謂英曰:「洪武中學士有宋 濂、吳沈、朱善、劉三吾,永樂初則解縉、胡廣。汝勉之,毋 俾前人獨專其美。」修《太宗》《仁宗實錄》成,遷詹事府少 詹事,賜麒麟帶。母喪,特與葬祭,遣中官護英歸。尋起 正統元年命教習庶吉士,開經筵為講官,修《宣宗實 錄》為總裁。《實錄》成,進禮部左侍郎。八年命理禮部事, 仍侍經筵講書。浙江民疫,命英祭南鎮。時久旱,英至, 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許。十三年特旨 擢南京禮部尚書,俾就閒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賜 祭葬,諡文安,後改諡文忠。英端凝持重,歷仕四朝,在 翰林四十餘年。屢為會試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 四方求金石銘志碑記者不絕。性直諒,好規人過,《三 楊》皆不喜,故不得至大位。

張昇

按《明外史》本傳:「昇字啟昭,南城人。成化五年進士第 一,授修撰,歷諭德。弘治改元,遷庶子。大學士劉吉當 國,昇因天變疏言:陛下即位,言者率以萬安、劉吉、尹 直為言,安、直被斥,吉獨存。吉乃傾身阿佞,取悅言官, 昏暮款門,祈免糾劾,許以超遷。由是諫官緘口,奸計 始遂。貴戚萬喜,依憑宮壼,凶焰熾張,吉與締姻,及喜」 下獄,猶為營捄。父存則異居各爨,父沒則奪情起官。 談笑對客,無復戚容。盛納艷姬,恣為淫黷。且歷數其 納賄「縱子」等十罪。吉憤甚,風科道劾昇誣詆。調南京 工部員外郎。吉罷,復故官,歷禮部左、右侍郎。十五年 代傅瀚為尚書。孝宗崩,真人陳應。西番灌頂大國 師那卜《堅參》等以祓除,率其徒入乾清宮,昇請寘之。 詔奪《真人》、國師高士等三十餘人名號,斥逐之。昇 在部五年,遇災異輒進直言,亦數為言者所攻。然自 守謹飭。正德初,以秦府鎮國將軍誠《請襲封保安 王》,事忤劉瑾,謝病。詔加太子太保,乘傳歸。月米、歲夫 如制。

傅珪

按《明外史》本傳:「珪字公瑞,清苑人,成化末進士,改庶 吉士。弘治中,授編修,尋兼司經局校書,與修《大明會 典》。書成,遷左中允。武宗立,以東宮恩進左諭德,充講 官,纂修《孝宗實錄》。時詞臣不附劉瑾,瑾惡之,摘《會典》 訛字,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 再遷翰林學士,擢吏部右侍郎。六年,遷左。時楊一清」 為尚書,汲引豪俊,喜功名者競趨其門,亦稍通餽遺。 珪剛直,數言一清私。一清弗能堪,驟擢珪禮部尚書, 實遠之也。禮部事視他部為簡,自珪數有執爭,章奏 遂多。大學士李東陽婿為儀制郎中,前尚書與暱,恣 其所為,字之而不官。珪獨以事責讓,數撻其胥吏。郎 中乃遷閒曹避去。帝好佛,自稱「大慶」法王。番僧乞田 百頃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稱《大慶法王》與聖旨並。 珪佯不知,執奏孰為大慶法王,敢與至尊並書,大不 敬。詔勿問,田亦竟止。珪居閒,類木訥者,及當大事,毅 然執持,人不能奪,卒以此忤權倖去。教坊司臧賢請 易牙牌,製如朝士,又請改鑄方印,珪格不行。賢日夜 騰謗於諸閹間,冀去珪。流寇擾中原,中貴陸誾謀督 師。下廷議,莫敢先發。珪厲聲曰:「師老民疲,賊日熾,以 冒功者多,僨事者漏罰,失將士心。先所遣已無功,可 復遣耶?今賊橫行郊圻,肘腋間民囂然思亂,禍旦夕 及宗社。吾儕死不償責,諸公安得首鼠兩端?」由是議 罷。疏上,竟遣誾,而中貴皆憾珪。御史張羽奏雲南災, 珪因極言四方災變可畏。八年五月,復奏四月災,因 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災變六十九事。今自去秋來, 地震、天鳴、雹降、星殞、龍虎出見,地裂、山崩,凡四十有 二,而水旱不與焉,災未有若是甚者。」極陳時弊十事, 語多斥權倖,權倖益深嫉之。會戶部尚書孫交亦以 守正見忤,遂矯旨令二人致仕。兩京言官交章請留, 不聽。珪歸三年,御史盧雍稱「珪在位有古大臣風。家 無儲蓄,日給為累。乞頒《月廩》《歲隸》,以示優禮。」又謂珪 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而珪適卒,年 五十七。遺命毋請卹典,撫、按以為言。詔廕其子中書 舍人。嘉靖元年錄先朝守正大臣,追贈太子少保,諡 文毅。

吳儼

按《明外史》本傳:「儼字克溫,宜興人。成化末,舉進士,改 庶吉士,授編修,歷侍講學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初, 召修《孝宗實錄》,直講筵。劉瑾竊柄,聞儼家多貲,遣人 啗以美官,儼峻拒之,瑾怒。會大計群吏,中旨罷儼官。 瑾誅,復職,歷禮部左右侍郎,拜南京禮部尚書。十二 年,武宗北巡,儼抗疏切諫。明年,復偕諸大臣上疏曰: 『臣等初聞駕幸昌平,曾具疏極論,不蒙採納。既聞出 居庸,幸宣、大,宰輔不及知,群臣不及從,三軍之士不 及衛,京師內外人心動搖。徐、淮以南,荒饉千里,去冬 雨雪為災,民無衣食,安保其不為盜?所禦之寇尚遠 隔陰山,而不虞之禍或猝起於肘腋,臣所大懼也』。」不 報。十四年卒官。贈太子少保,諡文肅。

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