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6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於禁中,親為訓導。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云云。

紹興十四年,彗星見坤宮,五十餘日而滅,占其分在 夏國。

紹興十五年八月夏重,大漢太學親釋奠,弟子員賜 予有差。

紹興十六年夏,尊孔子為「文宣帝。」

紹興十七年夏,改元天盛,策舉人,始立唱名法。 紹興十八年夏,建內學,選名儒主之,增修《律》成,賜名 「鼎新。」二十八年,始立通濟監鑄錢。

按以上《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云云: 紹興二十九年,夏國歸宋官李宗閏。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二十九年,歸 宋官李宗閏上書言:「夏國副使屈移,嘗兩使南朝,以 為衣冠禮樂非他國比,怨金人叛盟,奪其所與地,此 其情可見。壬子歲,粘罕嘗聚兵雲中以窺蜀,夏人謂 將國,己舉國屯境上以待其至。今誠遣辯士往說之, 夏國必不難出兵,庶足為吾聲援,以圖恢復。」書奏,不 報。

紹興三十年,夏封其相任得敬為楚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云云。

紹興三十一年夏,立翰林學士院,以焦景顏、王僉等 為學士,俾修《實錄》。金主亮犯四川,宣撫使吳璘檄西 夏,俾合兵討之。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云云。

紹興三十二年夏,聞金人南侵,分道入寇,宣撫使吳 璘遣人說之,乃還。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三十二年,「夏 國移置中書樞密於內門外,大禁奢侈,始封制蕃字 師野利仁榮為廣惠王。夏人聞金人南侵,以騎兵二 千至蔡園川及馬家巉、禿頭嶺,將分道入攻,宣撫使 吳璘命鎮戎軍守將秦弼說諭之,金兵敗,夏人乃還。」

孝宗乾道三年夏國相任得敬遣間使約攻西蕃以謀篡被誅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夏國傳》:「乾道三年,夏國 相任得敬遣間使至四川宣撫司,約共攻西蕃,虞允 文報以蠟書。七月,得敬間使再至宣撫司,夏人獲其 帛書。傳至金人四年,夏改元乾祐,得敬以謀篡伏誅。」

淳熙十三年故遼大石假道於夏以伐金詔利西都統制置使議便宜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淳熙十三年 二月,諜報故遼國大石牙林假道於夏以伐金,密詔 利西都統制吳挺與制置使留正議之。十三年四月, 復詔挺結夏國。」當時論議可否及夏人從違,史皆失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