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6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元昊出獵,至此而生諒祚,遂名焉。以慶曆七年丁亥 二月六日生。八年戊子正月,方期歲即位。四月,遣尚 書刑部員外郎任顓充冊禮使,供備庫副使宋守約 充副使,冊諒祚為夏國主。按《程琳傳》:琳為陝西安 撫使,元昊死,諒祚立,方幼,三大將分治其國,護者謂 可因此時以節度使啖三將,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 勢,可不戰而屈矣。琳曰:「幸人之喪,非所以柔遠人,不 如因而撫之。」議者惜其失幾,既而遣使冊命,夏人方 圍慶陽,琳曰:「彼若貪此,可緩慶州之難矣。」具禮幣賜 予之數移報之,果喜,即日迎冊使,慶陽之圍亦解。嘗 獲戎首,不殺,戒遣之,夏人亦相戒毋捕漢民。久之,以 五百戶驅牛羊扣邊請降,且言:契丹兵至衙頭矣,國 中亂,願自歸。琳曰:「彼詐也。契丹至帳下,當舉國取之, 豈容有來降者?間聞夏人方捕叛者,此其是耶?不然, 誘我也。」拒不受。已而賊果以騎三萬臨境上,以捕降 者為辭。琳諜知之,閉壁倒旗,戒諸將勿動。賊疑有備, 遂引去。

按《遼史西夏傳》:「興宗重熙元年,李德昭薨,冊其子夏 國公元昊為王。二年,來貢。十二月,禁夏國使沿路私 市金鐵。七年,來貢。李元昊與興平公主不諧,公主薨, 遣北院承旨耶律庶成持詔問之。九年,宋遣郭禎以 伐夏來報。十年,夏國獻所俘宋將及生口。十一年,遣 使問宋興師伐夏之由。十二月,禁吐渾鬻馬於夏沿 邊築障塞以防之。」十二年正月,遣樞密都承旨王惟 吉諭夏國與宋和。二月,元昊以加上尊號,遣使來賀。 耶律敵烈等使夏國,還,奏元昊罷兵,遣使報宋。四月, 夏國遣使進馬駝。七月,元昊上表請伐宋,不從。十月, 夏人侵党項,遣延昌宮使高家奴讓之。十三年四月, 党項及山西部節度使屈烈以五部叛入西夏,詔徵 諸道兵討之。六月,阻卜子烏八執元昊。八月,夏使對 「不以情,羈之,使復來,詢事宜不實,對笞之。」十月,元昊 上表請罪,欲收集叛黨以獻,從之。進方物,命北院樞 密副使蕭革迓之。元昊親率党項三部來降,詰其納 叛背盟,元昊伏罪。初,夏人執蕭胡睹,至是請以被執 者來歸,詔所留夏使亦還其國。十二月,胡睹來歸,又 遣使來貢。十七年,元昊薨,其子諒祚遣使來告上其 父遺留物鐵不得國,乞以本部軍助攻夏國。不許。 按《夢溪筆談》:慶曆中,契丹舉兵討元昊,元昊與之戰 屢勝,而契丹至者日益加眾。元昊望之大駭曰:「何如 此之眾也?」乃使人行成,退數十里以避之。契丹不許, 引兵壓西師陣,元昊又為之退舍,如是者三,凡退百 餘里,每退必盡焚其草萊,契丹之馬無所食,因其退, 乃許平。元昊遷延數日,以老北師,契丹馬益病,亟數 軍攻之,大敗契丹於金肅城,獲其偽乘輿、器服、子婿、 近臣數十人而還。先是,元昊後房生一子曰甯令受。 「甯令」者,華言「大王」也。其後又納沒臧訛龐之妹,生諒 祚而愛之。甯令受之母恚忌,欲除沒臧氏,授戈於甯 令受,使圖之。甯令受間入元昊之室,卒與元昊遇,遂 刺之不殊而走。諸大佐沒臧訛龐輩仆甯令梟之。明 日,元昊死,立諒祚,而舅訛龐相之。

嘉祐二年夏五月管勾麟府軍馬公事郭恩為夏人所襲歿於斷道塢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按《夏國本傳》:嘉祐元年,母 沒臧氏薨,遣祖儒嵬多聿則、慶唐及徐舜卿來告哀。 詔以集賢校理馮浩假尚書刑部郎中直史館為弔 慰使,文思副使張惟清假文思使副之。乃獻遺留馬 駝以謝。諒祚幼養於母族訛龐,訛龐因專國政。初,麟 州西城枕睥睨曰紅樓,下瞰屈野河,其外距夏境尚 七十里,而田腴利厚,多入訛龐,歲東侵不已,至耕穫 時,輒屯兵河西。經略使龐籍每戒邊將使毋得過屈 野河,然所距屈野河猶二十里。管勾軍馬司賈逵徼 循,見所侵田,稍過督邊吏,麟州守王亮懼,始以事聞。 詔以殿直張安世、賈恩為同巡檢經制之。訛龐晏然 弗革,迫之則格鬥,緩之則歸耕。經略司遣使還所侵 田,訛龐專為讕言,無歸意。嘉祐二年,遂團兵宿境上, 逮三月,增至數萬人,守將斂兵弗與戰。知麟州武戡 築堡於河西,以為保障。役既興,戡率將吏往按視,遇 夏人於沙鼠浪,戡與管勾郭恩等欲止,而走馬承受 黃道元以言脅之,遂夜進,至臥牛峰,見烽舉且鼓聲, 道元猶不信。比明,至忽「里堆,與夏人相去纔數十步, 遂合戰。自旦至食時,夏人四面合擊,眾大潰,戡走,恩 與道元及兵馬監押劉慶等被執。安撫司遣李思道、 孫兆往議疆事,而訛龐驁不聽。久之,太原府、代州兵 馬鈐轄蘇安靜得夏國呂寧、拽浪撩黎來合議,乃築 堠九,更新邊禁,要以違約則罷,和市自此始定。」按 《郭恩傳》:恩,「開封人,為秦隴路兵馬鈐轄,徙并代州鈐 轄,管勾麟府軍馬事。夏人歲侵屈野河西池,至耕穫 時,輒屯兵河西,以誘官軍。經略使龐籍每戒邊將斂 兵河東,毋與戰。嘉祐二年,自正月出屯,至三月然後 去。通判并州司馬光行邊至河西白草平數十里無 寇跡。是時,知麟州武戡、通判夏倚,已築一堡為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