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1 (1700-1725).djvu/89

此页尚未校对

改掌詹事府。入東閣,專典誥敕。十六年進禮部尚書, 餘如故。先是孝莊錢太后崩,廷議:孝肅、周太后萬歲 後並葬裕陵,祔睿廟,禮皆如適。至是,孝肅崩,將祔廟, 帝終以並祔為疑,下禮官集議。寬言:「《魯頌》閟宮,《春秋》 考仲子之宮,皆別廟,漢、唐亦然。至宋始有並祔者,其 禮已謬。然皆繼室,非子孫嗣位尊崇所生也。惟李宸 妃歿,仁宗傷痛,始追」尊祔祭非禮,不足為法。會大臣 亦多主別廟,帝乃從之。時詞臣望重者,寬為最,謝遷 次之。遷既入閣,嘗為劉健言,欲引寬共政。健固不從。 他日又爭之曰:「吳公科第、年齒聞望,皆先於遷,遷實 自愧,豈有私於吳公耶?」及遷引退,舉寬自代,亦不果 用。中外皆為之惜,而寬甚安之。年七十,數引疾,輒慰 留。竟卒於官。贈太子太保,諡文定。授長子奭中書舍 人,補次子奐國子生,異數也。寬行履高潔,不為激矯, 而自守以正。於書無不讀,詩文有典則,兼工書法。有 田數頃,嘗以周親故之貧者。友人賀恩疾,遷至邸,旦 夕視之。恩死,為衣素一月。

童軒

按《明外史》本傳:「軒字士昂,鄱陽人。父精天官學,永樂 初,為天文生,遂家南京。軒習父業,積學工文。舉景泰 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嘗請省冗員,公考察, 倡武勇,擇師儒,杜倖進,恤京民,多見採納。六年,詔南 京守備內官採翠毛魚魫諸物萬計,軒極言止之。天 順二年,與同官白昂等劾南京戶部尚書張鳳反,坐」 下獄。已而得釋。母憂,服除,留為戶科給事中。憲宗嗣 位,上言:「帝王之治,當知本末。隆聖德,用賢才,納忠諫, 愛小民,謹邊備,五者本也。簿書刑名,特其末耳。」條疏 五事甚晰。帝優詔答之。四川盜趙鐸作亂,刑部司務 朱貴請遣使招撫。廷議舉軒命與貴同往。至則遍歷 賊巢,曉以禍福。賊多就撫,軒各與飲食,遣還復業。而 賊素凶狡,言「我曹乃聽撫官,賊誰敢難我。」或背負《撫 安榜》及《免死帖》,公行剽刦,而貧民亦效之,勢益熾。軒 奏聞,即偕守臣進討,斬獲頗眾。會都督何洪等陣歿, 軒不以時奏,被劾。帝置不問。未幾還朝,且進露布,自 敘功伐,而守臣又以賊告,於是言者踵至。遂下吏,當 除名。時軒已進都給事中。帝薄其罪,命外除,以為壽 昌知縣。居四年,入覲,上疏自理。尚書姚夔復薦之,擢 雲南提學僉事。校士公明。撫、按官屢薦。廷議以欽天 監不得人,而軒素諳曆法,召拜太常少卿,掌監事。嚴 核陰陽天文,諸生杜倖進弊。閱六載,進卿,仍掌監事。 言「天下陰陽官納粟免考非制」,遂罷之。軒有志事功, 掌曆非其好也,數稱病歸。弘治改元,用監正吳昊薦, 復以原官掌監事。六月朔,日有食之。軒言:「日食,紀元 之初,又當盛夏火旺之候。宜反身修德,進君子,退小 人,以謹天戒。」帝嘉納焉。其冬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 潘軍務。值歲饑,開倉賑貸,煮糜以食饑者,資遣流移 還業。為《禁令》三十餘條,軍民稱便。南路鎮番素苦蠻 賊出沒,歲減軍餉充犒,致軍多逃亡。軒易以官帑銀 布,軍乃無乏。四年召為南京吏部右侍郎。久之,進南 京禮部尚書。奏言:「朝端大政,陛下付之廷議,而廷臣 但立談闕左門下,片時即決,果足以盡利害而垂久 遠乎?況甲以為可,乙亦從而可之。名雖會議,實一二 人私言耳。乞自今令三品以上大臣各疏所見,而四 品以下有願建議者聽。然後集眾論而折其衷,庶幾 古者謀及卿士之意。」時不能從。未幾,又言:「今東南困 歲辦,西北困差徭,臣以為歲辦、差徭固難悉罷,然如 烏頭、牽牛諸藥,黃腰、木狗諸皮,咸非急需,何必多取 梨、藕、榴、薑諸物?盆甖桌榻諸器,輦下可辦,何必南京? 至於清軍,則有司拘集審勘,動以萬數。春夏妨耕耘, 冬秋奪斂穫,尤不勝擾,敝當急為變計者也。」疏入,下 之所司。十年請老,居數月卒,年七十四。無子軒,強學 好問,至老不倦。居官廉介寡合,而篤於內行,南都搢 紳以為儀表焉。後贈太子少保。

王英

按《明外史》本傳:英字時彥,金谿人。永樂二年進士,選 庶吉士,讀書文淵閣。帝察其慎密,令與王直書機密 文字。與修《太祖實錄》,授翰林院修撰,進侍講。二十年, 帝北征,英扈從至闊欒兒海。師旋,過威虜鎮李陵城, 帝召英曰:『聞城中有石碑,可往視』。既至,不識碑所,而 城北門有石,出土尺餘,發之,李陵臺驛令謝某《德政 碑》也。碑陰刻達魯花赤等氏名,具以奏,帝曰:「碑有韃 靼名,異日且以為己地,啟爭端。」命再往擊碎之,沈諸 河。還奏,帝喜其詳審,曰:「秀才是二十八人中讀書者, 朕且用爾。」因問以北伐方略,英曰:「天威親征,彼必遠 遁,願勿窮追。」帝笑曰:「秀才謂朕黷武邪?」因曰:「軍中動 靜有所聞。」即入奏,且諭中官勿阻。駐安平鎮立功。官 軍有過,命勿與糧。相聚泣。英即入奏。帝悟,即予糧。榆 木川之變,仁宗在東宮,命英與尚書蹇義等定喪禮, 議政事,宿內閣者七日。仁宗即位,進侍講學士,再進 右春坊大學士。乞歸省,賜鈔馳傳還。宣宗立,還朝。是 時海內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與諸學士談論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