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6 (1700-1725).djvu/15

此页尚未校对

月,夏人大舉圍蘭州,已奪兩關門,鈐轄王文郁集死 士七百,夜縋城而下,持短兵突營,遂拔去。五月,復來 圍,九日,大戰,侍禁韋定死之,乃解去。閏六月,遣使謨 箇咩迷乞遇來貢,表曰:『夏國累得西蕃征王子書,稱 南朝與夏國交戰歲久,生靈荼毒,欲擬通和,緣夏國 失,曾請所侵疆土,不從以來,未便輕許。西蕃再遣使 散入昌郡。丹星等到國,稱南朝語言計會,但當遣使 齎表,自令引赴南朝。切念臣自歷世以來,貢奉朝廷, 無所虧怠,至於近歲,尤甚歡和,不意憸人誣間朝廷 特起大兵,侵奪疆土城砦,因茲構怨,歲致交兵。今乞 朝廷以大義特還所侵,倘垂開納,別效忠勤』。」乃賜詔 曰:「項以權強,敢行廢辱,朕用震驚。令邊臣往問,匿而 不報。王師徂征,蓋討有罪。今遣使造庭,辭禮恭順,仍 聞國政,悉復故常,益用嘉納。已戒邊吏毋輒出兵,爾 亦其守先盟。」遂詔陝西、河東經略司,其新復城砦,徼 循毋出三二里,夏之歲賜如舊。

元豐七年,夏人入寇。冬十一月,遣使來貢。

按《宋史神宗本紀》:「七年春正月癸丑,夏人寇蘭州,李 憲等擊走之。夏四月癸巳,夏人寇延州安塞堡,將官 呂真敗之。六月丙子,夏人寇德順軍,巡檢王友死之。 秋九月乙丑,夏人圍定西城,熙河將秦貴敗之。冬十 月乙亥,夏人寇熙河。乙未,夏人寇靜邊砦,涇原將彭 孫敗之。十一月丁酉朔,寇清邊砦,隊將白玉、李貴死」 之。甲辰,夏國主秉常遣使來貢。按《夏國本傳》:「七年 正月圍蘭州,李憲戰卻之。六月攻德順軍,巡檢王友 戰死。九月圍定西城,燒龕谷族帳。遂以十月攻至靜 邊,鈐轄彭孫敗之,殺其首領仁多㖫丁。十二月攻清 遠,隊將白玉、李貴死之。」

元豐八年夏四月,遣使以先帝遺留物賜夏人。冬十 月,以夏國主母卒,遣使弔祭。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夏國本傳》:「八年三月,神 宗崩,賜以遺留物。夏人攻葭蘆,供奉王英戰死。七月, 遣使丁挐嵬名謨鐸,副使呂則、陳聿精等來奠慰。十 月,遣芭良嵬名濟賴、昇聶張聿正進助山陵禮物。夏 國主母梁氏薨。訃至,以朝散郎、刑部郎中杜紘充祭 奠使,東頭供奉官、閤門祇候王有言充弔慰使。」夏以 主母遺留物來進。

哲宗元祐元年秋七月夏國主秉常卒冬十月遣使弔祭

按:《宋史·本紀》云云。按《夏國本傳》:元祐元年二月,始 遣使入貢。五月,遣鼎利罔豫章來賀哲宗即位。六月, 復遣訛囉聿來求所侵蘭州、米脂等五砦。使未至,蘇 轍兩疏請因其請地而與之。司馬光言:「此邊鄙安危 之機,不可不察。靈、夏之役本由我起,新開數砦,皆是 彼田,今既許其內附,豈宜靳而不與?彼必曰新天子 即位,我卑辭厚禮以事中國,庶幾歸我侵疆。今猶不 許,則是恭順無益,不若以武力取之,小則上書悖慢, 大則攻陷新城。當此之時,不得已而與之,其為國家 之恥,無乃甚於今日乎!郡臣猶有見小忘大,守近遺 遠,惜此無用之地,使兵連不解,為國家之憂。願決聖 心,為兆民計。」時異議者眾,唯文彥博與光合,遂從之。 秋,七月,乙丑,秉常殂,時年三十六,在位二十年,改元 乾道二年,《天賜禮盛》、國慶五年,大安十一年,《天安禮 定》一年。諡曰康靖皇帝,廟號惠宗,墓號獻陵。子乾順 立。乾順,惠宗之長子也,母曰昭簡文穆皇后梁氏。生 三歲即位。元祐元年十月,以父殂,遣使呂則罔聿謨 等來告哀。詔「自元豐四年用兵所得城砦,待歸我陷 執民,當盡以給還。」乃遣金部員外郎穆衍充祭奠使, 供備庫使張楙充弔慰使。夏遣使進馬駝來賀龍興 節。

按《遼史夏國傳》:「咸雍五年七月,遣使來謝封冊。十一 月,秉常乞賜印綬。九年,遣使來貢。大康二年正月,仁 懿皇后崩,遣使報哀於夏,以皇太后遺物賜之,遣使 來弔祭。五年,來貢。八年二月,遣使以所獲宋將張天 益來獻。大安元年十月,秉常遣使報其母哀。二年十 月,秉常薨,遣使詔其子乾順知國事。十二月,李乾順」 遣使上其父秉常遺物。

元祐二年春正月,封秉常子乾順為夏國主。秋七月, 夏人寇鎮戎軍。八月,以夏國政亂,詔諸路帥臣嚴兵 備之。夏人寇三川諸砦,官軍敗之。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按《夏國本傳》:「二年正月,遣 權樞密院都承旨公事劉奉世為冊禮使,崇儀副使 崔象先副之,冊乾順為夏國主,仍節度西平王。三月, 夏遣大使映吳嵬名諭密,副使廣樂毛示聿等詣太 皇太后,進駝馬以謝奠慰。七月,夏人攻鎮戎軍諸堡, 劉昌祚等禦之而退。」

元祐三年春三月,夏人寇德靖砦,將官張誠等敗之。 夏六月,寇《塞門砦》。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按《夏國本傳》:「三年三月,攻 德靖砦,諸將米贇、郝普戰死。詔劉昌祚以涇原萬人 駐德順軍,熙河五千人駐通遠軍,據秦鳳要害以為