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6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令各族舉舊有官職者至京,授以國師及都指揮、宣 慰使、元帥、招討等官,俾因俗以治。自是番僧有封灌 頂國師及贊善、闡化等王、大乘大寶法王者,俱給以 印誥,傳以為信。」其所設有都指揮使司、指揮司等處 都指揮使司二。烏斯藏都指揮使司、朵甘衛都指揮 使司,指揮使司一,「隴答衛指揮使司,宣慰使司三,朵 甘宣慰使司,董卜韓胡宣慰使司,長河西魚通寧遠 宣慰使司,招討司六,朵甘思招討司,朵甘隴答招討 司,朵甘丹招討司,朵甘倉溏招討司,朵甘川招討司, 磨兒勘招討司,萬戶府四,沙兒可萬戶府,乃竹萬戶 府,羅思端萬戶府,別思麻萬戶府,千」戶所十七:「朵甘 思千戶所,剌宗千戶所,孛里加千戶所,長河西千戶 所,多八三孫千戶所,加八千戶所,兆日千戶所,納竹 千戶所,倫答千戶所,果由千戶所,沙里可哈忽的千 戶所,孛里加思千戶所,撒里土兒千戶所,參卜郎千 戶所,剌錯牙千戶所,泄里壩千戶所,闊則魯孫千戶 所。」

洪武七年,西天阿難功德國遣使朝貢。授八思巴後 人公哥監藏巴藏卜為「圓智妙覺弘教大國師」,烏斯 藏僧答力麻八剌為灌頂國師。

按《明外史西天阿難功德國傳》:「西天阿難功德國,西 方番國也。洪武七年,王卜哈魯遣其講主必尼西來 朝,貢方物及解毒藥石,詔賜文綺禪衣及布帛諸物。 後不復至。又有和林國師朵兒只怯烈失思巴藏卜, 亦遣其講主汝奴汪叔來朝,獻銅佛舍利、白哈丹布 及元所授玉印一、玉圖書一、銀印四、銅印五、金字牌 三,命宴賚遣還。」 按《烏斯藏大寶法王傳》,「洪武七年 夏,佛寶國師遣其徒來貢。其秋,元帝師八思巴之後 公哥監藏巴藏卜及烏斯藏僧答力麻八剌遣使來 朝,請封號。詔授帝師後人為圓智妙覺弘教大國師, 烏斯藏僧為灌頂國師,並賜玉印。佛寶國師復遣其 徒來貢。上所舉土官五十八人,亦皆授」職。

洪武八年,西天阿難功德獻佛像、舍利及馬朵甘,置 軍民元帥府及隴答衛指揮係 怕木竹巴,設萬戶 府。

按《明外史西天阿難功德國傳》,「洪武八年,西天阿難 功德國國師又獻佛像舍利及馬二匹,命送佛像舍 利干鍾山寺,賜文綺禪衣。」和林即元太祖故都,在極 北,非西番。其國師則番僧,與功德國同時來貢,後亦 不復至。 按《朵甘傳》,「洪武八年,置俄力思軍民元帥 府,尋置隴答衛指揮使司。」 按《闡化王傳》,「洪武八年 正月」,設怕木竹巴萬戶府,以番酋為之。已而章陽沙 加卒,授其徒鎖南扎思巴噫監藏卜為灌頂國師。 洪武九年,烏斯藏僧答力麻八剌遣使入貢。

按《明外史》:《烏斯藏大寶法王傳》云云。

洪武十一年,烏斯藏奏「舉故官十六人為宣慰、招討 等官。」許之。

按《明外史烏斯藏大寶法王傳》:「洪武十一年復貢,奏 舉故官十六人為宣慰、招討等官,亦皆報允。」

洪武十八年、以班竹兒藏卜為「烏斯藏都指揮使。」更 定其品秩,皆許世襲。

按《明外史朵甘傳》:「洪武十八年,以班竹兒藏卜為烏 斯藏都指揮使,乃更定品秩,自都指揮以下皆令世 襲。未幾,又改烏斯藏俺不羅衛為行都指揮使司。 洪武二十一年,授巴藏為灌頂國師。」

按《明外史闡化王傳》:「洪武二十一年,鎖南扎思巴噫 上表稱病,舉弟吉剌思巴監藏巴藏卜自代,遂授灌 頂國師,自是三年一貢。」

洪武二十六年,思《曩日》等遣使貢馬。賜金銅信符、文 綺,許其朝貢。

按《明外史朵甘傳》:「洪武二十六年,西番思曩日等族, 遣使貢馬,命賜金銅信符、文綺襲衣,許之朝貢。」

成祖永樂元年遣僧智光賜灌頂國師巴藏卜巴藏卜即遣使入貢置烏斯藏牛兒宋寨行都指揮使司闡化王遣使朝貢

按《明外史闡化王傳》,「成祖嗣位,遣僧智光往賜。永樂 元年,即遣使入貢。」 按《朵甘傳》,「永樂元年,改必里千 戶所為衛,後置烏斯藏牛兒宋寨行都指揮使司,又 置上卭部衛,皆以番人官之。」 按《闡教王傳》,「闡教王 者,必力工瓦僧也。成祖初,僧智光齎敕入番,其國師 端竹監藏即遣使入貢。永樂元年至京,帝喜,宴賚遣 還。」

永樂四年,闡教王入貢。封灌頂國師巴藏卜為闡化 王,又封靈藏僧著思巴兒為「贊善王。」

按《明外史闡教王傳》:「永樂四年,闡教王又貢。帝既優 賜,并賜其國師大板的達、律師鎖南藏卜衣幣。」 按 《闡化王傳》:「永樂四年,封巴藏卜為灌頂國師闡化王 賜螭紐玉印,白金五百兩,綺衣三襲,錦綺五十匹,巴 茶二百斤。」

永樂五年,封西僧哈立麻為「萬行具足十方最勝圓 覺妙智慧善普應佑國演教如來大寶法王、西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